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4-06-23宋虹桥张夏恒
宋虹桥 张夏恒
摘要: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融合新技术、新价值并形成新产业,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未来方向,具有创新性、融合性、高效性和绿色性等特征。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能够驱动生产方式变革、资源优化配置、商业模式创新,塑造平台型企业新优势,促进人才培养与组织模式变革。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发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支撑;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支撑;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保障;构建数据要素产权制度体系,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系统构建,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绿色保障;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资金保障;坚持对外开放和合作共赢,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国际力量支撑。
关键词:数字化;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发数字化转型浪潮,不仅带来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也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成功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见,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参考。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等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3],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那么,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引发的全球产业格局调整,数字技术如何加快赋能我国新质生产力提升?其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如何?回答好上述问题,对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与发展特征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生产力实现了飞跃式提升。新质生产力作为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其影响不仅体现在物质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方面,更体现在知识生产和服务业创新层面,颠覆了传统生产力的组织方式和运行逻辑。新质生产力的兴起顺应了全球化趋势,打破了地域限制,通过创新生产与商业模式,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注入了新动力。长远来看,新质生产力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它不仅能推动经济发展,更是文化繁荣与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引擎,引领人类迈向一个更加和谐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
1.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科技创新型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未来方向,是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社会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变革性和创新性的崭新的生产力要素或形态,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从构成元素来看,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整合了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众多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从生产过程来看,新质生产力注重科技创新在生产过程中的深度应用,无论是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还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创新,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实现了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造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从产业形态来看,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打破了传统生产方式对高资源投入和高能源消耗的依赖,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并成为增进人民福祉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驱动下,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高质量发展为旨归,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由“高素质”劳动者、“新质料”生产资料构成,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新产业,为高品质生活服务的新型生产力[4]。概言之,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下,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全新特质和属性的生产力形态,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境界。
2.新质生产力涵盖领域新颖、技术含量深厚
从哲学层面看,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概念,表达的是人类参与生产劳动、改造自然的能力,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传统的劳动能力,还将创新能力、科研转化能力等高质量发展所需的能力要素纳入其中,代表全要素生产力概念,融合了新技术、新价值并形成新产业。从投入—产出层面看,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生产力主要依赖大量资源投入和高能源消耗实现发展,而新质生产力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更符合高效、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的跃迁和迭代升级。从技术层面看,新质生产力表现为技术驱动的生产力变革,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流程、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新质生产力不仅使生产过程具有更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也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5]。从实践层面来看,当前全球的生产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劳动投入和资本积累。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迅速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常采用赶超发展模式而导致生产力呈显著的“量的扩张”特点。自20世纪60年代起,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逐渐稳固。近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生产力注入了新动力,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已超越传统范畴,数字和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丰富了生产要素,催生了高质量、新形态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了生产力在量与质上的和谐统一[6]。
3.新质生产力代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未来方向
自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对何为新质生产力以及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既有文献主要关注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7,8]、内涵特征[9-11]、价值意义[12],以及围绕马克思生产理论所进行的学理阐述[4]和路径探索[13],这为理论界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文献参考。杨丹辉(2023)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具有独特的先进性和引领性,这种独特性也是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之间的根本区别[14]。戴小河等(2023)认为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引领、多元融合以及科技含量,更符合现代生产力发展要求[15]。李政等(2023)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继土地、劳动、社会和自然等生产力之后,以“数据+算力+算法”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更注重创新和变革的一种新型生产力样态[5],需要从“新”和“质”两个层面理解其内涵与价值。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创新变革,如新能源、新基建、新数据要素以及新产业的涌现,展示了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生产方式的全新面貌,不仅实现了量的显著增长,更是在质的层面实现跃升。这种“质”的跃升既体现在物质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方面,也表现在知识生产和服务业创新层面,包括主导技术的革新、生产资料的升级、劳动对象的拓展以及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升,颠覆了传统生产力的组织方式和运行逻辑。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不仅为新时代加快科技创新、引领中国产业体系向更高水平迈进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科学揭示新发展阶段生产力的演进特征和演进规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特征
1.创新性
