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奋战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2024-06-20曹鹏召
作者简介:曹鹏召(1998—),男,汉族,河北武安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党建。
摘要:扎根于乡土社会的基层干部,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领导力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当前,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仍面临乡镇人口资源不足、基层组织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强、基层治理人才短缺、治理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可以从紧抓产业兴旺、健全治理体系、强化人才支撑、强化精神文明支撑等实践路径进行解决。
关键词:基层干部;乡村振兴;现实困境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1-021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D267.2;D422.6 文章标识码:A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举措。作为村级组织中的重要力量,基层干部承担着协调村级工作、发展村级经济、完善村级基础设施等重要任务。然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基层干部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因此,对可能遇到的难题进行分析并探究可行性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基层是行政层级的“末端”,服务人民的“前线”,农村基层干部是联系群众、引领群众和服务群众的“主力军”,是关系党的执政地基稳固与否的关键“支撑者”,是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的“组织员”[2],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价值。
1.1基层干部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23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国之大者”“民之大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底线任务。在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基层干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折不扣落实政策、全心全意做好帮扶工作,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胜利。与其他干部相比,基层干部长期奋战一线,对当地经济状况、资源条件、人口结构、风土人情等方面了解更为深入,与村民、企业家等各类人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和管理经验。与普通群众相比,基层干部掌握更多的政策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资源,对乡(镇)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更具有预见性、前瞻性和指导性,随着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不少基层干部获得了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更有能力引领产业发展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1.2基层干部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关键支撑
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工作的“火车头”“领头雁”,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一方面,农村基层干部是党组织在农村的代表,具有直接的行政和管理职责,负责组织和实施各种政策,维护农民的权益和利益,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骨干,农村基层干部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成员,是保证基层党组织能够有效工作的关键。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党组织在农村中的领导作用将更加凸显,而基层干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人物。此外,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全方位推进人才、土地、产业、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工作。基层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守护者,始终坚守在山水林田湖的第一线。
1.3基层干部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流砥柱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基层“强身铸魂”的“补钙剂”。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纠纷问题。乡镇干部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流砥柱,因此,必须加强乡镇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一方面,乡村振兴新征程上,我国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凸显期“三期”叠加,群众工作的对象、内容、领域和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3]。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是群众身边的“调解员”,更能从群众的倾诉中了解具体问题的实质,从旁观者的视角帮助群众疏导情绪,用相关政策法规调解纠纷,解开群众心结,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问题解决在一线。另一方面,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承担者,基层干部通过搭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引导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自治,构建了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2 基层干部奋战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针对新时代“三农”发展现状背景,乡村振兴的提出是由于乡村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乡村发展滞后和发展动力不足。从我国国情来看,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乡村地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阶段性成就,乡村振兴形成新格局。然而,随着乡村社会形势、治理基础和群众观念等的变化,基层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难点和现实困境。
2.1发展不平衡矛盾突出,发展动力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正在逐渐重塑城乡关系的格局,诸多偏僻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然而,尽管设施得到改善,农村留不住人的问题仍然存在,乡村人口外流现象严重,乡村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还在于乡村发展滞后和发展动力不足。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人口共14.11亿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2亿,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亿,占36.11%,与2010年相比,乡村人口减少1.64亿多,数据显示,过去20年里,平均每天有将近150个自然村落消失,农村出现凋敝现象。因此,农村缺乏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是导致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从脱贫实践来看,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为脱贫地区修路、盖房、提供教育医疗、产业分红、低保救助及公益性岗位等措施来消除绝对贫困。然而,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消除绝对贫困,而是要解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需要政府和市场主体协同发力。
农村年轻人选择外出打拼,导致乡村人口流失,乡村建设力量缺乏,本地农民缺乏接受市场观念教育的有效载体,而有能力逃离农村的恰恰是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人,这意味着消费外流,进而造成生产疲软,效益低下,本地消费能力下降。此外,随着电商的兴起,部分农村的消费市场被瓜分,农村市场规模萎缩,导致农村的市场投资吸引力不够,乡村产业发展受到阻滞,乡村振兴动力不足。
2.2基层组织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足
