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统一,推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
2024-06-19李素霞
李素霞
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下简称道法课)教学中,如果教师空洞讲授文本,或是简单灌输国家观念、行为规范等,脱离学生生活场景,会让学生觉得离自己“高”“远”,也会让教学活动缺乏亲和力和生动感。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知行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索,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发现真理,学以致用,在学思践悟中达到明理、践行,拓展学的广度、深度。
在活学活用中践行知行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还可以通过设计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为例,笔者采用“一条主线、心行结合、综合交融、由知到行”的课程设计新思想,推出课本剧《各族小小导游话家乡》,挖掘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自评的方式了解各民族的自然风光、风俗习惯等,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实践学习过程中体悟中华文化,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物无声。
在探究中寻找课程的生长点。道法课的教材以图文结合为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画给学生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并将知识内化于心。教师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根据内容而定,如:在《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教学中,笔者从人物入手,设计了从“了解故事,走近巨人”、到“探究成就,感悟品质”、再到“聚焦当下,升华情感”的三个生长点活动,引导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感受,从而受到启发。
在实践与体验中促进知行合一。开发活动资源,将抽象的道法课内容紧贴学生生活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实践参与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这是当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途径。以四年级上册《从“白色污染”说起》教学为例,本课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认识、探究塑料废弃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为“环境污染大搜索”课程内容的自主探究活动做好铺垫。笔者通过读一读、看一看、议一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塑料制品的性能,认识白色污染的现状问题,了解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这样的真实情境教学,使学生觉得学习有乐趣,能够真正入脑入心,能够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知行统一,实现道法课教学回归生活,丰富学生实践体验,构建“合力育人”的思政教育环境,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团结大街第二十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