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象化的文化标识

2024-06-15陈泓锦周若云

中国故事 2024年4期
关键词:花脸侗寨侗族

陈泓锦 周若云

民族文化源于一个群体的共同记忆、社会和历史流变,是一种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不断融合、消失或延续的精神产物。“节日不仅是一个民族从古至今社会、历史实践的缩影,也是族群共享的集体记忆,赋予民族文化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侗族源于古“百越”族系,是中华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其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节日也有很多。侗族文化源远流长,通过以侗族谷雨节为代表的文化标识,具象化地传承民族精神内核。

侗族的居住地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带,以肇兴千户侗寨为全国之首,史称“溪峒”。这些地区土地肥沃,山水环绕,温度适宜,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传统的水稻耕作民族中,侗族是一支重要的代表。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侗族逐渐形成许多独具特色的稻作农耕文化。在谷雨节中,“泡谷种”“制作乌米饭”的习俗展现了侗族人民对农耕文化的尊崇;“行歌坐月”“丢卣卣”“打花脸”的习俗,展现了侗族人民风格迥异的恋爱方式。迄今为止,谷雨节依然是其他民族了解侗族、体验侗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媒介。因此,本文以肇兴侗寨的谷雨节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来研究谷雨节如何以真实具象形塑发散拟像的文化,延续民族精神,增强社会群体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一、侗族谷雨节:农耕文化具象化

(一)泡谷种:迎接春耕

谷雨节的起源就是传统农耕社会中农事活动的时间点。侗族居住地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的环境为水稻种植、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反映自然节律变化的“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标志,人们根据不同节气的特点,科学地安排农业生产。

侗寨的谷雨节来源于“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在每年的4月19日至4月21日。在《群芳谱》中解释为“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冷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雨量增加,因此谷雨节后便是水稻播种的时机。

每年的谷雨节当天,农民会把去年留好的谷种倒入缸里,注入清水,这叫“泡谷种”。饱满的种子会沉淀下去,半饱半瘪的种子会浮于水面。等到谷雨过后,种子发芽了,就可以播种水稻。“泡谷种”是侗族人民为迎接春耕做的准备,饱含人们对农业收成的期待,体现了侗族传承千百年的农耕文化。

(二)做乌米饭:感恩黄牛

在农耕劳作中,水稻播种前要先犁地。传统的犁地由人力进行,将较深层的土壤翻到表层,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水分渗透,让水稻根部充分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然而,同等大小的田地,若仅用人力需要两天,黄牛犁地只需3小时。因此,为了提高农业耕作的效率,黄牛代替了人力拉犁耕田。四月恰逢春耕时节,黄牛每天都在耕田,农民通过做乌米饭,来表示对黄牛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

每年的谷雨节之前,农民便上山采摘南烛树叶(灌木丛),用水洗净后,再用碓臼捣烂泡在水中。待水变得墨黑后,用纱布滤去碎叶,再将糯米倒入如墨的汁液中浸泡。待糯米变得乌黑发亮后,用筲箕将糯米沥干上甑蒸熟,乌黑油亮又喷香的乌米饭便做成了。

如今,侗寨大街小巷都有售卖乌米饭包烤肉的摊位,深得大众的喜爱。这种以食物为媒介表达感激之情的做法,展示了侗族人对大自然、农耕文化和人畜合作关系的深刻理解。

二、侗族谷雨节:婚恋文化具象化

(一)行歌坐夜:侗族传统的相亲方式

“阿妹坐夜守闺房,阿哥走寨探窗来;月下对歌诉衷肠,情歌唱给我的郎。”这是过去侗族青年男女之间的一种恋爱习俗,称为“行歌坐夜”。“行歌坐夜”侗语直译为“鸟腊篾”,即“唱歌谈情闹姑娘”之意,它在过去是侗家男女的主要相亲方式。

