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国际传播三思
2024-06-15胡智锋
【内容提要】在新全球化、媒介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影视历经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在国际传播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了规模化的“走出去”。但碍于中西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地缘文化的疏远,中国影视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仍有长远的道路要走。“求同”是推进影视文化“走进去”的有效路径,借助于共同感知、共同情感和共同价值的内容建构,有效助力书写人类文明多元和谐的共同情怀,推动中国影视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国影视 国际传播 共同感知 共同情感 共同价值
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推动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在这一背景下,影视艺术作为中国故事的主要叙述者和中国声音的有力传播者,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全球语境下,中国影视艺术更是承载着展现大国文化责任与义务的重要使命。
为了打破西方文化的壁垒,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世界平台,中国影视文化必须持续增强其在国际传播中的声量,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当前,得益于国家对国际传播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影视产业规模和制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传播渠道的日益拓宽,中国影视国际传播已迎来新格局。
一、中国影视国际传播的新成就与新进展
(一)渠道拓宽:打造平台化传播矩阵
当下,众多流媒体平台的崛起,不仅重塑了海内外用户的观影习惯,也为中国影视的国际传播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当前中国影视的海外传播主要以“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两种模式为主。
1.“借船出海”模式
“借船出海”模式,是指中国影视内容利用国际成熟的流媒体平台和分发渠道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这种方式通常需要与外国的流媒体平台、影视公司或其他媒体机构紧密合作,使中国的影视作品传入国际市场。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海外平台的市场影响力、品牌知名度和广泛的观众基础,进一步推动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沟通,从而有效提升中国影视作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海外知名流媒体平台,如奈飞、迪士尼+等,已购买了包括《人世间》《漫长的季节》《小敏家》在内的大量国内精品影视作品的海外发行权或播放权,并在海外实现了大范围传播。
2.“造船出海”模式
与“借船出海”模式不同,“造船出海”模式通过自主创建并运营国际传播平台或媒体账号,构建自主传播体系。这种模式有助于精准地掌控内容的展示方式和推广策略,使中国影视作品更深入地触及海外用户群体,同时还有助于保护中国影视在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自主性。有了这种文化自主性,才能拥有清晰表达自己文化存在的样貌以及相应的物质化形态的文化话语权①。
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等长视频平台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有近1亿以上的海外用户,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②。特别在东南亚地区,2023年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在东南亚地区的视频收视率在所有同类平台中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③,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在北美地区,微短剧平台的崛起为中国影视的“造船出海”提供了新机遇。以中文在线旗下的枫叶互动(Crazy Maple Studio)推出的短剧“出海”产品Reelshort为例,它主打短剧+爽剧的模式,快速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截至2023年底,其海外日均活跃用户已超160万人次④。
随着海外传播平台的快速发展,中国影视的国际传播格局已由“内容出海”转向“平台出海”,中国影视行业通过“借船出海”模式与“造船出海”的协同联动,逐步打造中国影视的海外传播矩阵。一方面,通过“借船出海”,中国影视作品能够迅速融入全球流媒体生态,借助现有平台的流量和用户基础,实现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另一方面,通过“造船出海”,中国也在积极建立自己的国际传播平台和媒体账号,以更自主、更深入的方式推广中国影视文化。这种双轨并行的策略不仅确保了传播的广度,也保证了传播的深度,从而为中国影视的国际传播打开了全新的道路。
(二)口碑提升:题材多元化
“出海”渠道的拓宽也提升了中国影视的海外影响力。202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⑤显示,根据对谷歌新闻(Google News)媒体报道的语义分析,可以观察到“最佳”“荣誉”“顶尖”三词出现次数最盛,其中也不乏“喜爱”“出色”“影迷”等高频词汇。这种影响力一方面体现在海外受众对国产题材的接受更为多元,另一方面表现为国产影视作品在海外受众中的口碑也在提升。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集在国际传播舞台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面貌,打破了以往古装题材、武侠题材一统天下的格局。越来越多元的影视剧集出现在海外观众面前,有《人世间》《繁花》等年代剧、主旋律影视剧,也有《三十而已》《幸福到万家》等现代都市类影视剧,还有《三体》《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科幻类影视剧,受到海外观众的高度关注和共情,为世界展现了一个更为立体、多元的中国形象。这也符合当前国际化的市场环境和多元文化的需求,通过持续输出优质化、多元化的文化内容,逐步扭转海外用户对中国影视的片面、错误认知。
