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阅读点亮梦想
2024-06-14苏庆华卢星海
开展智慧阅读是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宜昌市夷陵区实验小学秉承“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构建“践行教育”课程体系,以“新教育实验”为突破口,以“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为抓手,探索出“三阶段”阅读课程、“三位一体”共读行动、学校特色阅读活动、平台主题阅读活动四种阅读形态,以多维度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样化的方式推进读书行动,营造书香浓郁的阅读氛围,提升全体师生的阅读素养,开创现代化书香校园建设的新局面。
整体统筹阅读规划,强化顶层设计
学校整合线上线下阅读资源,依托智慧校园阅读过程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展示活动,实施多元化阅读评价,以期实现创建现代化书香校园的目标。
一是整合阅读资源,打造全学科阅读。整合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阅读资源和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资源,分成纸质书籍、数字资源和多媒体资源三大板块。纸质书籍以全学科读物、必读名著、报纸杂志为主;数字资源以中外经典名著、诵读优秀作品、分级阅读活动作品为主;多媒体资源主要以中国诗词大会、甲骨文动漫系列视频、语文示范诵读库等音视频资源和发声评测词典、变声器、留声机等人工智能互动资源为主。
二是统筹阅读规划,注重阅读整体推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学校可利用的资源,统筹安排在校阅读时间,整体规划小学阶段阅读课程和阅读内容,根据不同类别制定不同的阅读目标,规划不同实施程序和评价体系。
三是优化过程管理,强化阅读素养引领。以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同时,以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信息检索、筛选、评估和整合的能力。以自主阅读和合作共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等方式开展共读共写行动,为学生身心成长奠基。以多元评价和数据终端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立足学生成长,开展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形成以“线下阅读+线上管理”为主、阅读平台终端数据为辅的评价模式。以多维度的评价内容、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持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营造浓厚阅读氛围,助推全民阅读
一是营造“浓郁书香”环境。打造学校“图书世界”,在学校图书馆、师生阅览室、走廊、教室等学校的公共空间建设阅读场所,通过创建图书角、打造图书场、完善图书馆, 建设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阅读硬件设施。充分运用学校的电子宣传栏、条屏、广播、钉钉智慧家校等设备和智慧平台,营造书香浓郁的阅读氛围,让学校的每个角落不仅是师生学习的场所,更是激发师生灵感和阅读兴趣的大舞台。
二是发起“共读共写”倡议。举行智慧阅读启动仪式,建立配套机制,明确建设目标、要求和评价,激励全体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阅读资源和学校现有阅读资源广泛开展阅读。利用钉钉智慧家校、微信或视频号、QQ群等社交平台,对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发出阅读倡议,阐明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定期推送学生阅读书目、教师阅读书目和家长阅读书目,宣传亲子阅读、师生共读、教师专业阅读等方法经验和阅读成果。
创新智慧阅读活动,丰富阅读实践
学校融合钉钉智慧家校和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扎实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一是构建“三阶段”阅读课程。基于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丰富的阅读课程资源,积极推动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相结合,大力推进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等阅读课程,形成导读课、推进课、展示课等课堂样态;基于阅读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共读,切实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促进深度阅读的达成和整体思维的培养。
二是开启“三位一体”共读行动。组建阅读共同体,倡导校长、教师带头读,教师、学生一起读,家校社一同读,开展教师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读书行动,明确共读小组阅读内容,细化阅读程序和步骤,定期举办“教师读书沙龙”“名著阅读分享”“亲子阅读分享”等分享交流活动,以期实现“打造书香校园,培育书香教师,培养书香少年,建设书香家庭”的目标。
三是开展学校特色阅读活动。以“合一”文化品牌建设为统揽,以“阅读浸润心灵,书香点亮梦想”为总主题,围绕世界读书日、重要纪念日、传统节庆日,广泛开展读书征文、阅读分享和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主题阅读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读书月、读书周、读书节活动。依托学校社团和课后服务课程,组建学生读书社团或兴趣小组,带动学生互助互促开展阅读,严格控制作业量,为学生阅读创造空间。
四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在常规阅读活动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常见问题,发动各学科教师、学生及家长分享阅读方法,录制“好书推荐微视频”“读书指导微视频”“阅读分享微视频”,并通过阅读指导课、钉钉阅读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分期择优推送,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多样化的书籍。
发展学生阅读素养,搭建展示平台
学校以文化为底蕴,以课程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培养有实践能力和责任心的人。
一是开展“海量阅读”活动成果展。以年级组为单位,通过读书打卡、“朗读者”等活动督促学生按时开展阅读,线上记录学生的阅读时长、阅读内容、阅读感悟等方面的内容,开展过程性评价。每学期整理系列阅读成果,比如创意书签、优秀阅读笔记、优秀阅读卡、故事大王、最美摘录本,以班级成果展的形式,营造书香氛围,总结阅读成果,评选“书香班级”。
二是举办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各年级组统一主题,各班按照经典诵读展示安排表,每周四利用大课间时间,师生同台进行5分钟左右的“诵国学经典 做合一少年”阅读经典展示活动,内容紧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三是开发跨界融合阅读微课程。为了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使阅读活动更科学有效,更有持续性,美术教师积极探索研究“版画阅读课程”,以“书中宝藏”为融合点,以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国学经典等内容为切入点,形成“版画名著”“版画古诗”“版画核心价值观”等,实现了阅读教学与多个学科的跨界融合。《我心中的核心价值观》系列学生作品集被选送到法国参加了国际书画展。2020年9月,学生作品《书香之家》入选“第二届全国少儿美术作品展”。音乐教师在高年级开设了戏曲剧本阅读课程,将剧本与戏曲元素融合,其中的《贵妃醉酒》选段在省级平台进行了成果展演。
通过构建智慧阅读模式,学校形成了资源、内容、评价于一体的智慧阅读体系,开展了常态化的阅读展示活动,阅读文化深入人心。许多学生成为闪耀的“阅读之星”,陆续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许多教师出版发行了散文集、专著等,在阅读中体味大千世界,在思悟中收获心得,在读写中走向卓越。随着师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湖北省书香校园示范校,书香校园建设经验也多次在市域内推广分享,并在2023年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亮相。未来,学校将继续实践探索,用“智慧”赋能,持续点亮书香校园。
责任编辑/曹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