行歌坐夜一般在农闲时节(春耕前和秋收后)进行,谷雨节是春耕前最后的闲暇时间。异宗族的青年男女,在夜晚围着火堂互诉衷肠,姑娘们会一边纺纱织布或做针线活,一边轻轻哼唱着小调。小伙子们则坐到自己心仪的姑娘身旁,以歌代语,弹起侗琵琶。伴随着缠绵絮语和动听的琵琶声,男女情歌对唱。彼时当地普遍认为,“腊汉”唱得好歌才能讨得老婆。

据历史记载,在乾隆年间流传着一则《珠郎娘美》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勤劳朴实的珠郎和一个心灵手巧的娘美,在唱歌的过程中相互倾慕,最终私定终身。这是有记载以来最早的“行歌坐夜”。从音乐的角度来看,“行歌坐月”通过男女对唱,丰富了侗歌种类。从恋爱观的角度来看,“行歌坐夜”体现了侗族人过往岁月里多元的价值观念,财富在当时并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然而,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手机社交软件以飓风般的速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逐渐取代了“行歌坐夜”这种传统的相亲方式。如今在谷雨节,“行歌坐夜”已然改变了存在的方式,由侗家儿女相亲方式变成男女合作表演项目,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保留了“行歌坐夜”的生存空间。

(二)分享乌米饭:侗族订婚的“喜糖”

“节日被视为承载着民族集体记忆的媒介,同时也是共同精神支柱、个性展示以及民族认同的重要表现之一。”在谷雨节当天,作为侗族饮食文化象征之一的乌米饭,又被当作“喜糖”,在亲友间赠送。是订亲的吉祥物和标志。若是家里有已经订亲的媳妇,男方家要提前准备好乌米饭和酒肉等,在午饭后由男青年送到女方家作为订亲的礼物,礼物越丰盛,说明男方家境越殷实。这些礼物中,女方家留够自用的,其余的都要送给所有参加晚上活动的亲友,意味着将祝福和美好传递给亲友。

此外,若是寨子中有待嫁姑娘的人家,在谷雨节这天都会蒸好上百斤乌米饭,上门来讨要乌米饭的人越多,说明这家的姑娘有人缘,受男孩们喜欢,家里人会觉得有面子。村民们为了讨上好彩头,都会到姑娘家扔竹篓,讨要乌米饭。

如今,谷雨节讨乌米饭的习俗仍然存在,人们用讨来的乌米饭作为晚餐的一部分,享受节日里的美好和祝福。

(三)“丢卣卣”和“打花脸”:侗族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

在谷雨节,“丢卣卣”和“打花脸”是侗寨青年男女寻觅和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卣卣是侗家人的日常用品,用毛竹篾片和篾丝编织成各种花纹图案,涂以桐油,是侗家人装饭食的盛器。

谷雨节夜晚,侗族男子会在卣卣里装上糖果,趁着夜黑悄悄扔到心仪的女子家里,这一活动称为“丢卣卣”。女子取出卣卣里的食物,放入回礼,再将卣卣放在门口。待男子取回卣卣的时候,女子趁机把“锅烟灰”抹在男子脸上,以便认清是谁在眷恋着自己,这一活动称为“打花脸”。若卣卣里回的是花袋、鞋垫,代表她也对男子有心意,若回礼是乌米饭,代表她对男子的婉拒和祝福。

谷雨节的举办是侗族人民在特定时空阈限下的自我狂欢。如今,“丢卣卣”和“打花脸”在谷雨节仍是一项热门活动。不同的是,现在卣卣的回礼不止有乌米饭,还有猪肉和酒,足够人们饱餐一顿。“打花脸”则从抹锅灰变成抹蓝靛泥,大街小巷都有售卖蓝靛泥,无论认识与否,都会被抹黑脸,甚至谷雨节一度被营销成了“打花脸节”。“打花脸”的过度商业化,使其失去了侗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意义,也反映出人们缺乏对侗族文化的了解。

“丢卣卣”和“打花脸”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需要通过反复性、周期性的谷雨节,更好地构建和维持这一独特的婚恋方式,将节日文化与人们的情感、记忆相联结。