同时,多元化的影视内容传播也为未来影视内容地区性的精准分发提供了可能。非洲国家用户热衷于中国现代题材电视剧,韩国、东南亚的用户群体则对古装题材的兴趣更浓厚,欧美观众则钟情于中国功夫题材的影视作品。面对不同文化地区,需要将影视作品有针对性地调整其传播内容和方式。
(三)创新实践:以人工智能赋能
第一,AI算法助力视频内容筛选用户,实现影视作品的精准化分发。基于强大的算力,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突破传统的受众调查方式,更为精准地理解国际传播受众需求、研判国际舆情走向,为国际传播提供策略性参照。
腾讯视频的国际版WeTV,借助AI算法成功构建了覆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细化用户画像。这些精确的用户画像使得AI能够更准确地为用户推荐国产影视作品,特别是那些具有跨文化魅力的内容,如古装剧、武侠片等。这不仅增加了国产影视作品在海外市场的曝光度,也显著提升了用户的观看率,为中国影视产业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关注和喜爱。
第二,AI字幕翻译打破了国际传播的语言文字障碍,助力国际传播的降本提效与提质增效。传统的字幕翻译往往受限于译者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而AI字幕翻译技术则可以通过大量的语料库和深度学习模型,实现自动、准确、高效的翻译。这不仅降低了翻译成本,提高了翻译效率,还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也增强了影视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爱奇艺基于通用的后编模式(Machine Translation Post Edit,MTPE)翻译模式,通过自研的多语言台词机器翻译技术,持续优化人工翻译效率,翻译耗时降低了30%。
第三,文生类AI视频制作赋能中国影视生产。文生类AI拥有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打造的AIGC技术支撑制作的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正式上线,并同步在欧洲、美洲等地的主流媒体播出,触达海外受众近1亿人次。《千秋诗颂》以古诗为题,利用文生视频AI为古诗赋予了新的生命和视觉冲击力。传统的古诗往往是通过文字传达情感和意境,如今通过上传参考风格图片和指令的输入,文生视频AI可以生成与古诗内容相符合的场景和动态效果⑥。这使得创作者能够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想象力,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视觉效果,助力中国文化的传播。
生成式AI打破了传统由人类主导的影视创作规律,影视作品的内容构思、审美表达均被机器的学习、计算所代替。在当今的AI影视艺术制作中,人机协同已成为影视艺术国际传播的新趋势。
二、中国影视国际传播的主要困境
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内容的提升和影视传播技术的助推,中国影视行业已经初步拥有了与世界对话的基础和实力,但这仅仅完成了中国影视“走出去”的第一步,中国影视在国际传播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困境。
(一)意识形态斗争加剧
自“冷战”结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意识形态斗争已经逐渐从军事和政治领域转向了文化和信息领域。影视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成为了这场斗争的焦点之一。以“文明优越论”和“二元对立论”为代表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更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并对中国的影视作品进行断章取义的解读,甚至是恶意的污名化报道。
以电影《流浪地球2》为例,这部影片在国外上映后,就遭遇了不少污名化的声音。一些西方媒体和评论者对该片进行了片面的解读,将其中的集体主义和自我牺牲价值观歪曲为对个人主义的压制和抹杀。
(二)文化价值差异
文化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国际传播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随着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理念的盛行,各族群国家间的互动与交流越发频繁深入,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文化空间正在缩小,但不同地区间的文化距离依旧存在。布鲁斯·科格特 (Bruce Kogut)和哈伯·辛格(Harbir Singh)将文化距离定义为“共享规范与价值观在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差异程度”。也就是说当两种文化的文化距离越大,其对于“异”文化的认知或认同也就越困难。当前依据文化距离,我国内地影视对外传播的区域大体可分为五个“文化圈” ⑦,即港澳台文化圈、亚洲儒家文化圈、世界华语文化圈、欧美文化圈、拉美—非洲文化圈。
如果说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更多表现在一种外在的传播阻力,文化差异作为历史、宗教、文化沉淀的结果,更多是一种内生的文化传播壁垒。以往的国际传播更多以亚洲文化圈为主,由于文化距离较近,对于中国影视作品的接纳程度比较高。但随着中国影视国际传播的规模不断扩大,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时,缘于这种差异,文化误读、文化折扣便成为影视国际传播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差异一直是国际传播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影视作品的传播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观众往往需要借助字幕或配音来理解文本内容。然而,这种理解往往并不完全准确,尤其是在翻译具有高语境特点的中国文化时。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微妙情感在翻译过程中往往难以被精准传达,这导致了海外观众对中国影视作品的理解受限,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对中国文化内涵的深入感知。虽然利用AI工具在翻译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语料,尤其面对涉及中国文化深层内涵和情感时,AI还是显得力不从心。如《甄嬛传》国内热播后,成功“出海”到欧美国家,也受到当地华人观众的欢迎。但在外国人的语境中,并没有诸如“贵妃”“皇贵妃”“才人”等称谓,都统称为“伯爵夫人”,这就大大影响了观众对作品某些情节中所要表达的深沉含义的理解。
