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分析

2024-06-17祝侣

江南论坛 2024年5期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上海

祝侣

摘  要  拔尖创新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引领产业革新的关键力量,是人才资源中最宝贵、最稀缺的顶尖部分。上海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方面形成了多种模式,取得了宝贵经验,但仍面临问题与阻碍。为此,需优化上海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进一步完善现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上海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等。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上海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选择,也是上海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关键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有丰富的科学素养和精深的专业造诣、拥有非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潜力成为带领重点领域的变革、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或领先带头人。上海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本文通过梳理总结现行上海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和实践经验,探讨优化完善上海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为上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更加雄厚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一、上海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主要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环境等要素。高校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科研院所和企业也积极加入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经梳理,上海已形成以“书院制”集中培养、“计划类”择优培养、“精英班”特色培养以及“产学研”联合培养四种培养模式。其中,“书院制”集中培养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同济大学国豪书院、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为代表,对优秀学生组建学院,在高校内部独立设立与其他二级学院平级的荣誉学院,实行“一次选拔、全程管理”,给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重点培养。其共同特点是起点高、要求高、目标高,对拔尖学生的成长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计划类”择优培养是在教育部“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总体部署下,上海重点高校以项目和计划形式积极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探索符合基础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精英班”特色培养以复旦大学谈家桢创新班、数学英才班、上海交通大学ACM班、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人工智能荣誉博士班为代表,部分高校以优势学科专业为抓手,选拔优秀学生独立成班,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探索重点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路径。“产学研”联合培养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重点领域合作办学,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协同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培养面向行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复合型人才。

二、上海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实践经验

上海各高校在政策引领和自主探索的进程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注重科研育人和大师引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实行“高选拔”、多维度、动态进出的选拔机制

从拔尖计划1.0发展到2.0,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选拔从“高选拔”(高分+高素质)和“低选拔”(入校后边培养、边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走向了“高选拔”,力求选出最优秀的学生,打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目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高考直接录取的学生,以“强基计划”为代表,高考学生填志愿时,选择“强基计划”,入围后参加考核,择优录取。第二种是新生二次选拔,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在第二次选拔新生的基础上,综合用一定比例的招生、面试和直选等方式选拔和补充人才。为了进一步推进人才选拔,扩大合作范围,一些高校开始尝试与高中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验,这是大学科研机构和中学共同发现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选拔标准上,各大高校注重考核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学生高考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强,还注重考核身体素质。在拔尖学生进入培养体系后,各高校大多都建立可进可退机制,也有一定的淘汰机制,通过阶段性考核实现学生的流动,畅通人才培养渠道,确保人才队伍的精英化、可持续培养。

(二)注重全链条贯通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构建人才培养的长链条,打通从本科到博士的学段分界。上海大部分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实施“本—硕”或“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如复旦大学“卓博计划”本博贯通、同济大学国豪书院“2+1+X”本研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华东理工大学“3+1+X”培养模式、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3+1+X”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等。

同时,上海重点高校不断加强基础学科后备人才培养。如复旦大学依托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强化“中学学术实践基地”建设,开展以系统性和周期性的学科“微课”为载体的“创新素养培育计划”,以学科体验活动、学术兴趣讲座、生涯规划指导为载体的“未来学科体验计划”,以读书行动和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步青学术见习计划”,以高开放和多学科为特点的“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等项目,贯通课内与课外学科培养、联通新教材改革与新课程改革实践,着力打造从高中到大学阶段的全过程教育链条,为具有相关方面发展潜力的中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平台。

(三)构建通识先行、阶段递进的课程体系

上海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大多在学生低年级阶段提供宽口径的学习支持,不做专业划分,侧重基础课程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在高年级阶段,以专业课程体系、主题研讨、实践体验、项目参与等形式,强化专业技能和高阶思维。如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设置了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人文选修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在内的递进式课程体系,按照基本概念、前沿研究进展、特定领域深入研究的逻辑链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试点班把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分成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高等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毕业论文,构建了包含课程实践、实验室实践、创新创业训练、企业实训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学生自大二开始进入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培养。

(四)强化科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在上海各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都新增了面向本科生开放重点实验室、产研平台等举措。如上海交通大学出台“致远学者研究计划”,鼓励学生开展前瞻性研究,并通过同行评议的评审模式,遴选并资助以本科生团队为核心、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创新课题。同时每年开设学术讲座超过100场,通过沙龙、讲座、学术会议等高水平学术活动搭建沙龙文化体系,鼓励学生成为“学术的主人”,开展“自主拓展,高低互助,教学互动”的学术活动。致远学院还大力支持学生参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的一线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轮转,跟随顶尖学者从事前沿研究或毕业设计。复旦大学于1998年就推出了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DUROP),资助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开展学术科研,面向真正志在学术的拔尖学生,给予在导师指导下主持课外研究项目的支持,鼓励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主动探索,提升独立开展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截至目前,已助力8000多名本科生开展6000余个项目。复旦大学谈家桢创新班重视学生自主科研,建立具有独立空间和创意设计的梦想实验室(Dream Lab),为学生提供自主科研的空间和条件;设立梦想基金,为学生创新训练、科技发明和创业竞赛等自主科研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保证所有学生都拥有个人科研项目,在科研中学习,从科研中体会创新。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实施“实验室—课堂—社会”的科研训练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实践、协调沟通等综合能力。交大人工智能卓越试点班与百度、英特尔、微软、ThinkForce等企业签约,实行学术科研导师、项目研发导师、企业实践导师“三导师制”。

