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分层阅读作业设计方略
2024-06-15林清铃
基金项目:厦门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阅读类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编号:22081)。
摘 要 阅读作业的合理设计是促进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学为中心”教育观的关键,更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通过单元统整、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发设计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有梯度的语文阅读类作业,以评促学,层递式推进真实学习的发生,力求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落实,撬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教与学的融合。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阅读作业;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4)04-0030-03
语文阅读作业是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因素。语文阅读作业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语文课程阅读学习的兴趣、效果,而且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掌握阅读技能,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分层阅读作业设计既能帮助学生有效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基于小学语文阅读类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教师的课堂观察,发现目前小学语文阅读类作业现状不容乐观:一是阅读作业缺少分层、整体设计;二是选材缺乏指向性、条理性,形式单一;三是缺少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跟踪评价。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施行,如何依托现行教材及相关生活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及学情特点,有效落实任务群视域下的分层阅读作业设计与实施成为当前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依据任务群的横向逻辑,任务群视域下的分层阅读作业指的是以项目化学习为基本形式载体,在特定的学习主题下设计一级任务——单元作业总任务,在总任务下面设计二级任务——若干个分任务,在分任务下面再设计三级任务——若干个目标任务,三级任务也就是一个单元最底层的可执行任务。教师可以以学习任务群为抓手,重视阅读类作业设计的分层性、加强阅读类作业设计种类的多样性、重视阅读作业评价的过程性,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类作业模式的新突破。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阐述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分层阅读作业设计方略。
一、重构单元学习内容,一体化设计学习任务与活动
(一)确立单元学习目标,创设单元学习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学习情境,至少应该包括场景、角色、任务和成果这四个要素。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关于阅读策略的单元,其中编排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分别属于回忆性叙事文、科普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三种文体。[2]基于该单元的选文性质与内容,结合该单元的习作和语文园地的要求,笔者将这个单元划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基于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价值定位,即“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3],笔者将这个任务群目标聚焦为“阅读、交流”这一角度,围绕“获取信息”“传递信息”“满足生活需要”三个方面来整体设计学习活动[4]。主题任务是引导、统领整个单元学习活动并贯穿单元教学始终的任务。六年级学生已积累了相应的阅读方法和生活经验,为了让他们既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又能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在不断地思考和表达中获得素养的发展,笔者将此单元的学习主题定为“阅读与生活”,将阅读一篇篇文章喻为推开一扇扇窗户。本单元学习目标为: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以这一目标为指引,笔者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确定为“轻扣阅读之窗,争当阅读智多星”。根据这个核心任务,笔者创设了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境:你是否留意过身边的那一扇窗?一窗一世界,窗内奇妙故事,窗外缤纷世界。打开一本书就如同推开一扇窗,阅读能给我们带来丰富又美好的感受。让我们一起争当阅读智多星,透过阅读的窗户,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去书中洞悉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并与同伴一起记录和分享美好的生活与感受。以上单元学习情境既有对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窗户和阅读,也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当阅读智多星,更有具体任务的安排——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还有最终成果的要求——与同伴一起记录和分享美好的生活与感受。场景再现、角色定位、任务设置和成果表现,均紧扣“阅读与生活”这一学习主题,并最终指向单元总任务的落实。
(二)以目标为指引,架构有逻辑的进阶型任务链
主题任务统领下的学习内容需要被进一步分解成有内在逻辑和进阶关系的几项任务,同时建构新的单元学习历程,指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笔者以该单元学习目标为指引,以情境为主线,以“推开一扇窗”为一级任务,设计了纵向进阶以及横向关联的学习活动,把二级任务统整为“趣玩童年窗”“探索科技窗”“领略文化窗”“打开习作窗”“领你串串门”,每个二级任务下又有相应的目标任务驱动:“趣玩童年窗”下设有入境感受趣、美读品味趣、真情回忆趣、玩起来真快乐;“探索科技窗”下设有话说宇宙生命之窗、探秘宇宙生命之窗和遨游科学海洋之窗;“领略文化窗”下设有我与家人共赏春、我带家人游故宫、做个小小讲解员等可执行的目标任务;等等。通过重构、梳理单元学习内容,适时补充相关资源,引导学生经历体验与讲述、猜测与证实、梳理与表达,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成创造美好生活的目标。
二、分解单元作业任务,分层开发多样性阅读类作业
(一)立足整体,搭建阅读作业框架
根据本单元核心任务“轻扣阅读之窗,争当阅读智多星”,笔者设计了一个作业总任务,即化身阅读智多星,共享美好生活。在总任务的驱动下,设计纵向进阶和横向关联的阅读类作业单,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单元文本,通过完成基础性阅读——轻扣阅读之窗,跟着课文的脚步进行体验性阅读、探究式阅读、生活式阅读,最后实现创造性阅读——美好生活分享会。笔者尝试让阅读类作业贯穿整个单元的阅读学习过程,让作业与单元整体教学内容的解读、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将传统的单篇课文阅读作业进行整合,注重上一篇课文与下一篇课文的衔接,注重递进式地融合,形成一份有梯度、指向多维度阅读素养提升的单元整体化阅读类作业。
