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2024-06-15申峥峥
[摘 要] 文化数字化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文化发展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挥数字技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数字技术虽有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土壤,然而,信息洪流冲击下的算法遮蔽、数字壁垒带来的表达困境、资本的裹挟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以“底座工程”“箭头工程”“产业化工程”“外宣工程”为主要抓手,调动有利因素,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数字技术;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24.05.013
[中图分类号] B822;G122;G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24)05-0141-09
基金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23LLWXA064)。
作者简介:申峥峥(1981—),女,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智库中心助理研究员。
当前,数字技术作为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技术力量,正以惊人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文字、图像、语音、影像等传统表达方式,正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融合和革新;数字技术全面融入文化产业,以极快速度和极大能量,赋能文化产业创作、生产、传播、交易和消费的全链条1。能否抓住历史发展机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有效发挥数字技术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优势,关乎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长远实力。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开始探索数字化发展之道。许多国家和地区更是把文化数字化推向新的高度,出台了全局性的文化数字化政策。比如,2018年欧盟委员会颁布“欧洲文化新议程”,2019年英国制定“数字化文化政策”,2021年澳大利亚启动“数字化文化战略”2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文化数字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原则。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科技支撑,创新驱动。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当前,统筹好现有的文化发展资源,进一步总结数字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客观规律,让数字技术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效能,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深远价值的课题。
一、数字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土壤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提升了各种文化元素或数据的提取、生成、存储和处理能力,已成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核心优势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文化的载体、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等,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载体变革与技术新生
任何文化形态都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才能得以存在和传承。失去了载体,文化的传承发展就无从谈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留下太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以物质形态示人,也以非物质形态传人。“考文献而爱旧邦,睹文物而知传统”,对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数字技术改变和优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形态,为传统文化的留存、保护、整合和再创造带来了新的机遇。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的留存、保护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数字技术出现以前,文化遗产以不可再生的形式存在,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存在自然损坏、留存困难、不便展示、不容易展示等各种困难。数字技术从根本上打破了这一掣肘。借助现代数字技术,人们可以对文化遗产分类进行拍照、扫描、录音、录像、3D打印、情景还原等,将各类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形式进行收集和存储,并构建数字化档案,让各类文化遗产以新的载体形式,实现永久性保护和活化传承。比如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全方位扫描文物的形态;采用OCR(光学字符识别)、AI句读、实体识别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扫描纸本的古籍,直接将古籍的内容转化为可阅读、可检索的数字文本形式等。在数字化存储和建立数字化档案的基础上,有关方面可以搭建专业系统的文化遗产数据库。有了这些文化遗产数据库,就可以进一步通过分类整理,把分散凌乱的文化信息整合起来,形成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的文化信息;通过数字化、可视化建模,为今后文化遗产的专业化标注、智慧化展示和传播奠定数据基础。在这一方面,全国已经有了很多丰富的实践,从中央到地方,文化相关单位在很多个领域都建立了专业化的文化资源数据库。
数字技术为文物修复和保护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因为气候变化、过度开发等原因,每年都会有太多的文化遗产面临损害甚至消失。使用数字技术和AI进行文物损伤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数字建模和虚拟现实等数字复原技术,通过信息精准采集、文献资料精细研读、结构分析、残件虚拟拼接等过程,人们可以将消失的文物古迹以数字化的形式修复和重现,实现原物的数字化再生1。比如,在甘肃,技术人员利用数字技术复原了400多年前的部分明长城遗迹,让人们可以穿越时空,体验明长城的雄伟和古代的烟火气息;在北京,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圆明园持续开展数字化复原工程,跨越百年时光,让“万园之园”在虚拟中重现。
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包装、再阐释、再创作,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得到有力拓展。古老优秀的文明和智慧,只有与时代文明相融合、与当代的价值内涵相融合,才能实现自我更新,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影响力。简言之,就是古老的智慧只有嫁接到现代生活,才能实现新生。利用数字技术重组、活化各类传统文化元素,以极具创意的表达和创新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不仅是叙事方式和方法上的革新,也是一种文化创新。这一过程,不仅创作出全新的、更具感染力的文化艺术作品,也让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2,让消费者获得更丰富的精神享受。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使用激光与数字光影机械装置,生动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内涵和气韵,为观众呈现了极富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新千里江山图》系列融媒体作品,结合传统国风绘画技巧和现代三维动画等技术,将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和古老历史文化完美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
