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代诗圣杜甫的英雄主义激情

2024-06-15文玥林

中国故事 2024年4期
关键词:英雄主义激情杜甫

文玥林

【导读】杜甫长久以来被视为忧国忧民的典范,其形象被定义为深沉、忠厚、对弱者的苦难充满怜悯和同情,但他并非仅只有这一面,相反,杜甫有着丰富的多面性,其中就包含着属于他的“英雄主义激情”。本文将从怀天下之心以铸忠诚、坚心中之守以强执着、留心中之境以求朴实三方面对杜甫的英雄主义激情进行讲述。

“愤怒出诗人,忠义见诗胆”“诗圣作诗史,江河万古流”,此是对杜甫的贴切形容。杜甫这一生看过大唐的盛世繁华,也看过大唐的残破不堪。或许大多数人看来,杜甫的形象总是与忧国忧民相关,深沉、郁闷、忠厚、对弱者的苦难充满怜悯和同情。然而,他的形象并不仅限于此。他曾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怀壮志的少年,有“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的年少轻狂之心性,心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政治抱负,半生归来仍是“暮年且喜经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的快乐老翁。更重要的是,杜甫一生激荡着强烈的英雄主义激情,他崇尚卓越、强悍、威猛,厌恶懦弱、平庸、愚昧。

一、“英雄主义”的概念辩说

《辞海》对英雄主义的解释是“主动完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的气概和行为”。词典中的定义则强调“社会向进步方向发展而斗争的忘我精神,坚强和勇敢”,将英雄主义的特征归结为个人首创精神、个人的事业及其意义三方面。而马克思主义则揭示了英雄主义的社会历史根源。英雄主义源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伟大历史任务,没有群众的伟大自我牺牲精神和热枕,便不会有革命的胜利和历史的进步。每一个新的社会形态,都会催生群众之间的英雄主义。衡量英雄主义的标准并非抽象的自我牺牲精神,而是英雄人物的行为与他展现的价值观。在英文韦氏词典将英雄定义为“因伟大或勇敢的行为或优良品质而受到尊敬的人”(aperson who is admired for great or brave acts or fine qualities)。英国倡导因个人行为和品质而受到尊重的英雄形象,并不特别强调自我牺牲精神。与之相对,我国的英雄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始终弘扬的是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的气概与行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英雄主义精神。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对英雄主义的重要诠释。英雄的品质是英雄精神的核心基础,是支撑英雄完成英雄事迹的内在精神力量。英雄的品质在于忠诚、执着、朴实。本文从杜甫的诗歌出发窥探其英雄主义激情,从内容方面切分,可分为怀天下之心以铸忠诚、坚心中之守以强执着、留心中之境以求朴实三部分。

二、杜甫“英雄主义激情”之内容

(一)怀天下之心以铸忠诚

杜甫于长安考试,却不料被李林甫编导的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所迫害,由此落榜,开始四处奔走献赋。因献出三大礼赋,获玄宗赏识,却因李林甫为主试者,并未获得官职,此时的他仕途失意,生活贫困。在《进三大礼赋表》中,他坦言自己生活困苦,“买药都市,寄事友朋”。卖草药的收入不够,必须寄居在朋友家中。他还说:“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时常没饭吃,衣服破旧得要用布条一根一根连接起来。杜甫于长安求官数十载,终得“授河西尉”一职,他却选择“不就”,究其原因,是因他不愿意“凄凉为折腰”,委屈自己做地方上的小官,更不愿“束带向乡里小儿”。他情愿做一个闲散小官。朝廷改任其为右率府兵曹参军,他才接受,并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为官的他却仍自称布衣,说明他始终认为自己是老百姓中的一员,怀有天下之心。诗中写到自己家中“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家中贫瘠,没法养护自己的幼子,这让他深感痛心。他将自己的遭遇与百姓的困苦相连,“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诗人想起了失去土地的百姓,盼望丈夫归来的思妇,以及镇守边疆的士兵。此时的他唯有用“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来表达自己的痛心。

再如,天宝十五年(756年),杜甫追随玄宗入蜀,任左拾遗。后战乱之际被贬华州,于洛阳返华州途中,目睹了惊魂稍定的人民再次受到了战乱威胁,连未成年的男孩和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被迫入伍,心痛地写下了“三吏”“三别”等名垂千史之作。至新安县时,闻“白水暮东流,青山犹未哭”之声,他对“中男”尽力安慰:“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投宿石壕村时,遇“有吏夜捉人”,家中无人,唯有老翁,却仍须充军,此时的他无法对老翁说安慰之辞,只言道“独与老翁别”便戛然而止;至潼关城时,望守关将士以史为鉴,道“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对将士们进行劝告与提醒。此时的杜甫忘却了自己的处境与被贬的命运,眼中只有民不聊生、百姓困苦和国家动乱。他想要王朝平定叛乱,维护统一,所以拥护正义的战争,但当他看到百姓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时,又对发动安史之乱的人和对酿成灾祸不管不顾的统治者感到无比愤慨。

