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周患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2024-06-14樊月明史敬学周仁强
樊月明 史敬学 周仁强
作者简介:樊月明,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高危儿的早期管理与筛查。
【摘要】目的 分析4~6周患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通渭县妇幼保健院完成DDH超声筛查的476例4~6周婴儿及母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DDH超声筛查结果分为DDH组(71例)与非DDH组(405例)。比较两组婴儿及母体的临床资料,探讨DD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DDH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率为14.92%(71/476),其中64例DDH患儿为髋臼发育不良型,占比为90.14%(64/71)。两组性别、出生体质量、孕妇分娩经历、臀纹对称、孕期羊水情况、孕妇年龄、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DH组孕臀位、存在家族史、剖宫产、先天性肌性斜颈占比均高于非DDH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臀位、存在家族史、剖宫产、先天性肌性斜颈是DDH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婴儿期DDH发病率较高,早期多为髋臼发育不良型,孕臀位、存在家族史、剖宫产、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应重视DDH早期筛查,以便早期干预。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检查;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08.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8.032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造成婴幼儿及青少年残疾的主要髋关节疾病,是由于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形态异常,导致髋关节稳定性受损,进而可能引发髋关节脱位,严重危害患儿健康[1]。早期筛查及干预在改善DDH患儿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且依据影像学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评估患儿三维超声病理形态学,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目前,针对DDH临床通常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但如何识别高危群体,开展早期筛查工作,提高检出率与早期干预率,是DDH早期诊治的难点。DDH筛查方法包括X线平片技术[2]、超声Graf分型法[3]等,这些方法的临床价值均已得到广泛验证,但临床开展早期筛查的时间多为出生后6周~6个月。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诊疗指南(0~2岁)》[4]中提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开展筛查工作,并推荐将出生后4~6周作为筛查最佳时期。基于此,本研究对476例4~6周内完成DDH超声检查的婴儿及其母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婴儿发生DDH的独立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通渭县妇幼保健院完成DDH超声筛查的476例4~6周婴儿及母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DDH超声筛查结果分为DDH组(71例)与非DDH组(405例)。其中男婴248例,女婴228例;孕周35~43周,平均孕周(39.58±4.71)周;母亲年龄<35岁者403例,≥35岁者73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285例,剖宫产191例。两组婴儿及母体基本情况比较,见表1。本研究经通渭县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DDH组患儿符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诊疗指南(0~2岁)》中的诊断标准;⑵婴儿年龄4~6周。排除标准:⑴存在病理性髋脱位者;⑵婴儿或母体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检查方法 使用超声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粤械准注20142230190,型号:DP-7)进行检查:受检婴儿取仰卧位,保持下肢屈髋屈膝,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检查;根据标准图像要求,对超声波图像进行检查,排除显示不清、不符合标准等图像后,根据婴儿髋臼盂缘、股骨头、髋臼的结构、位置,测量空间形态形成的α角、β角。 α角、β角均测量2次,并取平均值,若两次误差较大,则重新测量。检测结束后,婴儿的分型为GrafⅡ~Ⅳ型可诊断为DDH。
统计两组婴儿及其母亲临床资料,具体包括:⑴孕妇分娩经历、孕臀位、孕期羊水情况、孕妇年龄、分娩方式、孕周;⑵婴儿性别、出生体质量、存在家族史、臀纹对称、先天性肌性斜颈。
1.3 观察指标 ⑴476例婴儿的DDH筛查结果及病变分型情况。⑵两组婴儿及母体的临床资料。⑶分析影响婴儿发生DDH的独立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检验。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76例婴儿的DDH筛查结果 476例婴儿的DDH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率为14.92%(71/476)。 71例DDH患儿中单髋病变53例(74.65%),双髋病变18例(25.35%);髋臼发育不良型64例(90.14%),髋关节半脱位3例(4.23%),髋关节全脱位4例(5.63%)。
2.2 影响婴儿发生DDH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性别、出生体质量、孕妇分娩经历、臀纹对称、孕期羊水情况、孕妇年龄、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DH组孕臀位、存在家族史、剖宫产、存在先天性肌性斜颈占比均高于非DD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影响婴儿发生DDH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上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为因变量,进行量化赋值,见表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臀位、存在家族史、剖宫产、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婴儿发生DDH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3。
3 讨论