(二)公众参与与文化引导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文化的载体形式,也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形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26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95.2%1。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在此情境之下,公众参与、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和强度都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紧密相连。
数字技术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多元的渠道和平台。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众多网络平台、公众号等新媒体将互联网与各类电子产品的移动终端相链接,将储存在互联网云端的数字化信息直接传递给公众。这使得公众能以更低的成本,甚至无须任何花费,便能获得以数字形态提供的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多元的文化服务2。这一传播形态突破传统媒介下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形式单一、传播范围小、效率低的局限,有力地提升了传播效率,拓展了传播的边界。例如国家博物馆通过云游、云展、云直播等方式,让受众实现全球全时段“到国博、看中国”。再比如敦煌研究院携手腾讯公司共同创建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式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该平台首次向全世界公开了超过6500份高清晰度、权威的敦煌文化数字资源,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安全高效流动。故宫博物院精心打造的数字文物库,已向社会公布、分享超过10万件珍贵文物的数字文化信息。该平台不仅实现了文物资源的广泛共享,还创新性地融合了知识图谱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文物检索的效率和精准度,更好地满足了公众欣赏、学习、研究文物的需要。
同时,在以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中,普通民众不再单单是传统文化的接受者,他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内容生产与创作当中,或在原有文化信息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二次创作,从而成为文化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种转变极大丰富了参与创作和传播的群体,有效拓展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影响范围。
数字技术在扩大传播的受众面的同时,还可以营造出更加真实可感的体验空间,让文化传播更加深入人心。比如,在故事讲述中融入声音、图片、文字、动画、影视等多种现代媒体元素,配以全息影像、5G、三维仿真、裸眼3D、人工智能、运动追踪等数字技术氛围营造,可以引起视觉、听觉、感官的全方位共振3,让传统文化内容更加形神兼备,更加生动、有趣、有温度。视听盛宴带来的感官刺激和感知体验,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播。
(三)美学建构与国际交流
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不仅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表达和传播,更要重视依托数字化环境,在海量的、多元的世界数字化文化格局中,建构中华文化特有的美学理念,并在国际交往中完成交流互鉴。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现实土壤。
在数字化时代,深入挖掘和提炼中华文化中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和审美标准,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有助于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方面,中华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这些艺术形式中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数字技术对这些传统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和记录,挖掘其内在的审美规律和美学原则,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便捷地融入世界文化话语体系,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美学精神。另一方面,中华文化的美学理念是多元和包容的,它既包括对和谐、平衡、自然、含蓄等传统美学原则的继承,也包括对现代审美趋势的适应和创新。数字技术的介入,必将极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之间找到平衡点,形成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风范。其中,包括数字媒体、网络艺术等提供的平台与手段支持,也包括当代文化创作者运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得以更好地传承发展。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更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了便利条件。首先,数字技术帮助突破地理、语言和文化障碍,让中华文化相关信息和资源被全球受众获取的同时,也让世界各地文化资源能够迅速传入中国,促进文化的即时交流与互动。其次,数字技术进一步推动文化共享。数字图书馆、在线数据库等为全球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研究材料和学习资源,更加广泛地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文化资源共享和利用。再次,数字平台使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和国际合作的开展更加便利。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可以进行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对话和互动,实现相互启发和共同发展。
二、数字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们紧紧把握数字时代的脉搏,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绩。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得到留存、保护,得以盘活利用;数字文化市场日渐繁荣,形成了一大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数字文化产品;中华文化的海内外影响力不断扩大等。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现实困境与不足,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一)信息洪流下的算法对抗
在信息洪流冲击下,对信息的筛选和对重要信息的抓取变得更加困难。数字技术一方面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另一方面也营造了更为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态。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避免也必须应对。在高度发达的多媒体传播环境下,公众的文化内容选择更加多元。国内的、国外的,新潮的、时尚的,甚至还有一些庸俗的、负面的,各类文化产品更加便捷地进入到公众视野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文化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信息爆炸、文化短缺,应该是互联网内容的真实写照2。同时,信息技术带给社会媒介生态以颠覆性的变革。公众文化选择的渠道更加丰富,这一方面增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通道,但是另一方面也让这些通道淹没在“众神狂欢”的喧嚣当中,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很容易被层层围困。想要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必须突出“信息泛滥”造成的“信息重围”。
