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杨家埠年画与风筝的密切关系
2024-06-19古青禾
古青禾
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是潍坊风筝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同时也是中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自明代以来,杨家埠的年画和风筝两种手工艺术就已经开始产生联系。进入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杨家埠村成为了较有名气的手工业城镇。年画与风筝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二者间的联系也变得密切且清晰起来。本文从两种艺术间的紧密联系出发,通过对史料文献的分析,试图从清代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中探讨年画与风筝联系如此紧密的原因。
一、杨家埠年画与风筝的密切联系
任何一种民俗艺术都不是孤立存在与发展的,总会受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潍坊古称潍县,历史悠久,是较有名气的手工业城镇。明清时期,潍县更是以“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名扬天下,素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有着悠久历史并流传下来的潍坊民间艺术众多,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今属潍坊市寒亭区的杨家埠村更是以刻印木版年画与扎制风筝两大民间手工艺术而出名。杨家埠又称西杨家埠,现隶属潍坊市寒亭区。据杨家埠村的《杨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初年,杨氏先祖自四川省梓潼县迁到此地。杨氏一族靠着自身的技艺以及良好的艺术环境,将木版年画推入市场当中,并在年画发展过程中与多种技艺相联系,推动了各种民间艺术的发展。
在中国一提到风筝,自然而然与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的潍坊地区联系起来,“天上风筝飞,天下潍坊美。”作为中国风筝文化的发祥地,潍坊风筝(图1)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杨家埠风筝是潍坊风筝中最主要的流派以及典型代表。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初年,杨家埠地区的杨氏先祖已经开始扎制风筝。清代是潍坊风筝发展的繁荣时期,并开始出现风筝专卖市场。如今,杨家埠风筝仍然是潍坊风筝当中最主要也是最著名的流派。杨家埠村也是中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杨家埠木版年画(图2)起源于明代,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画店百家,画种上千”,销往全国各地。直到今天,杨家埠年画在中国年画门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当地盛传“挂在墙上是年画,飞在天上是风筝”“风筝高飞方知天上大事,年画入户才晓人间真情”等表明风筝与年画具有密切联系的俗语。年画与风筝更是被当地人称为“民间艺术的姊妹花”。
据村志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村内艺人将木版年画移作风筝画面,使其融为一体,创作出扎、糊、绘、放飞俱佳的杨家埠风筝。另有文献记载,在明代年画生产之余,艺人常利用多余的染料和纸张糊制灯彩、风筝之类,以此炫耀个人才华。由此可知,早在明代,风筝和年画就因为工艺的制作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而在清代,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二者关系越来越清晰同时也越来越密切。
二、杨家埠年画与风筝联系密切的原因分析
社会的需要是民间艺术产生的基础,技术与材料又是民间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关键。年画与风筝作为杨家埠村两大民间艺术的代表,二者的紧密联系离不开社会的需要以及技术与材料的不断发展。对于两者联系背后的原因,可以从清代民间文化及民俗、民俗的社会功能、社会经济性质以及商业与设计等方面入手去分析。
(一)从民间文化中看清代风筝民俗的兴盛
潍坊民间艺术作为一种传承的民间文化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它必然受到民风民俗的影响与制约。据记载,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筝是潍县的踏春风俗,尤其在明清两代,随着游乐性风俗的发展而兴盛。风筝与民俗节日的结合说明了风筝在民间的普及以及风筝民俗的兴盛。风筝作为一种商品,在供求关系上必然会有所变化。清代时期的风筝销售受到欢迎,产量迅速提高,如果作坊想要获得更大的利润,必然要提高生产速度,大批量生产。将已有的刻版直接印到风筝上或是将刻版图案印到纸上再糊到风筝上面比起手工绘制效率要高得多。始迁到杨家埠的先祖大胆改进年画制作技术,变手绘为木版陶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以其低廉的价格、快速的生产而迅速挤占市场,最终独占鳌头。据此我们能够推测,正是因为风筝市场的不断发展,产量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年画刻版印制与风筝工艺结合这种高效率制作方式的出现与发展。
除了供需关系促使效率提高外,风筝放飞形式的独特性也在放风筝受到欢迎并且不断发展中得到充分重视。风筝不像年画,可以贴在墙上近距离观看。风筝需要放飞到高空中,在陆地上的人们欣赏风筝的是远观且仰视,这就需要风筝有鲜明浓艳的颜色,反差对比强烈,充分抓住观者的眼球。图案绘制要用大色块(图3),避免使用极细的线条,能够使人们远观大致看出风筝上绘制的图案是什么。这些要求正与杨家埠年画的绘制手法相符合。首先,杨家埠年画以浓艳的色彩而出名(图4),喜欢使用大红大绿以及黄紫这种对比色来对视觉造成冲击。并且由于木版刻制这一特殊的制作程序,使得版面不能像线描那样细致,而是以色块表现为主,且构图饱满。
(二)放风筝作为民俗的社会功能
风筝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载体,必然存在一定的社会功能。放风筝来除晦气的说法自古有之,在古代常常与巫术说联系起来,并且有许多学者认为这是风筝最原始的功能之一。《潍县岁时记》中称春天放风筝为“放郁”,是图个“吉利”。除了继承古代的传统,这或许也与放风筝的时节有关系。清明节在三月,正是春节过去后不久,处于初春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季节。人们当然希望能够消除各种晦气,在新的一年有一个完美的开始,准备迎接吉祥与福气。而各种民俗活动成为人们实现上述愿望的手段与途径。这也正体现了风筝作为一种岁时节日民俗所承载的意义。清明节前后放风筝习俗与新年伊始的辞旧迎新、除祸纳福的民俗传统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年画作为春节张贴的画,又被称为“吉利画”,以求生、趋利、避害三种功利倾向为主体。从风筝题材分类来看,除了在其他派别风筝中也经常见到的“蝴蝶”“燕”等鸟类、昆虫类的题材外,作为民间艺术,它还有较多表现吉祥寓意的题材,例如著名的“麻姑献寿”“刘海戏金蟾”“福寿双全”(图5)等,这些在风筝的题材中所占比重最大。在年画中也有相同的题材,且命名也相同(图6)。根据记载,潍县节日中最隆重的首属春节,其次为中秋节和清明节。年画是适用于春节的工艺品,而风筝则是在清明节放飞的民俗产物,二者都寄托了平民百姓的美好愿望,将年画常用的图案印制或是绘制到风筝上,风筝借鉴年画题材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杨家埠村的经济性质与作为副业的年画与风筝
