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愚孝为何可风: 近代报刊所载割股故事及其评论探究

2024-06-15梁爽

中国故事 2024年4期
关键词:报刊

【导读】近代割股故事既延续了其在传统地方文献中的叙事模式,呈现出叙事要素趋同和公式化的虚构特征,又增加了割股后果的正反面描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无论虚构还是真实,这些割股故事都在近代社会中长期风行,传播着“愚孝可风”的劝孝观点。近代割股故事的传播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故事本身真假难辨以及官方政策的变化不定且难以落实等多重因素有关,这提示我们应注重从存在虚构的故事文本中发掘相对真实有效的历史信息。

“割股”原义指割取大腿肉,其目的主要有充饥、祭祀和疗亲等。这一行为最早的记载当属《庄子·盗跖》中“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一条,后在不同朝代均有出现。学界对于割股现象和故事的研究已是汗牛充栋,其中的代表之作如邱仲麟的《不孝之孝:隋唐以来割股疗亲现象的社会史考察》,于庚哲的《割股奉亲缘起的社会背景考察——以唐代为中心》和吴佩林的《地域社会中的割股疗亲》等,均从社会史的视角研究较早时期的割股行为。此外,余新忠的《明清时期孝行的文本解读——以江南方志记载为中心》也在研究地方志的《孝友传》时,通过对割股孝行故事的文本解读,透视其生成逻辑和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但上述研究基本将时段限于古代,对于近代割股行为的研究付之阙如。笔者目前所见的专门研究只有陕西师范大学李甜田的硕士论文《中国近代割股疗亲行为研究》一篇,且该文仍是将视野集中于明清割股疗亲的传统地方志文献,对近代才创生的大批报刊文献重视不够。近代地方志的书写对前代地方志多有沿袭,难以突破史料载体本身的局限,而报刊文献的创作和讨论则更为自由多元。本文即着眼于近代报刊中的割股故事,旨在分析故事文本呈现出的新旧特征及其象征意义,并结合当时割股故事引发的社会舆论争议和相关评论,理解导致近代割股故事不断生成,以及“愚孝”为何“可风”的历史语境。

一、虚构或真实:割股故事的文本分析

对明清割股行为的既往研究已经注意到,地方文献如地方志和族谱中记载的割股故事往往带有浓厚的官方意识形态和虚构故事色彩,真实性有待验证。割股故事逐渐固定和趋同的文本叙事模式即其虚构性的体现,这大致可被简化为“割股故事=割股者与对象+病症+原因+割取+仪式+结果”这一模板,下举一例:“唐多病,某年患肝胃症,缠绵半载,屡濒于危,医窘于术。孝女日侍母侧,见状忧心如焚。一夕,伺室内无人,起至中庭,焚香籁天,愿以身代。祷毕,出利剪刲左臂肉一方,煮汤和药以进。母饮而甘之,病若失。”这一段割股故事中,救治对象为“唐(氏)”,割股者为“孝女”,所患病症为“肝胃症”,割股原因为“屡濒于危,医窘于术”,割取部位为“左臂肉”,仪式为“焚香籁天,愿以身代”,结果为“(母)病若失”。大量阅读和梳理这些割股故事可以发现,割股过程中割股者与救治对象往往有血缘或亲缘关系,割股原因基本归于病情危急但“医术罔治”“药石无医”,祈祷仪式也大致相同。故事中割股治疗的病症和割取部位各不相同,结果却都指向病症的顺利治愈,似乎不同身份关系的人任意割取自己身上一块肉,经过神秘的仪式,即可达到包治百病的效果,而这即便不是站在现代医学的角度,仅出于正常的逻辑推理也是难以成立的,这种叙事逻辑上的趋同和反常即可体现出部分割股故事的虚构性,以及割股行为的符号化和象征性。

而在近代社会中,一方面,近代报刊中所载的割股故事部分延续了地方文献的传统叙事模式。例如,《申报》刊载过一则《割股疗夫》的故事,《国华》亦有一则同样题为《割股疗夫》的故事,二则故事大致沿用了明清地方文献的叙事模式,其真实性仍然难以考究。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在查阅报刊时,甚至发现了完全套用同一模板的两个割股故事,现将其摘录对比如下:

