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评价中的“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2024-06-12辛营光
[摘要]2021年,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出现了“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的“三文”标准,但“三文”标准的具体内涵并不明确。通过梳理“文风”“文脉”“文气”三个关键概念的流变,对“三文”标准进行了学理和实践层面上的质疑。表达求确,修辞立诚,作为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必须在学理上经得起推究,在实践上经得起考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功用。
[关键词]文风;文脉;文气;立德树人;引导教学
[作者简介]辛营光(1989),男,山东省北镇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志码]A
很多教师、作家甚至社会人士针对2023年高考作文试题,写了许多下水文。但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参与过高考阅卷,并不清楚高考作文评价的标准。2021年“八省联考”的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中首次提出了“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以下简称“三文”)。此后,这“三文”就频繁出现在各种考试的作文题阅卷评分指导之中。
“三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通常解释是:作文应该在思想上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认知“三文”标准,并将其作为引导学生写作的目标或方向呢?教师需要对“三文”标准仔细辨析,深入理解,梳理“三文”标准的历史源流,把握“三文”标准的理论基础,让其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中真正发挥其作用。
一、文风端正
“三文”标准中“文风端正”应是作文在思想上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内容符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这一解释是否合理呢?与通常意义上对“文风端正”的理解是否一致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先来探究一下“文风”的来历和内涵。
“文风”作为一个词语最早见于南朝梁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在《风骨》篇中,他提到:“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其中的“文风”指的是文章的风格。到了北宋,韩琦所写的《欧阳修墓志铭》中“于是文风一变,时人竞为模范”一句提到的“文风”也是此意。在《辞海》中“文风”除了指文章的风格外,还指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学文的风气以及文德教化之风等。《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于“文风”一词的解释有两个,一是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二是重视文化的风尚。结合高考作文评价标准的整体语境可知,“文风端正”中的“文风”应该与文章的风格和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两个义项最为接近。但无论采用哪一个义项,“文风”都是在语言使用层面呈现的。
什么样的“文风”称得上是“文风端正”呢?郭雅芬老师提到,“文风端正”应该是指文章“言之有物,不无病呻吟;感情真实,不矫揉造作;朴实自然,不堆砌卖弄;缘事说理,不东拉西扯;用语准确,不因文害意”。笔者以为这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在新课标I卷“故事的力量”作文的写作中,考生很容易抛开自己的切身经历,只结合自己积累的“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素材展开空泛的论述。这样写作不免缺少真情实感,词语堆砌,华而不实,立意也难以切题,是违背高考对“文风”的要求。
“文风”可以体现作者的思想态度和价值取向,在高考作文评价中,对“文风端正”的阐释不应该停留在思想积极向上、切合题意的层面上,而应该回归“文风端正”的本质上来。其实语言是思想的外化,我们更应该重视高考作文评价中的语言运用问题,对“文风端正”也更应从语言运用的层面进行理解和阐释。
二、文脉清晰
“文脈清晰”是“三文”标准中内涵最为明确的概念。文脉,顾名思义就是指文章的脉络线索,涉及文章的观点表达和论证过程。评分标准中对“文脉清晰”的解读是:“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有独立性。”参照高考作文评价量表(如表1所示),“文脉清晰”的内涵是与评价量表一一对应的。其中,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对应着“基础等级—内容”一栏中的中心突出和内容充实;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对应着“基础等级—表达”一栏中的结构严谨;思考有独立性则对应着“发展等级—特征”一栏中的有创意。
在全国甲卷作文“人·技术·时间”的写作中,要准确梳理“人·技术·时间”这三者的关系,并根据其逻辑关系建构分论点,合理安排自己的行文结构。联想与归纳、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这些高度综合的思辨能力,在写作过程中要得到体现。新高考II卷作文“自己的空间”的写作也是如此。考生面对这一作文时,首先需要厘清“自己的空间”的本质、出现的原因、意义和价值以及应对的措施,尤其是对“自己的空间”这一核心概念的厘定,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在行文过程中,还要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合理使用一些过渡技巧、关联词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让读者明晰自己的行文脉络。
