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五育”课程落地的实践研究
2024-06-17严虹
严虹
【摘 要】基于当前国家提倡五育并举的背景和对学校育人现实状态的深度反思,着眼于学生各育当前学习时期最近发展区域内可达到的“微”目标,在“五育融合”视域下,从学科素养、学生兴趣、校内外资源等三方面出发创生“微五育”课程,并通过进行课堂教学优化和学习空间拓展的途径让“微五育”课程落地,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习得,引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整体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五育融合” 微课程 实践研究
“微五育,课程落地途径的实践研究”课题是学校对育人现状深度反思后提出的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想、人格与态度的培养,促进“核心素养”的习得,从而引领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发展。
一、“‘微五育课程落地途径”的内涵解读
“微五育”课程:指在“五育融合”理念下,立足各育育人价值,关注学生当前在校的修德、学习、游戏、休闲、交往等“微”小场景,契合学生年龄、学段、心理,为其量身制订该学习时期最近发展区域内可达到的“微”目标,突破五育的局限和思维定式,在育人活动中实施的五育有效融合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因“微”而在校园生活场域中易创生,易实践,并关照于学生在校的全部学习生活。
落地途径:指“微五育”课程的融合设计与实施策略,即以实现学生当前学习最近发展区“微目标”为明确指向,在课程及活动中探索实践“五育融合”的具体实施路径或策略。
“微五育”课程落地途径的实践研究:学校围绕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落实培养核心素养为总目标,着眼于学生各育当前学习时期最近发展区域内可达到的“微”目标,基于“五育融合”的视域,从“微”处审视和探索融合切入点,不拘一格地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探索实践“五育融合”的具体实施路径或策略,进行课程融合设计与实施。
在探究“微五育”课程落地途径的实践过程中,重塑教师教育课程构建观、教学生态观,优化教育教学行为,在与学生的共生共长中影响、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和谐的、个性的发展。
二、“微五育”课程创生的策略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载体,为使“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真正落到实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科素养、学生兴趣、校内外资源等三方面出发,审视寻找融合“微”点,架构了三类课程:基础素养类课程、个性拓展类课程、多元实践类课程。
(一)从学科素养出发寻求与发现融合“微”点
素养的核心就是思维,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了各学科的素养,就是考验学生是否可以用学科的思维去认识周边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要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冲破学科的限制,打通课堂与生活的通道;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学科,用敏锐的眼光从教材内容中去寻找培养素养的视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学校建设了“醇美语文”“智慧数学”“原味英语”“活力体育”“美妙音乐”“创意美术”“趣味科学”“快乐劳动”等基础素养类课程。每种课程都是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达成为目标而开发的丰富多维的课程。如“醇美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整本书”课程,该课程内容就来源于每本教材中涉及的阅读书目,教师针对每本书都有值得读者深入探索和思考的不同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
(二)从学生兴趣出发寻求与发现融合“微”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能够体会到乐趣,学习也就悄然发生。在开设课程前,学校会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喜欢的课程,同时结合小公民应具备的素养和技能,选择能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幸福生活的课程进行开发。
个性拓展类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学校以社团为形式,开发了“美德社团”“语艺社团”“智慧社团”“科创社团”“体艺社团”等五大类社团。如“智慧社团”中的“数学研究院”社团,主要将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等流传千年之久的传统数学游戏项目引入数学教室。这些有趣的游戏中蕴含着我们祖先的神奇智慧,需要通过推理的方式来解答,而且问题与解答都很有趣,让学生爱不释手。同时数学游戏常常需要学生跳出常规思维,有的游戏还需要多人互动,数学游戏课锻炼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他们的创造能力、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样的课堂也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三)从校内外资源出发寻求与发现融合“微”点
学校空间是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场所,与他们的学习生活自然相融,要真正发挥学校空间的育人功能,就必须让学校的空间具有育人价值。本着这样的理念,学校再次布局,合理规划,着力“再造”空间,发掘育人价值:利用校园“边角料”建设学习区,建成生态和谐的养殖园、亲近自然的农耕园;利用学校周边废弃的亭子改成体育器材室,由美术老师带领学生在亭子外壳上信手涂鸦,表达内心世界……“乐乐农耕园”“心欣绘涂鸦”“崇文阅读号”“萌眼看世界”等多元实践类课程也由此诞生。如“乐乐农耕园”课程,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里的“田间”,认识农具、尝试播种、浇水、施肥……观察植物的生长拔节,在丰收节中体会收获的喜悦,使学生的学习跨越书本、跨越课堂、跨越教室。
学习不应只跨出课堂,跨出教室,还应跨进大自然,跨进社会,因此多元实践类课程中还包含有社会实践课程,分为春季、秋季社会实践和研学旅行两种课程。研学旅行课程引导学生在假期旅行中开展多元融合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旅行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帮助学生深入感知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三、“微五育”课程落地的途径