创新性是新质生产力的首要特征。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是“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16],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科技创新如今已深度干预并渗透到生产力三大要素之中,通过改变劳动者技能素质、劳动资料形态性能和扩大劳动对象种类范围,赋予生产力全新的质态与形态,使传统生产力跃升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设备工艺更新方面,更体现在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方面,涵盖诸如新型生产模式、组织形式、市场策略等方面的深层次创新,这种创新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能够引导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融合性
新质生产力所具有的融合性,主要体现为技术、产业、市场、制度及社会创新等多个维度的深度交互与有机融合。在技术层面,新质生产力强调前沿科技与传统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技术孤立,实现技术集成创新;在产业层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使产业链价值链重构,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间的互补与协同发展;在市场层面,新质生产力推动全球市场深度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对接;在制度层面,新质生产力要求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构建开放包容、公平有序的国际规则体系;在社会创新层面,新质生产力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创新活动,打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开放融合性特征,实质上是生产力发展的全球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它致力于打破封闭、单一的发展模式,推动社会生产力系统实现内外部环境的开放互动与融合发展。
3.高效性
新质生产力的高效性体现在其生产组织、技术创新和产业体系等多个层面。在生产组织层面,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生产资源的协同配置和高效利用。在技术创新层面,新质生产力促进了不同领域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了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与普及,形成了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在产业体系层面,新质生产力通过打破原有的生产边界,促进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与升级,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体系的整体优化和跨界协同。这种高效性不局限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内部组织,而是拓展至宏观层面的区域协同、产业协同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协同,旨在通过广泛的互联、互通、互享,构建起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优势。
4.绿色性
新质生产力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理念,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力形态。其绿色性特征体现在生产方式、技术运用以及产业发展等多个层面。在生产方式上,新质生产力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在技术运用上,新质生产力积极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减排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产业发展上,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向低碳、环保方向调整,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新质生产力不仅仅关注传统的经济增长指标,更将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等纳入生产力发展的决策和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创新,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表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传统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构与升级,形成全新高效的生产力形态,其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创新等方面。
(一)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依据
1.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的新时代诠释
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力量”[17],科学已成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18]。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9]。在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20]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不断深化对生产力理论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的重要思想,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明确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22]这一重要论述奠定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此后,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强调,“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23]。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4],并提出要“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24]。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相继提出“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5],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26],“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27],要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28]等一系列科学论断。随着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和融合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数据科学等现代科技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改变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新形态。因此,我国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是在准确把握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植根于中国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创新发展。这一理论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本质和演进规律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党中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提出的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要求和新路径。换言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契合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要求,不仅关乎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更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将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新阶段。
2.数字经济与信息通信技术对生产力产生深远影响
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为支撑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不仅代表生产力在技术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创新,更体现了生产力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全面升级。一方面,数字经济以其特有的数据驱动、网络协同、平台经济等特点,改变了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价值创造模式,通过催生新的生产要素、优化生产结构、打破传统行业边界等方式促进生产力变革。另一方面,信息通信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与深度渗透,正在加速重构全球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模式,促进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的新质生产力,不仅表现为生产力总量的增长,更体现在生产力结构优化、生产效率提升、创新能力增强等多个维度。自1996年Don Tapscott在《数字经济》一书中正式提出数字经济概念以来[29],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数字经济为技术、业态、模式、监管、制度演化等带来了生产力发展的深刻变革,形成了“技术—经济范式”这一由技术革命所催生的经济最佳实践模式[30]。就中国经济增长而言,1990年后的ICT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上升,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作用显著[31]。此外,通过投入产出分析系统测算1987—2010年中国ICT的投资额,并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ICT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可以发现,ICT技术的外溢效应远远高于其原始资本投入的贡献[32]。究其原因,数字技术以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平台化、渗透性强等特征,通过“替代性”和“协同性”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加快要素流通和资源优化配置,倒逼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33],进而对生产力发展模式产生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不同于资本、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的生产要素,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关键生产要素”变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34]。
