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建筑文化解读

2024-06-19许天悦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本土化装饰上海

许天悦

本文研究了上海Art Deco建筑的本土化过程及其融合模式。首先,探析了Art Deco建筑的定义、特点,以及其本土化的概念。其次,详细介绍了上海Art Deco建筑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阶段和本土化的成因。随后,总结出上海Art Deco建筑本土化的三种融合模式,即作为主体出现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作为装饰出现的中国建筑元素;作为图形母题而出现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最后,论文分析了Art Deco建筑本土化对上海和建筑设计的现代意义。

一、Art Deco建筑及其本土化

1.Art Deco建筑的定义和特点

Art Deco,即装饰艺术风格,主要指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法国的一种装饰风格。它不仅反映在建筑、室内、陈设设计上,同时也影响了当时整个艺术设计领域,如绘画、雕刻、服饰、家具等等。尤其是在建筑领域,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Art Deco建筑兴起于法国,在英国和美国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美国,ArtDeco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建成有帝国大厦(1931)、洛克菲勒中心大厦(1939)、克莱斯勒大厦(1931)等。

Art Deco的风格涉及了室内外装饰和建筑体型两个方面。在形态上,Art Deco建筑顶部层层退台,采用直线、方形强调体积感,强调竖向线条。在装饰元素上,Art Deco重视几何的运用,擅长使用V字形或者倒V字形、金字塔形、扇形、弧形、拱形等,这些形状反复出现在建筑立面的线脚、檐口等部位。从颜色选择上,Art Deco对比强烈,它擅长采用奢华的材料和色彩,以鲜艳色、对比色或金属色等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立面善于使用褐色、黄褐色面砖或石材,凸显建筑质感。

2.Art Deco建筑的本土化

Art Deco是一种包罗万象的装饰风格,从构图元素的角度来看,它从立体主义、俄国构成主义、意大利未来主义等派别中提炼元素。除此之外,它还融合了埃及、古典主义、中南美洲、东亚、非洲、欧洲民族传统中的各种元素,例如古埃及的装饰母题莲饰和圣甲虫饰、古巴比伦的梯形神殿、非洲的大胆配色或锯齿状记号等,都与Art Deco的诞生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在其传播过程中,ArtDeco呈现出显著的“本土化”特征。Art Deco具备将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内化为独特风格特点的能力,既能够以摩登的形式展示工业文明的力量,又能够与当地文化相融合,保留其传统内涵。

二、Art Deco建筑在上海的本土化发展

1.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概况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各地也大量兴建了这种风格的建筑。上海的Art Deco建筑出现较早,几乎与美国、巴黎同步,有如沙逊大厦、国际饭店等摩登的高层建筑,如今仍然是上海现存保护建筑中数量最多的风格之一。厦门的Art Deco建筑多建于30年代,其装饰元素与当地特色的骑楼相互融合,建成有思明电影院、道南楼局部装饰等。此外,天津的渤海大楼和利华大楼,武汉的四明银行大楼和华商赛马公会,以及青岛的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大陆银行、中左银行等建筑的兴建,都是Art Deco在中国的代表性案例。

2.上海的本土化发展历程

Art Deco建筑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被引入上海,经历了从单纯临摹到自主发展的转变过程。在20世纪20年代初,Art Deco被西方来华建筑师带入上海,普遍是对巴黎装饰艺术风格的直接模仿,多数体现在室内装潢和立面装饰中,最早出现在霞飞路(今淮海路)的一系列商业橱窗与店面装饰中。

Art Deco在上海的建设于1930年前后达到顶峰。这一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发生了转变,主要来源于美国的实践。从艺术风格上来看,建筑从细节走向整体,在体块造型上体现Art Deco的特色。其现存代表建筑较多,有公和洋行的沙逊大厦(1939)、河滨公寓(今河滨大楼)(1935);还有邬达克所设计的大光明电影院(1933)、国际饭店(1934)等。除此之外,哈沙德洋行、赉安洋行、玛礼逊洋行等事务所的兴起,也象征着一个繁荣的建筑时代的到来。

