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2024-06-14段敏俊
作者简介:段敏俊,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运动损伤与关节镜手术。
【摘要】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对巨大肩袖损伤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巨大肩袖损伤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单排组(行关节镜下单排锚钉缝合固定术,42例)和双排组(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疼痛程度、愈合率、再撕裂发生率、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双排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单排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双排组低于单排组,再撕裂发生率低于单排组,愈合率高于单排组(均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MS)、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双排组高于单排组(均P<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受损部位疼痛,促进受损组织修复,降低再撕裂风险,提升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关节镜;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巨大肩袖损伤;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08.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8.037
肩袖作为维持关节平稳的重要结构,易在挤压、摩擦后出现损伤,造成肌腱断裂[1]。巨大肩袖损伤是指>2根肌腱损伤或肩袖损伤范围>5 cm,损伤情况较严重者常合并盂肱关节退变、肌腱回缩粘连及肌肉萎缩等[2]。有研究指出,老年人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且发生巨大肩袖损伤合并骨质疏松后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大[3]。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优化,关节镜下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首选方案,该术式具有创伤小、修复效果佳的优势[4]。相关研究表明,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对肩袖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5],但目前关于肩关节镜下行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对巨大肩袖损伤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巨大肩袖损伤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单排组(42例)和双排组(43例)。单排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61~73岁,平均年龄(65.91±3.28)岁;损伤位置:左侧15例,右侧27例。双排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6.34±3.19)岁;损伤位置:左侧18例,右侧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2019年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肩袖损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6]中巨大肩袖损伤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问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诊;⑵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7]中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检查确诊;⑶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⑴合并肩周炎或其他肩部疾病;⑵合并精神类疾病;⑶合并心、肺功能异常;⑷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法 单排组患者行关节镜(30°)下单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予患者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将关节镜[锐适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型号:AR-3200-0023]由肩关节后方置入关节腔内,建立前上方通道,观察肩关节增生、肩峰状态及肩袖损伤等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射频气化刀对肩峰下间隙进行清理。对存在撞击表现者开展肩峰成形术,使用探钩测量受损肩袖的前后径长度,牵拉肩袖残端,判断其修复难度,对复位困难者予以肌腱松解及残端清理。经关节镜确认复位满意后,于软骨缘旁植入直径5.0 mm的带线锚钉,锚钉植入角度趋于90°,植入数量根据肩袖前后径长度确定。使用过线器缝合肩袖,缝线由肩袖近侧断端穿过,进入后将2根缝合线放入锚钉尾部,其中1根缝合线经肌腱穿入,由近端撕裂缘穿出;另1根缝合线进行固定打结。观察无误后完成负压引流、缝合包扎等操作,结束手术。
双排组患者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麻醉模式、术前准备、关节镜置入及复位等操作与单排组相同。在关节镜确认复位满意后,于关节软骨边缘位置植入2枚直径5.0 mm的带线锚钉,锚钉植入角度接近90°,2枚锚钉相距约15.0 mm。在肩袖断端边缘10.0 mm位置采用缝合器将缝线由肩袖肌腱关节腔穿入,并经肩袖肌腱肩峰穿出,取内排锚钉上的1根缝线,利用双滑轮技术在通道外打结。固定完成后,将2根缝线线结牵拉至冈上肌腱上缘处固定,将线尾外排的锚钉固定于肱骨大结节外缘10.0~15.0 mm位置。将肩袖断端向肱骨大结节骨床压紧,取内排锚钉上的另一端缝线打结固定,缝合形成重叠。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缝线距离与松紧度,确保肌腱缝合后受力均匀,对外排锚钉进行锁紧前调整缝线松紧度。观察无误后完成负压引流、缝合包扎等操作,结束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手术指标。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⑵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8]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疼痛情况,分值0~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高。⑶愈合率与再撕裂发生率。术后6个月,通过MRI进行复诊,比较两组患者愈合率与再撕裂发生率。愈合率=总愈合例数/总例数×100%。再撕裂发生率=总再撕裂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MS) [9]、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10]、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11]评分对两组患者肩功能进行评估。CMS由主观和客观两部分组成,满分 100 分,主观部分包括疼痛15分、日常生活功能 20 分,客观部分包括力量25分、活动度4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越好。