3.技术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技术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环节,通过催生新的生产要素、优化生产结构、打破传统行业边界等方式促进生产力变革,不仅使物质资源得以高效利用,更将数据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力系统中,使得信息成为驱动生产力增长的重要动力。一是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工具革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智能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等新型生产工具,这些新型生产工具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从而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二是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引领新兴产业的崛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技术创新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社会生产组织从传统的集中式向网络化、扁平化转变,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信息高效流通,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四是技术创新促进新兴要素激活。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被纳入生产力系统中,使得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有效驱动资源配置优化和市场潜力挖掘,进一步释放生产力潜能。五是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变革。通过引入新的生产方式、产品和服务,打破传统产业格局,重构价值链,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催生新业态新模式。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是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不能单一发展;靠别人不行,得靠我们自己;要重视实体经济,走自力更生之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35]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对接,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36]。因此,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步伐,对于我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确保我国在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数据要素成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被广泛认可和使用
新质生产力是在数字化推动下所形成的新型、高效、可持续的生产力形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表现形式。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而在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中,数据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从信息载体转变为生产要素,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了生产效率,挖掘出潜在的市场需求,促进了产品和服务创新。具体来看,一是数据要素具有非消耗性与再生性。与传统的物理性生产要素不同,数据一旦产生,可以被无限次地复制、分析和使用,不会因为重复利用而损耗或减少,这使得数据具有极高的潜在生产力。二是数据能够与其他生产要素深度融合。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生产流程、实现精准营销和服务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竞争力提升。三是数据赋能决策与创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使企业能够实时获取市场信息、消费者行为数据等关键资源,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决策和产品服务创新,可极大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四是数据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数据要素的挖掘和利用孕育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孪生等多种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重构了产业链,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五是数据要素得到政策与法律层面的认可。各国政府对数据要素的认识不断提升,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明确数据要素产权、规范数据流通和交易,确保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数据已不仅仅是信息载体,而是成为创造价值、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新型生产要素。
(二)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逻辑
1.数字技术驱动生产方式变革
数字技术在促进生产方式变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系统的连接和数据交换;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使得生产线上的各类机器和设施能够实时传输运行状态信息,管理者得以远程监视并控制生产过程,提高生产透明度。二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收集到的海量生产数据经过处理后为企业提供洞察力,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计划、减少浪费、预测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变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企业可提前预防潜在故障与风险。三是云计算为制造业提供了弹性扩展的计算资源和服务,支持大规模数据分析和模型训练,有助于企业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同时也能支持分布式的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调度、资源配置的全局优化。四是人工智能类技术在智能制造中可用于自动控制、质量检测、工艺优化等多个环节。例如,AI算法可指导机器人进行高精度作业,实现柔性化生产;利用机器学习预测设备故障,有效安排维护时间,避免非计划性停机,从而提升整体设备效率。五是数字孪生是现实物理系统在虚拟环境中的镜像,将工厂、设备或流程以数字化形式再现,使工程师能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测试、调试和优化,降低了实际操作中的试错成本,并且能够基于实时反馈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实现精细化管理。因此,新一代信息技术交互融合,共同构建起智能化的生产体系,不仅改变了传统制造业依赖人力、经验驱动的模式,也大幅提升了制造过程的效率、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2.数字技术引领资源配置变革
数字技术促进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高效利用,在数据驱动的环境下,企业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来自全球各地的大量信息,通过算法模型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预测,从而实现更精准、高效的资源配置。一是促使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迅速捕捉到市场供需变化、价格波动、消费者偏好转移等关键信息,并据此调整生产计划和营销策略,确保产品和服务始终贴近市场需求,减少无效供给,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利于企业降低库存和成本。基于销售数据分析以及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能够精确预估未来的产品需求量,进而精细化控制库存成本,避免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带来的资金占用及折旧损失。同时,采用准时制和精益生产理念,可进一步减少物料与成品库存,降低成本。三是加快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企业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能够与供应商、物流商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共享实时数据,形成透明、可追溯的供应链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订单执行速度、缩短交货周期,还能通过优化采购、生产、运输等环节,减少浪费,实现整体供应链效益的最大化。四是促进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数字化技术使得企业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根据资源禀赋、成本优势等因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资源配置方案。例如,利用远程协作工具和技术标准统一化,推动研发、制造、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协同,从而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价值链。总而言之,数字技术对于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改变了过去依赖经验判断的做法,转而依靠数据驱动,实现了资源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转变,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数字技术驱动商业模式创新
