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纪念碑性雕塑的表现形式

2024-06-15刘欣

中国故事 2024年4期
关键词:纪念碑雕塑艺术

【导读】纪念碑性艺术在古今中外的社会发展潮流中都占据了重要的文明地位。随着艺术逐步介入公共空间,以往常见于特定场所的雕塑、装置等作品逐步成为户外面貌的一部分。其中,纪念碑性作品承担着一定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纪念碑性雕塑作品为例,讨论它们在公共视野下的艺术形式和表达特点,包括雕塑的具象和抽象表达的探索,形态、材料与所表达观念的呼应关系,以及纪念碑性雕塑作为沟通时空的介质与环境的交流方式,希望通过这样的梳理,对日后的新兴作品形成一定的判断认识。

据卡特琳·格鲁的观点,艺术进入到城市和郊区,这不仅是物理意义上将作品搬到一个公共空间(相较于教堂、展馆等有特定拜访人群及相对封闭的空间而言)的过程,更是一个让公众通过作品相遇并发生交流的介入过程。只有那些将美学与伦理、公众性并置的作品才具有公共的意义。“公共艺术”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此之前,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已然是公共视野下普遍存在的制作,所以这个概念更多是由文化内涵所定论的。而在中国美术界,从艺术形态到认知观念,公共艺术、公共雕塑和本文探讨的纪念碑性雕塑(城市雕塑的一支)也不是同步发展的。

一、从具象到抽象的艺术创作形式的探索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作品,纪念碑性雕塑多采用具象表达的方式。从公元前2270年的纳拉姆辛王纪念碑到西汉时期的“马踏匈奴”,从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碑到橘子洲头的毛主席雕像,这些作品都是借助人物或事件的视觉形象来表现、表达纪念和崇敬的历史意识。进入现代艺术时期,受到哲学思想和现代主义的影响,艺术家不再囿于对作品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开始挖掘所表达对象的本质,用象征的手法传达内容之外的隐喻。

在198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提交的《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报告中,提到“城市雕塑是一个文化的象征,既可以歌颂革命业绩,纪念历史人物,反映时代精神、潜移默化地教育群众,鼓舞群众;也可以装饰环境,美化生活,丰富城市面貌”。从此可知,“纪念”和“教育”的功能性更为重要。当时的纪念碑性雕塑为有效突出纪念对象,总体以具象写实为主。雕塑主体呈现为单体的圆雕或群雕,以浮雕用作局部表现,用真实客观的手法描绘历史人物或事件,带领观众穿越时空直击历史面貌,激发观者的崇敬之情。比如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的雕塑群(1989,叶毓山等)、广州解放纪念碑(1980,潘鹤、梁明诚)等。除了延续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一些雕塑还体现了创作者个人的叙事风格。创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注入了自身的情感,并以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完成于1990年的李大钊纪念像正是融合西方传统雕塑的手法和中国传统文化而成的经典作品:雕塑制作没有完全遵循写实手法,而是在保留了李大钊个人鲜明外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其气质、身份以及为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借鉴魏晋时期雕塑宏宽、以方为主的理念来塑造肩部,用夸张手法来凸显出李大钊沉稳、大气、“铁肩担道义”的英雄形象。

随后,在社会开放的文化交流中,艺术家们借鉴了西方抽象雕塑的创作方式,开启了纪念碑性雕塑制作的创新阶段。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五月的风”(1997,黄震)和“五卅运动纪念碑”(1990,余积勇、沈婷婷),它们对结构与解构进行了尝试。进入21世纪,艺术家对抽象手法的运用愈发成熟。2008年,南京市长江和秦淮河交汇的三汊河口耸立着一片红色景象,这是吴为山教授为纪念渡江战役而创作的大型主题雕塑“千帆竞渡”。这组群雕提炼出风帆这一象征性符号,进而转化成抽象的几何语言和色彩语言来表达。整个雕塑以截面为五角星的直线柱体组成,从排列形式上看宛如迎风的风帆。高低不一的柱体既有节奏韵律的形式美感,又呈现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恢宏气势。雕塑的色彩运用也十分讲究,选择的“金陵红”代表着自信与昂扬的胜利主题。

中国现代的抽象性纪念碑雕塑实际上是融入传统艺术创作中的“意象”概念,并与具象、抽象结合运用的成果。1987年的“怒吼吧!睡狮”、1997年的“无名烈士”、2021年的“旗帜”等作品都是具象与抽象的共存体。创作者将自身和大众共同的精神信念转化为熟知的具体造型,然后加入意象内容,实现作品的升华。这些作品在兼顾个人情感叙事和集体意识的同时,完成了对重大主题的纪念碑性表达,作品整体和外部的视觉元素都在引导观众与社会产生交流。由此可见,雕塑艺术在现代艺术创作形式的实践,对公共性的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呼应作品主题的创作形态和材料

纪念碑性雕塑应体现出永恒性、宏伟、静止等观念。西方学者认为,“力量等于伟大”,人们将空间的体积感转化为伟大意志力的展现,由此我们能够看到埃及金字塔、罗马万神庙、俄罗斯的“The Motherland Calls”等体量巨大的纪念碑性作品。中国传统美学以“大”表述崇高,有“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的说法。虽然此处的“大”更侧重于主体和社会价值,但与对象世界联系起来考虑的这种特征是相近的,因此,中国历代的纪念碑性作品也遵循着这个理念,例如开凿于唐朝的卢舍那大佛、橘子洲头高达32米的毛泽东青年像等。除了大型的体积,高耸、挺拔的形态也可表现出威严、宏伟之意。垂直向上的形态代表着勇健、强劲的积极力量,可引发人们的敬畏之情,如立于广阔的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美国国家广场的华盛顿纪念碑等。

