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2024-06-21阮朝辉张金运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健康心理专业化发展专任教师

阮朝辉 张金运

摘 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以及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着巨大的需求,但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存在外援力不强、保障制度不健全、内生动力不足等困境。为此,需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指引,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须用健康心理的发展原理进行专业化实践,更新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话语体系。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任教师;健康心理;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4)03-0021-10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4.03.003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通知》(教师司函〔2017〕41号)要求:“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各试点省份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增设‘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学科;小学类别面试增设‘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小学全科学科。”[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统一课程名称为“心理健康教育”,该课程教师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规范名称,不再是“心理教师”或“心理健康教师”。近年来,高校心理学专业及非心理学专业学生报考该课程教师资格证的人数逐年增加,且中小学在岗教师报考该课程教师资格证的人数有增无减。近5年来,已有不少人员取得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中小学已有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小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已取得高级职称。但总体而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自大中小学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以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教育人事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优化相关政策,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仍有待改进。

(一)中小学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多份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呈递增趋势。《2020年中国精神心理健康互联网洞察报告》显示:抑郁症的青少年患者增长最为明显,占比对比2018年增长了94%,比2019年增长了55%,未成年人是当前精神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关注人群[2]。《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现状、趋势与服务需求》显示:“以抑郁调查结果为例,东部地区的抑郁高风险检出率为13.4%,东北地区的检出率为12.4%,中部地区的检出率为20.6%,西部地区的检出率为20.1%……高中及以下群体的检出率为18.1%。”[3]“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焦虑障碍占4.7%,对立违抗障碍占3.6%,重性抑郁障碍占2.0%[4]。据2017—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普通小学、初中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生在校生人数五年来分别为30.40万人、32.91万人、39.05万人、43.58万人、58.94万人,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生分别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2.52%、49.41%、49.15%、49.47%、35.92%[5]。

从上述数据来看,我国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念,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掌握正确应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6]。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保障亟待增强

从2017—2021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提到的数据来看,全国基础教育(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数量的学科统计表中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统计表。从对各省基础教育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情况来看,除了绝大多数“示范性学校”和拟申报“示范性学校”评估的学校至少有1名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之外,绝大多数非示范性学校几乎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同时,中小学现有的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并未接受过所执教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专业训练。虽然有极少数专任教师的专业背景是心理学,但很少是师范类应用心理学专业。同时,在“国培计划”中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省份并不多。我国中西部许多县(区、市)教育局和基础教育学校未来5年招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计划数相当有限。虽然绝大多数中小学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部分中小学设置了心理辅导室,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测并非有案可稽。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聘政策,要求教师提供的“五类材料”(即毕业证上的专业、教师资格证的类别、执教课程名称及其课时量、教研教改成果所属学科、指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业绩)都为心理学领域,才能申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评审。简言之,从对中小学教师数量的学科统计、岗位设置、课时数量、培训机会到教师职务晋升等环节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均“有名无分”,这无疑制约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专业发展动力。

(三)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升

据调查,河南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占65.00%,专业背景为教育学的占45.00%,心理学的占31.00%[7]。陕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为心理学的占6.52%,教育学的占43.48%,医学的占2.17%,其他专业的占47.83%[8]。广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非心理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占比达33.64%[9]。从近几年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面试工作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参加该资格考试的考生年龄跨度较大,其中,年龄较大的考生多数为已从教人员。不论是已从教考生还是将从教考生,他们所掌握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对试教案例中学生心理的准确理解、辅导评鉴能力等都非常欠缺,甚至不少考生试教的内容和方式不符合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逻辑。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后备师资的培养亟待提质增效

当前,除了师范类专业开设有1门“心理学”课程(课程名称一般为“通识心理学”或“心理学常识”)外,其他本专科专业很少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另外,从近3年全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中收集到的信息来看,绝大多数非心理学师范类专业的“心理学”课程重视心理学前沿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讲授,忽视甚至没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技能训练。从本科心理学(师范)专业接受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材料来看,不少本科心理学(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呈现出极强的理论化倾向,缺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教育课程,课程实施的“师范性”“示范性”普遍偏低。不少该专业的学生对毕业后是否要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认识不清,不少专业课程教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认识极为模糊。学生在教育实习基地校(中小学)对中小学学生开展体系化、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亟待增强。简言之,当前各师范类专业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后备卓越教师的培养亟待提质增效。