数字技术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形态。比如,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改变了传统零售业营销模式,实现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到 “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型;共享经济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对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具体来看,一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深度挖掘用户行为数据,构建精准化个性化推荐系统。如电商、媒体娱乐、在线教育等领域,通过对用户历史浏览记录、购买行为、偏好等数据的分析、处理与学习,实现从海量商品或内容中为每个用户提供最符合其需求的服务,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服务针对性。二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促进了共享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通过线上平台将分散的社会闲置资源(如房屋、汽车、工具等)整合起来,匹配给有需求的用户,形成了诸如共享单车、共享住宿、共享办公等新型服务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资源浪费问题,还创造了新的增值空间和就业机会,进一步激活了社会生产力。三是数字化催生的另一种创新服务模式是订阅制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定期支付费用获得持续的产品或服务使用权,企业则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商业模式在软件、音乐、影视、出版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一次性购买与消费习惯,有助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并根据实时数据调整运营策略,持续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总之,数字技术促使现代商业模式和服务形态不断变革,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有力地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4.数字技术塑造平台型企业发展新生态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产业生态构建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尤其是平台型企业借助其技术优势、用户基础及大数据处理能力,推动各参与方通过开放合作、跨界融合的方式形成紧密联动的产业链与价值链网络。一是作为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节点,平台型企业以其独特的技术实力、庞大的用户资源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搭建起连接供应商、生产商、服务商以及消费者的桥梁,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并优化配置,有力地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高效运转与持续发展。二是平台型企业通过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允许其他企业和开发者调用自身平台的功能和服务,实现数据共享、功能集成以及业务流程对接,有效地突破了行业壁垒。此举不仅加快了创新应用的研发和市场推广速度,且有力带动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和技术进步。三是围绕平台建立的开发者社区,成为孕育创新思维和先进技术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提供技术支持、设立创新基金等方式,平台型企业鼓励并赋能开发者在生态系统内进行产品迭代和模式创新,共同探讨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四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平台型企业在引导和助力传统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催生出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同时,依托平台构建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提升各参与方的整体经济效率,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5.数字技术引发人才培养与组织模式变革
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形态,促使企业在人才培养、组织设计等方面不断利用新技术,以更加高效灵活的方式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在线教育与技能培养模式发生转变。数字化技术使得学习资源突破了时空限制,企业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虚拟实训、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方式为员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同时,针对新兴的数字技能需求,如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企业可以定制培训项目,快速培养具备数字化素养的新型人才。二是远程办公与人才灵活管理相融合。随着通信技术和协作工具的飞速发展,远程办公逐渐成为常态,这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灵活性,也拓宽了企业的人才招聘范围。通过有效的远程协作平台,企业能够构建全球化的团队,吸引和利用跨地域、跨时区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效能。三是企业实现扁平化与网络化组织架构变革。传统的层级式组织结构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较为僵化,数字化应用则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向更为扁平化、网络化的方向转变,这种组织模式鼓励信息自由流动、决策权下放,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敏捷性和创新能力。此外,企业还可以借助社交网络、知识共享平台等内部沟通工具,促进跨部门协同合作,加强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简言之,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形态,促使企业在人才培养、组织设计等方面不断适应和利用新技术优势,以更加高效、灵活的方式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三、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选择
以数字化为引擎,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关键在于深度挖掘并有效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与研发力度,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进一步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数据要素产权制度体系,促进数据资源的有效流通和价值实现。此外,应大力支持并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共赢,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赋能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支撑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加大投入,构建包括5G网络、云计算平台、大数据中心以及物联网等在内的先进数字设施,为数字技术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环境。主要举措如下。一是建设高速互联网,提升宽带网络覆盖率和网速,尤其是推进光纤入户、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和完善,确保数据传输的高速稳定,为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工业物联网等应用提供基础保障。二是搭建云计算平台,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提供计算资源的按需分配与服务,支持企业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以便有效降低企业的IT成本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通过弹性供给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三是构建国家级、地区级以及行业级的大数据中心体系,整合海量数据资源,实现数据汇聚、共享和深度挖掘,为数据分析决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其前提是已搭建好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能够为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提供基础稳定的运行环境。四是加强5G网络部署,大力发展5G移动通信技术,扩大5G基站覆盖范围,以超低时延、高带宽和大连接的特点,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创新变革。五是注重网络安全防护和数据隐私保护,提高应对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风险的能力,确保数字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家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从而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释放,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
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创新是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企业与科研机构聚焦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区块链、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致力于前沿科技的研究与突破,催生出诸多新型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各行业生产力水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和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改变着传统产业格局,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重构世界经济秩序。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同行业间的信息壁垒被打破,形成了跨领域的产业融合机制和社会协同平台,构建出共生共荣的价值循环体系。此过程中,新质生产力催生了具有显著引领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区块链技术、生物技术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科技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塑造未来产业方向的核心动力。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要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必须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势,顺应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加速形成并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要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完善科技创新生态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创新的积极性。此外,我国应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推进教育、人才、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深化改革,从而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新兴产业形态为支撑的新质生产力体系,不断增强国家发展新动能,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三)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支撑