三、侗族谷雨节:民族精神的具象化

(一)交流与协作

学者陈钿莹表示,“文化作为一种发散拟像,呈现的是社会、历史和认知网络不断发展融合变化的流动样态。”节日作为一种浓缩的文化物像,以模仿历史的情景或体验过去的社会生活等具象的民俗活动表征出来,既促进了参与者的交流与协作,又增强了社会成员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在谷雨节有一项活动名为“抬官人”,侗语叫“店宁蒙”,需要村民们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去完成。“抬官人”是为纪念一个斩妖除怪、保侗寨平安的英雄吴志和。“官人”由侗寨的小孩替代先祖,身着彩衣,分坐两乘滑竿轿子游村,模仿得胜归来的仪式。在两位“官人”四周,一行由村民扮演的装扮怪异的人前呼后拥抬着轿子,前有舞刀弄棍的营卒、勇士开路,左右有渔夫、乞丐表演,后有一行人放鞭炮、吹芦笙断后。“抬官人”摹拟侗族先人锄地、舞棍、赶牛、捉鱼和跳芦笙舞等,再现了侗寨过去的社会现象和传说。

侗寨素有“抬官为人,天下太平”的俗谚。“抬官人”是娱乐与祈愿的结合体,促进了侗族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团结,传承了族群交流与合作的精神,加强了民族凝聚力。

(二)传承与发展

根据作家冯骥才的研究,中国自2010年至2020年期间,共有36万个自然村庄消失。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的乡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减少。然而,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遗产。

“乡村的衰败景象并不完全是村民自愿选择的结果,因为在工业文明理念下乡村是缺乏价值的。”为了提高生活水平,数以亿计的村民抛家舍业、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从而导致年轻一代对侗族文化的认知逐步递减,极易断裂侗族文化的延续性。

作为一种“浓缩的文化物像”,节日以真实具象抵御工业文明理念下城市扩张对民族文化的侵蚀,是重建地方与地方感的重要策略。谷雨节依托于肇兴千户侗寨,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谷雨节中,“泡谷种”和“制作乌米饭”承载的是侗族人民对于农耕文化的尊重和对勤劳黄牛的感谢;“行歌坐夜”体现了侗族青年男女传统的相亲方式;“丢卣卣”和“打花脸”展现的是侗族青年人表达爱情的方式。“抬官人”再现侗寨过去的社会现象和传说。谷雨节的举办不仅为当地及周边社区带来有效的经济利益,也让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和发展。

四、结语

节日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人类与文化,诸如农耕、饮食、婚恋等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空间中所创造和表达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行为的载体。谷雨节正是这个桥梁,它把一个节日变成了一种民族的标志,它呈现在节日里的各种民俗活动,充分地传达着侗族的精神与信念。作为农耕文化、婚恋文化、民族精神的象征,谷雨节将发散无形的文化具体化、有形化,成为由内向外层层联系的桥梁,在这一过程中侗族文化不断传承,从而拥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韩亚辉,李涵. 仪式观视域下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日传播研究[J]. 科技传播,2021(4).

[2] 陈钿莹. 表征与记忆:红色文化的具象化建构[J]. 思想理论教育,2022(10).

[3] 覃彩銮. 侗族传统节日文化[J]. 广西民族研究,1994(4).

[4] 宁坚. 延续500年的侗寨谷雨节[J]. 方圆,2017(8).

[5] 罗羽.“百节之乡”歌舞起,助推旅游复苏强[N]. 新华每日电讯,2023-04-24.

[6] 河文香. 中国传统谷雨节气文化元素在插画中的运用[D]. 延边大学,2021.

[7] 吴雪云. 传播学视域下的侗族口传文学研究——以《珠郎娘美》为例[J]. 参花(上),2023(12).

[8] 方昌敢. 民族节日旅游中的文化表演及地方建构——以广西侗族多耶节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9] 彭科峰. 警惕“消失的村落”[N]. 中国科学报,2012-10-26.

作者简介:陈泓锦,四川传媒学院。周若云,四川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花脸侗寨侗族
花脸
花灯和花脸
肇兴侗寨
音画之旅 百里侗寨踏歌行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花脸一朵朵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侗寨里的斗牛舞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苗乡侗寨乒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