保障“五育融合”理念课程的有效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构建观、教学生态观,教育教学行为是关键。在实践过程中,学校教师逐渐形成了“以大概念为核心”“以主题为引领”的双线并进式教育教学观,实践出了在与学生共生共长中影响、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方式。
(一)体现“价值导向”
打破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与德育分离的固有思维,以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元素为突破点,逐渐拓展,充分彰显各学科知识的育人价值。
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学习内容就是德育内容,语文、英语、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本身都会涉及对美丑、善恶的辨别,数学、信息等理科类教材中也会有德育的内容,即便是体育,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进行竞赛和游戏,其活动规则就是很好的德育渗透素材,只要各学科教师能立足本学科,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如语文“阅读课程”中阅读整本书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更多地被其中精彩情节吸引,惊异于主要人物的表现,却往往会忽略他们所暴露的人性特点和品质。因此,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研读,完成一些有意义、有挑战性的任务,并在整合的基础上学会聚焦,关注小说主要人物在事件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细节,进而探究故事背后的人文主题。
(二)进行“边界融合”
在广泛课程资源的支持下,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以能够反映学科本质的“大概念”“大任务”为统领,展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突出学习的情境性、社会性和生活性等特点,进一步打破学科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边界。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提倡巧用生活资源,将学习与生活相连接,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创造灵动的课堂,让学生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并在此过程中做到活学活用。如针对四上信息技术教材,教师通过深入分析和发掘,将其中几个单元进行重组,从生活出发,以学生熟悉、喜爱的校园环境为背景,设置了“创意植物名片”这个大任务来统领,又根据任务驱动法理论,将大任务分解为“独家介绍”和“时尚小名片”两个任务,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获取知识,完成知识建构,最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实现“文化重构”
转变以控制和灌输为特征的传统课堂,倡导凸显民主、和谐、自主的课堂文化,这才是“五育融合”理念之下课堂应有的样态。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有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敢于表达的环境与氛围能促进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学生产生自信,打开心灵,表达真实的想法,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在与教师、同学深度互动交流中形成学习的共同体,经历倾听与思考、比较与辨析、修正与表达这三个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深入思考。同时,这样学习方式使学生以沉浸式的学习状态进入学习活动,自主开展同伴互助,进而真正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四)基于开放思维的学习空间的拓展
学校努力以开放式思维重新审视课程设置,不断拓展学生成长的真实场景。从时间维度思考,倡导链接课程历史、现实、未来;从空间维度思考,倡导打破课堂、地理、线上线下边界;从成长维度思考,倡导打破班级、年级、学段边界;从人际维度思考,倡导打破师生、家校、校际边界;从专业领域维度思考,倡导打破学科、课程形态、教育与其他领域边界。
学校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内容要求和课时,开发多元实践类课程,以项目为依托,开展长周期实践探索。比如在一年级开设了“认识校园”课程,组织学生游览校园,认识教师等活动;二年级开设了“学会感恩”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多学科融合义卖活动;三年级开设了“微虞韵”课程,引导学生游览本地名胜,了解民俗历史;四年级开设了“人与自然”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种植活动;五年级开设了“理想榜样”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六年级开设了“毕业成长”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多种体验活动。
同时,学校也鼓励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自主开发多元实践课程,如一年级有位教师就结合教材学习,组织了“走近钱币博物馆”实践活动,带领一年级学生和家长走进常熟市梅李镇的一个私人钱币博物馆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了自己对出行线路的方案设计,了解了中国钱币发展的历史文化,展现了文明礼仪风采。
学校以“五育融合”的理念贯穿校园教育的始终,把育人目标与课程内容连接起来,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连接起来,整合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把“理想的课程”变成富有生命气息的“实践课程”,使学生突破思维,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筑的“教育之网”中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注: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立项课题“课程‘微五育落地途径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LX/02/102/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