“奉化陈某,樵采为生,奉母至孝,所入咸供甘旨。今秋母忽患疟疟病,稍愈而胸际忽生一疮,红肿如桃,渐至溃烂,大如碗口,病势甚危。陈侍奉汤药,蹀躞床头,夜以继日,愁急万分,神疲形瘁。正倚床假寐,朦胧间似闻人言:汝母之疮非人膏涂之不能合口。陈惊而起,然遍觅人膏终不可得。因思有割股疗亲之说,潜往厨下,用厨刀割取膺肉一片,毫不知痛,用布包裹,割处血亦即止。遂取肉和草药熬膏涂母患处,讵甫经旬日,疮口即合,健旺如初。陈喜甚,解布视伤处,新肌亦生。噫,是非纯孝感天安能如斯之捷。如陈某者,于樵夫中得之,不可为世风哉?”

“桃红地方李氏妇,依其夫以耕种度日,事姑至孝,所得咸供甘旨。今秋姑患痢甚剧,赖妇尽心调养得愈,忽又发疽于背,红肿如桃,渐至溃烂,大如碗口,势甚危。妇侍奉汤药,蹀躞床头,夜以继日,焦急万分,形瘁神疲。正倚床假寐,朦胧间似闻人言:汝姑之疽非人膏涂之不能合口。妇惊而起,然遍觅人膏终不可得。因思有割股疗亲之说,遂潜往厨下,用厨刀割取臂肉一块,毫不知痛,稍用棉花包裹,割处血亦立止。遂取肉和草药熬膏涂姑患处,讵甫经八九日,疽口即合,健旺如常。妇喜甚,解棉视伤痕,新肌亦生。噫,是非纯孝感天安能转危为安如斯之捷。如妇者,竟于农家中得之,不可为世风哉?”

不同年份的不同人物割股治疗不同的病症,而割股原因、过程和结果的叙述竟至于几乎一致,甚至评论文字也基本相同,这显然不合逻辑。因此不难推测,近代报刊中所载部分割股故事的确难言真实,有相互传抄的可能,同样具有一定的虚构性,这再次说明割股故事的象征意义往往大于事实意义。

另一方面,近代报刊中所载割股故事的叙事模式又呈现出一些新特征。首先,近代报刊中所载的割股故事多对救治者的结果有所描述,但不一定正面有效。如,“昨闻寗城贵神庙前故绅章殿撰之嫡侄,某日前为父病笃,于夜深时割股煎汤以进,而病势仍未稍减,越日长逝。”“年近四旬,于光绪癸巳阳月患疾渐笃,药饵无灵,其夫弟念幼时提挈之恩,刲肉和药以进,卒亦无效。夫割股疗亲谓之愚孝。”类似割股救治但无效的报刊记载不在少数,与明清地方文献中如出一辙的正面效果有所不同,正反兼具的割股效果反而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其次,近代报刊所载的割股故事还补充了对割股者本人身体状况的描述,且同样存在正反两面的效果记载。过去地方文献中割股故事虚构性也体现在割股者结果的记录缺失上。故事中往往只提到割股救治者的痊愈,而割股、割肝甚至剖心肺者在割股后的身体状况却不得而知,这在医疗水平不足的古代社会显然值得怀疑。这或许是因为割股行为既违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孝观念,又被视为至高孝行的内在矛盾体现,因此传统割股故事中往往将之隐而不写,刻意回避这种矛盾。但是,近代报刊中开始较多出现割股者割股后的身体状况描述。如,“(女)割右股片肉煎汤进母。其病日瘥,至今痊愈,而女亦无恙云。”“近来母病已愈,而女已瘦似柴枯,且左臂肿烂。母穷诘之方知系割股疗亲,纷传邻里,莫不称道云。”两个割股故事都以文本实例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损伤身体与倡扬孝行的内在矛盾。不过,也有与此截然相反的描述:“(聂夫人)竟效古人割股疗夫,惟投药无灵,而夫人之腿部巨创,亦成致命伤矣。无何聂氏病殁,夫人带病治丧,送终事毕,入医院疗养,因治理不善,竟因破伤风,亦于十四日逝世。封建思想之害人,可以知矣。”这一故事便将割股行为的矛盾和危险性完全凸显,以论证作者“封建思想之害人”的核心观点。

