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下博物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2024-06-17韩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9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博物馆信息化

韩璐

摘 要:数字强国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博物馆在信息化环境中利用其自身的文化价值构建社会意识形态。博物馆的文化具有贴近人、社会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征,其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共建。博物馆的历史资源、民族文化、教育实践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交互融合文化多样性、信息传播培养文化环境、信息化管理建立社会认知圈,从而使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实现多维度上的提升。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推动互动与分享,依靠信息化手段拓展交流空间,融合信息化平台展示丰富体验,拓展信息化空间促进文化传播,探索文化价值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信息化;博物馆;文化;核心价值体系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9.021

文化具有的内在价值观能引导民众①。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典范价值,是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丰厚文化底蕴的有力文化支撑。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行稳致远、社会秩序和谐有序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博物馆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培育基地,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数字强国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随着信息普及化,它营造了一个虚拟的时空,使以往的不可能成为可能,不能及的成为可及②。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下,博物馆发展应迎合时代潮流和大局,以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为指引,利用信息化环境、平台、手段,依托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显中华民族文化之瑰丽,走出一条鲜明的有活力的文化之路,在全球文化的交流、交锋中更加自信。

1 博物馆的文化特征

博物馆的文化“贴近人”。博物馆藏品是静态的展现,也是动态的蕴含。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到人民共享文化成果,实现从文物价值向文化价值的转变,从物质资源到人类文化精神的渗透。博物馆文化都从人的角度来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努力站在时代的前沿,催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催生社会崭新的艺术、道德、观念和行为”③。博物馆文化的社会价值体现于人的发展中,表现为人们对社会体系、道德规范的认同等。博物馆文化内涵贴近社会,贴近个人,从视觉等感受到意识形态发展,构建社会群体的共同认知,以藏品的利用为方式,以人的发展为目标,让更多的人享受文化资源。

博物馆的文化具有社会性。博物馆以其独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方式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以其独立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深植于现代社会之中④。在社会发展中,博物馆的功能、战略定位和价值都在不断更新,在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博物馆亦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提升文化影响力,博物馆文化的共享与弘扬成为发展的目标,博物馆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成为探索的主题。

博物馆文化呈现动态性。博物馆内的文化不仅保留了城市文化发展的进程,也是城市发展的记忆,而且还参与了民众生活的变迁,将人们共同关心的难题连同相关的各种解决途径集中起来,再生动地加以展现,给人以启迪。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博物馆是社会道德培养的重要基地,从物品到藏品,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再从藏品到展品,实现了文化遗产的传承,博物馆以这一“生态系统”的延续,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⑤。2023国家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博物馆的发展随着时代变迁,呈现出守正与创新的文化动态发展特性。

博物馆的文化体现多样性。博物馆的广泛性涉及历史、艺术、民俗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发展体系;博物馆事业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渐趋融合;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融合保护与利用的趋势。博物馆涉及领域的广泛性,成为其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从古代到现代文明是博物馆文化的重要脉络,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博物馆以丰富物证的形式展示着科学发展的推动与文明的进程。博物馆文化展现着每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的差异,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历史文明的探源需要博物馆物证的链接,也需要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其多样性特点将一切资源囊括其中。

2 博物馆的核心文化价值表现

博物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集聚地,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承担着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责任,在融入社会、世界的过程中,对凸显民族特色、提炼民族精神起着推动作用,在构建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博物馆以其民族聚集力、历史穿透力、文明渗透力、艺术感染力守望着世代传承的精神文明和悠久的文化根脉。博物馆的这四大力量在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是博物馆丰富的历史资源蕴含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是中国人民民族复兴的文化基础。博物馆里的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元素,诠释着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博物馆的展品古老而有岁月痕迹,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人们在对博物馆文化的探索中,关注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感受文化环境,在历史遗迹中感受彼时彼刻的发展环境,在历史事件中启迪经验教训。历史自豪感与使命感的个体认知与社会发展融合,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成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文化动力,是坚定人们文化信仰和生活信念的支撑形态。共同的历史经历和民族心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最直接的感受。

