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髓·特质·旨归: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维阐读
2024-06-23颜军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及其建设规律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及其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谨的逻辑结构,对文化价值的多维阐释、文化自信的高度强调以及对文化主体性的深入阐发可以理解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石、内核和主线。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理论胸怀,蕴含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我们有必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现实遵循,坚持文化主体性,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两个结合”,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道路。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精髓;理论特质;实践旨归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创立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现实命题系统思考的理论成果,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及其建设规律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及其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确证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也有助于我们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有序推进文化强国战略,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精髓
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精髓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逻辑,也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指向。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石:对文化价值的多维阐释
对文化价值的多维阐释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阐释了文化对于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还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
1.阐释文化对于中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315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对其发展道路会产生深刻影响。国家历史文化中包含的政治传统和社会治理理念等会影响到现代国家在政治体制、法律体系和发展道路等方面的选择,同时,历史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社会伦理和行为准则,对国家的行为和决策会产生很大影响。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1]310文明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进步表现的结晶,是社会发展的指标之一,文明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程度。现代化是包括文化现代化在内的综合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将文明与现代化、国家形象等关联起来,将文明视为国家形象的一部分,指明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文明水平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会影响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的底色,是中国特色形成的重要文化基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密码”。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也得益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上下同心、奋力拼搏、艰苦奋斗,这就需要凝聚共识,需要先进的文化来提供精神动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3]289。
2.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一般意义上论述文化及其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还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想观念等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本源性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深远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代相传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思想、智慧的结晶,也成为中国人精神信仰的内在基因和行为规范的内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5]34。正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具有扎实的历史根基。习近平总书记还为我们指明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还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价值。“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6]465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大变局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机会同在。一方面,我们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和昂扬的斗志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发展机会,文化作为精神纽带能让我们具有更多共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形成更强大的行动力。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挑战和风险面前保持定力,文化对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风险预判能力、甄别能力以及抵御风险能力、应对困难能力都能提供智力支持。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核:对文化自信的高度强调
1.强调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3]536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来自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更基础”表明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文化自信是根植于自身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的自信,因此,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处于更基础地位。“更广泛”强调了文化自信的全面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自信是一种全方位自信的表现。“更深厚”强调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影响文化自信的不仅是表层的文化符号,更涉及深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文化传统、精神信仰等深刻内涵。“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精准概括了文化自信的意义。“更基本”表明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精神支撑,“更深沉”表明文化自信是贯穿知、情、意三个层面的更深层的自信,“更持久”表明文化自信是最坚定的精神力量。
2.强调文化自信的意义
正如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所指出的“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8]习近平总书记指明基于文化自信升华的文明自信会让文明主体在追求、肯定和认可自身文明的独立性与独特性的同时拥有更为包容的心态,对其他文明的独特性和价值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包容各种不同文明”指自信的文明主体不会对异己文化抱有偏见,不对其他文明持盲目排斥态度。“借鉴各种不同文明”指自信的文明主体不对其他文明采取漠视态度,愿意从其他文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以充实和发展自身文明。“吸收各种不同文明”指自信文明主体主动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益元素,促进自身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线:对文化主体性的深入阐发
1.深入阐发文化主体性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9]。文化自信来自文化的自我认同、自我肯定,它是文化自觉、自省、自立、自强的前提和基础。丧失了文化的主体性便会在文化主体的认定中迷失自我,必然会让文化自信无法实现,甚至导致文化虚无主义。丢掉了文化主体性就蜕隐了文化的主体身份,也无从谈起文化自觉、自省,更无从谈起文化自立自强。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主体的自我生成与确立,是文化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彰显文化主体自我身份的确证,体现在自我生成、发展过程中对其主体身份的认知与认同。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既需要有明确的文化主体确证意识,更要有明确的文化创造和创新的主体意识。一方面,文化主体确证意识是文化主体创新的前提,只有具有明确的文化主体存在意识,才能激发自主的文化创造行为;另一方面,文化主体创新意识又有利于文化主体确证意识的强化,文化主体创新意识可以助推文化主体进一步确证其自身的主体意识。“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10]9,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深刻指明了文化主体性的实质就是文化上的主体认同与自我确证。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是人民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认同、自信的前提条件。“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10]8文化主体性的确证能稳固文化的认同根基,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我们也更有理由和信心确证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对中华文明产生高度自信和认同。
