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格雅有志
2024-06-14张雪艳黎雪宋姣
驾绿岛之舟启航扬帆走世界,伏书香之案谈古论今读神州。2015年以来,宜昌市青岛路小学把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并以“享受阅读生活,积淀传统文化,发展灵动个性,培养雅正言行”为行动主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阅读已然是校园里随时随地可见的一道亮丽风景。
优化环境,营造氛围,彰显书香
学校不断优化物理空间,先后打造了B612星球阅览室、阳光书吧、绿岛书柱等多个开放式阅读平台。学校现有1间高标准、高质量的阅览室,教学楼配备3个开放式读书吧,34个教学班均配备个性化图书角。目前,阅览室内藏书30000余册,漂流书籍15000余册,切实保证生均纸质图书达到30册。
学校每年投入5万元专用资金用于书籍更新与添置,班级图书每学期更换一次。书籍存放于学校各处,真正做到让师生身处校园中能随手可拿、随地可取、随时可读。“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学校真正为无障碍阅读提供了有效保障。
学校的墙壁上张贴着阅读推荐书目,楼道台阶上贴着读书名言。每个班级也都有固定的阅读展示栏,阅读推荐卡、阅读手抄报、思维导图等内容让学生在行走中,随时闻书香,品书味,耳濡目染,受益无穷。
落实常规,形成常态,筑牢书香
每日三读,品味诗情。学校保证每天阅读时间30~60分钟,晨诵古诗词,晚托摘抄分享,晚上亲子共读,让书香飘进每一个家庭。学校邀请家长与孩子共读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共享读书乐趣,2105班学生黄舒望爸爸曾走进校园,跟学生讲书中的屈原、端午的来历,真正实现家校共育。
加强指导,深度阅读。除了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学校还将阅读融入课堂,开展高质量的深度阅读。
面向学生:学校立足课堂,结合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内容开设整本书阅读课。语文组开展《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七色花》整本书阅读专题教研,各班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掀起整本书阅读热潮。
面向家长:学校通过幼小衔接活动、家长会、家长讲堂做家庭阅读策略指导培训,宋欢迎老师所做的家庭阅读培训备受好评。
面向教师:全校语文教师加入“语文专业素养共同体”,每月定期收看来自全国各地的整本书阅读精品课,进行集体线上教研。
特色课程,形成常态。学校积极拓展课程内容,丰富阅读形式,利用社团课、晚托,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课程与活动,在校本课程中引入主题学习,“绿岛诗社”“绘本阅读”“故事大王”“雄辩与口才”“博物馆里的中国”等课程为课后服务增彩助力。
此外,学校还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读书课程和年级特色课程,比如各班坚持课前三分钟“好书推荐”,开展读书主题班会、阅读分享会,让读书成为快乐生活的重要源泉,全年级组织“繁星诗会”、课本剧表演、读书征文赛、“小小阅读家”等系列活动,通过集体大舞台,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更大的阅读动力。
多彩活动,激发热情,绽放书香
为更好地展示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参与书香活动的兴趣,学校搭建各种展示平台,给予学生广阔舞台,让其绽放灿烂光彩。
校长荐书,师生同行。校长荐书是每学期开学典礼上的固定节目。自2017年起,学校先后选定《教育的情调》《教育哲学》《未来学校》等作为教师必读书籍,让教师阅读有滋有味有营养。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活动中,校长则会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书籍推荐,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教师引领,率先垂范。读书是教师的修行,教师体会到阅读的力量,自然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爱上读书。学校专门开展教师“青小有约”读书沙龙活动,每月一期,聚焦不同主题,以书本为输入,以分享为输出,以共读共学共研共享的方式促专业提升,助心灵丰盈。
多元平台,绽放光彩。学生借助“朗诵亭”绽放校园好声音,传播身边好文章,每周一期悦读少年的朗诵展示,既是一次分享,也是一种示范。
学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建立“小海螺”音画坊、“功勋人物进校园”“小小阅读家”亲子阅读等阅读专栏,引导师生在展示中分享,在分享中提升。
学校鼓励学生抓住机会、挑战自我,积极参与各项征文比赛、读写竞赛、书信大赛、节目创编等活动,用童手写童心、绘梦想。
“阅享”盛宴,与君共享。为了让学生阅读成果得以展示,学校坚持办好阅享节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将书香校园建设工作推向深入。每年冬季的阅享节是全校师生共同期盼的阅读盛宴。连续开展7届的阅享节,或是游园互动,或是诗词飞花,或是知识竞赛,或是达人荐书……形式多样,学生在超强的体验感中收获智慧,积淀书香。
校报文集,书香充盈。为了使书香飘进学生心中,学校结合实际,于2016年1月成立了“灯塔”校报社,专门开设扬帆起航录(学生随笔)、灯塔燎原集(教师随笔)两个板块,作为师生共读共写专栏,每期可刊发师生优秀随笔20余篇。大量阅读之后,师生写作积极性与写作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教师发表文章百余篇,学生随笔汇编成文集50余册。
腹有诗书,格雅有志,沉淀书香
学校篇。2017年获得宜昌市“诗意校园”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高新区“书香校园”荣誉称号;2023年获得湖北省课后服务“阅读示范基地”荣誉称号;2023年1904班获得高新区“书香班级”荣誉称号。
教师篇。2021年,徐玉华老师在高新区做《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思考》的讲座;2022年,徐玉华老师面向家长做了《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线上讲座,详细的方法指导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宋欢迎、张海燕等10余名教师荣获区级“阅读教师”荣誉。宋姣老师因阅读丰盈假期生活,被市级媒体《三峡商报》宣传报道。中青年教师王瑶、胡霜、鲁雅仙等在区级执教阅读指导课《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七色花》《小英雄雨来》。仅2023年春季学期,教师发表文章12篇,其中国家级11篇,省级1篇;15位教师获得个人荣誉,其中省级3人,市级3人,区级9人;教师获得各级各类证书共计36人次,其中国家级9人,省级10人,市级4人,区级13人。学校教师先后参与的阅读类市级课题“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与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和区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有效教学的研究”均顺利结题。
学生篇。学校师生曾一起站在区级平台,展示原创诗朗诵《与高新一起成长》;2022年4月,学生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我的中国梦》登上市级舞台;学生吴若涵荣获“社区阅读达人”称号;2022年12月,在高新区举办的课后服务成果展示评选中,学校选送35份作品,有30份作品获得区级荣誉;2023年5月,学校创编的课本情景剧《火烧赤壁》在高新区阅读汇中进行展演,并收获好评;学校代表队在悦读知识竞赛中收获高新区二等奖;仅2023年,学校就有6名学生获得高新区“悦读少年”荣誉,1个家庭获高新区“阅读家庭”荣誉。
与书为友,手不释卷,已成为学校里一道美丽的风景;腹有诗书,格雅有志,已成为学生最真实的写照。
责任编辑/曹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