数字文化信息是复杂的、多元的,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个性化的。面对信息洪流的冲击,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导致用户感到压力和不适,难以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于是算法登场,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信息筛选和推荐的角色。不少新媒体平台,借助算法机制及其智能推送,进行用户标签管理、协同过滤和聚类推送3,在纷繁复杂的数字文化信息与个体用户个性需求之间进行精准匹配和管理。算法机制虽然做到了深度推送和相似性推荐,但其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个体或群体的既有兴趣,这就可能形成对个体偏好的不断强化、放大,用户被同类信息不断包围的几率变大1。而且,算法决策过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不透明性,使得用户和监管者很难理解算法是如何得出特定的结果;算法在处理数据时可能会放大或复制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偏见,这种偏见可能源于设计者的主观臆断;算法在不断运行和学习过程中,还可能会不断加强其原有的偏见和歧视等。算法对个人和社会的遮蔽,在文化领域可能造成“文化茧房”,使人们无法获取真正有营养的文化信息,或者长期接触相似风格和品位的文化产品,对于民众审美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非常不利。
信息洪流之下,破解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抓取之难,破窗算法控制造成的“文化茧房”都涉及如何对抗算法对个人和社会的遮蔽问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协同解决,包括技术创新、政策规范、教育引导等,以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播,同时防止“文化茧房”的形成,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数字壁垒带来的表达困境
每一种技术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数字技术也不例外。数字技术虽然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力,但其对于网络空间、信息处理水平等方面的依赖,导致其在操作运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技术局限体现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层面,就可能带来“表达困境”,即在部分内容上存在数字化呈现和数字化表达的多重困难,有时候必须经过二次创作或是多次创作才能实现融合和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涵盖面非常广博的文化体。从其呈现形式来看,包含语言类、音乐类、舞蹈类、衣食类、建筑类、工艺类等。其中,有些内容难以直接数字化,比如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情感、审美等,这些元素在数字化过程中可能难以被完全捕捉和表达。我们可以将承载这些思想文化的典籍或实物实现数字化存储和传播,但怎样通过数字技术让这些典籍或实物里蕴含的思想“活”起来,更好地为当代人所接受,是一个难题。比如经典工艺技术、地方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分辨率的图像和视频可以捕捉到细节,但是可能无法传递出情感和历史背景。如何同数字技术实现高度融合,使数字技术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不仅仅是方式方法,还要传递出思想、传递出情怀,以更好地扩大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也是一个具有很大探索空间的问题。
同时,数字技术在表达传统文化时,受分辨率、色彩还原度、交互性等技术方面的局限,需要创作者通过二次创作或多次创作来不断调整和优化,以实现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更好融合。其中涉及不断的技术创新,也涉及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创新性表达,涉及文化学者、艺术家和技术开发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技术的局限带来的“表达困境”,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数字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在数字化时代,除了数字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带来的“表达困境”之外,还有经济、社会、教育、地理等因素通过影响数字技术的普及与运用,进而影响到思想、意见、感受、信息等的传递和表达,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数字壁垒”带来的“表达困境”。如缺乏访问或有效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和资源,影响其在数字世界中的可见度和表达空间;再如数字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利用造成的“信息孤岛”。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形成了海量的文化资源数据。除了全国性的文化资源普查数据,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拥有媒资库,很多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出版社等文化机构也拥有自己的数据库。虽然拥有海量文化资源数据,犹如坐在金山上,但这些资源并没有很好地关联起来,各机构及传统文化资源保存信息交流不畅,而且由于体制、地域、技术等差别,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数据库资源,相互之间在编制体例规范、制作技术标准等方面不能实现完美兼容。每个机构都守护着一个“数据孤岛”,无法体现数据的文化价值。所搭载的数据库通常仅供本单位、本部门使用,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算力多重资源浪费,更不利于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三)资本席卷后的文化选择
资本出于营利与发展自身的需要,在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必然涉及挑选。在逐利动机下,为了获得流量,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许不会被优先考虑。
首先,资本在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营利目标和市场需求选择性采纳和利用文化元素。这种选择性可能导致某些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被忽视或曲解,而那些被认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元素则被过度强调或利用。其次,在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影响下,文化产品的成功往往与流量挂钩。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用户,资本可能会采取简化、夸大甚至“魔改”传统文化元素的方式,以迎合大众口味,追求高点击率。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传统文化的精髓被削弱,而表面的、煽情的或具有争议性的内容被过度放大。再次,在一些数字文化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过于重视数字技术给人带来的新鲜感和体验感,过于重视挖掘和塑造一些文化符号,这样容易过度分散受众关注的重心,在一定程度上容易消解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导致文化产品因文化内涵的弱而缺乏长久的生命力。最后,在逐利动机下,数字文化的生产容易出现异化,一些相关的数字文化产品侧重利益而忽视文化品质,出现格调不高、质量低下的倾向。有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甚至出现侵权行为。缺乏艺术价值的低水平文化产品,同样吸引了太多消费者的目光,满足了消费者短时间的感官享受,但最终人们的获得感会逐渐被消解。这些数字文化产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的是负作用,并可能产生意识形态风险。
这些问题,需要在资本追求和文化传承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在传统文化、数字技术、时代观念、商业价值之间寻找更多的契合点,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和谐共生。
三、数字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战略思路
当前,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已进入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土壤,不仅在技术层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社会参与、文化自信、国际交流合作等多个维度也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期,顺应数字技术环境下的文化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律,积极面对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挑战,充分发挥国家主导的战略优势,把全社会相关资源力量充分整合起来,必将迎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春天。
