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人民至上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实践指向

2024-06-20糜海波

理论导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初心使命人民至上

糜海波

摘 要: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其生成逻辑主要包括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凝练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实践的成功经验、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核心要义涵盖前提是坚持人民地位至上、关键是坚持人民力量至上、核心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根本是坚持人民标准至上。其实践指向包括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最高行动准则,要在信仰人民与忠于人民的修炼中增强党性修养,在植根人民与服务人民的作为中践行党的宗旨,在依靠人民与造福人民的担当中实现党的使命。

关键词:人民至上;执政理念;人民利益;初心使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4)06-0041-06

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具有先进性和道义性的执政理念,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密码”,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品格和发展思想。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只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发挥人民主体性作用,最大限度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和风险。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决定性力量,是党的根基、力量之源和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视人民为目的,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因此,坚持人民至上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彰显了为民、爱民和利民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超越了西方国家“资本至上”的制度逻辑,为持续改善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价值引领。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生成逻辑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和价值立场,集中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相信人民的群众观点,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对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凝心聚力、“把舵定向”的引航作用。可从历史渊源、理论依据、实践基础和现实支撑四个维度来阐明坚持人民至上的生成逻辑。

(一)历史渊源: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对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的大同理想、民本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也是人民至上理念的历史来源。如《尚书·五子之歌》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上》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新书·大政上》有云:“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这些思想既表达了以民为本的治国主张,也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贵民、尚民、恤民、利民的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相融通,是现代民主、民权、民生思想的重要来源。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将之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相结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并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传统民本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一种策略,本质上是“驭民”“用民”,是站在人民之外看人民。而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理念,是站在人民之中看人民,人民是国家主体,党代表人民执政。因此,实现了人民是发展目的和发展手段的统一。

(二)理论依据: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历史看作外在神秘力量或英雄人物活动的产物,遮蔽了历史背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结果走向了唯意志论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不仅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以实践唯物主义从主体性方面揭示了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为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从而使群众史观得以确立。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104毛泽东指出: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1031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3]135“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4]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与人民的创造精神相结合。因此,坚持唯物史观就必然要坚持群众史观,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至上贯彻了群众史观,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发展动力和发展主体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群众观的统一,因而是对群众史观的守正创新。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5]。

(三)实践基础:坚持人民至上凝练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实践的成功经验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余年来奋斗实践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之根本,更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社会变革的“密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曾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之运用于中国实践,取得了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成就,这些都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发展的实践进程,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跃进。这一历史进程始终贯穿着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工作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克敌制胜、披荆斩棘、开拓奋进、赢得胜利的宝贵经验。基于这一成功经验,我们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是决定性力量。因此,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四)现实支撑:坚持人民至上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6]这一制度体系是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在这一制度体系中,作为国体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决定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作为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重要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方式;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经济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人民民主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这些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与微观层面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共同构成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与坚持党的领导的统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体现人民共同意志、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及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制度自信的根据所在。坚持人民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目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7]因此,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突出了人民至上的制度属性、制度优势和制度价值。

二、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要义

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价值旨归。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提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等,上述论述不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观,而且其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和发展的主角,同时也意味着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把实现人民利益和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概言之,坚持人民至上蕴含了以下方面的核心要义。

(一)坚持人民地位至上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前提

人民至上首先蕴含了人民地位至上,人民地位至上内含了人民权力至上。权力特别是政治权力标志着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142人民民主的实现使人民拥有了国家权力,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生命线。马克思主义认为自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权力为少数人所垄断,表现为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所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8]。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使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成为国家权力的主体,就是实现人民作为社会活动主体与国家权力主体的统一。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人民地位至上、人民权力至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主体,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权力不得凌驾于人民之上;才能保障人民全过程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依法享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并获得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才能使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正确处理党与群众的关系,防止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异化为私权,从而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使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的前提。习近平曾指出:“我们要珍惜人民给予的权力,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自觉让人民监督权力,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9]27

