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的学习之旅

2024-06-21王富强

牡丹 2024年11期
关键词:厂长建设

王富强

1956年9月份的洛阳,秋意渐浓,天高气爽,气温适宜。白天的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洒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温暖而不炙热。微风轻拂,带来了些许凉意,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夜晚的洛阳,星空璀璨,温度适中。此时的洛阳,既有夏日的余温,又有秋天的韵味,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季节,涧西拖拉机厂的工地上各路建设大军干得热火朝天。

这个时节,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好消息。拖拉机厂百余名要到苏联实习的人员在一月前已得到了消息,心中充满了期待。22岁王兆通得知自己将有机会前往苏联实习,这让他倍感振奋。

为了这次实习,他阅读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资料,了解那里的文化和技术发展情况,家人得知他要去苏联老大哥那里学习,也为他而感到自豪。

随着九月的深入,洛阳涧西区的建设工地也进入了高峰期。在1955年,拖拉机厂的建设已经启动。此时,建筑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红旗猎猎的工地上,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建八师的官兵,刚刚放下枪杆,就拿起了瓦刀开始跟着匠人们建设工厂厂房和居民楼房,看到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他们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感。

闲暇时间,洛阳的戏剧团队会到工地为建设者们进行慰问演出。拖拉机厂的建设工地上弥漫着建设高潮和建设者参加建设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喜悦之情。

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要离开洛阳的这一天终于到来。这一年,马捷厂长33岁,成熟稳重的年纪,如同正午的阳光,温暖而耀眼。他的人生经历了硝烟战火及坎坷起伏路程,已有了不俗的阅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他在1939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入抗大四分校学习,后任新四军第四师政治科干事,豫皖苏区宣传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郑州地委常委兼秘书长,第一拖拉机厂副厂长。王兆通22岁,正是青春洋溢的年纪,如同初升的朝阳,充满活力和希望。他们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拥有无限的可能和机遇。他们将成为新中国派遣的最早的一批优秀的企业干部和技术人员前往苏联实习。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将要开始一段难忘的学习之旅。

在这次学习之前,他们先到长春学习俄文,随着离开洛阳的临近,他们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想象着掌握了俄语,用俄语与当地人交流,更好地学习借鉴俄国的先进技术的快乐; 一方面担心俄语难学,完不成学习任务。如果说这是一次语言的洗礼,不如说是一次人生心灵的磨砺。

到了长春,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刚刚安顿下来,便立刻投入到俄文的学习中。繁忙而快乐的学习,使他们早把刚来时的顾虑扫荡得干干净净。

俄语语法复杂,发音困难,他们在学习中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个实习生把俄文的“我爱你”,写成了“我吃你,”让人哭笑不得。还有位实习生,试图说“你好”的俄语,结果说成了“监狱”,引得周围人哄笑不止。这些笑话虽然有些尴尬,但也反映了他们学习俄文的努力。

除了学习俄文,他们还深入了解了苏联的工业发展和科技成就。通过参观工厂、听讲座等方式,使他们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日子过得很充实。

在长春学习俄文结束后,实习生们在马捷厂长的带领下,一行人满怀喜悦地来到了北京,这恰巧赶上1956年的国庆节,整个城市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街道两旁挂满了红旗和彩灯,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和热闹的气氛。

国庆游行当天,他们早早地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准备参加这场盛大的庆典。广场上已经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大家手持红旗,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随后,游行队伍缓缓前行,各种花车、彩车和方阵依次通过天安门城楼。马捷、王兆通和他的同学们走在队伍中,高呼着口号,向祖国献上自己的祝福。

1956年这一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新中国刚刚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国庆游行中,人们展示了各种成果和成就,包括工农业生产的丰收、科技的进步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这些成就无不让人感到自豪和振奋。10月2日,他们便踏上了前往苏联的国际列车,开始了漫长的旅程。车厢内弥漫着淡淡的陌生气息,夹杂着些许期待与好奇。火车穿过了广袤的田野,越过了连绵起伏的山脉,实习生们一边欣赏着壮丽的景色,一边谈论国家未来的建设。

列车在铁轨上稳稳地行驶着,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画卷,时而开阔,时而狭窄,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这一天,列车进入贝加尔湖,王兆通因困倦而进入了梦乡。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车窗照进列车时,他睁开了眼睛。一看惊讶地说:“怎么跑了一夜,火车还在贝加尔湖!”原来,贝加尔湖的面积如此辽阔,即使列车行驶了一个晚上,仍然没有走出它的怀抱。

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钻石在水面上闪耀。远处的山峦倒映在湖水中,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湖边的树木青草默默守望着这片水域。

窗外的美景没能挡住实习生们谈论国家建设的热情,大家嫌火车跑得太慢。马捷厂长就在列车内与大家谈论国家建设,消磨时间,小年轻的王兆通时不时为大家续上热茶,送上水果,营造畅快聊天的气氛。

他们谈窗外的美景,谈时下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自己的忧虑之情,更为能赶上参加重建家园的工作而激动。当然感谢苏联老大哥伸出援手,向中国援助“156项重点工程”。这些项目涵盖了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化工等多个重要工业领域,并派出专家团队协助中国进行工业建设。谈起这些,大家便热血沸腾,相互比试着要学好本领,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列车不急不慢地按照自己的速度行驶了九天。当列车缓缓驶入莫斯科时,天空正飘着大雪。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尽管寒冷刺骨,但大家的内心却充满了热切的期待。

下了车,他们看到高大的建筑楼群在雪中若隐若现,街道两旁的树木被皑皑白雪所覆盖,空气中弥漫着冷冽的气息,让人不禁相互催促着加快步伐。

在莫斯科的两天里,他们参观了些著名的景点,如红场、克里姆林宫等。在莫斯科的中国大使馆,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让他们品尝到了正宗的中餐。