(一)夯实数据“底座工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与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是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性“底座工程”。这个“底座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打牢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传播的基础,还可以将各级各类数据连“岛”成“陆”,在全社会实现传统文化数字化资源的互联互通、高效分享1,达到“1+1>2”的效果。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方面,应充分利用国家主导的战略的力量,高标准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提到,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经建成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全面梳理中华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科学分类和规范标识,按照统一标准关联文化领域各类数据库,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统筹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进海量文化摸排,构建门类齐全、类型丰富全面的文化资源子数据库。二是数字化转化工作常态化,让具体的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数字化分类和规范标识,建立完善的文化内容标签库,为相关资源的专业化检索、智能化展示、大规模训练奠定基础。三是建立高效的数据更新机制。采用自动化的数据同步和更新技术,及时更新数据库中的文化资源信息,保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四是打破“信息孤岛”1。提倡不同建设主体既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又要放眼全社会相关领域,互通信息,努力强化外在关联建设,以实现相关数据在不同部门、地域、层级之间互联共享,“世界因互联而多彩,数据因关联而增值” 2。五是鼓励国际对接合作。在技术上关注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和兼容性,采用国际通用的数据交换协议和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加强国际的跨境数据交换和合作,有效促进国际文化资源的互通互联。
在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夯实国家文化专网建设。在《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主要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其中3条都提到了国家文化专网。信息个数据安全是“底座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国家文化专网,是出于国家文化安全考虑,依托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打造而成的与公网并行的专网。专网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接入服务、存储服务、算力服务、分发服务。专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确保信息数据专网承载。国家文化专网闭环运行,同互联网物理隔离,全国各级各类宣传文化部门和单位接入到国家文化专网中的所有数据的生产和加工就在闭环系统内完成,所生成的文化数字内容有选择性地再同互联网平台对接。二是信息数据分布存储。不把所有的文化数据集中存放,依托各部门和各单位的数据中心分布式存储。三是数据标识支持溯源。每个数据都有唯一的标识符,未经授权而获取的数据就不会被解析系统识别。四是数据资源支持交换。通过制定明确的数据格式、传输协议和交换规则,专网确保数据能够顺畅、准确地进行交换,激活了各地文化产权交易所,让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成为真正的市场要素3。
国家文化专网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一个能确保安全且具有高度集约化生产、共享、传播能力的数据服务平台,必将对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持。为此,需鼓励多元主体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共同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加强文化数字化全链条监管,制定文化数据安全标准;发挥好国家文化专网网关物理隔离作用,实行准入管理;做好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确权、评估、匹配、交易等专业服务,确保进入传播或消费渠道的内容可管可控等。
(二)数字赋能“箭头工程”
“好钢用在刀刃上”,优质的资源或能力用在最关键、最需要的地方。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要找到数字技术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着力点。
在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基础上,2021年,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对做好未来5年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该规划涵盖23个重点项目,包括对15个现有项目的加强和完善,如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国家古籍保护及数字化工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等,还涵盖8个新设项目,如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等。可以说,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箭头工程”。“箭头工程”让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这些“箭头工程”也是数字技术赋能的关键场域。
一是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运用现代科技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护传承水平。比如,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传统村落进行了创造性保护,利用测绘数据、三维扫描数据和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等,建立了传统村落虚拟现实系统,极大地增强了对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支撑1。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涉及多个交叉学科,目前高等院校中并没有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形成梯形的人才队伍,以确保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长远发展。同时,继续加强新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引入更多的新技术、新手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
二是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集成应用,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引领文化产品的持续上新,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所有的数字文化艺术作品,不论是音频、视频,还是融合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的沉浸体验服务,都不能被技术和流量所左右,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必须有实质的内容支撑,不能成为“五官体验感很强但灵魂空虚的产品” 2。而且,优秀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优质的创作队伍,要下大力气培养一批兼具文化素养和数字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有针对性地完善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激发人才队伍的创新创造动力。
