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以东西部协作推进共同富裕研究
2024-06-19衡欣
衡欣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是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如何深化东西部协作、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策略选择。
一、新发展阶段以东西部协作推进共同富裕的成就浅析
东西部协作迭代于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治理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今,东西部协作正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中续写“山海情”。
(一)政府主导奠定保障基石
第一,地方政府间建立对接交流长效机制,每年定期定点考察学习,有效促进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第二,区域结对帮扶解决实际困难,修建农村公路、援建卫生院等基础设施,政府带动产业开发、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项目。第三,国家西进战略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产业作为依托,促进转入地和转出地的相关人才、资源、科研的流动,再通过试点示范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第四,通过政府努力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科教文卫多方面的资源优势,持续深化区域间多领域协作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东西部协作格局。
(二)经贸合作提供支撑力量
东西部在协作过程中高度重视经贸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第一,搭建产业共建平台,实现资金项目双提升。例如,立足西部地区的农牧业等特色产业,以抱团“联姻”的方式帮助西部地区建成出口创汇基地、市场中转基地、产业科技培训服务中心、东西部协作电商产业园等,走出一条种养循环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第二,以产业带产业,全产业链持续扶持的方式帮助西部城市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推动产业落地生根,变传统“输血”为现代化“造血”。第三,通过在西部多数地区持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建成田园综合体产业园、饮用水项目改造工程,实施种植业专业技术培训,引导东部发达地区企事业单位的各类资源聚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三)社会互助实现供给双赢
东西部协作过程中的社会帮扶也是有效路径,通过精心制定帮扶措施、完善协作机制、拓宽协作领域等方面,实现共赢发展。第一,人才交流是东西部协作得以持续稳定开展的桥梁。通过开展帮扶工作与挂职锻炼,让东西部增进兄弟情谊,不仅培养了东部人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志,而且拓宽了西部人才的视野,坚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第二,搭建多渠道劳务合作平台,建立劳务输出即时联系机制,例如定期在西部地区举办企业招聘会,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东部地区用工信息,促进更多脱贫人口和西部低收入人口前往东部就业。第三,鼓励企业和慈善单位募捐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调发展活动,在民生保障、基层党建、教育助学和卫生救助等方面,以慈善事业的形式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二、新发展阶段以东西部协作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考量
实践证明,东西部协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政治特色,但在接续谱写以东西部协作推进共同富裕新篇章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的挑战。
(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
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过程中,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那么区域协调就是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逐步褪去,劳动力成本日趋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疑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对于整体而言,西部地区仍以低端制造作为主要竞争方式,以劳动力、资源等要素为驱动发展的模式,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水平低、不合理,导致在承接东中部高端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困难。由于西部省份多,其产业发展基础不平衡,培育优质产业的能力和效率参差不齐,无法形成有效的辐射拉动效应,也无法满足与东中部地区开展高端产业合作的条件,目前没有形成良好的“中心+外围”协调发展格局,难以对东中部和海外的优质资本、人才、企业形成吸引力。
(二)不平衡不协调发展问题依然突出
在新发展阶段,发展“洼地”能否转换为后发优势实现逆袭,主要取决于能否缩小区域差距。从理论逻辑来看,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的问题还需要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如何保证共建共享、共赢合作、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仍是制约未来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从现实逻辑来看,现阶段以各省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结果对比,苏、浙、闽、粤四省的部分城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值可缩小到2以内,明显低于西部地区的数值比,这说明东部地区除自身经济实力较强以外,城乡收入差距也偏低,其发展模式或许可以提供方向指引,由点到面实现共同富裕。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确定性增加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范畴,在未来一个时期,在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基础之上,在保就业稳民生的硬需求面前,在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此消彼长的态势下,协调发展的挑战层出不穷。因此,新发展阶段以东西部协作推进共同富裕是全面的、可协调的、可持续的、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也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在高质量发展下实现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动力。
三、新发展阶段以东西部协作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探索
在新发展阶段,经济建设与民生福祉的平衡、协调,是确保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因素,东西部协作可以从政治的高度、经济的锐度和全局的角度思考优化共同富裕的服务体系。
(一)从政治的高度构建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
第一,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为缩小东西部差距构建政治土壤。一方面,东部地区以创新驱动为主要潜能,可带动中西部地区逐步由要素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提质增效阶段。在充分发挥东西部各自比较优势的情况下,重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形成科学梯度分工。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自身的区位优势让其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由我国对外开放的闭塞地区转换为前沿地带,这无疑是为西部地区跨板块核心经济圈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机遇。第二,从协调发展新机制来看,离不开国家法律制度层面的协调机制,以立法程序保障西部发展中地区的开发援助,根据不同的区域优劣特征,坚持精准方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专门的开放目标、基础建设、教育发展、环境保护、产业振兴和移民安置等制度,开拓特色产业增收渠道;离不开国家安排专人专项领导负责开发,落实开发举措,在教育、就业等方面促进机会公平才能够有效防止阶层固化,也能够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三,从财税制度改善收入分配角度来看,建立基本的共同富裕框架体系需要从收入制度、财富分配和公共服务着手,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发挥初次分配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作为保障,积极促进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为补充和辅助。
(二)从经济的锐度筑牢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拥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这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相契合。第一,在经济内外联通过程中,充分发挥我国大规模经济体优势,在其基础上实现内部大循环,打破区域贸易壁垒,利用好大国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发挥不同地区间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达到区域间供需的动态平衡。第二,在产业分工和转移的过程中,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带动科技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需要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物质技术基础,把发展经济的势能放在实体经济上,使区域经济具备长期的增长韧性。例如,西部地区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能源化工、资源深加工、农牧业等产业向高端延伸,培育和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产业。第三,在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过程中,数字经济掀起新一轮的机遇和变革,“将在助推城乡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加大金融、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支撑相关地区的科技驱动,为知识和技术溢出提供源源动力。例如,农村电商平台、数字智慧农业、“信息无障碍”推广、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数字化社会保障服务等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技术支持。
(三)从全局的角度优化共同富裕的服务体系
区域协调与共同发展离不开企业和社会的协同合作。第一,要将东西部协作互相助力的框架常态化。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基础弱项、促进多元增收等多项协作帮扶工作长期开展;运用“千万工程”等相关经验,将东西部协作过程中的优秀案例向全国推广。第二,要注重和保护人才的积极性。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多元化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拓展专业技能人才领域,如农业技术人才、科技特派员、园区管理人才等,健全对口援助和人才交流机制,拓展工匠家、企业家的区域生长空间,让人才活水滋润东西部协作。第三,要突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例如在医疗资源方面,搭建学科建设、科研合作、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深层领域合作,扩宽疾病大数据样本,开展区域间多中心研究,有效推动东西部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在教育帮扶方面,以“云上课堂”“空中教研”等平台,形成“手拉手”结对关系,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缩小教育差距。
在新发展阶段,完成由单项援助向双向互动、由摆脱贫困向共同富裕的转变,也是践行从“国富到民富再到共富”的过程,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交出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3]王震.数字经济助推城乡共同富裕的意义、问题与路径[J].现代化农业,2024(03):44-47.
[4]刘颖.构建多元化创新科技人才评价体系[J].中国行政管理,2019(5):90-95.
[5]万海远.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理论问题[J].东南学术,2022(01):45-56.
(作者系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