显然,多面而非固定的结果描述在总体上增强了近代割股故事的可信度,但具体来看,我们仍无法准确认定这些故事孰真孰假。并且,笔者认为,如若倡扬割股孝行者可以借助虚构割股故事以维系传统孝文化,那么反对割股者当然也可能如法炮制效果相反的割股故事以抨击封建传统孝思想,挑战和解构古代割股记载和官方主流意识长期建构起来的孝道话语和孝行氛围,传播“非孝”的近代新潮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回到故事传播的历史现场进行思考。

二、愚孝之可风:割股故事传播的历史语境

割股疗亲作为一种特殊孝行,由于其毁伤身体的事实及可能带来的“不祀”风险,早在明清以前就受到批判,明清时期更被归于“愚孝”,官方也在制度上不再褒扬和鼓励割股行为,但是割股行为并未因此消失,割股故事仍流传不止。虽然民国时期现代医学知识不断传播,但近代报刊中的割股故事描写的迷信和“愚孝”行为仍被赞为“可风”,并不会因其“愚”而隐讳不彰。如题为“慈谿孝子割股之可风”的割股故事中,作者于文末还是发出了“如杨氏之愚孝真不可及也”的感叹。在笔者看来,“愚孝”之所以“可风”,与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借由近代割股故事结尾发表的诸多评论发现一些端倪。

割股故事的传播与近代社会矛盾的凸显有所关联。有人借割股故事揭露现代姑媳矛盾之激化:“晚近世风日下,非孝之声浪日高。尝观姑媳不睦者,比比皆是。偶有细故,竟致各不相让,并逢人各道其短,一似有宿仇者。为人子者,往往偏护其妻,家庭诟病,莫苦于此。观陆氏妇有此贤德智勇,能割股治其姑病,实属罕闻,亦近世妇道之不可多得者也。特录之,以志表扬。”有人借割股故事批判现代夫妇情谊之不再:“割股疗亲之事,虽属迷信,然须至诚之心,方可有感于灵。况近年之女性,能明恋爱真谛,有几许者。惟夫妇本宜相互敬爱,然现代之妇,至于夫,所欲多奢。苟未遂意,则争吵反目随之而起者,比比皆是也。”有人则借割股故事感叹世风之浇薄:“以未成年之姊弟,竟亦出此惊人之举,在此世风浇薄之余,固可为敝屣父母者,作灌顶之醍醐。但一按此举之残酷,则又有矫正之必要,毋使以讹传讹,剜宝贵之血肉,而作无补实际之愚孝也。”作者虽不赞成残酷的割股行为,但也理解割股故事整治社会风气的益处。不过,也有人对此种论调深恶痛绝:“各处的报纸对于割股的事情,常常有得登载,而且事实登完之后,报馆的记者还要加上一些忧世嫉俗的批评,和教亲励节的奖语,什么‘世风日薄,纲常堕地,割股疗亲其孝可风之类的微言,不特令人肉麻,而且违反人道。”因此,此言也提示着我们,世风和割股在当时常被社会舆论联系起来看待,这些“微言”屡屡随割股故事一起登载,说明传统孝文化和人伦道德在近代的确遭遇了困境。

割股故事的传播与其自身的真假难辨也有关系。1914年7月22日,《时报》上刊登了一则标题为“小学生割股医亲”的新闻,文章简述了萍乡矿立第三小学二年甲级学生屠文官割股救母的事迹,其割股孝行已经被校方查实并获优奖。新闻作者感叹不已,还补充评论道:“是岂沽名钓誉毁伤以侍亲者所可同日而语耶?”据此或可推测,作者所讽刺的“沽名钓誉毁伤以侍亲者”在当时应该不在少数,既说明那时便有民众质疑各种割股故事的真实性,也再一次引发笔者对报纸上刊载不断的割股故事的真实性的怀疑。所以,正是由于当时存在着各种以假乱真的割股故事、沽名钓誉和借机敛财之徒横行的不良社会风气,才显得该学生真实的割股孝行更为弥足珍贵,其行为即便仍被称作“愚孝”,但也值得新闻界为之报道和传扬。