要达到这一目标,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定的审题训练,引导学生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从而准确把握题目要求的立意;利用表格、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元思维、批判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分析关键词语的内涵、外延,从而合理建构行文的骨架;通过一定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可以通过运用关联词语、过渡句(段)等实现行文的结构严谨、衔接自然;通过引导学生多元思考例证,合理运用例证,实现论证的充分,避免出现堆砌材料、忽视议论的情况。
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提出“文脉清晰”的概念,是对原有标准的概括总结,能够在服务选材、引导教学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文气顺畅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对“顺畅”这个词解释得非常明确:顺利通畅,没有阻碍,并且特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行文顺畅”。根据此种解释,“行文”可以理解为组织文字,表达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使表达准确流畅。由此可知,“顺畅”一词用以形容“行文”是非常恰当的,这一解释与“三文”中“文气顺畅”的解释是一致的。
但“三文”标准中用的不是“行文顺畅”,而是“文气顺畅”。“文气”和“行文”是否内涵相近,可以互换呢?
先看“气”这一概念。在先秦哲学观念里,“气”是某种构成生命、产生活力、体现为精神的抽象物,无形而无所不在。《礼记·乐记》中认为,诗、歌、舞“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认为情理深刻,文辞才得;元气充沛,精神才被感化。战国时的孟子提出了著名的“养气”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并且,孟子所养的“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集义所生”。由此可知,孟子把抽象的“气”转化成具体的思想、充实的精神,具有刚强正直的道义内容。三国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第一次将“气”的概念应用于文学理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他所说的“气”就是“文气”,是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精神气质,其具体内容是指作者的天赋个性和才能。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气有四种理解:其一指作者写作时的精神状态,其二指作者构思时的思想志气和成文时的才学素质,其三指作者的性格,是形成文章风格的因素之一,其四便是曹丕所说“以气为主”的“气”,指作者个性、才能构成的精神气质。刘勰所说的“气”,实质上是指作者的精神气质。他说的“气”的具体内容,不但出于天赋,也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获得改变和提高。到了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进一步发挥了孟子的“养气”“知言”的观点。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写道,“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是“文以气为主”的生动比喻。宋明文论家也基本继承了韩愈、柳宗元的观点,认为文章中呈现出的“文气”更多指向了作者的内在精神气质,“气盛则言宜”,作者内在的精神气质可以主导外在的语言形式,而绝不是指我们今天所言的用词、句式和修辞。
古人对于“文气”的认知和理解是基于一定的共识,传统文论中“文气”可以用强弱盛衰清浊等形容,但唯独不见“顺畅”,在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中,与其用一个具有争议的“文气顺畅”,倒不如用“行文顺畅”更为直观明确。
在高考作文评价中引入“文气”一词并非不可,但需要对传统文论给予一定的继承和尊重,在借用时明确其内涵,使之在高考作文评价中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
为了更好地服务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作为语文考试重头戏的作文理应承担起重要责任。在作文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的评价标准,是为实现高考的核心功能而做出的积极尝试。不过,作为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应具备明确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等特征。在高考作文的阅卷过程中,阅卷教师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三文”标准,或者用其他标准来评价,那么“三文”标准的提出就失去了其本应有的实践意义。表达准确,修辞立诚,准确才是表达的第一要务,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综合考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源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雅芬.解读“三文”内涵,明确评价导向——高考作文评价的整体性要求评析[J].语文月刊,2021(09).
[2]李心雨.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由高考标杆文谈2022届作文后期备考重点[J].广东教育,2022(05).
[3]万福成.高考作文文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分析——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一篇作文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3(03).
[4]鄧惠文.“文气说”的现代意义与价值[J].文学教育,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