二、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下文简称《纲要》修订版)发布已十余年,党和国家一再要求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学界也呼吁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的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相较于中小学其他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仍显乏力,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质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未达成普遍共识

《纲要》修订版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10]目前,各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质的认识尚未形成共识。其一,不少人还是“谈心色变”,把心理失衡等同于精神疾病,不能正确理解身心健康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必要前提,不能准确理解身心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体,不能准确理解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个人与人类发展的必备基础。其二,学界多用心理学研究范式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构建与教学实践。自心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以来,即使是其分支学科的教育心理学也只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11],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依托心理学基本原理与技术,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12]用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主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构建及课程教学实践,自然会引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向学科化、理论化方向发展。其三,自分科教学以来,中小学语文、数学等课程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量化评价彰显其教育教学成效,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成效的评价却是多元、非定量、个体化、长期性的。正是由于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及其重要性未形成普遍共识,才形成在基础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13]以及全社会人人都可以谈心理健康,人人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

对《纲要》修订版提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未达成普遍共识,不仅限制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更固化了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实践路径,也很难快速消解中小学生及一般公众对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抵制态度,进而阻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进程及教师专业化的高质量发展。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亟待完善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之所以出现“无位无为、无为无位”的循环,是因为虽然党和国家层面早就有清晰的顶层设计,但是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的执行机制不够完善、执行力不高。《纲要》修订版明确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其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制订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价标准,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10]《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21〕7号)也提出:“加大学校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80%,2030年达到90%”[6]。但大部分中小学还是存在将编制留给考试科目教师的现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然没有列入考试科目,就没有必要开齐、开足。不少基层教育人事主管部门还是继续沿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有“五类材料”都是心理学领域才能晋级晋职的管理制度。高校基于中小学招考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数量有限的现状,压缩本科心理学专业(师范)招生人数,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范)压缩教师教育课程及课时,使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范)“去师范化”。这些非正常行径,必然导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缺乏强大外援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内生动力。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范式亟须迭代升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不足,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理研究范式陈旧。近二十年来,已发表和出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教师发展的文献虽呈几何级增长态势,但梳理这些文献的研究范式不难发现:研究内容上侧重于揭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课程实施及其评价、“问题儿童”的干预、教师素质结构、师资培养培训、教育人事部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等存在的不足,而且多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儿童”出现的原因及对策,而基于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献相对较少。失之偏颇的学理研究范式和结论、建议,不利于打造一支科学化、专业化且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也不能有效引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助力全体学生养成健康心理。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数是从其他学科转行的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方法等方面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历练,才能找准该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其二,大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而且深受重知识讲授、轻德育引领的课程实施范式的影响,不能精准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组织、教学实施、质量评价。其三,一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确,教育实践路径单一,工作重心往往是应对“问题儿童”和行政杂务。其四,一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能准确理解其与其他课程教师的异同,缺乏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路径。简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认识欠准确、目标欠明确、发展路径欠合理,自然难以高质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

学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议,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在岗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一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取得了正高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心理辅导室建设诸方面仍然任重道远”[14],为此,全社会必须凝聚共识、群策群力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指引,引领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15]48-4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视人民健康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15]48-49,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费支持、绩效评价。如此,方能加强全体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中小学生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10]保驾护航。

《礼记·大学》中有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6]这就是说“意诚”“心正”不仅是健康心理的基本内容,也是“立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置条件。中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只有通过教育者科学有效的引导,才能高质量地提升与发展。也就是说,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自我教育与外在教育有机结合的产物。

(二)构建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教师一体化发展体系

良好的身体机能可以通过自我锻炼达到健美的目的,但是健康的心理必须通过他人引导和自我调适才能形成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是连续不断的、一体化的教育。为此,必须构建一体化的、科学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实施体系。

1.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必须坚定师范本位

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幼儿园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专任教师,该专业的主干课程要将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师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等有机结合,使师范生熟知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目前没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单列标准,但2022年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均有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和课程实施要求。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编制该课程的标准。、各学段课程体系、课程实施原理与方法等。该专业授课教师不仅要开展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更要结合培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的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应用。要以心理学(师范)专业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已知已会已能,指导该专业大学生达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知应会应能,使心理学(师范)专业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使该专业毕业生真正达到心理学专业(师范)学生“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大学-政府-中小学(U-G-S)合作机制