而在发展的后期,Art Deco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上海建筑发展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创新在亚洲文会大楼(1932)的细部中就可见一斑。随后,董大酉设计的上海市运动场(今江湾体育场)(1935)、上海市图书馆(今杨浦区图书馆)(1936)更是该种风格的典型代表;基泰工程司也秉持着同样的风格,设计有大陆银行(1932)、聚兴诚银行等作品。在1934年,中国设计师陆授予与公和洋行合作,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中国银行大楼,它以中国之底融合西方之形,运用大量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成为了Art Deco建筑本土化的集大成之作。

3.上海的本土化发展时代因素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削弱了西方列强对于中国的经济控制,以上海为典型代表的通商口岸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1915至1934年的20年间,上海的贸易量增加达6倍。资金涌入和建造需求的激增带来了上海尝试多元建筑类型的可能性。

然而,此时上海的建筑风格却依旧显得缺乏章法,无法满足对建筑艺术感日益增强的追求。在充沛资金和广阔蓝海的强烈对比下,上海亟须一种既紧随世界潮流,又能够大规模建造的艺术风格来统一建筑理念,这与华丽而重装饰的Art Deco不谋而合。因此,在20到30年代的短短十几年间,Art Deco以迅猛的势头席卷了上海的建筑领域。

与此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接着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上海计划”。建筑师以“中国固有式”为建设方针,建成了大量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实用性较差,装饰过于繁琐。因此,建筑师们开始探索如何以现代建筑为空间基础,同时保留中国建筑的神韵。而在Art Deco风靡的上海,中国固有式和Art Deco两种风格的建筑开始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开启了一条本土化的探索路线。

三、上海Art Deco本土化的元素及其融合模式研究

1.作为主体出现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在大上海都市计划的背景下,建筑师强调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与发扬。因此,在Art Deco盛行的上海,建筑师开始尝试以中国元素为主体,承载起西式的建筑空间和Art Deco装饰元素。其中常用的中国元素有传统大屋顶、牌坊等标志性建筑形态。

以董大酉设计的旧上海博物馆(1936)和上海市图书馆为例,在入口局部,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Art Deco风格的特征,如简洁的墙面和以几何图形点缀的装饰浮雕,然而其最显著的中国特征仍然在于传统的大屋顶(图1)。而1935年建成的上海市运动场,赛场以外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红砖清水墙砌筑,但其主立面采用中国古建筑的牌坊样式,带有坡屋顶,整体立面分布有装饰性斗拱,拱形门洞落在简化后的须弥座柱础上(图2)。又例如上海市体育馆(今江湾体育馆),其立面呈现中国宫殿式门楼,拱门开设三座。除此之外,上海中山医院,八仙桥青年会大厦等建筑都是该类型的典型代表。

这种建筑风格处于转型时期,放弃了传统建筑的严格模数和营造法式对细部的规定,从材料和结构方面追求充满现代感的摩登风格。然而,在形态上,它们仍以中国古典建筑为主要元素,兼具古典主义和装饰艺术风格。

2.作为装饰出现的中国建筑元素

这种模式以西方Art Deco为主体,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构件进行点缀,更具Art Deco的建筑特色。其中常用的中国元素有斗拱、栏杆、须弥座等,采用拼贴手法,使用实体构件替换Art Deco元素。

在20年代早期,即Art Deco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时代,这种建筑形态就已初见端倪。其最早可见于1927年的上海海关大楼,这栋复古主义的建筑顶部层层收进,流露出部分Art Deco的格调。与Art Deco元素交相辉映的是钟楼下四个简化的中国须弥座,在这里,中国元素与Art Deco风格新旧融合(图3)。