髋关节筛查在婴幼儿时期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防治中至关重要,可用于排查DDH,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等。根据DDH患儿的月龄与分型结果,合理选择外展支具或挽具进行治疗,可促使髋关节在治疗或活动过程中逐步复位,并维持良好的复位效果[5]。DDH筛查的传统方法包括体格检查、X线平片、超声检查。体格检查的操作简单,易于普及,能够及时发现髋关节异常,但在评估髋关节发育状况及形态等方面不能提供详细的信息。魏世荣等[8]研究提示,X线平片与超声检查对DDH的筛查结果基本一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另有研究表明,月龄6个月内的高危婴儿应用超声Graf分型法进行DDH早期筛查,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诊断结论[7]。
本研究结果显示,476例4~6周婴儿进行超声Graf法早期筛查的DDH阳性率为14.92%,与王康等[8]及冯婷婷等[9]研究结果相近。本研究结果显示,71例DDH患儿中,疾病类型以髋臼发育不良型为主,占比达90.14%(64/71)。髋臼发育不良型主要特征是骨性髋臼外上缘缺少钙化。从本组患儿的分型结果看,4~6周婴儿筛查病例多为髋臼发育不良型,患儿结构关系异常的问题尚不严重,按照现有DDH治疗指南,给予早期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中心复位效果[10]。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臀位、存在家族史、剖宫产、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婴儿发生DDH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⑴胎位为臀位是一种较常见的异常胎位,其形成原因较复杂,如产妇腹壁松弛、胎儿宫腔内活动受限、子宫畸形等。其危害为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难产、宫腔缺氧、大出血等问题。一方面,可能增加分娩过程的处理难度与自然分娩的危险性,导致分娩时间延长、产妇痛苦加重;另一方面,也会对胎儿的发育有影响,如分娩过程因头部挤压出现的臂丛神经损伤、因过度塑形导致的DDH等[11]。因此,后续DDH筛查中,应重点关注此类新生婴儿的首次超声检查结果。⑵针对家族史与DDH的关联,本研究结果与潘蕾等[12]报道一致。但仍缺少相关原因与内在机制的讨论,后续有必要从遗传因素等方面展开分析,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关联。⑶分娩方式与婴儿发生DDH密切相关,翟大明等[13]研究结果也显示剖宫产是婴儿发生DDH的独立危险因素。⑷先天性肌性斜颈属于儿童时期常见头颈部姿势畸形,主要与分娩时发生损伤、胎位异常等有关,可致颜面部发育畸形。从病因学分析,斜颈的病因包括脐带过短、胎位不正等,与DDH的病因之间存在交叉,而临床也发现部分DDH患儿伴有肌性斜颈。但本研究所选病例较少,肌性斜颈与DDH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仍存在争议,后续有必要完善该结论的验证与实验分析,通过大量样本的对比与深入讨论,明确DDH患者常伴斜颈的原因,进一步判断该因素是否可纳入DDH高危人群的识别指标中。同时,本研究选择的婴儿在4~6周内完成超声筛查,仅从统计结果看,早期筛查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由于缺少相应的对比数据,4~6周内筛查与4周~6个月筛查是否会影响筛查结果的准确率,尚无可靠定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通过设计临床试验,对两种筛查策略的效果差异进行比较,并结合婴幼儿的实际情况,对筛查时机的管理展开讨论,优化现有DDH筛查方案。
综上所述,婴幼儿具有一定的DDH发病风险,无论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均应慎重考虑DDH筛查的必要性。婴儿期DDH多为髋臼发育不良型,孕臀位、存在家族史、剖宫产、先天性肌性斜颈等是DH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应重视4~6周婴儿的DDH早期筛查,以便给予早期治疗,以期获得较好的中心复位效果,提高患儿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ESCRIBANO G C,BACHILLER C L, MARI U S I, et al.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Beyond the screening.Physical exam is our pending subject[J].Anales de pediatria, 2021, 95(4): 240-245.
[2]王守桂, 何海燕, 张祥生, 等.X线平片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 2019, 34(6): 1408-1410.
[3]张丽华, 陈玮吉, 何德荣, 等. 超声Graf法在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中的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 31(3): 267-269.
[4]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骨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小儿创伤矫形学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诊疗指南(0~2岁)[J].中华骨科杂志, 2017, 37(11): 641-650.
[5]陈兆强, 杨建平, 张中礼, 等. 婴儿Graf Ⅱ a型髋关节自然转归及治疗指征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 2017, 37(7): 385-392.
[6]魏世荣, 刘霞, 刘广禄, 等.X线摄影与超声检查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J]. 海南医学, 2021, 32(23): 3106-3108.
[7]刘兹菊, 杨斌. Graf法超声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应用价值[J]. 中国临床研究, 2022, 35(2): 213-217.
[8]王康, 郝建宗, 张放, 等. 石家庄地区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 河北医药, 2020, 42(7): 1088-1091.
[9]冯婷婷, 赵旭飞, 徐静芳, 等. 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19): 4526-4529.
[10]邹密密, 何志容, 郭廷华, 等.Graf法在不同月龄异常体征合并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高危婴儿超声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 29(5): 711-715.
[11]王妙娜, 金细强, 李小霞, 等. 孕晚期臀位外倒转术的安全性及影响因素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18(15): 154-156.
[12]潘蕾, 张中礼, 张涛, 等. 天津市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筛查结果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骨科杂志, 2022, 42(9): 570-578.
[13]翟大明, 赵奕文, 汤卫忠, 等. 5227例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异常筛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 16(4): 368-370,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