近年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力和执行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村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提升。然而,在乡村治理的新形势下,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基层组织的主体性、自主性不足问题,导致基层组织在有效服务农民和有效治理农村方面面临困境。
一方面,由于农村基层组织的主体性不足,导致基层组织在有效服务农民和有效治理农村方面面临困境。随着国家资源向基层下沉,国家权力、国家监督、国家规范和标准也向基层下沉,基层干部的考核标准越来越具体和规范。然而,由于上级一些部门文件缺乏统筹,各个职能部门通知繁杂,要求乡镇一级压实责任,造成乡镇工作繁重。为了完成各种上级规定的任务,实现办事留痕,消耗了基层干部的部分精力,对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方面的关注不够,导致自治化程度较低,农民参与热情不高涨。例如,出现了基层干部在前面清理转运垃圾,村民就在后面若无其事的随手扔垃圾的现象,以及村民家的房屋改不改造、厕所革不革命,怎么改、怎么革,逐渐变成基层干部自己的事,干部做群众的事,群众却袖手旁观等怪象。
另一方面,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在村里的具体事务决策管理上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乡镇基层治理对象是人民群众,基层干部的中心工作是围绕人民群众,具有细小、琐碎和偶发的特点,不同于简单的窗口服务,需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并发挥真正实践性智慧。然而,因缺乏共商共建共享的机制,导致基层组织自治性不足。
2.3人才短缺,治理能力存在短板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到,乡村振兴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乡村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然而,目前乡村振兴中存在着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供给不足的问题。
一是基层工作者数量不足,许多乡镇存在“空编”情况,人员不足导致个人工作量居高不下,工作压力较大。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4]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做好“三农”工作,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广大基层干部在撂荒地整治上作出巨大努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农民种植粮食收入微薄甚至可能会亏本,粮食生产积极性在不断减弱,这是一个市场行为,并不能简单依靠严禁稻田抛荒,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行政命令轻易扭转。
二是权责匹配度不高。从体制上看,乡镇责大权小,是在快速转型时期,我国应对基层复杂治理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策略。然而,这种策略也客观上增加了乡镇基层干部履职难度。例如,乡镇范围内出现任何问题,乡镇都要承担属地责任,对于群众诉求在街道、社区职权范围以外的,需要联合上级部门协调,时常延误有效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群众共建共治参与度较低。此外,基层工作者、居民群众法治意识均有待加强,基层政府法治建设亟待完善。
3 基层干部奋战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3.1紧抓产业兴旺,增强发展动力
“产业兴则农业兴,产业强则农民富。”产业兴旺是一个地区农业稳定最直观的体现,也是稳固农业最有效、最直接的“抓手”。
一是紧抓产业促振兴,基层干部应深入调研地区气候、地理条件、种养习惯等核心要素,学习掌握种养常识、技术、布局等现代化农业知识,充分“吃透”耕地红线、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等政策导向,重点以复合套作、种养循环等新兴模式为突破口,高质量统筹好“粮经畜”协同发展,科学有度地规划好产业发展“大蓝图”,既要立足“资源优势”,也要赋能“特色禀赋”。要发挥“集聚效应”,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主导产业,整合设备、技术、土地等资源,规模化种养殖,提高产业“集聚度”,促进“集约化”效益。
二是树立“特色品牌”,瞄准“差异化”竞争,将地方特有资源转化为致富优势,深挖“土特产”的文化和生态价值,赋予农产品“新含义”“新特质”,创建迎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品牌,做好全过程跟踪服务。
三是深挖“附加价值”,以农村电商、产品深加工、生态研学游等为拓展重点,开发民宿、旅游、美食、购物等“多业态”项目,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在落实优惠补贴上不打折、不拖沓,切实提振农民发展信心。
3.2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凝聚治理合力
一是全力推进村民自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5]。村民自治是乡村振兴平稳运行的“重要依托”,基层干部要夯实村民自治“阵地建设”,既要“多维发力”,也要“全面推进”。例如,依托村办公室、文化广场、村史馆、集体经济园区等点位打造“自治平台”,提供“有事来协商”场所,构建“网格化”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培养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两委”队伍,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调好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制定村规民约和自治协商机制,开展“板凳会”“院坝会”等丰富的文体活动,自主自治解决矛盾纠纷,提高村民归属感和精神认同,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二是统筹分类指导,提升治理成效。一方面要“上接天线”紧跟潮流,坚持党建引领,以科学先进的治理思路为指导,大力聚合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土秀才、田专家等各类人才,发挥人才引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下接地气”晓畅“农事”,摸清地方风俗、乡土文化,坚持以农为本,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通过建设村史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墙等方式,推动德治、法治、自治深度融合,让农村既有“发展之形”更有“人文之魂”。
三是建立健全让法治、德治与自治“并驾齐驱”的机制。移风易俗是一个系统工程,亟须科学摆布、精准发力,建立机制,并细化配套措施和规范办法。道德引领虽然见效慢,却是管灵魂、管根本的基础办法,需要一以贯之持续推进。例如,可以加大政策宣传、选树典型和揭短亮丑的力度,并从未成年人开始抓起,让真善美受热捧,让假恶丑遭唾弃,形成良好风尚的代际传承。法纪惩处即使有时缺少人情味,但是必须及时、精准地施加到违法犯罪行为上,发挥惩恶扬善、大快人心的倒逼效应,同时做好权益受侵害群众的走访慰问和心理干预,保持总体社会稳定和大众心理的理性状态。同时,基层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也应统一加强对村规民约的规范清理,在充分尊重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对照相关法律和纪律规定,及时纠正违背宪法和法律的条款,让村规民约、自治行为经受住法律的洗礼和群众的质疑,让村情民风和谐融入良法善治正轨。
3.3强化人才支撑,助力持续发展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人才是乡村振兴源源不竭的“动力源泉”,既要“引渠”,也要“活源”,切实强化基层治理人才支撑。
一是按需选人,拓宽发现人才渠道,在高等院校、职业技校、周边土专家、优秀农民工、本土企业家等途径引入“急需紧缺”的专业对口、技术硬核、经验丰富的人才。
二是科学育人,优化培训资源,配置最优最强的师资力量,将地方规划政策、技能水平提升、经验交流等全方位、无缝隙纳入教育培训课程。
三是“精准用人”,实行分类管理,让真正懂行、在行、内行的人才深入种植养殖、乡村治理、集体经济、产业经营、乡村治理等工作“最前沿”。
4 结束语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主体,基层干部起着肩负党的初心使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发展成果的作用。为解决基层干部面临的现实困境,需要政府、社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乡村振兴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凡熙.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5):83-89.
[2]王玉珍,朱丽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干部工作状态研究——以分宜县F镇为研究视角[J].特区经济,2023(09):100-103.
[3]刘炳香.新时代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内涵解析与提升路径[J].国家治理,2022(09):2-9.
[4]韩俊.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根本遵循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J].管理世界,2018,34(08):1-10.
[5]新华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四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EB/OL].(2022-10-31)[2023-12-15].https://politics.gmw.cn/2022-10/31/content_36124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