2.深入阐发文化主体性的生成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10]8-9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文化主体性生成于文化主体的实践,生成于主体的有意识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实践本身就是主体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主体性的生成来自能动的、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文化主体性的生成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是在对文化的自觉继承、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文化主体性是在“大地”上建立起来的,用“大地”一词指明文化主体的生成并非来自主体臆想,也并非来自抽象思辨,而是来自主体的现实实践活动。在此,“大地”可以成为“实践”的同义语,既表征了现实世界,也指向了现实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形象阐述了“主体性生成是来自实践”这一深刻道理。“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这是对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是在中国实践中生成这一道理的形象揭示。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维度看,中华大地滋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文化生命体的重要基因,更是新时代文化生命体的重要来源,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文化主体性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建立。从百年来的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的大地上进行了开天辟地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文化主体性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所进行的中国革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建立起来的。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主体性生成的论述中,我们既能领会文化主体的生成路径,同时也能领会新时代文化生命体的重要来源,即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准确把握其理论特质既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也有助于全面领会这一思想的实践主旨。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思考文化及其发展方向,高屋建瓴地阐释文化的地位和文化繁荣的意义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彰显了政治家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阐释文化的地位和文化繁荣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6]32一个民族的复兴当然需要先进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同时,还需要先进的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需要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先进的文化能为人民群众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精神引领;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能为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民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精神动力;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能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为人民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智力支持。“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11]5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
2.从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阐释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意义
文化塑造人、激励人、鼓舞人,同样塑造、激励和鼓舞一个民族。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复兴的关键作用,更是从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阐释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意义,高度肯定中华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5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民族具有一致的民族认同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无坚不摧的民族精神,而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和延续下来的精神成果,无疑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养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共同奋斗,在共同的行动背后必然要有共同的文化共识、价值共识。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认同、理念认同和目标认同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3.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勘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国际复杂环境,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阐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2]。习近平总书记在此从三个方面强调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意义。其一,强调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党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于党的形象塑造、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通过传达党的政策、理念、方针,加深人民群众对党的了解,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其二,强调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可以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稳定,为国家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其三,强调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通过宣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有助于形成共同的文化记忆,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敞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理论胸怀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平等为原则理解和尊重不同文明,充分肯定不同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价值,并主张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敞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理论胸怀。
1.坚持以平等为原则理解不同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充分尊重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作用与贡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其自身文化特质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是各自文明主体实践和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平等地对待不同文明主体并充分理解和尊重不同文明的价值,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个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在主体性上是平等的,在价值主体上也应该被充分尊重。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3]56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具有各自特色和地域差异的多元体系,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明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丰富多彩画卷。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所孕育的文明因其环境、气候、资源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独特性,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传承和传统习惯存在差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每个文明都是独特而宝贵的,都彰显其独一无二的特质。
2.坚持以开放包容态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坚持以开放包容态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14],这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和博大胸怀。中国愿意广泛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文化,愿意借鉴并吸收世界各国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推动世界文明的繁荣和发展。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吸收和借鉴其他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中创新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
“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15]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各国要尊重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平等主体地位,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尊重是包容的前提,要尊重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对每一个文明创造主体的国家和民族充分尊重、平等对待,才能秉持兼容并包的态度,才能包容“他者”、“他者”文化以及“他者”文明。包容也会促进尊重,有了包容的心态,会让我们更尊重每一个文明创造主体以及每一种文明形态的独特性。各个国家要树立现代文明意识,以“文明平等论”超越“文明等级论”,以“文明和谐论”破解“文明冲突论”,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用联系的、运动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文化,以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来论述文化及其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1.运用辩证思维阐释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3]480。文化的繁荣不是排他的,而是多元共生的。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明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阐释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思维。他既强调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彰显鲜明的民族性,即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并呈现其自身的特点,肯定中华文明在形成发展的历程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本民族特质。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中华民族文明与世界文明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并非对立和冲突,强调中华文明的民族性并不是否定其他文明的特点和价值。
