“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研究
2024-06-23姚润祥
姚润祥
【摘 要】 近年来,“以读促写”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这一方法强调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感,从而提升其写作水平。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他们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以读促写”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是当前语文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探讨和研究“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以读促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它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还是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然而,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难题。近年来,“以读促写”这一教学方法备受关注,其核心理念是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以读促写”不仅能帮助学生吸收优秀的语言表达技巧和写作思路,还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因此,探索“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首先,阅读是写作的基石。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生动情节和深刻思想,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了解不同风格和体裁的作品,提升语感和表达能力。
其次,“以读促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表达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在实践中,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增强了写作自信心。
最后,“以读促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模仿、仿写等方式,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丰富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由此可见,“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激发了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首先,教师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以读促写”的理念和方法了解不足,缺乏深入思考和探索。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未接受相关专业培训,也可能是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这些教师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背诵课文和灌输语法知识,而忽视了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有教师持认同态度,并尝试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些教师通常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
其次,教师对课程设置的局限性。由于学校教学计划的限制和学科平衡的考虑,语文课程的时间可能被其他学科所占据,导致语文教学的时间受到限制。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教师需要完成多项任务,包括讲解课文、解析语法、进行阅读理解等,因此很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实践活动。
再次,教学资源的匮乏。一些学校缺乏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资源,这使得教师难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同时,缺乏针对写作教学的相关资源,如写作指导书籍、范文、写作活动设计等。这使得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和提升写作水平。
最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对文学作品理解和感受有限;同时,一些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表达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将阅读内容转化为文字表达。这使得教师需要更高要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
除此之外,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存在限制。比如教室设施简陋、图书馆资源不足等,这也影响了教师开展“以读促写”活动。学校可能缺乏适合阅读的环境和场所,也缺乏与阅读写作教学相匹配的教学设备和工具。
三、“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培养健康阅读习惯,促进素材积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进写作素材的积累。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学生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还能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教师需要精心甄选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目,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资源。这些读物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内容健康向上,难度适中,以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依据,逐步增加阅读难度和深度。
其次,课堂上应该为学生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教师可以采用分享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分享读书体会,并互相启发。同时,设置一些有趣的阅读主题和讨论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摘录佳句、做读书笔记等,以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最后,教师需要重视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阅读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还能让他们从优秀文学作品中学习到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文字的魅力,理解作品的结构和手法,为日后的写作练习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以读促写”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培养健康的阅读习惯和促进素材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实践,才能真正让写作教学行之有效,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组织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指导读写训练,掌握写作方法
1. 仿写训练
在“以读促写”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仿写训练扮演着关键角色,助力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通过模仿和临摹优秀文本,学生能够渐渐领悟文字的结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一方面,教师需精心挑选适宜学生水平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小说片段、童话、散文等,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领略作品的思想内涵、结构布局和语言特色。在此基础上,学生可尝试模仿原文框架和写作手法。例如,在学习叙事文章时,教师可选用一篇优秀的小说片段,要求学生先熟读,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细节描写。随后,学生可在保持故事基调的基础上,通过夸张、对比等手法进行创作。同样,在写景作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品味一篇生动优美的风景散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如拟人、摹状等修辞手法。学生随后可以自己的视角描绘校园或家乡的自然景致。
另一方面,在仿写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因材施教,逐步引导学生。低年级学生可以直接模仿,对高年级学生则提出更高要求,鼓励他们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此外,课后可安排相关的仿写作业以巩固训练成果,教师应耐心批改指导,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促进持续进步。通过持之以恒的仿写实践,学生将逐渐内化写作规律,为未来的创作奠定坚实基础。
2. 续写训练
续写训练是“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中另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要求学生在理解并内化优秀文本基础上,尝试延续和发展原有情节或主题,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
以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蝴蝶的家》为例,在学生阅读理解原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续写训练。首先,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文中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身处地想想,蝴蝶会遇到什么有趣的经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情节?通过提出开放性的续写题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尝试续写故事的下文。在续写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延续、情节的连贯性、环境描写的细致入微等,体现出良好的写作能力。除了续写故事情节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续写训练,如续写文中景物描写、续写人物对白、续写作者的议论性文字等,旨在训练学生掌握不同的写作方法。无论哪种续写形式,教师都要给予悉心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通过课后及时批改作业、集中点评等环节,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由此可见,续写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是“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锻炼,学生可以在内化优秀文本的同时,逐步掌握写作方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引导学生主动创作,应用训练成果
在“以读促写”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创作、应用训练成果是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步。前期的阅读积累和读写训练只是为了最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真正考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写作技巧和方法的体现是自主创作。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造丰富多彩的写作实践机会,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和写作类型进行设计,以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由书写。例如,在学习叙事文体时,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题目,要求学生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他们通过叙述自己的故事来锻炼叙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又如,在习作写景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描绘家乡或校园的自然风光,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想象来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描写能力。
其次,在布置写作任务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确保任务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任务的难度应该适中,既不至于过于简单以致于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挑战性,也不应过于超越学生的能力水平而导致挫败感。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创作主题的选择,应该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热点紧密相连的主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灵活选题,让写作任务更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释放内心的创造力。与其一味地强调刻板的规范要求,不如珍视每位学生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批改作文时,教师应该注重正面肯定,指出学生的亮点和优点,同时耐心指导他们改进不足之处,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集体分享、互相点评等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培养语文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如创办校园刊物、组织征文比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的内驱力,促进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全面提高。
由此可见,“以读促写”的语文教学策略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创作实践中。只有让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主动运用和应用所学知识,才能真正达到培养综合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增强写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才是“以读促写”的宗旨所在。
四、结语
“以读促写”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然而,要实现“以读促写”的良好效果,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写作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冰冰. 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前卫,2020(21):79-81.
[2] 袁梅.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以读促写”方法的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2(16):104-105.
[3] 林宜静. 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新课程研究,2019(04):38-39.
[4] 杨蒙. 以读促写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小学生:中旬刊,2023(0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