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2024-06-19苏芳芳
苏芳芳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板书与口语相结合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高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甚至阻碍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整合,优化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不足,并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活力,同时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文章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教学主要方式,阐述了利用媒体设备,培养审美能力;结合网络教学,拓展学生思维;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互动效率;融入传统文化,培养传承意识;增设展示平台,提升学习能力;契合实践活动,培养语言能力等,将高中语文教育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融合。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语文;信息技术
一、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对学生素养培养的作用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语文教材中的散文与古诗词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而且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部分,蕴含着作者巧妙的构思,体现着作者较强的逻辑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文章的作者在文字使用与情感表达方面,具有一定的隐晦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知识储备与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挖掘文本蕴含的内涵。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落实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一)利用媒体设备,培养审美能力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中许多优美的文字仅能通过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去感受,去挖掘文本中描述的美景,这就对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产生阅读兴趣,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审美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学生立体地感受文本所蕴含的美。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系列美丽的荷塘景物照片,并要求学生根据照片内容分享自己对景物的鉴赏。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中的内容,并确定文本的中心主旨。在精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重点阅读文中的第四、五、六自然段,并指导他们总结分析这三段内容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确定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月下的荷塘,第五自然段重点写了荷塘的月色,第六自然段则着重描写了荷塘周围的景色。学生回答完毕后,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对景物描写的精妙,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和音乐的方式展示文中的景色。比如,在描写荷花、荷叶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亭亭的舞女的裙”“袅娜”“羞涩”,在描写月光时,作者又使用了比喻,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学生欣赏完毕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专业朗读音频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受,要求他们闭上双眼,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色美与意境美。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结合网络教学,拓展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中的互联网资源内容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源,并在教学中进行合理的知识拓展与延伸。这种做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思维与视野。这对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灵活运用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积极探索适合教学内容的网络资源,以实现拓展学生思维、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搜集与文本相关的大量资源,如鸿门宴遗址所在地、历史背景、《史记》相关的资料以及刘邦与项羽的详细资料等。在课前导入环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播放历史小短片展示部分内容,同时讲解《史记》的概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了解。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刘邦与项羽的成长环境及其所经历的历史事件。教材内容讲解完成后,为了让学生更科学地评价刘邦与项羽,教师可以展示古代文人对他们的评价,如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咏项羽》以及司马迁对他们的评价等。此外,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究当时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况,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
(三)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互动效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遵循核心素养的理念,教师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高效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高中语文教学能够优化传统的师生交流方式,提升交流频率和效率,有利于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的特点,构建可实现高效交流的平台,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钉钉等聊天软件建立班级聊天群。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学生需要预习掌握的内容。以《包身工》为例,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文中叙述了哪些包身工的事件;其次,在描写包身工悲惨境遇时,要求学生分析哪些词句用得好,并分析原因;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中除了描写包身工工作与生活外,还描写了哪些内容。在布置作业内容时,教师也可通过这些平台进行。比如,讲解完《包身工》后,可以发布作业内容: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到附近工厂实地考察,了解当代工人的生产与生活情况;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撰写关于当代工人生产生活情况的文学报告。
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有关教学内容的调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堂氛围等是否符合学生需求,以及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反馈和学习状况对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优化与调整,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融入传统文化,培养传承意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可以丰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多样性,有助于学生在多元化的体验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具有积极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登高》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视频展示这首诗所描绘的凄凉秋景。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要求学生分享对视频内容的观点。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引入诗词内容,首先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古诗内容,并简要阐述作者所描述的景物如何构成一幅画卷,以及从诗中的哪些字词可以感受到景物的特点。学生阅读后总结该诗主要描述了秋天凄凉的景色,首联中的风急、天高、哀猿、渚清、沙白、飞鸟等体现了秋天的萧条。颔联中对落叶树与长江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苍凉悲壮之境。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分析诗的颈联与尾联,并简要阐述分别运用了哪种方式表达情感,同时总结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最后,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杜甫所处的年代、主要事迹、代表作品、诗歌风格,以及所处年代的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古诗词内容,并设计适合学生的探究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对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和提升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增设展示平台,提升学习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增设展示平台可以促使学生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有助于实现高效学习。然而,教师在设计展示平台时应注重内容的丰富性,确保内容具有激励性,尽可能从多方面激励与赞扬学生。同时,教师应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核心,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展示平台的作用,以实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和设备,搭建与学生相关的展示平台,内容包括日常作业、试卷、作文等。每当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互相评价对方的作业。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每位学生的作业评价情况,并帮助学生总结每种作业的特点。对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通过增设展示平台,教师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荣誉感,还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六)契合实践活动,培养语言能力
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应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要求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而是要带领学生跳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实现知识的积累以及思维与视野的拓展。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立足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并充分借鉴信息技术中的优势资源,确保实践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效果,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主题的读书会活动,涵盖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类型的书籍。活动内容包括定期读一本书,并在读后进行分享活动。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读书会。在线上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分享每天的阅读内容,学生阅读后可通过线上软件打卡。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笔记的方式分享喜欢的句子、字词的运用以及个人想法。在线下阶段,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每个人的阅读方式和技巧,并针对共同的问题进行指导。当阅读完整本书后,教师可以组织线下图书会,与学生分享阅读感受,共同探讨阅读方法。例如,整本阅读小说《平凡的世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共同分析其中的内容。在描述孙少平家庭环境时,作者运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少平家的贫穷,如“少平知道,家里的光景现在已经临近崩溃……还常常把他们接到家里喂养”。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拓展学生思维,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三、结语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在明确教师的教学方向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与智能化。另外,教师通过利用信息集中的优势资源,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频率,提升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效率,促使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同时,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教学手段更加贴合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促使学生在审美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文化传承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与提升,这对构建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美. 巧借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J]. 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7):5-6.
[2] 李玉德. 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高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探究[J]. 新课程研究,2021(35):39-40.
[3] 熊凯.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17(02):29+31.
[4] 胡宗玥. 信息技术2.0背景下高中语文交互式教学研究[D]. 喀什:喀什大学,2023.
[5] 孙超.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23,25(13):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