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

2024-06-20郭彦江

村委主任 2024年1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郭彦江(1989—),男,汉族,山西中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的发展重点之一,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精神财富,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以乡风文明为例,旨在探讨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关系,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乡风文明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1-007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K878;G249.2 文章标识码:A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力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乡风文明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社会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1 乡风文明的定义与特点

乡风文明是乡村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反映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伦理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一是乡风文明强调道德伦理。乡风文明以道德规范为核心,强调乡村居民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传统乡村社会有着丰富的道德传统和伦理规范,如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勤俭节约等美德。通过乡风文明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伦理观念,倡导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可以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二是乡风文明注重家庭和睦。家庭和睦是指家庭成员能够相处融洽,互相尊重、互关互爱、互相帮助。乡风文明强调家庭责任和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家庭成员间的团结、友爱、互助精神。三是乡风文明追求和谐共处。乡风文明倡导创建互敬、友爱的和谐邻里关系。农村社会中,邻里相互帮助、互相扶持是乡风文明的具体体现。四是乡风文明注重社区建设。乡村社区是乡风文明的基本单位,社区建设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在社区建设中,乡风文明提倡居民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社区组织相关活动,为居民提供交流、沟通和互动的机会,增进居民感情,促进社区的融洽和谐[1]。

2 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2.1守望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为乡村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也能为乡村发展提供道德引领和精神支撑。守望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乡村能够保留其自身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避免其一味地走城市化发展道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实现乡村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其内在稳定性,形成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氛围,吸引更多人才来到乡村,共同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二是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道德引领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教导人们要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历史,保持谦和、勤劳、朴实的品质。在乡村振兴中,守望乡风文明可以引导村民的言行,营造和谐的乡村社会氛围。乡风文明建设还能培养村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推动乡村治理有效进行。三是守望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村民具有正向心理引领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与传承给村民带来了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励他们更加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变革和挑战。同时,优秀传统文化刺激了村民守望乡村的动力,使之愿意为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

2.2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

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创意和动力,也有助于塑造乡村特色,提升乡村形象,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繁荣发展。一是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可以打造乡村品牌形象,提升乡村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如利用传统技艺制作独特的手工艺品、加工传统农产品特色美食等,打造了乡村经济新亮点,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来到乡村,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二是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传承与宣传当地特色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凸显其乡村旅游景区的独特性,吸引更多游客来到乡村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乡村旅游的市场活力和知名度。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2]。三是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能够激发乡村居民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潜力,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依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验和智慧,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村特色产业,如采用现代化生产方式加工传统手工艺品、传统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够为乡村产业提供创新式思维和灵感,提升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继而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2.3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社会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精神支柱,既有助于帮助乡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还能够加强乡村社会凝聚力和归属感,推动乡村社会健康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一是体现在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引导上。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提出了诸多要求,如孝敬、勤劳、诚信等,这些价值观念与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遵循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德标准,从而推动构建和谐乡村。二是体现在乡村社会凝聚力的增强上。乡村社会存在着亲情、友情等情感联结,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其提供精神支持和良好的环境。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和睦、邻里和谐,鼓励人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加强乡村居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促进社区互助合作,增加社会凝聚力,形成良好的乡村社会关系网。三是体现在乡村居民文化自信的塑造上。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的文化瑰宝,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塑造乡村社会的文化自信心。这种文化自信心不仅能够使乡村居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自信和自觉,也能够加强对外交流和交往,提升乡村社会的文化影响力[3]。

