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思政工作实践探索
2024-06-19段雅瑄
段雅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是高校党组织的一项主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应用“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校专业课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切实履行职责,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以“三全育人”的理念贯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第一,全员育人指的是高校的所有人员都参与到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中包括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门师资、各专业学科和课程的教师、学校的管理服务人员。第二,全过程育人指的是在高校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都涉及德育教育,从最初步入校门到最后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中,不同的阶段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开展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全方位育人指的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开展育人工作,如营造充分的育人环境、构建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平台等,扩大思想道德教育的范围。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几个维度
“三全育人”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校各方面育人力量形成合力,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在高校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思政课程质量提升符合“三全育人”的标准。在现代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要遵循“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思政课程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其中,加大对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重视。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思想理念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要重视实践教学的有用性,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还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各个学科相结合,共同发挥育人的作用。
二是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补充形式,两者相辅助共同达到思政教育目标。课程思政将思政要素融入课程建设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特定领域和专业的知识,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意识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课程思政的推行为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按照“三全育人”的要求,单靠思想政治课是无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此需要其他课程积极参与,并努力实现多学科和课程的互补和协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
三是科学管理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中的全方位育人要求需要用心用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育人环境的营造、育人全过程中各环节的渗透,还是高校内师生关系的协调、生生关系的协调以及学生成长与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等,都是关乎管理科学与否的问题,也是考察在管理工作中有没有将思想政治的内容和元素渗透其中的重要角度。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简析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一直以来,我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国各民族之间越来越密切的文化交流、经济交流等,使得信息更加多元化,高校的育人环境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这些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过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二是思政课程创新性不强。传统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讲解相关知识,没有将其贴近学生的生活,没有意识到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思政课教学追求政治正确,立场观点正确,较少考虑到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教育中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是课程思政还不够科学规范。近年来课程思政推行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往往就课程谈课程、就教学谈教学,思政元素植入比较生硬,与专业课程的结合不够紧密,有时也没结合学生专业实际需要和专业要求,没有很好地把握住学生的需求以及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育人的效果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四是高校其他力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例如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等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缺项或短板。参与这些工作的教职工要么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内容等掌握不够。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优化的探索
“三全育人”要求高校除思政课程和思政教师以外,其他力量也都加入立德树人的队伍中,从而形成育人合力。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和高校的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既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技术和知识,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所以,要充分利用好专业课程,教师要将课本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充分地挖掘并讲解出来,让学生们了解前辈的心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是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高校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时候可以通过讲解技术发展、进步的历程,让学生们认识到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以及不足,同时列举出优秀的例子,在讲解的过程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进去,让学生通过经典的案例去体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投入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
三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诚实守信教育。诚实守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素质,它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在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中要将诚实守信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各类的案例,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无论是在小事中还是在大事中,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二)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最能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在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以真情投入课程思政建设中,授予学生专业知识。
为了更好地授课,专业课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并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通过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坚定信念,为课程思政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探索和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并将其融入创造性的思想政治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由专业课的教师来完成,他们在落实课程思政的建设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让课程思政的理念成为一种常态,并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估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三)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有效结合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良好的学生管理则是确保大学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第一,高校要积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多措并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融合。为了更有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部门应当加强沟通与协调,积极宣传,并且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充分认识融合的重要意义,以便更好地实现两项工作的有机结合。第二,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协商,充分吸纳多层次的意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也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管理的积极作用。第三,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形成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从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有计划地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的融合工作。充分调动所有师生的积极性,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提升学生的管理水准,让每一位学子都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校园氛围而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旨在使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推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方法。只要能够在这一理念下切实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就能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思想政治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J].新湘评论,2021(06).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4]毛静,李瑞琴.“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实践方式探索——以《国际贸易学》课程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7).
[5]邱开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N].中国教育报,2017-03-21.
(作者系泰国博仁大学中文国际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