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牵线搭桥,保障高校心理学专业(师范)和中小学幼儿园深度合作,构建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师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同体,推进“一课多师”“一课多师”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在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中讲授专题,高校心理学专业课教师到中小学上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双导师”“双导师”指高校心理学专业课教师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合作培养该专业人才,共同进行课程开发、课题攻关。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教育人事主管部门及中小学应提供U-G-S协作的组织、制度、经费、评价等保障。同时,教育人事主管部门要大力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以名师工作室带动在岗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3.优化“国培项目”实施机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施体系化培训

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高校、培训机构、名师工作室接受培训和专家、名师“送教送学上门”的培训模式。通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者、医院心理诊疗专家、社会心理辅导机构的专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线名师协同培训,对基础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分类别(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等四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及专业背景是心理学的和非心理学的教师)、分区域(城镇学校、乡村学校)培训。同时,省级层面应落实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要求,尽快构建优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案例库,确保中小学师生能便捷、免费使用。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须用健康心理的发展原理指导教育实践

俞国良教授提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牛鼻子,实施‘两点一线战略。即以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为‘突破点、人格发展为‘着力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或课程内容建设为‘生命线。以点画线,以线联点,点线结合,全面、全体、全程、全方位夯实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4]也就是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更要用健康心理、积极心理的发展原理指导教育实践。

1.厘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的特性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每一位人民教师必须担当和履行的使命。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何高质量履行这一使命,厘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质和该课程教师的职业特性,是不可或缺的方法论前提。首先,必须认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国家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必开课程。其次,认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专业性,认识到该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分学段、分课时、循序渐进实施的,深入理解和实施《纲要》修订版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10],主要教学组织和实施形式是“以活动为主,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10],教学评价主要方法是“综合运用观察、访谈、作业、纸笔测试等方法,加强纸笔测试与观察、访谈等方式结合”[10]。最后,认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特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开发全体学生心理潜能”“对全体学生心理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10]的教师。即使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未获得与其他课程教师同等的支持力度,但是党和国家不仅在顶层设计中明确了该课程及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正在大力推进政策落地生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务必要先“有为”,才能“有位”。

2.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修养和综合素质

叶澜教授认为:教师是“为己为人、成己成人、育己育人”“以学促自明,以思促自得,以省促自立,以行促自成”[17]的专业人员。这一论断十分契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特性——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引导中小学生发展健康心理。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健康心理。为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加强专业修养,提高综合素质。首先,以政策为指导加强学习,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内容、目标、教学原则、质量评价以及所教学段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通过“以线联点,点线结合”的方式拓展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理论、实践方法、工具应用。其次,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格魅力及感召力。再次,提高数字化教育教学技能,不仅要掌握新时代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更要充分利用数字技能开发学生喜闻乐见、正能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最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研教改,使教学奠基教研,教研反哺教学,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职业高质量发展。

3.在课程高质量实施过程中持续推动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

虽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任重道远,但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教育正快速从以“智识教育”为主向以“心智教育”为主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再是要不要体系化建设的问题,而是怎样高质量实施的问题。为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在熟悉掌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笃行不怠,有所作为。首先,该课程是以全体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体验、增值的方法为核心,而不是以心理学知识、概念、原理的传授为重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有秉持这一课程实施取向,才能构建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组织方式、学法指导、质量评价等实施体系。其次,以健康心理的学练方法为基础,构建该课程的课程组织、教学实施体系。科学设计体系化、序列化的课堂教学内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指导方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健康心理。最后,积极主动参与名师工作室建设,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学者结成学术共同体,主动获取名师和学者的专业帮助,线上线下观摩学习专业前沿课程,持续反思课程实施,不断优化教育实践。

(四)更新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话语体系

当前,学界对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健康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缺乏共识性界定,甚至经常混用概念。因此,须尽快更新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话语体系。