3 乡风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案例研究

吕梁市岚县作为山西省乡村地区的典型代表之一,拥有丰富的乡风文明传统和文化实践经验。在乡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中,岚县展现出许多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集中反映了该地区乡风文明的特点和价值。一是岚县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该县几乎每个村庄都建有敬老院,专为老年人提供关怀。儿女们孝顺父母,常为父母准备饭菜,主动照顾和陪伴父母。此外,岚县发扬尊敬师长的品德,学生们常去老师家帮忙做家务或寻求学业上的助力。二是岚县惯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乡风。当地百姓自知本地多为山区,资源稀缺,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乡村居民种植季节多互相帮助,节约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源。他们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集中力量、统一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当地百姓也推崇适度消费,拒绝浪费食物和资源。三是岚县注重邻里和睦。邻里间互助和团结在岚县乡村地区表现得特别突出。邻里间互相帮助,大事小情都愿意伸出援手。村民们还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性活动,如合唱团、舞蹈队、街舞队等,以此促进邻里间的情感交流,增进邻里情谊。邻里关系的和睦稳定,为岚县乡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四是岚县注重乡村社区的建设。岚县积极推进乡村社区建设,通过成立村民委员会和居民自治组织,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成员通过参与讨论、研讨会、文艺演出等办法,共同解决社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努力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社区氛围,为乡风文明的传承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 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路径

4.1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

政策支持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资源保障为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一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在政策体系中给予乡村文化产业一定的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政府还可以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教育资源,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二是资源保障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地区资金等的投入,为其提供配套基础设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培训,提高乡村居民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此外,政府还应该合理调配物质资源,支持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开展和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政府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投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政府应当鼓励社会组织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支持企业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引进专业机构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多方合作,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乡村振兴格局,为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机遇[4]。

4.2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

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普及工作,乡村居民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文化渊源,认识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依恋,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认同与自豪感不仅对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激发乡村居民的创新创业精神,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乡村独特文化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通过教育和普及,乡村居民可以传承和发扬当地独特的文化传统。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精神支撑和文化资源。例如,传统的农耕智慧和农民道德观念可以为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传统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可以为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素材和资源。传承和发扬乡村的独特文化传统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和魅力,还有助于保持乡村特色,提升乡村的竞争优势。三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可以促进乡村社会的融合与共生。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家庭观念、邻里互助和社区合作,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得以增强,乡村居民会更加注重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有助于形成互助、共生的良好乡村社会氛围。乡村社会的融合与共生不仅有助于乡村居民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能够促进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3社会参与与乡村合作

乡村振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乡村居民的合作共建。一是社会参与与乡村合作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社会各界的参与和乡村居民的合作能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动力。例如,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和相关展览,加强对传统技艺和艺术形式的传承和推广;通过与大学、文化机构等合作,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新工作,挖掘乡村文化的潜能和价值。社会参与与乡村合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能够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二是社会参与与乡村合作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通过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合作,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产业融合起来,推动乡村旅游、手工艺、农产品等产业化发展。例如,通过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规划相关文化旅游路线,可以吸引游客前来乡村参观体验,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与当地农民合作,可以推动优秀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助力发展乡村特色农业。社会参与与乡村合作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动力,有助于实现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5]。三是社会参与与乡村合作可以促进乡村社会的共建和共享。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建设,通过社会参与和乡村合作可以激发乡村居民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推动乡村社区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社会各界可以通过与乡村居民合作共建,为当地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改善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乡村居民可以通过自发组织、互助合作等形式,共同解决乡村发展难题,促进乡村稳定与和谐。社会参与与乡村合作为乡村社会的共建和共享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助力,有助于实现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乡风文明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乡村社会的精神支柱,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挖掘乡风文明价值,激发乡村的建设创造力和活力,推动乡村经济、生态、社会等全方位发展。同时,政府、社会组织、农民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相信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能够实现乡村全面繁荣,完成美丽宜居、富裕幸福的新时代乡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杨芳.乡村振兴中的乡风文明建设探究——以甘肃省康县为例[J].村委主任,2023(05):137-139.

[2]牛芳娣,陈婉晴.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文化与民宿的融合发展研究[J].新楚文化,2023(14):85-88.

[3]张瑜,赵军霞,邵链鹏.魏县花布传统技艺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发展研究[J].天工,2023(01):50-53.

[4]李泽琳.乡村振兴视角下山西传统村落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13):106-109.

[5]葛聪颖.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与传统民族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研究[C]//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2022年东盟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桂林:广西科技大学,2022.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传统文化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培育解析
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