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精神 厚植爱国情怀

2024-06-14毕朝晖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4年3期
关键词:英山爱国革命

英山县是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故里,毕昇小学以培养活力少年、尚善少年、勇毅少年、笃行少年、慧读少年为抓手,在理想信念、基地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品牌建设等方面发力,传承红色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全面培育新时代“毕昇少年”。

用好三个基地,让土壤更肥沃

爱国从爱家乡开始。学校将课堂“搬”到校外,带领学生与毕昇对话,体验活字印刷;重走长征路,回望燎原星火;祭扫烈士陵园,赓续红色血脉。

走进毕昇纪念园教育基地。该园区是为纪念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发明家毕昇而建的。英山县毕昇纪念园于2023年5月1日正式启用,被列入国家4A级风景区名单。通过充分挖掘毕昇的人生经历与活字印刷文化,打造集纪念活动、科普教育、体验活动、研学实践、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纪念园。纪念园内有四大发明体验馆、体验迷宫、文化体验馆等,适合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体验。毕昇小学将毕昇纪念园列为学校爱国主义基地,不仅符合学校教育发展实际,也是县域打造毕昇文化、创建毕昇品牌的需要。研学活动中,学生变身小小发明家和能工巧匠,现场体验造纸术、活版印刷、雕版印刷、古登堡印刷等传统工艺;学习指南针的使用方法,通过观看多媒体直观讲解,了解火药的成分、作用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与贡献。学校还将爱国教育和活字印刷、茶叶手工制作等结合在一起,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体验中国古老文明的神奇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思考与热情。

走进国家长征文化公园陶河园区教育基地。陶河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二十五军曾在此辗转作战、建设壮大。陶河园区教育基地红色教育资源丰富,毕昇小学坚持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园区,通过重走长征路、观看红色影片、读红色经典、听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系列教育活动,让师生了解英山悠久的红色革命历史,让孩子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传承红色基因,不畏风雨、不怕艰险,将百年红色精神长久传承下去。

走进县烈士陵园教育基地。英山县革命烈士陵园是湖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有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题词。每年清明节,毕昇小学组织师生向烈士敬献花篮、聆听红色故事、诵读革命诗词,重温革命历史。学校有的放矢开展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如三月的学雷锋活动月,“七一”建党庆祝系列活动,中秋、重阳感恩教育,国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教育引导新时代的小学生勿忘国耻,在和平时期继续弘扬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舍己为国的精神,增强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念与决心。

紧扣三大主题,让枝叶更繁茂

毕昇小学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做毕昇活字。学校成立毕昇印刷馆,开发活字印刷课程,组建毕昇活字印刷社团,利用午托、晚托时间,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活字。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的自豪感。

练游泳技能。温泉水育健康人。毕昇小学是国家游泳项目传统学校,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级游泳竞技比赛中荣获奖项近千次。学校利用本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体育课程中开发游泳课,学生基本普及游泳技能。学校成立游泳特长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训练,形成了学校游泳特色教育品牌。

唱红色歌曲。英山是一块“血染红土三尺深”的英雄土地,革命故事广为流传。唱红色革命歌曲是毕昇小学的传统,学校选择100首红色革命歌曲,组织师生天天唱红歌。每节课课前一支红歌,每周组织红歌教唱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唱红歌比赛活动。为了让唱红歌唱出精气神,学校定期组织红歌教学研讨会,深入挖掘红色素材,编写本土红歌教材,把红歌唱出“乡土味”。

讲好三个故事,让营养更充足

英山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侯地,宋为毕昇故里,今为作家之县,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毕昇小学依托“六一”、元旦文艺汇演、“迎新年·颂党恩”故事大赛、“赓续红色血脉”演讲比赛,通过视频、舞蹈、小品等多种形式,以身边人、身边事实现自我教育,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光辉历程,丰富对党的认知,感受党的恩泽。

重温爱国故事。厚植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屈原、林则徐、李大钊、钱学森、钱三强等爱国人物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与中国梦共成长。

讲述革命故事。红色故事波澜壮阔,革命英雄光照山河。姜镜堂、萧伯唐、彭干臣、陈小初等英山革命先烈让人肃然起敬,还有熊熊烈火中的邱少云、铡刀下的刘胡兰、威武不屈的小兵张嘎等让人热血沸腾,他们的光辉形象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让孩子们在感动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浸润和爱国主义的熏陶,把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深深铭刻在心里,奋发图强,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讲好民俗故事。英山在传统戏剧、神话、民间传说、民谣、民俗文化等方面都有丰富多彩的故事素材,讲好英山民俗故事有利于让学生对家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培养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增强文化凝聚力和自信。学校把每年的4月、10月定为爱国主义教育月,重点组织开展爱国故事、革命故事、民俗故事三个类别的故事讲演活动。故事讲演分班级、年级组、学校三个层级进行,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和表彰。

凸现三红品牌,让果实更丰硕

毕昇小学开展“三红”品牌创建活动,进一步把党领导下的红色优势发挥出来,实现了党建工作和立德树人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争创“红心少年”活动。学校制发“红心少年”标准,依托班级积极推动“红心少年”创建活动,每班每月评选10名“红心少年”,每学期学校评选表彰一批“红心少年”。“红心少年”的培养与示范带动,促使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争创“红星班级”活动。学校把争创“红星班级”活动列入工作计划,安排每名班子成员各联系一个年级组,实行“红星班级”年级组长负责制。及时召开争创“红星班级”活动推进会,广泛开展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读红色书籍、办红色黑板报、红色绘画、红色手抄报……

争创“红色学校”活动。学校成立争创“红色学校”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举措,提供经费保障,切实有效推进品牌建设,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革命传统文化气息,接受红色的熏陶与精神的洗礼。建造红色设施,如布置红色“文化墙”、制作红色橱窗、悬挂红色标语(格言)、张贴红色革命宣传画……建立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彰显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优势,开发校本教材,整合育人资源,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活动,常态化开展红色革命教育。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英山爱国革命
词语接龙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英山茶园
爱国学·晒佳作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对英山茶文化资源的整理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老促会“添油加醋” 助推英山旅游强县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