1932年,公和洋行正式做出本土化尝试,建成了亚洲文会大楼,它可谓是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Art Deco建筑上的首次正式运用。亚洲文会大楼立面具备典型的中国传统特征,其底层栅栏采用寿字图案,旁侧开八卦八角窗,二层阳台栏杆直接采用中国传统形式,顶部也采用中国传统图案进行装饰,整栋建筑极具中国文化特征。

基泰工程司所设计的聚兴诚银行也是其中典范,它中西结合,外墙采用石材贴面,但更多吸取民族传统图案,底部入口采用中国传统飞檐门罩,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二层交界处的檐部设计,以装饰性斗拱取代Art Deco常用的V字纹。建筑整体呈现ArtDeco风格,但是在主立面融合了中国典型建筑构件,使其成为最醒目的标志(图4)。

3.作为图形母题而出现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上述两种方式直接将中国建筑元素和Art Deco建筑进行拼贴,重视组合。而第三种模式从三维视角转变为二维视角,将中国传统建筑的图案融入Art Deco建筑中。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如云雷纹、回纹、卍字纹、冰裂纹等经过简化和几何化处理后,成为ArtDeco建筑中的重要装饰。

在上海市运动场入口立面中,董大酉采用了如意纹、卷草纹等抽象纹样作为建筑的局部装饰,还将卷草纹与西式的拱形门框相融合,而整体立面保持简洁,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他还将雀替、横梁等传统构件简化成墙上的浅浮雕,为现代结构赋予了古典建筑的神韵(图5)。

中国银行大楼作为Art Deco建筑本土化的典型代表,其立面的中国元素也丰富显著,具备大量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图6)。其中,大楼竖向分隔明显,窗户窄且高,而其形态与栏杆花纹也采用传统形式,配以镂空花格窗(图7)。

此外,在李锦沛设计的严同春住宅中,竖向立面是典型的ArtDeco风格,但是细节处的浮雕图案,以及栏杆、望柱等却融合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元素。同样的图形装饰还出现在贝宅的设计中,建筑东侧入口照壁上有多个寿字图案,采用面砖烧制。此外,在花园的围墙、入口大门等处均有典雅的中国传统装饰图样。

四、结语

Art Deco是一种包罗万象的艺术风格,在本土化过程中,它善于和不同的地域文化融合。自1920年代以来,Art Deco建筑在上海经过长时间的本土化发展,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元素,也发展出了独有的融合模式。

上海的Art Deco建筑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基础良好而且施工质量很好。这些建筑不但有华丽且有个性的外观,更有坚固的内部结构。因此,如大光明电影院、国泰电影院、中国银行大楼、沙逊大厦等建筑仍在投入使用。现今,城市逐渐呈现出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状态,而本土化后的Art Deco作为上海现存较多的保护建筑类型,是塑造城市个性的重要载体和灵感来源。

其次,在Art Deco建筑中,中国传统装饰以一种现代化的模式与西方建筑结构相融合,这类融合模式的研究,可以为建筑的在地性转变提供方法和灵感。这些融合模式也被运用到了后续的建筑设计中,如金茂大厦,虽然是现代结构的摩天楼,但是它以密檐式塔为模板,将中国传统元素作为装饰母题而出现在建筑中。

综上所述,对于Art Deco本土化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保护现有城市风貌和建筑遗产,也是在为当今中国传统和现代建筑融合方法的探索提供理论基础,具有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邹涛涛. “Art Deco装饰艺术” 的历史与发展[ J ] . 上海工艺美术,2010(2):89-91.

[2] 钱宗灏.20世纪早期的装饰艺术派[D].同济大学,2005.

[3] 夏明,武云霞. 地域特征与上海城市更新:上海近代建筑选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5] 陈从周,章明.上海近代建筑史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6] 海雯倩.1910-1939年装饰艺术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与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23.

[7] 夏明.Art Deco对上海近代建筑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J].城市发展研究,2008(2):63-67.

猜你喜欢

本土化装饰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鲤鱼旗装饰坠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装饰圣诞树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