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浸润,厚德熏陶
2024-06-14周学君漆水强杨松国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号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湖北省黄石二中扎扎实实开展书香校园绿色读书行动工程,积极打造书香校园,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书香飘满校园,让书籍润泽学生心灵。
创设氛围,厚植书香文化
学校致力于丰富文化资源,持续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投入,提供硬件保障。
学校2018年高标准建成厚山书院,为学生打造沉浸式阅读环境,有图书12万册,刊物60余种,在开放式书吧里,师生可以自由选择报纸、书籍、杂志等进行阅读,书院的环境优雅又充满读书的氛围,师生可以进行读书交流、分享阅读体会。设立6处电子图书屏,建成电子阅览室,满足学生随时遨游书海的需要。为全校学生购买《文学与人生》等读物,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学校将阅读资源推送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在阅览室、教室、走廊、楼梯等显著位置悬挂有关读书的格言和标语。走进校园,学生时时处处都沐浴在浓厚的阅读文化氛围之中,寓教于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学校还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黑板报、广播站、LED、宣传栏等窗口传播阅读精神,营造书香校园阅读氛围,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课程引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将书香校园创建和常规活动有机结合,时刻践行《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努力实现课内阅读课程化、课外阅读课内化、自主阅读生活化。
学校不断健全课外阅读课程管理机制,保证课外阅读有目标、有内容、有过程、有评价、有保障。
科学设置课外阅读课程,高一注重中外名著阅读,高二注重古诗文阅读,高三注重时事评论阅读。每周用两节课开展读书活动,保证课外阅读课程的顺利实施。语文教师还将时文选粹、名作欣赏等阅读资料加以整合,丰富阅读课的内容。
学校将《红楼梦》等整本书阅读纳入假期阅读计划,成立整本书阅读课题研究小组,设计了四种课型,23个专题,推动课外阅读课程化深入实施。目前,已有7名教师的研究成果在湖北省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案例评比中获奖。
有过程还要有评价。学校采取“辩论赛”“微测评”“微写作”“读书报告会”等方式评估阅读成效。各班定期开展阅读心得或者读后感评选活动,学生定期展示他们的读书笔记和摘抄本,供同学相互观看。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选,宣传优秀的读后感或者书评,并进行集中展示,既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更多学生的鞭策激励。
教师引路,助力深度阅读
学校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理念,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将阅读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对坚持阅读的教师及时进行奖励,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师者如炬,微以致远。教师的一言一行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阅读路上的引领者。
深挖课堂阅读主题。高一组织学生召开“青春与使命”主题讨论会、“青春之歌”主题朗诵会、“致青春”诗作展等活动,将单元阅读引向深入。2021年4月,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诗会活动,教师指导并参与,让学生感悟了青春的美好,青春的责任与担当。
拓宽课外阅读主题。夺得2021年“湖北好课堂”优质课一等奖的南学玲老师在教学《祝福》课文时,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广泛搜集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文章,展开对比分析,深化学生对祥林嫂人物形象的理解。
强化终身阅读主题。学校举办“共读一本书”“知识竞猜”等阅读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与作者对话,与同伴对话,促进学生终身阅读。文学社组织名作专题讲座,陈曦、黄奕昀等同学发表文章,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丰富活动,涵养学生素养
学校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阅读推动策略,定期开展与书香校园建设有关的读书活动。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学生在诵读中沐浴文化的恩泽,在艺术节上演绎经典人生,在红色研学中传承革命精神,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精彩的活动使阅读生动起来。
积极参加官方组织的读书活动和作文大赛,在读写式阅读活动中,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提升。学校在湖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荣获“阅读示范基地”称号;参加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荣获“省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参加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荣获优秀团体奖;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优秀生源基地”称号。
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锻炼学生口才和心理素质;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剧,在表演过程中领略经典的艺术魅力;举办古诗文诵读大赛,将古诗文演绎成一场场文化底蕴十足的精彩表演;举行“爱我中华”朗诵比赛,声情并茂地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
利用学校品牌“厚山论坛”举办读书报告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名师魏书生、杨文军、陈建等做专题讲座,扩大师生阅读视野。组织学生辩论赛,强化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涵养品德、凝聚心志,为未来奠基。
墨香浸润,厚德熏陶。经过多年的努力,黄石二中的广大师生在书香校园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为学校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留下了最动人的注脚。2021年,学校在黄石市首届中小学阅读节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单位,并作经验交流。
责任编辑/王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