二是博物馆文化特色升华民族精神。文化价值观的凝聚和认同作用有助于自觉形成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博物馆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有多民族的文化形态,有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博物馆丰富的历史资源与人文环境,能激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博物馆呈现着城市、社会、国家发展的脉络和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培育、积淀和创新。以史实和遗迹提供最直接的证据,呈现历史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将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和文化信息直观、形象地传递给群众,使其感知到民族的伟大创造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理性对待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的文化环境的重要途径。

三是博物馆的主题性教育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博物馆的社会性和教育性功能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尤为重要。博物馆的文化力量包含着博大的知识体系和深邃的知识层次,蕴含着中华道德体系的文化元素,凝聚着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成为整个民族与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明环境。博物馆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生产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与变迁,是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影响着人民生活的精神状态及理想追求。在德育过程中,博物馆起着完善自身的道德与人格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博物馆积极地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在道德建设中,博物馆传递积极正能量,在社会课堂教育中,博物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直观感受内化为自身性格和城市精神。

四是博物馆文化的与时俱进丰富核心价值体系内涵。随着博物馆社会功能的转变,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主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综合性博物馆到主题性博物馆,从民俗博物馆到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的力量在各个领域得到发展。在经济的发展中,博物馆文化自觉与政治、经济、生态发展融合,新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集拢于馆内,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从社会生产形态领域、抽象领域到意识形态领域,内涵越来越丰富。女排精神、航天精神、莫高精神等是中华民族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博物馆将这些精神文化以最直观的形式保留,以最感人的形态深入人心,为构建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最好的场所。

3 信息化时代对博物馆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区域社会和生活发展的意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影响下,将会形成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同感,最终建立起民众与传统文化的情感联系。博物馆文化的目的是培育精神财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通,积极探索和建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路径,信息化时代对于博物馆来说是有利的机遇,它使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实现多维度上的提升。

一是信息交互融合文化多样性,博物馆文化凸显文化自信。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不同文化频繁交流,超越国界和空间的限制,文化交流与互鉴化解“文明冲突论”,成为新时代的文化特征。我国顺应时代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发挥媒体媒介作用,向世界阐释中华文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包含的文化形态和价值汇聚于博物馆中,使博物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信息化时代是比传播速度和质量,通过媒体传播、信息交流和博物馆之间的联盟发展,为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提供更有利的渠道,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国际化。

二是信息传播培养文化环境,博物馆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文化是民族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价值观是国家民族的身份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弘扬和繁荣文化,依靠信息传播的特性,展现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可歌可泣的人文故事、五彩绚烂的古代文明,从而培养社会道德的人文环境,对激发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一系列云游博物馆陆续开展,人们既可以在历史探秘中感知古老文明的发展,也可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中回顾壮阔的百年历程。展厅随着网络移动于手机、电脑等各种媒介上,实现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虚拟展览将更多信息传达给大众,智慧云生活实现了信息传播与速递,让人们有更多机会体验到博物馆特有的文化价值,增进社会共识,有助于弘扬正能量,凝聚民族精神。

三是信息化管理建立社会认知圈,博物馆文化推动民族文脉的传承。博物馆文化兼具古今文化融合与发展的双重性。博物馆根植于现代社会,引领城市文化发展。通过对地域文化遗产的收集与整理、展示,呈现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城市文化发展的根基。在这种价值的引导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促进城市更新与长久发展。博物馆文化体系在一定意义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发展,提高了群众对文化的保护力度,传承社会或社区的集体记忆,将保护理念传播开来。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云上交流”自媒体路径展现城市文化发展现状、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活动内容等信息,及时为群众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建立城市居民文化传承的认知圈与认同感。

