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2024-06-15涂忠静

中国故事 2024年4期
关键词:外在美内在美诗经

【导读】《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代表作。《诗经》内容丰富,涵盖劳动、爱情、战争、徭役等多个方面,是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中与女性相关的诗歌多达百余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诗经》时代女性形象的丰富样貌。

一、前言

《诗经》中涉及女性形象的篇目众多,据相关统计,《诗经》共计305篇,其中涉及女性的诗歌有141篇。《诗经》记载了许多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是河边的被追求者,或是田间的劳动者,或是为家庭劳累至年老色衰最终被抛弃的苦命者。不过,《诗经》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远不止这些,值得我们进一步细致体会和分析。

二、《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外在美与内在美

(一)外在美

对人外在美的描摹,通常涉及容貌和姿态两方面。《诗经》中描写女子容貌姿态的经典篇目是《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是卫人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歌。诗中所用的比拟物“柔荑”指初生的茅草,比喻女子手的纤细白嫩;“凝脂”指凝冻的脂膏,比喻洁白柔滑的皮肤;“蝤蛴”是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借以形容女子颈部的美;“瓠犀”是瓠瓜的子,因其非常洁白整齐,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牙齿。诗歌中用这几种物象来形容女子肤白貌美的容貌特点。该诗歌题目中的“硕”字意为高大修长,从中可以看出《诗经》时代以女子高大健壮为美,这种美被赞誉为“硕美”。诗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传神地描绘了女子的神态,楚楚动人的笑靥和顾盼生辉的秋波跃然纸上。

(二)内在美

人物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对于周代的女性,还是对于现代的我们,内在美都远胜于外在美。《鄘风·载驰》便是描写女性内在美的一例: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穉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该诗的女主人公是许穆夫人,这首诗歌是她在祖国卫国被占领后,为吊唁祖国的危亡而作的。“悠悠”一词表现了许穆夫人的急切之情,即使有人阻拦,也阻挡不了她对祖国的思念,体现出许穆夫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女子善怀,亦各有行”,作者身为女性天生感性,多愁善感,在国家危难之时岂能不心急如焚。尽管在周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许穆夫人的这种思想和行为,却表现了当时女性强烈而清醒的自主意识。

《鄘风·载驰》是女性爱国主义的深刻表现。如果我们将视线转向《诗经》中的婚恋诗,探究其中对女性的刻画,能更鲜明地感受到女性独立意识的强烈。如《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歌中运用大量心理描写,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真实的想法,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内在美主要表现为情感的真挚和内心的独立。尽管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正在不断下降,但《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却展现了她们内心的坚定和笃实,以及她们感情的热烈与奔放、专一和深沉。

三、《诗经》中女性形象阶段性分析

《诗经》时代正处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时期,此时女性的地位尚未完全下降,所以当时的部分女性没有被严格的礼教所束缚,仍然保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向往自由的精神。尽管如此,这些女性依然要遵循一定的礼法制度,家庭中女性与男性地位的不平等开始显现,这一点在《诗经》中的许多诗歌中都有所体现。

(一)恋爱中的女性形象

《诗经》中描写的女子在恋爱时表现出自主性,她们可以自主选择恋爱的对象,同时也善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倾诉思念之情。《召南·摽有梅》这首诗表现了女子迫切的求爱之心: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该诗主要表达了逾龄未嫁女子盼望出嫁的急切心情。“梅”与“媒”同音,引出婚嫁之意。女子看见成熟坠落的梅子,便联想到青春易逝而自己还未嫁的人生现实。人生苦短,女子看似大胆热烈,但其实内心也充满了辛酸和无奈。诗中女子虽未出嫁,却敢于大胆追求爱情,表现出当时女子恋爱的自由以及对自我幸福生活的勇敢追求。

在《卫风·氓》中也写到了女子恋爱时的片段:“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将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个时候的女子处于恋爱阶段,对未来的人生转变尚不可知,但是在恋爱中,她用自己的真心去对待男子,敢于坦诚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在《诗经》时代,女子在恋爱中是自由的,她们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能够积极主动地追求所爱,自主选择婚恋对象。