纪念碑性雕塑的设计理念发生了转变——从过去的崇高雄伟转向了平和包容。在此期间,陆续出现了一些引发公众反思、与所纪念历史共情的当代雕塑作品,它们的形态也与传统的作品有所差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家破人亡”这尊雕塑,其体型巨大,高达12.13米。这尊雕塑中的母亲形象象征着祖国,尽管伤痕累累,却仍如大山般屹立不倒。传统的纪念性人物雕像通常会选择集体记忆中有代表性的形象进行塑造,而当代雕塑家李象群则选择去符号化的方式,还原出真实、富有生命力、亲和而可亲近的生动形象,如“红星照耀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作品。又如渡江战役总前委五人雕像,在宽阔的广场中比例虽小,但人物质朴的形象与随和的动作可以让人们感觉伟人似乎就在身边。

为了确保纪念碑性雕塑永恒性的表达,雕塑材料的选择多倾向于石头这类自带坚实耐久属性的材质或金属这类稳定的材质。例如,雨花台烈士雕像就借用了石材的性质来表达浑厚、稳重、坚韧之义。从经济性和易塑性的角度来看,潘鹤的“开荒牛”为表现更多细节纹理选用了青铜作为材料。当代艺术的表达形式也能在材料上得到体现,能源纪念碑、鹿窟事件纪念碑等采用了不锈钢材料,其高反光和光滑的质感赋予了作品更强烈的现代感和工业感。

雕塑的形态和塑造材料都属于这门艺术的物质表达,而本文所探讨的雕塑类型中的纪念性则属于精神表达,这两种因素的对话,印证了黑格尔所说的雕塑是艺术的一种理想形态的观点,其中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达到了平衡与相互融合。

三、环境空间与雕塑艺术的交流

《美学》中曾强调“雕塑和它的环境有重要的关系……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这一观点提示雕塑家,尽管雕塑本身是独立的艺术作品,但它总是需要安放在某一特定的方位。因此在创作时,雕塑家就应该考虑到作品与所处位置环境是否协调,以及如何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此外,雕塑的置入也会赋予该空间更深层的意义,例如香炉湾的“珠海渔女”(1982,潘鹤)、郑成功雕像(1985,时宜)等,都成为体现城市文化内核的标志符号。

较早出现的与周围景观、建筑相协调又极具现代艺术理念的雕塑是华裔建筑师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位于公园的休闲小道旁,刻满逝者名字的黑色的花岗岩石碑,能把外部景观和行人的身影反射进来,人们面对倒影时,就能联想到阵亡的士兵。这种仿佛就在身边的历史能让悼念者生发悲悯,也能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面貌,雕塑艺术尤其是纪念碑性雕塑一直都循着特有的道路前进发展,但也从不缺席与世界当代艺术理念接轨的机会。2021年,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完成了一次改造,在原有的双拥广场中置入了一组铁锈色的雕塑墙以及一组红缨枪林的雕塑。从高处看,一组如飘动的红色丝带的雕塑把原本独立的两个广场连结起来,喻示了军民手拉手,且丝带雕塑上镂空的五角星形状和广场中央的放射性线条相呼应,宛若是五角星发出的光芒,极具象征意味,红缨枪林的周边墙上还挂着济南战役的图像。符号性的雕塑与革命历史的见证相互搭配,非常自然地融入了烈士陵园的氛围当中。这种将“双拥建设”和“红色精神”的内涵以现代主义的创作形式展现给人们的做法,是一种结合了革命文化与当代公共艺术的全新表达,给未来中国纪念碑性雕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案例。

纪念碑性雕塑在适配的地点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题意义和纪念价值,而所在的公共空间也能通过雕塑得到文化内涵的提升。陵园的改造变化虽小,但得益于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充分融合,这些雕塑所表达的红色文化会逐渐唤起人们的记忆,用最贴近生活日常的方式引发人们的共鸣,并让他们不自觉地迸发出本能的神圣感和庄严感。

四、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纪念碑性雕塑作品内容主题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因为用于创作的重大题材需要时间的沉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外来文化全面进入中国社会,全球化趋势如同洪水般扑面而来,对艺术家而言,这无疑是给传统创作模式“升级换代”的绝妙时机。他们结合了国际艺术的创作理念,产出了许多兼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优秀作品。当代艺术的抽象表达不仅是视觉造型结构认识的进步和变化,更是哲学思想和观念价值的体现,这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不谋而合,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革新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如今,艺术场域也成为不可忽视的概念,当亨利·列斐伏尔将空间与政治、生产、权利等捆绑讨论,艺术也逃不开空间概念的影响。艺术家不再持有作品的唯一话语权,正如纪念碑性雕塑的纪念性不应只停留在作品本身,而应活络于公共视野和社会群众的联系之中。

参考文献

[1] 卡特琳·格鲁. 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M]. 姚孟吟,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何桂彦. 关于中国城市雕塑的几点思考[J]. 美术观察,2021(3).

[3] 戚家海. 体制与创作——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与80年代中国城市雕塑[D].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0.

[4] 李庚坤. 历史传承与时代重塑——中国纪念碑雕塑40年发展历程回眸[J]. 美术,2021(9).

[5] 郎钺. 红色情怀与时代风貌的交融——浅谈吴为山教授作品渡江战役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千帆竞渡》的形式理念[J]. 城市建设,2009(47).

[7] 谭玉龙. 抽象性纪念碑雕塑的兴起与探索[J]. 美术,2021(9).

[8] 巫鸿.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 李清泉,郑岩,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 黑格尔. 美学(第三卷上册)[M]. 朱光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作者简介:刘欣,北京电影学院当代艺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纪念碑雕塑艺术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纪念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写实雕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八月,纪念碑在闪光
爆笑街头艺术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