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课堂提问艺术 提升数学教学品质

2024-06-21沈丽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建构概念素养

沈丽

当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而教师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体,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战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领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推动课堂发展的重要手段,合理利用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1].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课堂提问.

笔者就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课堂问题的重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若有不足,请指正.

1 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从问题类型来看,课堂提问大多以基础类识记型问题为主,忽视了启发型、理解型、评价型问题的应用,使得课堂沉浸于简单的师问生答的互动模式中,并未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另外,为了维护课堂秩序,教师还会提出一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如“你在认真听吗?”“你在想什么?”问题类型的单一化、机械化,影响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2)从问题回答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通常仅凭记忆,并未思考和交流,为此从回答的形式上来看,大多为“是”与“不是”、“对”与“不对”、“有”与“无”等这种简单的问题.

(3)从问题参与的对象来看,要么是那些举手的学生,要么是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么是问题“接龙”,这样的参与方式很难达成“关注所有学生”的理念,而且会让个别学生出现松懈或紧张的情绪,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4)教学中,为了赶时间、赶进度,教师通常提出问题后,并没有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这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很浅显,使得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无法引发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可见,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双基”,对“四基”的认识存在不足,继而影响着教学行为.课堂上,师生交往、生生互动大多流于形式,课堂提问大多停留在测试基础知识和维持课堂纪律上,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态度是被动的、消极的,课堂提问的功能并未得到体现,影响生本课堂的建构.

针对目前提问环节存在的一些不足,教师有必要提高提问质量,通过有效课堂提问的重构来提升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有效性.

2 有效课堂提问的重构

2.1 重新认识课堂,关注提问功能

课堂提问不应单一为巩固基础知识服务,也不应为个别学生服务.若在课堂提问中过分地强调基础知识或正确答案,容易让学生产生教师所关注的是具体问题的答案的错觉,导致学生只追求结果,只重视一些事实型答案,这样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潜能等功能难以体现,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2].课堂提问既要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要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以此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等活动有所收获,能够将新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当然,这不意味着课堂提问中不能进行事实性知识的测试,只是要控制好度,要摒弃死记硬背的单一学习方式,应专注于学生认知体系的建构,将课堂提问转化为师生有效交流的重要“武器”,提升教学品质.

课堂教学不是单向的教师输送,而是师生与生生的有效互动交流.教学中,通过有效的互动表达彼此的观点、态度、情感等,这样教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检测学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技能,从而通过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

2.2 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质量

若想发挥好课堂提问的作用,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筹备.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认真研究学生,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充分预设,以便能够及时捕捉课堂生成,提高课堂问题质量,提升教学技能[3].

(1)新课引入的提问

教学中,大多教师会在新课引入时设计问题,其目的是通过问题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时会引入一些“旧问题”,通过旧知识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架桥铺路,帮助学生建构认知体系;有时会引入一些“悬念问题”,制造一些“认识冲突”,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欲;有时会设计“问题情境”,通过情境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不过,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在教学“确定圆的条件”时,在引入阶段,教师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问题①:玩具汽车上缺失了一个车轮,你能按照其他车轮的尺寸重新做一个吗?问题②:不共线的三家想打一口水井,水井设计在什么位置能够确保三家到水井的距离相等呢?这样的问题创设,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2)深化理解性与巩固性的提问

在初识新知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能是一知半解,不够系统和全面,此时教师可以适度地提出问题,以达到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拓展认知的效果.

例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后,为了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与前面所学的函数知识建立联系,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若将左图中的三角形扭曲成右图所示的抛物线,你能求出右图中内接矩形的最大面积吗?

该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学生不仅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而且要会灵活运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这样通过有效转化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既促进了知识的巩固,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优化学生认知,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3)概念总结性的提问

概念是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核心要素.初中阶段会接触到许多数学概念,而概念之间往往又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为了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理解,教师有必要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分析,以此明晰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揭示概念的本质,完成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梳理,逐渐建构完善的概念体系.

例如,学习了分式概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和整式等相关知识相类比,以此通过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让学生知晓学习概念之后将要研究哪些内容.分式与分数、分式与整式的研究路线分别如图2、图3所示.

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与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分析.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又有利于个体认知结构的完善与建构,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3 科学合理评价,提高问题效益

有问必有答,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出及时、科学的评价,因为评价得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

3.1 正确的回答

对于正确的回答,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如很好、非常棒等,通过正面肯定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对于回答得精彩的部分,教师可以重复展示,或让其他同学辨析,以此通过有效交流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情感,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2 错误的回答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当错误回答出现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可以尝试挖掘错误中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样,通过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修正学生的错误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3.3 不完善的回答

对于回答中正确的部分教师要给予肯定,对于不足的部分教师要给予启发和指导,尽可能将修补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修补提升学习信心,促进个体认识体系的完善与优化.

3.4 超出预设的回答

周知,课堂是动态变化的,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即使课前教师做了精心筹备,但是课堂上依然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预期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教师不要简单地否定,不妨放慢速度,鼓励学生呈现他们的思维过程,并尝试顺着学生的思维去思考与讲解,同时采用合理的应变措施逐渐将回答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达成.

总之,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并正确把握课堂提问艺术,从而让课堂提问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唐建.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4):133-134.

[2]王立平.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对策[J].新课程(中),2019(9):85.

[3]孟九香.有效提问,发展思维,提升素养[J].启迪与智慧(中),2019(12):79.

猜你喜欢

建构概念素养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