(二)坚持人民力量至上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关键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顺应人民意愿和历史趋势,才能不断推进社会历史发展。人民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具有无穷的智慧、无限的创造力,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要力量。坚持人民至上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依靠人民”的统一,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人民力量至上。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党依靠人民夺取了政权,也要依靠人民保持和巩固政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根源就在于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行,在于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成就都是党带领人民踔厉奋发的结果,是人民创造力量的见证。正如习近平所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0]9,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10]13。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历史主动性,才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鼓励人民积极创新创业。尊重人民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是人民力量的实现方式。人民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既是解决主客观矛盾的过程,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凝结的经验和智慧是理论创新的源泉。我国推动改革发展的政策和决策是在基层群众实践创造和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及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工作路线。因此,“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强调在基层群众的实践探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促进发展的方法。正如习近平所指出,“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11],把党的主张和决策转化成人民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践力量。

(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

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富含实质性内容,以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追求。因此,坚持人民至上要以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为核心。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103列宁指出:“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12]人类的实践活动关乎利益,正是利益推动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民至上理念与重视人民利益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推动社会矛盾运动的根本动因是物质利益,利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联结点,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利益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动力和目的。另一方面,从人民需要的角度看,利益作为民生之所需,是人们一切实践活动的现实动因,构成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条主线。因此,坚持人民至上必须为人民谋利益、谋发展、谋福祉,特别是要注重国家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党的一贯主张和基本立场,人民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执政为民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13]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0]9人民利益源于人民需要,人民需要反映人民利益。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利益最集中的体现。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宏观上要注重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在微观上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14]。因此,要牵住“社会主要矛盾”这个牛鼻子,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富的新发展格局,将维护和发展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坚持人民标准至上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具有两大基本尺度:一是真理尺度,即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生产力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二是价值尺度,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将人民满意作为推进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标准。人民标准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也是衡量党治国理政效果的根本尺度。因此,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人民标准至上。就其内涵而言:其一,党的一切工作要接受人民评判。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执政活动、执政效果由人民说了算,必须接受人民的评判,符合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得到人民的认可。毛泽东曾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857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9]28这就是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3]70。要敢于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牢记群众的嘱托,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的诉求,与人民同心同德。其二,人民普遍受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尺度。全面深化改革旨在消除科学发展的障碍,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共同发展,走向共同富裕。因此,人民普遍受益是改革成败得失的判断标准。正如习近平所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9]28人民是改革的主体,也是改革成效的检验者和改革成果的受益者。其三,人民满意是衡量党治国理政活动的根本标准。人民满意是检验党治国理政效能的尺度,是对党的工作的价值认同,是对党的方针和政策的拥护和支持,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民心基础。习近平指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15],他多次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向背决定历史走向,这是一个政党取得执政合法性的根基。因此,坚持人民至上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顺应民意为取向,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赢得了民心,净化了政治生态,践行了人民至上理念。总之,坚持人民标准至上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检验发展成效的根本尺度。

三、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指向

坚持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也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更是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最高行动准则和政治立场。广大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流砥柱,是社会发展理念、政策和决策的具体落实者,在实现治国理政各项目标、完成改革和发展各项任务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其思想情怀和实践行动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得失。因此,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政治立场必须落实到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行动中,才能化理念为德行、化精神为力量,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党的主张“落地生根”。就实践指向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党性修养:信仰人民与忠于人民