(二)新婚时的女性形象

对于《诗经》时代的女性来说,新婚意味着组建自己的家庭,是她们人生中的幸福时刻。在当时,嫁人在当时被称为“归”,未出嫁的女子在娘家只是“暂住者”,因此新婚对她们而言象征着人生崭新的起点。《诗经》对新婚的描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诗歌描绘了一对平民夫妻在天刚亮时醒来的对话,于日常生活中见浪漫气息,宁静而温馨。这一时期的新婚夫妇之间,男女地位相对平等,可以平等地交流对话。许多学者称这类诗歌为新婚之诗,多是因为在当时,只有新婚夫妇才能展现出如此其乐融融的画面。

另一首著名的新婚诗是为人熟知的《周南·桃夭》,该诗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的出嫁氛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出嫁的姑娘如刚盛开的桃花一样美丽而茂盛,如此美丽的姑娘,嫁到男方后将会“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诗中的“宜”和“家”都出现了三次,不仅赞叹姑娘人美心善,而且强调美丽的姑娘将会给丈夫及其家人带来吉祥和幸福。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在新婚时,女性还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中。她们的出嫁将会开启全新的家庭生活,新婚的幸福美满使女性对婚后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期待,自由恋爱的她们对自己的婚姻也抱有很大的信心,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所以,从恋爱到结婚初期,这个时代的女性都享有相对自由和自主的地位。有的诗歌甚至表现了女性对父母指派婚姻的反对态度,如《雍风·柏舟》中就表现了女主人公追求婚姻自由,公开反抗父母之命。但她也并不绝情,而是以清醒独立的意识说明自己渴望婚姻自由,并寻求了父母的原谅。

(三)结婚后的女性形象

在结婚后的阶段中,女性在新的家庭中已承担起重要角色。她们不再是恋爱中那个率真的少女,也不再是新婚时众人夸赞的新妇,而是扮演着朴实的劳动者和相夫教子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家庭中。然而,《诗经》时代正值男性地位逐渐上升之际,女性在这一时期的地位逐渐下降,其婚后形象多表现为思妇和弃妇。

《诗经》时代战争频发,部分男性因服役之故,经常远离家庭,这就造成了许多婚后女性在家思念远处丈夫的情况,比如著名的《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首诗写出了家中妇女对在外服役丈夫的殷切思念。鸡、羊、牛都自己归家了,自己的丈夫却还是没有归来,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归来。既然不知归期,明日的期盼也变得渺茫起来。于是,“我”只能默默祈祷,盼望“他”在外面不要受到饥渴,一个感情细腻真挚的古代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弃妇诗是人们最为熟知的诗歌类型之一,例如其中经典之作《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从女性形象入手分析,我们会发现这首诗囊括了前文所述的三个阶段。恋爱时,女主人公急切而深情;新婚时,“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充满着期待和欣喜。然而,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婚姻悲剧诗。婚后的女主人公任劳任怨,忍受着苦不堪言的生活,支撑起整个家庭。由于当时女性秉持着忠贞不一、从一而终的信念,所以即使夫家生活又苦又累,她们也愿意用尽全力去经营好这个家庭。但令人悲哀的是,当家庭步入正轨后,丈夫却变了心。当女主人公因为困境想要回到娘家寻求安慰和帮助时,她所得到的只有耻笑。在当时的社会,女性如果选择“离婚”,将面临财产和名声的损失,但这并没有打败她,她仍然敢于反抗和批判,最终与背叛自己的丈夫诀别。

如果说《卫风·氓》塑造了一位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那么《郑风·遵大路》则带来了另一种弃妇形象: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

诗中的女子惨遭抛弃,她一面极力挽留,一面悲怆地哭诉。与《卫风·氓》不同,这首诗的女主人公十分深情。即使丈夫不令人如意,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她依然选择原谅,并苦苦挽留丈夫。

结婚后,《诗经》中更多地呈现出思妇和弃妇这两类女性形象。她们恋爱时的自由心态和新婚时的美好期许都已不复存在,在承担起家庭重任的同时还要忍受丈夫的“不思其反”,实在令人悲哀!

四、结语

《诗经》时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些形象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息息相关。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多数女性形象往往被描绘得卑微、无助,而《诗经》的女性形象却截然不同,她们热爱生命,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值得我们深入品味。《诗经》中的爱情婚恋诗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女性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忠贞朴实的爱情观念等,也丰富了后世读者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 彭燕.《诗经》女性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5.

[2] 程俊英. 诗经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涂忠静,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外在美内在美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在衔接教学中渗透数学内在美的策略
“容颜”与“形体”之美
试述体育教师的形象与特点
所谓内在美
浅谈年轻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解题中的数学史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