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墨香校园 故事润童心
2024-06-14杨淑军
武汉市江夏区实验小学体育馆校区位于人文荟萃、楚韵流芳的江夏纸坊城中心。多年来,学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文雅教育”为办学理念,意在“文启心智,雅润言行”。学校将育人视点聚焦“书墨香校园 故事润童心”,不断加大书香校园建设力度,丰富了学校人文底蕴,彰显了校园文化特色。
强化“五个保障”,培养师生“书香意识”
学校以“故事校园”为突破口,教师书写、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各班每月举办“故事会”,学校每学期评选“感动校园十佳故事”,每学年评选“校园十佳故事大王”。
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书香校园工作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各处室主任任副组长,全体教师为组员,明确分工,履行职责,认真落实。
制度保障。学校把阅读和书法教学作为特色,纳入学校章程及教学计划,形成了“四做三查二记”的工作机制。“四做”是做好晨读经典、午间习字、阅读和书法社团训练及活动安排;“三查”分别由办公室、教导处、行政领导进行监督落实;“二记”是由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借阅、红领巾小书箱的登记及使用记录表。
场所保障。每间教室有书柜,除了学校配置的50本书外,每位学生还自发捐书进行阅读交流。为拓宽书源,每月进行一次互换,班级选派专人管理。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是学生的阅读场所,教学楼、办公楼、艺术楼、花坛旁的小书箱及长凳让学生随手就能拿到书;电子阅览室、悦读空间、雅润空间、艺术空间成为师生悦读乐园。7万册图书、3万册电子书满足师生的读书需求,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师生阅读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还建立了书法专用教室及临时书法教室,为师生的习字提供便利条件。
资金保障。学校除了每年添置图书外,还投入大量资金改善阅读场所,投入1万余元建成20个红领巾小书箱及长凳,投入20余万元建立电子阅览室,投入近100万元装修悦读空间、雅润空间、书法教室,添置阅读设备。
激励保障。学校制定了《特色活动奖励实施办法》,教师辅导学生获奖或在报刊上发表作品,不仅给予奖励,而且进行通报表扬,并通过学校各种平台进行宣传报道。
“五个保障”增强了实小人对“书香”特色的规范意识、精品意识、雅趣意识。
落实“四个安排”,促进“书香习惯”养成
为了让书香校园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学校专门安排了常规的阅读和书写时间。
学生读写时间安排。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照顾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学校安排7:40—8:00为晨读经典时间,由教师专门引领,教务处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每天中午12:30—13:20为午间阅读时间,各班级参与,图书管理员进行组织,并做好记录。每天中午13:30—13:50为午间习字时间,每天下午15:40—16:20为社团活动时间,除了学校安排的校级讲故事、书法社团活动以外,班级社团周二、周四为阅读,周三、周五为书法。
教师读写活动安排。学校成立“江夏区实验小学全科教师阅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科阅读”评价体系,通过活动、作品展示等形式开展评价,积累阅读收获和成果。学校制定“阅读之星”“故事达人”“书香处室组”“书香教师”评选办法,全面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学校每月举行一次“师声·时光”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教师围绕生活休闲、经典阅读、专业探讨、读书趣事、同读一本书等主题进行阅读交流。学校经常举行教师“教育教学小故事”征文比赛、教师“全科阅读”故事征集等活动。学校长期开展教师“三笔字”训练,鼓励教师坚持每日练字打卡。
特色读写活动安排。基于“书香”特色,学校形成了一系列诵本活动。如学生“文明校园应知应会”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比赛、晨读经典比赛、讲故事比赛、课本剧比赛等。春季学期,学校举办师生书法现场比赛、美术作品展;秋季学期,学校开展午间习字作业评比活动。此外,学校微信公众号每月推送“好书推荐”,引领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博览群书,撰写心得体会,制作好书推荐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及动手能力,学生的优秀成果会在“校园故事节”上进行集中展示。
校外读写活动安排。学校利用家校工作群发动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不定期举行“亲子阅读”“书香家庭”“晒晒我的书房”“小种子流动阅读推广”“绿色换书客”等活动。学校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活动,如区语言文字办公室举行的“中华经典诵读写”活动,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工会、区文化馆开展的“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活动,市文明办、市团委、市文旅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知识工程”读写活动,学校层层筛选,择优推选参赛,多年来成绩斐然。
结合“三阵地一模式”,扩大学校“书香效应”
为了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学校有效利用各级电视台、报纸杂志及融媒体宣传平台,开展广泛宣传,并开发学校宣传渠道,研究校本阅读模式。
利用电视台进行宣传。学校编排的课本剧《有你不孤单》《龟蛇锁大江》等在武汉市举行的“我们都是戏剧大师”比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进行展播。学校编排的情景剧《读书,我们是认真的》《读书,遇见最好的自己》被市教育局推荐参加武汉教师读书大会,向全市推广学校的读书做法。
利用报刊进行宣传。学校阅读与交流课的经验做法在《中国教育报》上报道;开展的“亲近母语”诵读、书写系列活动在《语言文字报》上报道;举办的“演绎经典,书香童年”校园儿童剧比赛活动被《少儿科普周刊》报道。各类报纸杂志的宣传将学校的“书墨香校园 故事润童心”特色送出武汉,推向全国。
开发学校各种宣传平台。一是《文·雅》校刊,这是师生共育并进的精彩舞台。校刊开辟了师生读写专栏,为师生提供读写交流平台,抒发读书感受,书写个人精彩。二是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利用微视频进行宣传。
开展阅读模式的探索研究。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学校形成了“三三三”读书模式,并在全市进行了展示。一是 “三间”(课间、午间、晚间)悦读,让师生在校园里随时都能拿到书,随处都能谈论书,使“悦读”很快成为师生厚积薄发的源头活水;二是“三书”交流,漂书、赠书、奖书,使“悦读”成为学习精神的感召、引领;三是“三径”分享,学校运用网络、校刊、沙龙三种交流方式,让师生的阅读交流内容与品质得以分享、提升。
形成家校合力,“书香”成效显著
目前,学校已经呈现浓郁的读书氛围,不仅丰富了学校的人文内涵,师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也得到提升。
经过多年积淀,学校的教育成果丰硕:2018年5月,被评为武汉市书法教育十佳实验学校;2018年11月,获得第18届楚天少儿诗词朗诵大赛团体二等奖;2018年12月,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系统职工书屋示范点;2019年1月,荣获2018年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节目展示一等奖;2019年5月,被授予2018年度湖北省少年书法教育优秀组织单位;2020年11月,荣获武汉市青少年课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2020年12月,《诗韵四季》荣获武汉市少儿图书馆组织的楚童杯读书汇比赛一等奖,《听得到的彩色世界》获二等奖;2021年4月,荣获江夏区十佳书香校园称号;2021年6月,荣获湖北省中小学生书法成果巡展活动优秀组织奖;2021年11月,荣获“我们都是戏剧大师”“武汉市校园课本剧艺术节”“校园戏剧展演”三鼎甲;2022年8月,荣获江夏区教育局、区语委办组织的第四届经典诵读大赛优秀作品评选活动小学组一等奖;2022年9月,课本剧《龟蛇锁大江》荣获江夏区第三届“清风廉韵”廉政文艺创作节目大赛一等奖;2023年4月,被授予2022年度江夏区最美书香校园称号。
现在,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能让人真实触摸到学校书香文化的脉搏,无不昭示着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核。学校正成为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
责任编辑/曹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