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党的阶级性决定其人民性,人民性是党性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和先进性决定了党的阶级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性是党的本质、根本,讲党性是党员干部践行人民至上的应有之义。坚持人民至上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灵魂,加强党性修养是对党员干部践行人民至上的政治要求。增强党性修养最重要的是提高政治修养,以信仰人民和忠于人民为目标。一方面,信仰人民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向度,关系到为了谁和相信谁的问题。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归根到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人民立场,这意味着信仰马克思主义就要信仰人民,信仰人民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内核和灵魂。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本质上是对人民力量的信仰,是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心存敬畏。只有以人民为信仰,与人民命运与共、荣辱与共,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在履职尽责中为人民立身、立德、立言、立业,才能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另一方面,忠于人民是忠于党的根本表现,关系到对党忠诚的真伪问题。坚持人民至上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决定了对党忠诚与对人民忠诚的高度统一。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质和道德操守的核心,它必然要体现到对人民忠诚的实际行动中去,因而忠于人民是忠于党的具体表现和检验真假忠诚的试金石。因此,忠于人民与忠于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真心实意为民用权、为民谋利,体现的是党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和政治追求。只有将忠于人民作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坚守人民立场,才能牢记和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在保持党的政治本色中锤炼党性、端正品行,在实践中提高政治领悟力、判断力和执行力,坚定为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二)践行党的宗旨:植根人民与服务人民

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新时代强化党的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群众观,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党的宗旨就是永远不忘中国共产党是为什么而建立的,永远不忘人民始终是党的生存之基、立命之本。毛泽东曾明确提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文化”,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我们党历来强调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群众的“勤务员”。习近平指出,党员干部要“当好人民公仆”,“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更不允许欺压群众”[16]。因此,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将植根人民与服务人民作为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内容。一是植根人民。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人民,本身就是从人民而来、在人民之中,也不能离开人民,党和人民的关系就是鱼水关系。植根人民就要贴近民心,亲近人民,密切联系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把满足人民需要作为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动力;就要体察民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关注民生,倾听群众呼声,敢为群众发声;就要尊重民意,把为民作主变为由民作主,坚持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相结合,丰富人民参政议政的形式和渠道,发展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二是服务人民。人民至上从理念到现实的转化必然要体现到服务人民的实践中,“服务人民”赋予党员干部“勤务员”角色,这正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史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历史,是在不断改善民生的实践中,通过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需要的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的。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服务人民的准则,开创服务人民的新境界。服务人民要更新服务理念,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的物质文化产品、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要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利益冲突,缩小利益差别,构建和谐共享利益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要强化“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加强服务型、责任型政府建设,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服务态度,持续优化和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三)实现党的使命:依靠人民与造福人民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方位,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作为自身的政治使命和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内在特质和理想追求。人民至上作为践行党的使命的价值遵循,其实质就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为实现人民幸福而奋斗。因此,在依靠人民和造福人民的实践中实现党的使命,是党员干部的行动准则和工作要求。习近平指出,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3]136。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的终极价值就是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一,实现党的初心使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是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党的力量源泉,也是实现党的使命的主体,人民力量决定着党的使命的实现条件和实现程度。人民群众是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只有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取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拥护和支持,才能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激发人民群众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潜能。因此,“一切依靠人民、凝聚人民力量”是实现党的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根本方法和要求。一要凝聚民心。党员干部要与群众心连心,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知民需、纾民怨、解民忧、暖民心,以真情感染民心,以诚信赢得民心,以担当获得民心。二要汇集民智。拜人民为师,鼓励人民群众建言献策,把其意见和建议升华为应对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和对策。三要发挥民力。要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各类人员的教育、就业和创新创业机会,为人民群众发挥力量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成员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二,实现党的初心使命必须不断造福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践行党的宗旨、初心和使命的本质要求。实现党的使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断造福人民,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归宿。为此,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要加强党员干部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内容的新时代政德建设,将造福人民作为党员干部职业道德追求和政绩考量的价值取向,以人民满意作为党员干部政德考核的首要标准。同时,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构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障体系,为造福人民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一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1-01-01(01).

[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6.

[6]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1(02).

[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6.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1]习近平.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N].人民日报,2020-10-11(02).

[12]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36.

[1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02).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1.

[1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

猜你喜欢

初心使命人民至上
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意蕴
沂蒙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究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解
勇于自我革命的底气何在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
牢记人民至上?确保党媒姓党?坚持党性人民性相统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读懂穆青 弘扬穆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