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血尿酸的关联性研究
2016-11-30唐敏
唐敏
【摘要】 目的 初步研究骨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和血尿酸的关系。方法 65例骨质疏松患者根据其血尿酸水平分为低尿酸组(血尿酸<420 μmol/L, n=37)和高尿酸组(血尿酸≥420 μmol/L, n=28)。对入组患者进行实验室测定和人体测量、骨密度测定等。结果 两组合并不良事件(脆性骨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尿酸组血尿酸(282.56±73.08)μmol/L显著低于高尿酸组(501.86±79.98)μmol/L(P<0.05), 低尿酸组腰椎骨密度、股骨颈BMD低于高尿酸组(P<0.05), L1~4的骨密度和血尿酸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左股骨颈的骨密度和血尿酸水平呈现正相关,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是腰椎骨密度的保护性因素, 骨质疏松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值得在临床工作中予以关注。
【关键词】 骨科;骨质疏松;骨密度;血尿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055
科学的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方式趋向静态, 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渐渐呈现增高的态势。骨代谢疾病中的常见病骨质疏松症发病初期症状隐匿, 容易被医务人员和患者忽视。尿酸是一种抗氧化应激物质, 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生化测定指标, 尿酸水平过高会导致痛风。近年来研究表明, 氧化应激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目前两者关联性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初步探讨在骨质疏松患者中两者的关系,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2015年在本院骨科住院的65例骨质疏松患者, 男31例, 女34例, 年龄45~76岁。以尿酸测定值420 μmol/L为界值, 将所有受试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血尿酸≥420 μmol/L)37例, 低尿酸组(血尿酸<420 μmol/L﹚28例。入组标准:在骨科住院被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患者6个月未长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或雌激素, 未使用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排出的药物;排除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肾脏功能衰竭、肾上腺疾病、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骨髓纤维化和血液病、性腺功能减退、急慢性肝病患者。
1. 2 方法
1. 2. 1 实验室血液生化测定和人体测量 患者被要求隔夜禁食>10 h, 抽取静脉血采用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血钙、血磷。测量并记录每位患者的身高和体重数值, 体质量指数 (BMI) 计算按照体重/身高2。
1. 2. 2 骨密度测定 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的骨密度值。测量部位包括L1~4椎体、左侧髋部股骨颈。操作者对仪器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每日骨密度仪必须成功通过仪器配套的体模测试。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本研究所有患者根据其血尿酸测定值以420 μmol/L为分界值, 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尿酸组(n=37)和高尿酸组(n=28)。两组患者的年龄、BMI、钙、磷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不良事件(脆性骨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尿酸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高尿酸组, 低尿酸组腰椎BMD、股骨颈BMD显著低于高尿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患者骨密度和血尿酸的相关性 L1~4的骨密度和血尿酸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左股骨颈的骨密度和血尿酸水平呈现正相关的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尿酸血症以嘌呤代谢障碍为特点, 是代谢综合征、肾脏疾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4]。Duan[5]和Sautin等[6]研究发现, 血尿酸在氧化应激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血尿酸水平可能和骨密度存在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尿酸高的组别腰椎BMD明显高于低尿酸水平组, 腰椎BMD与血尿酸水平呈现正相关, 高尿酸可能对预防骨质疏松保护作用。凌雁等[7]的研究也表明血尿酸和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的BMD相关, 与本文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些结果共同提示了高血尿酸也许是骨密度的保护性因素。
血尿酸是人体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抗氧化应激物质。血尿酸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其强烈的抗氧化作用以增加BMD, 从而达到减少骨质疏松的目的。很多临床研究确认氧化应激是骨代谢的决定性危险因素, 同时氧化应激是骨丢失的重要原因。Smietana等[8]通过动物实验表明, 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增加或抗氧化应激水平下降两种情况均可使实验动物的骨量减少。有研究表明, 血尿酸的增加可能通过其抗氧化应激作用促进骨折恢复, 补充作用机制类似于血尿酸的抗氧化剂可以提高骨密度水平。
尿酸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对骨代谢起有利作用, 但是同时尿酸结晶可以导致骨破坏。尿酸增高导致的痛风患者通常会合并多种骨与关节疾病。近期有体外实验证实, 尿酸结晶可以抑制成骨和破骨细胞的产生。因此, 临床工作中通过对血尿酸水平的动态观察, 控制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可能有利于增加骨密度。
综上所述, 控制血尿酸水平在此正常值稍高的水平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然而目前将血尿酸控制范围的具体数值还鲜有研究, 需要更深入的大规模研究来阐明具体机制。
参考文献
[1] Lean JM, Davies JT, Fuller K, et al. A crucial role for thiol antioxidants in estrogen-deficiency bone loss.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03, 112(6):915-923.
[2] Feig DI, Kang DH, Johnson RJ. 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Repl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8, 359(17):1811-1821.
[3] Prasad Sah OS, Qing YX. Associations Between Hyperuricemia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Review. Nephrourol Mon, 2015, 7(3):e27233.
[4] 邵继红, 沈霞, 李东野, 等.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系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2):180-183.
[5] Duan X, Ling F. Is uric acid itself a player or a bystander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dical Hypotheses, 2008, 70(3):578-581.
[6] Sautin YY, Johnson RJ. Uric Acid: The oxidant-antioxidant paradox.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2008, 27(6):608-619.
[7] 凌雁, 李晓牧, 高鑫.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2, 39(6):621-624.
[8] Smietana MJ, Arruda EM, Faulkner JA, et 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mechanics in Cu, Z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1) knockout mice. Biochemical &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0, 403(1):149-153.
[收稿日期: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