根据杨家埠村志的记载,清代至民国时期,杨家埠村的经济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制约下的小农经济。由于人多地少,土地占有情况不合理,加之战乱不断,自然灾害侵袭,自明代建村以来至清末的343年间,旱灾发生51次,涝灾发生41次。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广大农民单靠农业难以为继,因此,制作传统的木版年画和风筝成为重要的谋生手段。杨家埠村尽管是典型的农业社会中的小农经济形式,但由于种种原因,成为了一个手工艺发达的村落,作为副业的年画和风筝逐渐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杨家埠手艺人为什么在经营副业中将年画与风筝结合呢?这里就涉及到了印制年画与扎制风筝艺人的性质。郭味蕖在他的《中国版画史略》中提到,因为年画业是副业生产,所以在画工刻工各方面,没有显著的专业作手出现。结合杨家埠村副业生产的性质,即生产和销售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是典型的家庭作坊,必然会受到资金、人手等限制。生产上并没有细致的分工,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大多都是多项全能。农闲时下地劳作,其他时间正如当地所盛传的“冬销年画春销鸢,一年四季不断花”。同时也有文献记载,“当地的年画业者,在旧时代里,除了一年到头重点的制作年画以外,在耕种的余暇,还兼营同年画有关系的种种副业……通过长年的劳动,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那么我们即可推测,冬天印年画的手艺人春天也会接着扎风筝,他们都不是专注于一门技术,而是随节令来选择副业,并且年画与风筝在生产和销售上时间完全不会冲突。既然扎风筝的手艺人精通年画,那么他们必然也会将年画中的技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到扎制风筝过程中去。
(四)清代杨家埠画店的繁荣以及招幌的发展
杨家埠年画作为一种民俗商业,产品销售是其经营的基本出发点。要扩大销售范围,宣传与市场开拓必不可少。根据研究可知,画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著名的营销方式就是清代时期开始流行的唱卖,除此之外,以商品附属物为幌子也有在杨家埠画店中体现。
通过查阅各类史料文献,我们可得知清代时期杨家埠年画店发展十分繁荣与兴盛,光绪二十六年(1900),此间,村内画店发展到100余家,年画产量2万余令纸,为杨家埠年画极盛时期。除了村中画店兴起并伴有同类产品竞争以外,周围其他村庄甚至其他省市的特色年画也在兴起,与杨家埠年画形成竞争。此时的杨家埠一带无形之中形成了全国农村中最大的年画交易市场”。市场竞争激烈情况可想而知。而画店为招徕顾客也费尽心思,张殿英先生在研究中曾提到,“杨家埠年画店,向来有采用木版年画技术制作其他工艺品,借以取悦顾客的习惯……又因为风筝飞到空中便于远距离观赏,对于炫耀画店艺人的才华比灯更加有效,因此他们更频繁地扎制风筝”。从上述记录中可知,许多年画艺人最初扎风筝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年画销量,提高年画竞争力,招揽顾客,是从年画本身出发考量的,正是年画的兴盛促进了艺人进一步上手制作风筝。而根据上述对于两种民间艺术密切关系的论述以及杨家埠村年画艺人的工作性质可知,杨家埠年画店的艺人也确实是将年画技艺充分带入到了风筝制作中。
从风筝作为画店的招幌兴起的角度可知,扎制精美的风筝作为招揽顾客的手段,促进了年画店的兴盛。同时,年画店的不断发展,使年画艺人以及经营者看到了风筝售卖的市场前景,又促使着他们不断拓展市场,钻研新的工艺。这充分证实了民间艺术不是孤立存在与发展的,两种艺术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使得二者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一个良好的民俗艺术的文化生态空间。
三、结语
民间艺术的发展,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经济状况以及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杨家埠的年画与风筝同属中国民间艺术范畴,又因为极为相近的地缘关系,使得两者在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共同提高。既有直接的联系,又有间接的推动作用,将年画的工艺直接运用到风筝制作上来,并使用年画的余料来糊绘风筝,使其融为一体。同时年画店的兴盛为风筝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空间,风筝的繁荣发展也带动了杨家埠地区经济与年画的销售。一种民间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会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而一个地区良好的民间艺术生态系统,加强了各种民间艺术间的联系,促进了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 《潍坊风筝全集》编委会.潍坊风筝全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1997.
[2]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村志编纂委员会编.杨家埠村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3.
[3] 潘鲁生,赵屹.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4] 郑金兰,顾长法,王建伟,王汝凯.潍坊民间艺术史话[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8.
[5] 王振民.潍坊文化三百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6] 刘秋芝. 风筝与俗民生活[D].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 张殿英,张运祥.潍坊木版年画 传承与创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8]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 第6辑 杨家埠年画风筝专辑[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89.
[9] 郑金兰.风筝的学问[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