对于这样一些带有中国文化深刻烙印的语言,可以通过人工翻译弥补。但伴随着中国影视作品与产业蓬勃“出海”的进程,影视外译研究、外译水平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却难以与极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相匹配。这种不匹配不仅影响了中国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效果,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力。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并重视中国影视国际传播所面临的困境。要实现中国影视作品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传播,并深入根植于世界文明的土壤之中,我们需要从内部开始,深入挖掘并传播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不仅要让中国的影视作品在国际上被看见,更要由内而外地释放中国文化的魅力,传播中国价值,最终推动各国别族群间文明的交流互鉴,实现美好的愿景。这是中国影视国际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三、提升中国影视国际传播效能需要打造三个“共同体”
当今世界,全球化不仅表现在经济资本超越国界流动上,还表现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在新媒体的加持下,交流更多地呈现在全球社交媒体、影视荧屏的观看与互动中。因此,影视作品作为中国国际传播的重要文化载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影像作品中着力打造“感知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影视国际传播的效能,推动中国影视高质量发展。
(一)共同感知:以直观体验构建“感知共同体”
影像似乎正在成为一种世界语言。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听语言符号,本身就与人类的真实观看经验直接相关。“随着技术传播媒介的发展,媒介呈现形式倾向于更多地复制真实世界中的交流样态或是人性化的传播环境。”⑧保罗·莱文森认为,人类在近现代社会发明的各种媒介技术,都是为了复制前现代世界的真实交流环境,都是为了要重返人类传播环境源头的伊甸园。也就是说,媒介的发展似乎正在呈现出一种人性化趋势,即一切技术的进步,最终都指向了建构更加人性化的交流环境。影视作品就是这样一种无限接近人性化交流的文化形式,为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吃穿住行”是人类感知体验中最基础的组成单元。无论文化、民族、语言有多大的差异,对“吃穿住行”这些与个人日常生活、直观体验息息相关的议题,个体都天然拥有着浓厚兴趣。而影视作品无限趋近真实人类交流方式的特性,更是为建立基于直观体验的“感知共同体”提供了可能性。在“出海”成功的美食纪录片中,这种直观体验的特性体现的十分明显。《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风味原产地》等一系列中国美食纪录片推出之后,成功发行至全球。《舌尖上的中国》发行到了东南亚、欧美等27个国家和地区,首轮海外销售额达到35万美元;《风味人间》在腾讯视频点击量超过10亿人次,成功发行至全球8家电视台;同系列作品《风味原产地》被美国奈飞公司买断全球版权,已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真正获得国际传播成效。
《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类作品,用呈现“色、香、味、形”的方式,直接调动勾连起阅听人的味觉、嗅觉、触觉等直观感知。隐藏在美食背后的乡愁、记忆、故事被默默吸纳进入这个“感知共同体”之中,形成真正基于直观体验的理解和接受。这种基于直观体验所建构的“感知共同体”,通过对人类共同经验的直观呈现与表达,用饮食勾连不同文化和地域背景下人们的共同生命经验,有效地抹平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沟壑和文化误读,增进了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共情传播:以共情机制打造“情感共同体”
无论何种国籍、肤色和文化背景,对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全球人类来说,在人性深处可能共享着同一套可以触发内心情感共鸣的心理机制。因此近年来,共情传播成为国际传播研究中的新兴范式。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他人沟通的一种心理过程机制。通常可以理解为个体对他人的情绪状态、情感认知做出的反应。所谓共情就是一个“个体面对(或想象)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情绪情景,首先产生与他人情绪情感的共享,而后在认知到自我与他人有区别的前提下对总体状况进行认知评估,从而产生一种伴有相应行为(外显或内隐行为)的情绪情感反应,且主体将这种情绪、情感和行为指向客体的心理过程”。⑨因此,无论来自何种文化背景和国籍,只要能够撬动隐藏在人类情感结构中共通的情感认知系统,就能够从情绪、情感出发,最终完成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级的共情反应,并使受众最终做出行动。“出圈”的国际传播案例美版《甄嬛传》(Empresses in the Palace)的热播,将为共情传播如何可能以及“情感共同体”如何形成提供参考。
2015年3月,美版电视剧《甄嬛传》以中文原声、中英字幕的方式登陆美国主流媒介平台奈飞(Netflix)。与国内版本不同,美版《甄嬛传》将故事重点放在爱情主题之上。爱情,作为全球人类共通的情感认知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始终是各类影视、文艺作品的表现母题。美版《甄嬛传》重点讲述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子,在追求个人爱情的道路上经历各种磨难,最终不断成长的故事,将一个女性从少年到老年所经历的爱情生动描绘刻画出来。
共情传播将更具感性特征的人物、故事作为表现对象,通过感性的故事呈现直接触发受众深层心理层面的情感共鸣。“人们会出现反应性情绪(比如恐惧、愤怒、快乐、悲伤)以及“叙述性情绪”(比如骄傲、爱、嫉妒、羞耻、内疚、仇恨、嫉妒、谦卑),并给这些情绪带来意义,生产出与之相关的话语表达,进一步激发故事讲述。”⑩在共情机制的作用下,受众经由“情感唤起—情感认同—情感共鸣”的共情路径形成“情感共同体”,超越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桎梏,直接促进国际传播中情感认同的形成。
(三)共同价值:以价值共通形成“价值共同体”
在国际传播中,以往因为价值观、话语体系、文化折扣、文化误读造就的困境数不胜数。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同为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互相之间必然存在着共通性。这种共通性直接表现为价值观的相似性。