(二)多维统整,开发多样性阅读类作业
在作业任务的推进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丰富多样的阅读作业类型。如在开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作业实践中,笔者通过单元统整,创设真实的情境任务,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体验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生活式作业以及创造性作业,把多维度阅读类作业转化为特定情境下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以解答题目为主转向以解决问题为主,深度推进学生丰富实用性语言的体验,打破学科界限,把阅读和交流、阅读和作业、阅读和生活有机联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信息提取、信息传递等能力,拓展学科视野,培育学科素养,提升综合能力。
任务一:轻扣阅读之窗。让学生浏览单元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自主提取阅读方法,并借助气泡图进行梳理。
任务二:趣玩童年窗。依托《竹节人》一课,让学生以手艺人、绘画者和小老师的角色完成体验性阅读作业,力求在角色体验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如让大家教小朋友开展“玩转竹节人”游戏大赛,而大家在当小老师前需要挑战“我会制作竹节人”和“我会玩转竹节人”两项任务。一项是将语文与美术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以手艺人的角色去阅读课文,提取制作方式,以培养学生提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以绘画者的角色去绘制指南,以培养学生梳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另一项是综合实践,让学生以小老师的角色借助现场实物表演形式,完成“我会玩转竹节人”的任务。
任务三:探索科技窗。让学生运用课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完成探究性阅读作业,阅读单篇文本《未知生命起源(节选)》和整本书《宇宙生命之谜》,探究生命的奥秘。
任务四:领略文化窗。融合数学与美术学科,让学生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通过积累关于春天的诗句、制作故宫参观路线图、讲解故宫景点等活动,切身领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任务五:美好生活分享交流会。让学生借助已有的阅读积累,完成创造性阅读作业,即由阅读走向生活,能够借助事例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三、以评促学,层递式推进真实学习的发生
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整体性教学和多维度阅读类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反思,改进学习过程,重视教、学、评一致性,以评促学,层递式推进真实学习的发生。
(一)紧扣任务,关注学习过程评价
评价是阅读作业设计的一个关键。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不但要关注总结性评价,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阅读类作业设计应聚焦“要素”“素养”“任务”“融合”几个关键词,将阅读类作业与语文阅读教学巧妙融合为一体,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关注各个学习任务的达成。为此,要在过程性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以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科技窗”活动为例,学生要完成阅读单篇课文和整本书的任务,与两个任务相对应的表现性评价为:一是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取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二是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地球的兴趣与热爱。以过程性评价推动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力求教、学、评的一致性,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实现真实学习,指向实用性读写能力的提升。
(二)依托量表,促进学生真实学习
对于阅读类作业的评价,应落实在具体的作业任务中。教师应秉承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理念,提前设计含有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与评价结果的评价量表,指引学生根据量表主动、高效完成作业。以“趣玩童年窗”这一任务为例,在实用性交流中,可以围绕任务目标“阅读相关内容,写竹节人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转竹节人”,进行三个水平的分解:水平一是能写竹节人制作指南,会玩竹节人,但其制作指南可能存在过于简单或条理不清、重复啰唆的问题,教别人玩竹节人时缺乏交流、单一刻板;水平二是能分条目写清楚竹节人制作指南,且能边玩边自信自然地说清怎么玩竹节人;水平三是能图文结合、分条目写竹节人制作指南,重难点突出,能自信自然、声情并茂且有条理地介绍怎么玩竹节人。同时,笔者紧密结合“实用性”的特点,围绕三个水平分别对“写玩具制作指南”和“教人玩竹节人”两个项目,融合自评、组评、师评等方式制作不同等级水平的评价量表。此外,教师要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提供多元的评价角度,用精心设计的作业评价量表促进学生阅读,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变“苦作业”为“趣作业”。
总之,要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改变灌输式、碎片化的教学误区,就要以目标为指引进行单元统整,一体化创设学习情境,分解学习任务、活动,制定评价量表,让学生主动、深度参与到学习中。任务群视域下的分层阅读作业设计,实现了“以做题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型,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做起来了、忙起来了,也实现了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的评价转型,落实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同时还能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实,撬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教与学的融合。
(林清铃,厦门海沧华附实验小学,福建 厦门 361026)
参考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23.
[2] 黄国才.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旨归下的阅读与习作教学改进建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之二[J].小学教学研究,2022(24):9-12.
[4] 吴欣歆.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小学语文 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