在餐桌上,他们与其他来自祖国各地的代表团成员交流见闻,大家沉浸在俄语的氛围中,也忍住飙起了俄语,“哈拉少!哈拉少!”的问候在餐桌上飘荡。

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天,他们参观了当地的一家工厂。工厂的规模庞大,设备先进,让他们大开眼界。实习生们发出声声赞叹,流露出羡慕的眼光,马捷厂长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啊!将来有咱们出力流汗的时候。”

这次异国的学习之旅,王兆通学铸造,在铸铁泥芯工部长的岗位上,要深入研究和实践铸铁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马捷厂长则展现了广泛的知识涉猎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不仅学习热加工和冷加工的技术,还要掌握设备操作和工艺制定等方面的知识。他的老师是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的厂长,他不仅要学实用的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企业管理能力。

马捷厂长一有空闲,便到各专业实习人员的岗位上了解学习状况。

一天上午九点,王兆通刚刚投入生产,就看到马捷厂长在宋彪同志的陪伴下,来到王兆通的实习工位。马捷厂长询问王兆通在实习中遇到了困难没有?又特别对王兆通指出:“你实习的铸铁第一道工序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产品的质量。”

王兆通回答说:“厂长放心。我明白铸铁质量直接影响拖拉机的整体性能。因此,从未敢掉以轻心。”说着拿出自己的学习记录本让马捷厂长看。马捷厂长翻看后说:“好!有图有文,字迹也端正。”

王兆通积极进取的精神给马捷厂长和宋彪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的宋彪在铸铁车间实习的是车间副主任一职,因此,王兆通和宋彪有着频繁的往来,两人互有好感,王兆通认为宋彪是一名很有潜力的优秀实习生。

根据走访的情况,马捷厂长又在晚上组织实习人员在宿舍里交流学习,大家轮流当老师,分别讲自己学到的知识。晚上讲课的有设备管理的,有学工艺的,有学习生产组织的等,有的是机械师,有的是动力师,这些同志多是处级干部。马捷厂长对大家说:“听了你们的课,我不仅补充了自己的知识,也丰富了大家的知识。我知道有些同志妻子来信反映生活艰难,但大家还是要坚持,共同渡过难关。同时,我会向组织反映情况,争取给予一定的救济,让大家能够安心学习。”这些学习交流活动扩大了大家的知识面,加深了大家对拖拉机制造的理解和认识。

踏着月光,走出“教室”,马捷厂长还要挑灯夜战迎晓霜。

王兆通说,在实习中确有同志有过为难情绪,马捷厂长对大家说:“我们来这里实习,不是为了吃洋面包,不是来旅游,更不是为了镀金装门面。我们学的知识必须经得起考验,如果没有真本事,就无法造出合格的拖拉机。辜负了国家和农民的重托就是犯罪,所以,咱们的学习只能好不能差。”马捷厂长的话让大家深感震撼,他的思想境界非常高远。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实习期间,王兆通看到一位女工因工件质量问题面临工资被扣,她很沮丧。王兆通问明情况后,没有一走了之,而是坐下来,认真翻看产品,运用他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经过仔细推敲琢磨,发现工件可以修复,后来他提出一个建议,车间采纳了,工件得到了挽救,女工避免损失。这位女工对王兆通十分感激,车间对他的学习刮目相看,并且认为中国实习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而王兆通则学会了在困难时要保持冷静的精神。

这段时间,他们的实习与国内的建设同样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他们不断接到国内来信,向他们反映拖拉机厂的建设进展: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国工人和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奋战,用自己的双手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建起的工厂已初具规模。家属们希望他们保重身体,早日学成归来。

1957年9月,他们在苏联的实习圆满结束了,马捷厂长带领大家踏上了归国的旅程。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期待,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大家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在电工、钳工、铸造、动力等岗位上,他们将在苏联学到的宝贵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新员工,为工厂的初期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1958年至1959年,拖拉机厂开始步入正轨,实现了正常生产。那些曾经只能依靠牛耕地的农民们,如今迎来了耕地不用牛的好时光,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1985年,拖拉机厂迎来了建厂三十周年的喜庆日子。在这特别的时刻,马捷厂长作为昔日的领导,受到了邀请回到了这个熟悉的拖拉机厂参加庆祝活动。

当马捷厂长再次踏入拖拉机厂的大门时,岁月已经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有力。他走在熟悉的机关办公楼、车间班组,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和先进的设备,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感慨。

在庆祝活动中,马捷厂长与当年的同事们重逢了。当时,我作为现场摄影记者,目睹了有职工握着马捷厂长的手流下了热泪,还有的职工说:“我来就是为了看到马捷厂长!”王兆通和马捷厂长紧紧握手,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岁月虽然改变了他们的容颜,但他们的心却依然年轻,对于那些为拖拉机厂和农业生产所做的贡献感到无比自豪。

他们回忆起过去的岁月,那些艰苦创业的日子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他们谈到了拖拉机厂的发展历程,以及那些为工厂默默奉献的同事们。他们为拖拉机厂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更为它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感到骄傲。

马捷厂长回顾了拖拉机厂的发展,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马捷厂长的话语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为拖拉机厂的辉煌而骄傲。

作为新中国早期的实习生,他们是特殊的时代符号,他们听从祖国的号召,到苏联实习工业发展最需要的专业技术,回国后参与了拖拉机厂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中许多人的名字,铭刻在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史册中。

猜你喜欢

厂长建设
从富家千金到第一位女电影厂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厂长的卫生间
“留守厂长”的等待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这回咱们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