“相似性既可以通过人口学特征、国籍归属等客观特性的匹配实现,也可以通过观点、价值观或经历等心理或主观特征的共享达成。”11以往中国国际传播影视作品中,更多聚焦的是作为“我”的民族性叙事,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刻板印象和东西方价值观鸿沟,导致割裂、误读、不认同现象比比皆是。在当今国际传播的有效路径中,以全世界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传播依据,以“我们”做为表达主语,在题材选择、符号表达、作品表现上注重与人类共同价值相关联,才是确保传播效能提升的有效方式。
从“我”的民族性到“我们”的世界性话语转换,昭示着在中国影像作品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创作内容与国际社会的人类共同价值的契合,用世界性的视角进行内容创作,才能收获好的国际传播效能。中国电影《封神》在国外电影市场收到的热烈反响,说明了以人类共同价值作为创作核心的有效性。
2024年春节期间,《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法国掀起观影热潮。法国观众表示可以完全理解《封神》的内容和意义,及其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和思想。除了高质量的动作场面、冒险故事、先人法术和奇幻史诗之外,吸引外国观众的核心是少年英雄的成长与父子家国之间的选择等价值观。尽管《封神》的故事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宏大的史诗叙事,但是其中呈现出来的个体独立、父子关系的叙事,却能够直击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价值共同体”。
因为无论东西方,少年成长与父子关系始终是人类故事叙述的永恒主题。如老商王帝乙与次子殷寿、西伯侯姬昌与义子雷震子和次子姬发、纣王殷寿与太子殷郊等父子命运的纠葛,都在诉说个人如何在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庞大的家族权力中成长,并挣脱家庭、父权和体制的规训,成为现代意义上独立的个人。他们或成功或失败,但这确实都是每个个体成长中避不开的历程和关卡。这些是人类在世共通的价值观呈现,但在影视作品中又保有了中国元素、中国风格,因此能够在海外观众中形成价值上的共通。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探寻异质文化间的共同性成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人类社会唯有清楚认知与他人共在的形势,以及超越东西方二元思维定势的限制,才有可能化解文明冲突,建立起真正和平的世界交往秩序。因此,进入国际视野的中国影视作品,应致力于书写人类文明多元和谐的关系,讲述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国文化同世界文明的密切性,通过打造“感知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的方式,经由直观体验、共同情感、人类共同价值的认同渠道,在不同文化间达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追寻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真正提升中国影视国际传播的效能。
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的国家战略性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23ZD06)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智锋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叶大扬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赵旭东:《文化的自主性与文明的互惠性——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逻辑及中国观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第20页。
②《2021-2023中国电视剧海外传播影响力研究报告》,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17/8134027103006016.shtm,2023年12月19日。
③Southeast Asia Online Video Consumer Insights & Analytics (Feb. 2024),AMPD Research,https://media-partners-asia.com/product/southeast-asiaonline-video-consumer-insights-analytics-feb-2024/.
④《“短”亦精悍,演绎“剧”变——文化内容出海系列(一):微短剧出海深度报告》,弘则消费传媒,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10/8021047040006044. shtm,2024年03月13日。
⑤黄会林、郭星儿、蒋正邦:《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平台传播效果研究——202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第39页。
⑥李丹:《首部中国原创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千秋诗颂》播出——一场中国诗词与人工智能的“双向奔赴”》,《影视制作》2024年第3期,第24页。
⑦胡智锋、杨宾:《传播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140页。
⑧[美]保罗·莱文森著:《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论》(邬建中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6页。
⑨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等:《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心理科学展》2009年第5期,第964页。
⑩吴飞、王舒婷、陈海华:《提升中国国际传播中的共情力》,《对外传播》2023年第6期,第12页。
11张昆、张明新主编:《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报告(2020-2021)》,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01-117页。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