割股故事的传播还体现出官方政策的变化不定和难以落实。清王朝对待割股疗亲行为往往又禁又旌,同治年间江苏巡抚恩铭就曾上奏朝廷旌表割臂疗亲孝女汪韩氏获准。北洋政府于1914年3月制定《褒扬条例》,其中规定民众凡有孝行,“妇女节烈贞操、可以风世者”,均由大总统发放匾额等以示褒扬。但《时报》当年又刊登一则消息,内容为“汤化龙请旌表蒋作宾之母割股救夫,内务部拟议驳”,时间也在《褒扬条例》颁布之后,显然该政策的执行或非易事。这也促进了当时报刊中割股故事的书写和传播。1928年9月18日,国民政府内政部长薛笃弼提出“凡割股和药之愚孝迷信习俗,不近人情之望门寡,青年守节等,一概不予褒奖,以免养成神迷残酷及违背人道之风尚”,制定了新的《褒扬条例草案》,要求地方相关部门一体知照。但是地方官员褒奖割股孝行的文章仍可见诸报端,1937年《四川月报》上便有《宜宾冷专员褒扬割股孝子》的文章:“六区冷专员闻之,深感当兹末世,弑父击母时有所闻,吕孝子固世之所谓愚孝。夫愚而能孝,亦足以劝天下之不愚,特题赠‘纯孝可风,并跋语于后,作成匾额,专送孝子家,以资褒扬,而挽颓风云。”这再次说明了官方对于割股孝行的政策变化不定与难以落实,因而割股故事倡扬的“愚孝”能够继续合理合法地风行于世。透过这些评论性文字,结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状况,我们才能进入当时的历史语境,理解“愚孝之可风”的深层社会成因。

三、结语

近代报刊中的割股故事一方面延续了其在传统地方文献中的叙事模式,呈现出叙事要素趋同和公式化的特征,一些故事甚至除了人物细节之外完全一致,具有传统故事的虚构性;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对割股者和救治者割股后果的描述,且既有正面描述又有反面描述,总体上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但我们仍不能将之简单地视为真实故事。然而,无论来自虚构还是真实,这些割股故事仍长期风行于世,不断传播着“愚孝可风”的劝孝观点。从报刊文献中割股故事相关的评论性文字中,我们还能发现近代割股故事的传播或许与近代社会矛盾的凸显、故事本身的真假难辨,以及官方政策的变化不定且难以落实有关,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我们解释象征“愚孝”的割股故事为何“可风”,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传统孝文化在近代的困境和发展,为当今孝文化的传扬提供历史镜鉴。

参考文献

[1] 吴佩林. 地域社会中的割股疗亲:清代地方档案中的政治、法律与社会[M]. 北京:中华书局,2021.

[2] 邱仲麟. 不孝之孝:隋唐以来割股疗亲现象的社会史考察[D]. 台湾大学,1997.

[3] 于庚哲. 割股奉亲缘起的社会背景考察——以唐代为中心[J]. 史学月刊,2006(2).

[4] 余新忠. 明清时期孝行的文本解读——以江南方志记载为中心[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7).

[5] 李甜田. 中国近代割股疗亲行为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13.

[6] 缪孝女刲臂疗亲记[N]. 虞社,1932(188).

[7] 割股疗夫[N]. 申报,1884-4-9(2).

[8] 割股疗夫[N]. 国华,1910-12-2(6).

[9] 樵夫割股[N]. 新闻报,1893-12-18(10).

[10] 农妇割股[N]. 申报,1895-12-11(3).

[11] 汤化龙请旌表蒋作宾之母割股救夫,内务部拟议驳[N]. 时报,1914-7-30(3).

[12] 宜宾冷专员褒扬割股孝子[N]. 四川月报,1937(5)

作者简介:梁爽,暨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报刊
本刊推荐2024年优秀教育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少儿报刊创新经营及转型思考
报刊阅读策略微探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