4 信息化发展时代下博物馆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构建路径

一是利用信息化环境以虚拟形式呈现实物本体,推动分享互动。信息平台的建立推动了信息资源共享,它通过新时代数字化的模态应用向社会提供虚拟、多维的信息平台,以新型展览方式实现快捷方便地学习参观,人们可以全面了解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动态更新、学术研究等,进而实现文物资源的共享、互动。虚拟博物馆运用VR、MR等多媒体手段,营造身临其境的展示效果,使知识信息丰富多彩。物与人的互动、与美的交融,使虚拟博物馆既是品鉴平台,也是文化共享的场所,契合了当今大众对文化的精神需求,实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使博物馆实现了文化属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结合。与传统的实体博物馆相比,虚拟博物馆给予博物馆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使文化信息传送不受时空的限制,使博物馆陈列实现有效地延伸与补充。正是时间上的自主性和空间上的任意性,数字化交互使实体博物馆更大空间地“走出去”,帮助公众更大范围地“走进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影响力和作用,推动了文化自信自强。

二是依靠信息化手段全方位阐释文物藏品,拓展公众文化交流空间。信息化手段的利用续存多样化的信息量。在现代博物馆的展览理念中,“社区主义”的意识不断增强,即反对传统博物馆总以收藏为主的精英主义,强调博物馆关注的重点是社区中的人而不是藏品,博物馆不是超然至上的宝库,而是社区人民休闲与教育的场所⑦。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不是收藏,而是分享,通过分享达到教育大众的目的。传统博物馆展示手段单一,信息化时代下博物馆借助多媒体媒介,通过数字化手段丰富文物藏品的展示方式,增加文物藏品展出时间,为公众提供了更多鉴赏文物藏品的机会。一些不宜长期陈列的珍贵文物,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与公众长时间交流的时空镜像。博物馆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更新,使展览形式新颖,根据公众关注的内容和希望获得的信息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互动性与参与性强,促进信息文化交流,以满足公众大众化服务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使数字化博物馆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和展现。

三是融合信息化平台展现博物馆多样化的体验,发挥文化自觉作用。信息化平台的利用续存多样化的信息量。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对于参观者来说,因参观的角度有限,很多如瓶口、底部等细节信息不能完全呈现。在数字博物馆中,利用高新技术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出这些细节,并通过三维图像的形式完美呈现给观众。利用互联网及数字博物馆,一方面可以建立起与观众互动的平台与机制,观众可以对陈列展示进行浏览及鉴赏,又可以参加专题讲座,还可以在网上留言互动,分享建议和意见,充分体现文化共赏和文化自觉;另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巨大空间进行陈列展示,不仅要注重主题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还要注重营造情景气氛,使用图形、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注重展现展品的深层价值,包括展品背后的故事、历史意义、教育意义、创新意义及艺术价值,使观众能够得到更为丰富的参观体验,使文化思想和文化知识在群众交流互动中相互影响,潜移默化中发挥文化自觉的作用。

四是拓展信息化空间增加藏品展示的广度,促进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力。信息化时代下的博物馆发展空间既有固定的场所,又可以实现流动展览,还可以进行网上展览,上述都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可以使文物藏品走进大千世界、走进群众的心中,这是一种文化渗透,可以促进社会公众参与文化平台建设,促进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数字博物馆不占用实体博物馆的地理空间,数字博物馆只是与计算机、互联网构成数字存储空间,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稀少的状态下,数字博物馆节省地理空间的优势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数字博物馆不需要依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能够实时接待造访者,而不存在传统博物馆开馆、闭馆等时间问题,民众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在众多的数字博物馆中“参观”,了解某个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或欣赏某个博物馆的珍贵藏品,提高了访问量及传播范围,加深了人们对博物馆的了解和热爱,促进了博物馆文化的影响和传播,从而也赢得了社会对博物馆的关注和支持。

5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下,文化发展有了更多的渠道,文化自信体现了社会参与、社会认同的程度。博物馆文化应走改革发展新思路,以其历史传承、艺术感染,体现文化的传播广度、传承深度,促进文化自信。博物馆文化在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浪潮中,与时俱进,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社会实践中扮演者不同的文化角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与聚力凝心的民族文明的结合与发展,糅合了博物馆文化的创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守。

注释

①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47.

②张立文.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5.

③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9.

④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50.

⑤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62.

⑥周和平.文化强国战略[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116.

⑦刘英,张浩达.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2007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1.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体系博物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博物馆
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思
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探讨
露天博物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