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转型,核心在于运用数字技术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培育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效集约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形态。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面对我国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完善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等挑战,我们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强化硬件支撑。针对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存在的不完善、不平衡问题,应加大投入力度,优先保障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同时加快数据中心、5G基站、物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与优化升级,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硬件基础。二是完善数字产业政策体系,引导创新发展。利用我国在数字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激励数字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广,积极培育并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数字产业集群;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数字产业快速发展。三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激发新动能。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系统等先进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在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利用数字化管理手段重塑业务流程,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焕发传统产业新活力;鼓励企业开展跨界融合,拓展新业务领域和商业模式,实现产业创新发展。四是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筑牢发展基石。不断健全和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数据治理和监管,确保数据的合法、安全、有效使用。同时,加强教育,增强数据安全意识,为进一步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能和广阔空间。
(四)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保障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之一,在于培育具有较高科技素养和数智化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各类先进技术、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此,以教育为抓手,有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产学研用高效协同的人才培养新生态。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瞄准全球科技前沿,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我们应倡导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创造的能力,并通过与国际一流教育资源对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二是强化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中的作用。紧密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需求,设置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体系,开展定向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能力。同时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确保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三是实施开放包容的人才策略,积极吸引全球顶尖科技人才来我国创新创业,为外籍专家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引进政策,并注重培育和留住本土卓越人才,通过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多元化的激励机制确保人才资源的稳定与发展。
(五)构建数据要素产权制度体系,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引领数字化、智能化及新材料新能源变革,形成以“数据+算法+算力”为特征的产业价值链新高地。数据作为与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知识技术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算法作为劳动工具,算力作为创新动力,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因此,加快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据要素产权制度体系,对于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发挥数字经济优势至关重要。一是要从法律层面明确数据要素产权,包括确保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等权利的清晰界定,以及数据流通交易中全生命周期的权益保障。我国应制定详细的数据产权流转规则和实施办法,为数据流通交易提供法律依据,确保数据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权益保障。二是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价体系。数据要素的价值应基于其可信度、质量、稀缺性、共享性和应用价值等核心指标进行衡量。我们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评估方法,使数据要素能够准确衡量和定价,从而推动其在市场中公平公正地进行交易。三是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要鼓励和支持数据合法合规交易,构建透明公开、竞争有序的数据交易平台。同时,应建立健全数据交易定价机制和监管规则,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激活数据要素市场的活力和创新动力。四是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引导公共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利用。五是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与信用体系建设。我国要进一步全面构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数据安全管理协同发展,对数据的产生、存储、处理、传输、使用等全过程实施严格的信用监管。同时,探索建立“数据账户”等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数据安全监测和评估,确保数据安全可控,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产权安全保障。
(六)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系统构建,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生态保障
绿色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低碳循环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要以绿色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遵循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的原则来规划产业发展。为充分把握产业绿色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聚焦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发的突破,加大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合力攻克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碳捕获与利用等核心技术难题,以大幅提升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储能水平,促进新型电力系统与智能微网建设,实现能源安全高效供应。二是积极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重塑基础设施,着力构建融合多能互补、供需互动、灵活高效的智能电网体系,同时部署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精准调控能源生产和消费,切实优化能源结构。在建筑领域倡导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广泛应用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推动绿色建材研发与使用,强化建筑节能改造与绿色星级标准执行,最大限度降低建筑能源和资源消耗。此外,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其配套产业、光伏产业以及新型环保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加强政策引导和法规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探索循环经济产业链,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绿色供应链管理和闭环设计。促使实体经济向更加绿色清洁的方向转变。四是提升生态保护力度与成效,明确划定并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和关键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利用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准确量化和跟踪企业的碳排放和其他环境指标,推动新质生产力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和更高程度的绿色化目标迈进。