UCLA肩关节评分从疼痛、功能、肩关节前屈角度、力量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5 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35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ASES评分内容包括疼痛、生活功能等方面,共 10 个问题,每题各 10 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肩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排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单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愈合率及再撕裂发生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双排组低于单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排组患者再撕裂发生率低于单排组,愈合率高于双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CMS、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及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CMS、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及ASE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双排组均高于单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巨大肩袖损伤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患者机能存在不同程度衰退,通常难以耐受常规开放性手术,故需要在关节镜下开展治疗。关节镜下缝合术常用固定方式包括单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两种。单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操作简单,但缝合后局部张力较大,易出现再撕裂情况[12]。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能有效分散缝线的扭转力与剪切力,并能在减少张力的同时实现对肩袖组织的重建[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排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单排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与单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在患者术中损伤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耗时相对较长。分析原因为,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需要植入的锚钉数量与操作步骤较多,其操作难度大于单排锚钉缝合固定术,会延长手术用时[14]。除手术指标外,治疗效果是评价缝合固定技术的关键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双排组低于单排组;双排组患者愈合率高于单排组,再撕裂发生率低于单排组。分析原因为,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能实现对肩袖受损组织的有效重建,并提高腱-骨接触面积,固定效果较优,可减少间隙形成,有利于维持肩袖生理结构的稳定,能够降低张力、减轻疼痛,确保损伤修复,提高腱骨愈合率,控制再撕裂发生风险在较低水平[1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CMS、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及ASE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双排组高于单排组。分析原因为,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能将患者肩袖断端向肱骨大结节骨床压紧,并将缝线打结固定、形成重叠,可进一步增加植入锚钉的稳定性,提高固定强度,有效促进肌腱组织愈合,加强肩关节功能恢复,这与陆丽雯等[16]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巨大肩袖损伤患者效果较好,可缓解疼痛,促进受损组织修复,从而降低再撕裂风险,提高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但考虑到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且未能对远期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待今后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高庆峰, 成雪, 邓必勇. 关节镜下肩峰减压肩袖清理术治疗老年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损伤[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 36(7): 741-743.
[2]张博, 林源, 任世祥, 等. “Chinese way”在关节镜下处理巨大肩袖损伤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5): 792-798.
[3]张博, 林源, 任世祥, 等. 双排缝线桥技术处理伴有骨质疏松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J]. 东南国防医药, 2022, 24(6): 602-607.
[4]向飞帆, 谭小琦, 魏代清, 等. 关节镜下复位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J]. 重庆医学, 2023, 52(20): 3154-3158, 3165.
[5]吴迎波, 乔为民.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伴骨质疏松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1, 40(7): 518-522.
[6]张凯搏, 唐新, 李箭, 等. 2019年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肩袖损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0, 39(5): 403-412.
[7]夏维波, 章振林, 林华, 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9, 25(3): 281-309.
[8]严广斌. 视觉模拟评分法[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2): 273.
[9]田子睿, 姚敏, 王拥军, 等. 中文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的研制与应用[J]. 中医正骨, 2019, 31(5): 20-21,25.
[10]侯建勇, 孔亮, 刘兵兵. 关节镜手术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VAS、UCLA评分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20, 27(6): 713-714.
[11]卢敏, 胡汉敏, 李骏.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对肩袖损伤患者VAS疼痛评分、ASE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的影响[J]. 浙江临床医学, 2018, 20(4): 668-670.
[12]王微, 李红川, 李剑, 等. 关节镜下髓质激发肩袖修补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 37(5): 526-528.
[13]张志宇, 马宜君.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固定与缝线桥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J]. 贵州医药, 2022, 46(10): 1556-1557.
[14]张小钰, 马敬祖, 于佳, 等.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23, 29(9): 1538-1543.
[15]冯武, 包洪卫, 侯靖钊, 等.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损伤78例效果观察[J]. 交通医学, 2023, 37(6): 607-609.
[16]陆丽雯, 章林平.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J]. 浙江创伤外科, 2023, 28(9): 1722-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