(五)加强立德树人、启迪心智的思想文化教育

人才培养不仅要通过学习包括自然科学、文学、历史、哲学等在内的知识体系,也要加强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近年来上海重点高校充分重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复旦大学构筑起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辐射的课程体系,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在师生互动和交流中强化价值引领,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学术追求。

三、上海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上海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在实践推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培养效果、选拔评价、培养体系、培养方式等方面面临着一些难点问题。

(一)培养目标趋同化,应用型人才缺乏

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大同小异,人才培养载体多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强调研究性学习和深层学习方式,培养成效大多是成为未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才等学术精英,导致行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重点领域发展需求。

人才培养出口较为单一,绝大多数拔尖学生毕业后前往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继续深造,如20年来,上海交通大学ACM班640名毕业生中,94%选择继续深造,直博率高达92%。同时,数据显示,“珠峰计划”毕业生去向中,32%的学生进入世界前50名高校继续深造,学生毕业后能否回国报效,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二)选拔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优化

现行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标准偏重于学业测试和竞赛成绩,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心智结构、学术志趣等自身因素的整体考量较少。以同济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为例,决定学生能否入选的综合成绩主要由“高考总分+学校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前者占比85%,后者仅占15%,录取标准的硬性规定是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以学业成绩为主要依据的单一的评价体系,有可能带来学生学习的异化。

(三)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关联性、全面性还不够

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性还不够,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在学前与基础教育阶段的专项培养仍处于待开发区。各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有待统筹协调,政策多以具体计划或项目的形式出现,彼此关联度不高,呈现各自为政的状态。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教育、科技部门的通力动作,才能让拔尖创新人才发挥真正的价值。

同时,对人才的道德素质、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培养不够。目前对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方面还比较欠缺。另外,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注重开设逻辑与辩证法、非形式逻辑、批判性推理等能够启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专门课程,但将这些课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还有待时日。

(四)重点领域学科建设和教学方式有待完善

部分重点领域专业课程缺少最新学科前沿知识,尚未形成学科专业群。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高校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通常依附在计算机、电子信息及自动化等学院,依托于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类(自动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尚未形成有机的系统性的专业群。

跨学科交叉组织机制还不健全。目前,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跨学科组织指导和支持不同学科师资的跨院系流转和兼职等组织机制保障。产教融合培养方式仍需持续完善,行业企业深化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在科技研发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应用方面的深度合作较少。

四、优化完善上海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举措建议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任务,上海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构建教育、科技、产业“三位一体”融合互促机制,全方位、超常规谋划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着眼人才端,优化人才选拔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多维度支撑

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扩大高校拔尖学生选拔和培养的自主权。在高考制度框架下探索优中选优的自主选才机制。对一些单科天赋异禀、创造力超强但不适应传统高考制度的学生,设置学生成长、升学特殊通道,赋予高中和高校自主选拔的空间。

推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贯穿融通,重视智力超常、表现优异的超常儿童的早期识别和个性化培养,为拔尖创新后备人才选拔建立蓄水池。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初高中贯通、大中衔接培养的课程和分层教学模式, 形成“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链”和“成长链”。

构建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推进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录取机制改革。加强对学生的过程评价,研发科学有效的拔尖学生甄选工具和评价方法,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多方面进行测试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地考核评价考生。

(二)着眼教育端,完善重点领域学科布局,推进课程与教学的创新改革

围绕重点产业需求和前沿技术领域,持续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和强基计划,探索基础研究领域人才长周期培养模式。推动高校建立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向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团队和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领域倾斜。

建立健全跨学科体制机制,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发展。加强组织建设,从高校层面成立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导小组,构建网状交叉合作结构;构建有利于教师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人才评价机制,理顺交叉学科学位授予机制体制,制定跨学科交叉学位评定制度等涉及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制度等。

构建层级化、专业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依托各高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围绕重点领域,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

(三)着眼科技端,强化创新投入和平台建设,构筑持续创新发展优势

加大人才科研支持。大力支持拔尖创新人才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攻关和应急攻关项目,建立对拔尖创新人才长周期稳定支持机制。以构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梯队为着力点,支持拔尖创新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组建科研团队承担颠覆性技术创新任务。

加强科研载体建设。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市级重点实验室等重点领域创新基地建设,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为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实验条件。拓展高水平实质性合作,建设联合研究创新平台,支持重点领域专业学院(研究院)与国内外顶尖科研团队、相关机构开展实质性科研合作。

(四)着眼产业端,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促进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

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企业、产业界合作育人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有效沟通,增强校企人才培养体系的衔接性,创新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优质和开放的实践创新能力锻炼平台。针对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领域,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集成电路生产全流程实验创新共享平台、人工智能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等,形成重点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学习工厂”和“实践育人”专门基地。

打造学术和产业跨界融合的高水平“双师型”队伍。推行“双导师制”,推动高校导师入企实践,产业导师入校带教。探索建立人才流动共享机制,建立行业专家与大学教授间的“旋转门”制度,通过协同创新、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重大科研攻关等方式,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人才交流融合。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缺失和建议[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06):3-9.

[2]朱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29):1-3.

[3]钟秉林,陈枫,王新凤.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本土经验与理论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23(12):1-9.

[4]施一公.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10):3-10.

[5]郑永和,王杨春晓,李星达,等.产学研融合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若干思考[J].科教发展研究,2022,2(01):94-108.

[6]郑庆华.打造“不设天花板”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空间[J].中国高等教育,2022(12):27-29.

[7]雷金火,黄敏.中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困境、优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26-135.

本文系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上海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与路径研究”(编号2369210160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责任编辑:张卓】

猜你喜欢

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论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养成
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