2.思想舆论领域的“三个地带”论述体现了辩证法的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将思想舆论领域划分为三个地带,并主张对不同地带采取不同策略。“对红色地带,要巩固和拓展,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对黑色地带,要勇于进入,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斗,逐步推动其改变颜色。对灰色地带,要大规模开展工作,加快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防止其向黑色地带蜕变。”[16]30这既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态度,也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思维,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即以运动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事物,以及对思想舆论发展动态的关注和阶段性的思考。具体来说,运用运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灰色地带,出于对现实性和可能性辩证关系的深刻把握,指出要防止其蜕变为“黑色地带”的可能,要将其转化为“红色地带”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强调对“灰色地带”和“黑色地带”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更在于看到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特性以及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对于“黑色地带”的分析,为我们指明要有开展工作的勇气和勇于斗争的决心,逐步推动其改变颜色。这体现了量变和质变关系的辩证思维,强调从量变到质变、从局部到整体的渐进工作方法。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舆论领域“三个地带”划分及其不同策略还呈现出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不同意识形态领域采取不同措施,形成了具有全局性工作的整体规划,体现了对整体目标的关注。
3.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文化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时谈道,“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16]21。这一论述无疑也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思维,主要表现在:强调要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强调经济建设工作对于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对经济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与此同时,既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重大意义,要求对意识形态工作不能麻痹大意,也强调要切实抓好经济建设这项中心工作。这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唯物辩证法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
(四)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文化思想凸显人民是历史主体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强调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民性,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性,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源泉,是文化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文化是“属人民”的文化,文化源头是人民,人民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力量和动力所在。社会主义文化更是“为人民”的文化,要以人民为先、以人民为重,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服务人民的美好生活。“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1]322。我们能深刻体会其中要义,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要立足人民,立足人民精神境界的提高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创造出人民真正喜爱、真正需要、真正反映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1]322。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中,我们能深刻体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深刻的人民性,即坚守人民立场,坚持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服务。
2.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高度肯定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受用主体的同时,也指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行动主体,号召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人翁作用,为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贡献力量。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2]16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提出的期望,也体现了对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主体、传承主体的确认。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旨归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体现了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内含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价值的多维阐释为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支持。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高度强调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源自历史、扎根人民心灵的文化自觉,这是新时代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主体性的深入阐发,为我们规划未来文明建设路径提供了明晰的蓝图,我们有必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现实遵循,积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坚持文化主体性,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文化主体性就要确立文化主体性意识,自觉培育和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主体性意识的确立表现在既要有独立的文化自主意识,更要有培育和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6]32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确证具有重要意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根”,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也是文化“守正”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立足点”即当代中国现实、当今时代条件。文化是现实实践的产物,文化的发展和完善也必然在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实践中完成。“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5]36-37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强调实践和文化创造的有机结合,强调文化创造的根基在于实践,文化创造要立足于具体实践活动。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也离不开实践,实践的具体性和生动性也决定文化的具体性和生动性。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文化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相统一,文化发展与历史发展具有协同性。文化进步是在历史进步的进程中实现的,同时,文化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反映。文化进步既是历史进步的显性结果,也是历史进步的重要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产物,必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发展。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完善要结合当今时代条件,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时代条件务实地推进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三个面向”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品质”,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体现了先进性、包容性、延展性等特质。“为人民服务”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的受众、服务对象的广泛性:不是少数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强调服务对象是“人民”,不是“资本”,不是满足资本的增殖需要,而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服务于提升人的境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服务”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的从属性,即它既植根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也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法特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3]4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鲜明特质就在于坚持社会主义,牢固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要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建设前进方向。