三是融通各类新媒体资源,主动设置议题,不断创新表达和推送的方式,增强传播的效果;同时注重转化利用,让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传播的时尚与潮流,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当前,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日渐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截至2023年10月,哔哩哔哩网站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高达2.85亿3。为此,要加强对各类主流新媒体平台的规范和引导,不断更新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产品;不断完善平台的管理规则,营造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的维护实践,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不断优化平台的算法机制,提高算法透明度,要求设计者公开算法的工作原理和决策依据,让个人和社会能够理解算法如何影响信息的呈现和选择;加强对算法应用的监督,防止算法歧视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在算法设计中引入多样性原则,确保推荐系统不仅基于用户偏好,也考虑社会价值和文化多样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推荐更多形式多样的具备公共价值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
(三)数字推进文化“产业化工程”
文化产业是当前极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态势。推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化产业化发展中的比重,必然带动数字技术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效率。其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龙头数字文化企业的示范作用。在数字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数字文化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要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展览等活动,提高企业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和重视。鼓励企业加大对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相关文化产品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以高质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效益,也为同行树立正确导向,引领文化创造的新风尚。
二是文化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与网络平台,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让数字技术更多融入文化生产、传播、交易、消费的全链条。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的生产和设计、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生产一批高质量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和底蕴的物质文化产品,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品质的品牌及服务,让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更多进入市场,更多走进大众生活。例如,腾讯集团打造敦煌文化IP,不仅制作出了《王者荣耀》飞天游戏皮肤,还衍生至音乐、影视等领域,推出敦煌风主打歌《遇见飞天》,联合出品《敦煌: 生而传奇》纪录片等,敦煌文化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维度展现并走入市场。
三是推动数字文化产业与其他关联紧密的产业领域实现跨界融合。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是实现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多元途径传播的重要手段。比如文化数字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让游客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提前体验景区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故事;数字化的导览服务、互动式的展览等,可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比如电商平台为文化资源的传播和交易提供了便捷的渠道,通过电商平台,文化产品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文化产业还可以与教育、娱乐、体育等其他领域合作,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跨界融合为数字文化产业与其他关联产业带来相得益彰、互惠互利的综合效益,同时也助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数字推进“产业化工程”在形成集约效应、聚力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也让商业元素更多进入到文化传承发展当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强调价值理性,注重内容和目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强调工具理性,追求结果和效益。二者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综合来讲,我们不能为了发展产业,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简单化甚至庸俗化,而不注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传播和应有的文化品质;也不能单纯为了保证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原汁原味”,而不注意相关产品的市场关注度和前景效益。在实践中,要把握好度,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互利共赢。
(四)数字助力“外宣工程”
当“地球村”成为现实,国际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密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影响也越加明显。文化交流互鉴,正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渠道。发挥数字技术的传播优势,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与其他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优势互补,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宣工程”大有可为。
首先,运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国际化再生产,让已有的传统文化数字化产品具备更加广泛的国际化传播品质。比如提高相关影视、出版物的翻译推介水平。可以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智能翻译等手段①,将相关产品转化为其他地域文化容易接受和传播的方式,充分尊重和照顾不同地域人民的文化接受心理,努力减少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文化折损”,尽可能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魅力。其次,运用前沿数字技术搭建更多自主可控的跨文化传播网络空间与媒体平台,有效整合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其提供丰富的“落地土壤”,以更加广泛地实现跨国界、跨地域传播。再次,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运用5G、区块链等技术优势,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相互交融互动的方式,增强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以多维度、多层次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整体性文化工程,而且是一个必须不断累积、久久为功的事业。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其中极为关键且极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上述几个工程,并不能概括这一宏大事业的全部,只是其中几个重要抓手。未来,我们只有将数字技术的时代优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更加完美的融合,把全社会所有有利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并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实现技术与文化相得益彰的综合效益,才能真正为中华文明进步赋予巨大动能。
责任编辑 余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