1.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范畴的内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有专业基础理论做支撑。只有理解并掌握专业领域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能用其科学指导实践。为此,学界务必要从专业实践和学科理论建设有机结合的层面,厘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必然关涉的心理健康、心理教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心理失衡、精神卫生、精神病、精神病治疗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此引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区别心理失衡(欠健康)和精神病的本质差异:精神病是由器质性或情绪性原因引起的若干严重的精神障碍;而其他诸如感觉、知觉、感情、性格、能力、意志等的失衡或暂时性交流障碍,则属于心理欠健康问题。

由于我国对西方心理学和精神疾病治疗原理的中国化发展不够深入,对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或翻译不够精准(如Mental Health 既译为“心理健康”,也译为“心理卫生”“精神卫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既产生了对心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理解,也导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教师专业化发展动力不足、效果不佳。为此,学界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积极为构建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2.共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浓厚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18]。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15]49。生命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少年强则中国强等理念已深入人心,这就是说,全党全民重视心理健康、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已经基本形成,为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既要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也要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当学生的心理引导需求得到了满足,共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浓厚氛围就会持续增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就越加有保障。简言之,重视支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亟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动担当、身体力行、积极建构。

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19]这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及其师资专业化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中国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结语

人人都需要健康心理、积极心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永远在路上。中小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高质量发展,是保证该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为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有不断增进自身的健康心理水平,持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才能促使全社会重视心理健康,认识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可或缺,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的通知[EB/OL].(2017-07-05)[2023-11-18].http://www.moe.gov.cn/s78/A10/tongzhi/201707/t20170712_309244.html.

[2]2020中国精神心理健康互联网洞察报告:女性患精神疾病是男性1.6倍[EB/OL].(2021-02-26)[2023-12-18].https://zhuanlan.zhihu.com/p/353164730#:~:text.

[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蓝皮书总报告|《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现状、趋势与服务需求》:意识增强,表现乐观,需求多重,但地区和人群差异明显[EB/OL].(2021-03-02)[2023-12-08].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IzMjkxMw==&mid=2654493785&idx=1&sn=bfbcd9e683522433f312b67662a8b6ab&chksm=84891067b3fe997168c20f25cc8230cfdd73d1c36dc9f17433cfd9bef584a8d2a190af9273e7&mpshare=1&scene=23&srcid=0310iUfSzAIKmJEQFr2KJ2HK&sharer_sharetime=1615359269554&sharer_shareid=3d645284dadb5f5928a3fd26ebd5fb09#rd.

[4]央视网.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发布[EB/OL].(2021-10-10)[2023-12-08].https://news.cctv.com/2021/10/10/ARTIDNQnxo9bx4rYcRdu2J00211010.s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统计年鉴(2017—202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2021:4.报告精读|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EB/OL].(2021-12-09)[2023-12-08].https://www.pishu.cn/zxzx/xwdt/575158.shtml.

[6]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1-08-02)[2023-12-0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9/03/content_5635117.htm.

[7]赵国祥,刘小先.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策略[J].河南教育,2022(2):8-9.

[8]余欣莓,任冰心.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现状与思考[J].鹿城学刊,2022(2):39-42.

[9]李韦嫦,甘瑜,卢文芳,等.广西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J].西部素质教育,2022(24):120-123.

[10]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EB/OL].(2012-12-07)[2023-12-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212/t20121211_145679.html.

[11]陈美容,胡永萍.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3.

[12]刘视湘,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6.

[13]邓公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落实”[J].中国教育学刊,2021(9):108.

[14]俞国良.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在“两点一线”[J].人民教育,2021(19):36-40.

[1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6]礼记[M].戴圣,编著.张博,编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9:314.

[17]叶澜,王枬.教师发展:在成己成人中创造教育新世界——专访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J].教师教育学报,2021(3):1-11.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3-12-08].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text.

[19]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等.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EB/OL].(2023-04-20)[2023-12-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6/202305/t20230511_1059219.html.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bstract: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hance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aching in this field. Through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eacher resources in this area,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emand for teachers in this field. However, there are several challenges hinder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this field, including insufficient external support, inadequate guarantee systems, and lack of internal motivation. In light of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b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China and 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ystem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cross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engage in specialized practic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healthy psychology and update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full-time teachers; healthy psycholog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专业化发展专任教师
健康心理 快乐人生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积极心理学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塑造中的应用
——评《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发展及塑造研究》
浅谈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