(七)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资金保障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生命线”和源头动力,对于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要充分调动金融系统资源,优先支持前沿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生产要素配置以及新产业新动能新模式的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要素的集聚与优化。一是在资本市场层面,强化数字金融在激励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利用数字技术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网络;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构建智能风控和授信平台,实现对创业风险投资的快速、精准授信,支持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利用线上渠道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理财咨询、保险保障等,拓宽金融服务边界,使普惠金融切实惠及中小微企业、农村地区等以往难以覆盖的领域;借助网络平台全面注册制的信息透明优势,建立科学的科创企业投资退出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股权投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供血”功能。二是在信贷金融层面,鼓励银行与数字科技企业深度合作,研发并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服务,丰富信贷产品种类,发展“贷款+直投”模式,加大金融机构对科技攻关专项与产业升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利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开发供应链金融、数字货币、智能合约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深化金融科技应用,积极探索银保合作新模式,鼓励保险公司与银行携手,共同为产业链上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全面的风险解决方案,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三是在担保制度层面,鼓励民间担保机构与政策性担保机构协同运作,搭建全国统一的数字化担保业务平台和再担保信息系统,加大对科创类企业运营的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价力度,扩大再担保服务范围。同时,明确各级政府与担保机构在数字化平台上的权责关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后盾。
(八)坚持对外开放和合作共赢,为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国际力量支撑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国所倡导的新质生产力理念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独特的智慧,提供了新的机遇。新质生产力实质上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进一步催化和强化国家内部生产力提升、推动全球经济深层次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思路。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意味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充分利用全球数字化技术成果和创新资源,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升级。一是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我国应积极推动并主导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规划,充分利用我国科技创新优势,致力于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核心枢纽,努力营造一个开放且包容的国际合作生态系统,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在对外经贸合作方面,我国应着力构建更为广泛且多元化的合作机制,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不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自由贸易区和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以应对单边主义、地缘政治冲突等导致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挑战。三是在法治保障和标准制定方面,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对接,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法规制度走向国际化,尤其要关注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建设和互认机制,为新质生产力的充分释放营造公正、透明且与国际接轨的法治环境。综上所述,我国经济要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维护多边主义外交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导致经济脱钩的行为。这一立场要求我们在严格遵守国际通行规则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扩展,通过合作共赢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延伸至全球产业链条,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国际合作关系,从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国际合作新动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23-09-09(1).
[2]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光明日报,2023-09-10(1).
[3]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优势条件、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2-22.
[4]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11.
[5]李政,廖晓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6):146-159.
[6]张夏恒.元宇宙融合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维度、实现困境及推进路径[J].中州学刊, 2024(2):55-61.
[7]张文武,张为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主体架构与实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4(1):56-64.
[8]彭绪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发展路径与关键着力点[J].经济纵横,2024(3):23-30.
[9]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37-148.
[10]蒋永穆,乔张媛.新质生产力:逻辑、内涵及路径[J].社会科学研究,2024(1):10-18+211.
[11]许恒兵.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战略考量与理论贡献[J].南京社会科学,2024(3):1-9.
[12]石建勋,徐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4(1):3-12.
[13]梁圣蓉,罗良文.新时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焦点难点与关键路径[J/OL].当代经济管理,2024:1-10.[2024-03-0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240319.1706. 002.html.
[14]杨丹辉.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向[J].人民论坛,2023(21):31-33.
[15]戴小河,胡喆,吴慧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系列述评之一[EB/OL].(2023-09-18)[2024-03-03].http://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4805.htm.
[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00.
[17]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69.
[1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0.
[19]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5.
[2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2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7.
[23]宋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选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7-28.
[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1.
[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19 .
[27]邹伟,韩洁,姜琳,等.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今年以来引领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稳中求进述评[N].人民日报,2023-08-03(1).
[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86.
[29]李长江.关于数字经济内涵的初步探讨[J].电子政务,2017(9):84-92.
[30]王姝楠,陈江生.数字经济的技术-经济范式[J].上海经济研究,2019(12):80-94.
[31]王宏伟.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11):66-76.
[32]渠慎宁.ICT与中国经济增长:资本深化、技术外溢及其贡献[J].财经问题研究,2017(10):26-33.
[33]肖旭,戚聿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J].改革,2019(8):61-70.
[34]赵剑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基于智能制造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3):3-16.
[35]张晓松,朱基钗,杜尚泽,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N].人民日报,2023-04-15(1).
[36]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7-08(1).
责任编辑:詹花秀
收稿日期:2024-03-05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化赋能陕西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SJ14);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数字化赋能陕西省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ZC-YBXM-077)
作者简介:宋虹桥,女,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西京学院会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张夏恒,男,山东济宁人,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数字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