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整个党委(党组)工作中的定位,明确其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的地位。一方面,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工作相结合,形成整体推进的格局。另一方面,制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10]10习近平总书记在此给我们指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质在于坚守自己的“中国特色”这一深刻道理。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自己”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文化主体性确证的根本要义,“守正”是文化主体性确立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守正需要我们守住“传统”“根本”,即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来讲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是无中生有,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以既有优秀文化为基础,立足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事业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和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葆有中华民族的深刻记忆,内蕴中华民族的独特基因,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其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所构建的文化,是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的,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新时代我们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文化源泉。要在继承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发扬艰苦奋斗、敢于斗争的精神,以更加奋发昂扬的精神面貌投入新时代新征程中。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形态。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文化建设的根基,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
“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9]。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文化自信的方法论即立足文化产生发展的实践。文化自信的形成既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和总结中华民族的历史经验,也需要我们对当代社会变革和发展有整体的时代把握。我们要自觉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不断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认知、认同,进一步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忠诚,增强对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认可,强化对改革开放意义的深刻体悟,增进对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的了解,增强对中华民族文明积淀、发展前景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还为我们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要求,即用好“中国道理”和“中国经验”,创造出“中国理论”。中国道理是中国文化的承载话语,是中国文化的话语范式;中国经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素材,是形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来源;中国理论是中国文化的表达形态,也是中国文化的显要展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理念,并将之与现代社会的需求有机结合,自觉将中国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运用到中国实践经验的总结中,不断用中国话语总结和提炼出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事物的表象,还要深入思考并科学揭示其背后的原理和规律,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更要将这些经验提升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这样才能形成既能指导实践又具有理论阐释力的中国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在于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即确证中华民族现代文化的主体性,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清醒认知,并在全球文明交流对话中保持独特性。
(三)坚持“两个结合”,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道路[7]。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赋予了中国以新的理论武装,也塑造了中国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深刻交融不仅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在当今21世纪焕发出更为独特而绚烂的时代光彩,展示出巨大的理论魅力与实践价值。
推进“第二个结合”在于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更好发挥作用,以更鲜活的形式出场,以现代的方式呈现,更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他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也谈到“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历史任务,“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9],充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同时,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相互交融。一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为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中国元素、中国智慧和中国表达。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注重矛盾的辩证性和发展的阶段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哲学强调阴阳辩证法、道法自然,儒家强调中庸思想,探索它们在理论上的相互补充和融合,既可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解,使之更符合中国文化背景,也可以为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提供启示。另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学科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的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社会秩序、家庭伦理等方面的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相结合,既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构建更符合中国国情和当代社会发展的社会治理体系。
实现“两个结合”对新时代理论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者和理论工作者要增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自觉意识,开展跨学科研究,联结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专业知识,从学理上多维度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汇通性、关联性、一致性,创造出一系列具有现代气息、反映新时代特色的文化成果。各类媒体要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传递给民众,让老百姓深切地体悟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之美。
结语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高峰,习近平文化思想拓展了文化的发展前景,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焕发出更为灿烂的光芒。在新时代文明建设的征程中,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把握文化建设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工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我们铺就了一条走向现代文明的宽广大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崭新的文明活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必将继续在文明建设的浪潮中展现其巨大的推动力。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深入贯彻这一思想,深入挖掘其理论深意,不断探索文化建设的新境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文明的舞台上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35.
[5]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汪亭友,李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原创性贡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7-15.
[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28.
[9]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10]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2]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81.
[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
[15]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99.
[1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袁建涛
收稿日期:2024-03-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2&ZD009);“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研究”(项目编号:SC22ZDYC23)
作者简介:颜军,男,湖南醴陵人,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