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立新 重构学习
2024-06-21孙奇誉
孙奇誉
为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空间,解决由于课堂学习不足而产生的作业加量、课外补习等问题,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业质量,武汉市光谷第七初级中学聚焦“双减”政策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素养发展为导向整体推进学校教学变革,构建了新的课堂学习样态。
一、重构学习流程,让学习结构化
为让学生完整经历预习、探究、讨论、展示、练习的学习过程,充分地探索与建构新知,学校打破一节课固定45分钟、各门学科分散排列的传统课程安排,在一天内安排两次“40分钟+30分钟”的连堂课,以此代替原来的两节45分钟的课,用于高思维容量学科内容的教学,将节省出来的时间与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统筹规划后,形成4段限时作业时间,其中2段与连堂课形成“40分钟+30分钟+30分钟”的学习流程,由此将课堂学习与课外作业统整到一个连续的学习进程中,使原来碎片化的学习转变成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二、重构学习内容,让学习梯级化
压缩了课堂时间,教师就必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课堂效率。“灌输型”课堂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知识难以内化,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二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同样的教学,有的“吃不饱”,有的消化不了。为此,学校倡导实施“三级任务驱动”课堂,引导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基础型、探究型、综合型三个梯度的活动任务,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有合适的学习内容,在其最近发展区展开学习,获得学习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三级任务驱动”课堂主要以主题式、项目式的任务承载学习内容,有助于教师改变灌输式教学行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要求教师对作业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和个性化定制。在作业时间的限定下,教师为了保障作业效果,会主动研究学情,自觉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和针对性。以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有童话、神话、寓言等)作业设计为例。为帮助学生达成关注单元整体、夯实基础知识的作业目标,教师设计了快速阅读、填写每篇课文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关键词的基础型作业;为帮助学生达成简要复述故事、训练想象能力的作业目标,教师设计了“精彩故事我会讲”“上古神话我来演”的探究型作业;为帮助学生达成灵活理解寓言寓意、提高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作业目标,教师设计了“寓言故事我会写”的综合型作业。从语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走向语文要素的迁移与运用,分层作业循序渐进,为学生学习搭建了台阶。布置作业时,教师要向学生发布作业提示,以保证全体学生在限定的作业时间内都能明确作业目标和要求,顺利完成作业,获得应有的发展。
三、重构学习方式,让学习多元互动
为改变师生单向对话的课堂教学形式,使“三级任务驱动”教学更好关照学生个体,打造多元互动课堂,学校推行“学友互助”的学习方式。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科基础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成“两组四层”,一组为师傅,一组为徒弟,其中,师傅分为A、B两层,徒弟分为C、D两层。学生按照A-C、B-D的组合方式进行学友结对,并配以合适的座位。结合“三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师傅在课前预习中帮助徒弟熟悉基础知识,课中带领徒弟共同完成探究型任务,课后督促徒弟完成作业并为其答疑;徒弟要承担学习效果展示的任务,以促进师傅帮助其完成学习任务。所有学习任务均由学友组共同完成,并进行捆绑式评价。由于每个学科中的学友组合不相同,每名学生可能既是某一门学科课堂学习中的师傅,又是另一门学科课堂学习中的徒弟,以此充分发挥学生“小先生”的作用,让他们在一对一的合作学习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为更好引领学习方式变革,落实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理念,学校将学生评价活动融入围绕学习目标创设的学习活动中,一方面在“三级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手段、评价量表等,准确识别、有效抓取、科学判断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诊断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以周为单位的作业抽样反馈等措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诊断,以弥补单一的学期纸笔测验的不足,更好促进教师基于诊断结果改进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此外,学校研发了“成长积分”等评价工具。具体来说,校学生会和班委会均建立“学习部、纪律部、礼仪部、宣传部、服务部”及相应评价机制,大到省级、市级比赛获奖,小到捡起地上的垃圾,不管是学业成绩还是行为表现,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有进步的学生,都有获得积分的机会。学校还通过开展“逐梦想、兑未来”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月度愿望和学期梦想,不断激励学生积分进阶。如此,学校将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从“鉴定学生的学业水平”走向“评价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情况”,再发展为“激励学生成为理想的人”。
四、重构作业管理,让学习更高效
为避免师生陷入“勤奋陷阱”,引导师生高效利用“40分钟+30分钟+30分钟”学习流程中的课堂练习时间,学校取消了书面家庭作业,通过以下举措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限定数量的作业,提升学习效率。
一是建立作业时长协调机制,变自行裁量为标准限量。学校成立课程管理小组,基于“五育并举”原则,重新布局和优化学生一天的学习活动,排出“全校作业时段表”并下发给各班级,让各班级任课教师根据此表协商各门学科的作业时间,从管理层面控制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总量。实践中,班主任组织本班级任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班级实际学情,研讨、协商各门学科的作业时长,意见一致后,把时间分配情况记录在“全校作业时段表”中并进行公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相互提醒、督促,确保每门学科作业不超时。
二是成立作业自主管理小组,变被动完成为主动完成。为强化学生自主管理作业的意识,优化学生的课堂作业习惯,学校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倡导各班级成立以科代表为组长的学科作业管理小组。科代表根据“作业时段表”每天提前联系学科教师,获取当天的作业内容,及时在班级“作业专区”板书作业内容、完成作业的起始时间等,并组织管理小组成员按时下发、收取、上交作业。由于作业限时完成,加之“成长积分”等激励机制的驱动,学生做作业更加专注、认真了,部分学生逐渐改变了做作业散漫、拖沓的不良习惯,作业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除了每天两节连堂课之后的限时作业时间,学校还通过整合课后延时服务等时间,每天统筹规划出两个时段的校内限时作业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取消书面家庭作业的管理规定真正落地。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七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