杜甫尽管历经这样的苦难,但仍不忘关怀百姓,不忘思虑士兵,不忘关注朝势,于困苦之际,仍能想到别人,这便是杜甫的怀天下之心:察百姓之苦,赋英雄主义之激情。

(二)坚心中之守以强执着

年少优游时,杜甫遍游各地,曾作《房兵曹胡马》,用传神之笔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马”。此马拥“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之貌,有“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之能,正因有这样凛凛生气之马,让诗人得以挥洒“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之气概,展示年少杜甫锐意进取之精神。杜甫另作《画鹰》一诗,描绘画鹰的威猛姿态和跃跃欲试的神情,于诗中的最后写下“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抒发诗人自命不凡、痛恨庸碌的壮志豪情。也作《望岳》,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之志。

历经困守长安、战乱流离、蜀中漂泊之困局,杜甫又因为房琯进言被贬,被迫“归蓬荜”。他作《北征》,开创“以文为诗”的先河,用类似“赋”的传统写法,写出自己在归途中的所见所闻,并陈述自己的见解。对待“归蓬荜”,他写道“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委婉地表示这是皇帝对自己的恩惠,虽已觉察朝廷对他的疏远,但其忠君之心是不会改变的;以“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朝野少暇日”“回首凤翔县”表达自己不忍离开,想要尽忠职守的心情。虽然统治者待他不公,但他仍给予国家最美好的祝愿,“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期待国家再回盛世,前途光辉。此时虽被遣归,但家国之心犹在。此时杜甫家中贫苦,“妻子衣百结”“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曾经富足的生活如今却只能以补丁维持,面对这样的家庭境况,他却并未自顾悲悯,而是转念一思,“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他心中所念不只是自身的困苦,更有对国家大事的忧虑。这是超脱自我,历经磨难仍能保存的赤诚之心,他始终念及天下,思及百姓,思之忧之。

(三)留心中之境以求朴实

有人曾言道“一个民族的伟大之处和道德的进步,可以用他们如何对待动物来加以衡量”。于杜甫而言,他虽历经苦难,但心中仍然留有一片天地。

他有着齐物之胸怀。《北征》中写:“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花费几十字写山间野果。杨伦在《杜诗镜铨》中认为这是一种“夕阳返照之法”,意在说明景物依旧,人事俱非,用自然景物反衬人事的荒凉。但不论杜甫是出于什么目的写下这一句,我们都能从中窥见杜甫的齐物观。无论是酸的还是苦的果实都平等地结果,众果平等,展现了一种天地的博爱。他并未简单地停留于丰收的喜悦和红黑相间的美丽,而是穿透表象,感受生命的根柢。树木历经寒霜酷暑后的“结果”,正是其生命存在的最大的意义,杜甫跳脱尘世之外,关注到自然中那一点生命中的伟大,体会造物主的阳光雨露与博大无私,这与他自身的经历也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

他有发现生活小确幸的能力。尽管生活流离失所,但他总能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处世之道。美国总统林肯曾言:“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承受悲惨命运的能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这是痛失幼子之悲。曾“甘受杂乱聒”,拥有深沉父爱的杜甫,怎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呢?可此时的他却念起“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将个人的悲哀转向大我的悲哀,超越自我,放怀自我,从“可怜自己”扩大到“悲悯别人”。这种情怀正是杜甫英雄主义激情的体现,也是他的处世良方。杜甫也从不吝啬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关注。于《落日》中写:“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于《徐步》中写道:“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于《狂夫》中写道:“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于《江畔独步寻花》中写:“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即使历经了磨难,他仍然保留着一颗“赤子之心”,有着孩童般的童真无邪。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杜甫以幽默的态度坦然面对。在《空囊》中他写“翠柏苦犹,晨霞高可餐”。苦涩的柏树,天边的彩霞,都是自己的“灵丹妙药”。他感慨“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世人大多苟且偷生,但我仍坚守我的道路,追求理想并付诸实践。他并不怨恨世界的不公,也没有愤世嫉俗的不满,而是以一句“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的自嘲结束,将前面的艰难惨况感悟冲淡,用轻松愉悦之态收尾,以此振作精神,以鼓士气。这就是杜甫独有的人格魅力和英雄主义激情。

三、总结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一代诗圣杜甫正是这样,他怀天下之心、坚心中之守、留心中之境,以此强固自己的英雄主义激情。

参考文献

[1] 朱贻庭. 伦理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 《简明伦理学词典》编辑委员会. 简明伦理学词典[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3] 论语·大学·中庸[M]. 北京:中华书局,2015.

[4] 孟子.  孟子[M]. 北京:中华书局,2015.

[5] 莫砺锋. 杜甫十讲[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

猜你喜欢

英雄主义激情杜甫
杜甫改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杜甫与五柳鱼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杜甫的维稳观
我的英雄主义情结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