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辅“新”
2024-06-12陈萌萌
[摘要]文言文飽含传统古典文学的精华,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试图从另一传统知识文字学的角度更好地辅助教学。以《种树郭橐驼传》“字”、《氓》“乘”为例,观字形而得理解记忆;以《芣苢》“有”、《静女》“爱”为例,知字形而晓句意技巧;以《促织》“集”为例,明字形而析全篇要旨。通过这类“古”老的文字知识为新课标内的文言篇章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感悟,感知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感受语言之美,切实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文字学;字形;辅助教学
[作者简介]陈萌萌(1993),女,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二级教师,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文言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载体,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文言文不只是为了应付高考,更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及其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传承民族文化。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面对文言文较容易受困于对字义机械记忆的桎梏,忽略汉字知识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对文本理解亦会形成较大挑战,这样也必然造成文言文知识掌握的短暂性和枯燥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通过传统的串讲和提问等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学习效率较低。因此,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适当增加文字学的有趣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方面辅助学生理解和识记文言文,另一方面在形象思维的引导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悠长的中华文明中增强其自身文化底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明确要求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言文字能力,在文字中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1]学生对部编版教材中的文言文,部分字义和篇章理解上都存在疑惑之处。因此,举例分析汉字的来源和字形,学习文字学的相关知识,能引导学生通过这类“古”老的文字学知识为新课标的文言篇章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感悟,有利于高中语文课堂的知识落实与趣味提升。在传统经典中尝试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文言知识中更直观地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建立并加强文化自信和审美素养。
一、观字形而得理解记忆
部编版语文教材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传统经典的文言文内容比重加大,但目前对文言文的学习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学生死记硬背、理解不透等。而文字学知识能将学生觉得生僻的注释进行字形分析,既能辅助学生形成理解性记忆,又能提升课堂活力。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字而幼孩”之“字”,课下注释解释为“养育”,在高中阶段目前的文言积累中鲜少有此解释,但从文字学角度解释,便极为明白。字,金文写作(集成6270)或(集成4147),从字形可以看出,和像孩子,即“子”形。而“子”形外围如同房屋的形状,即“宀”部,整个字形表示孩子在屋内,既可以理解为在屋内生孩子,也可以理解为在屋内养育孩子,因此有养育的意思。[2]
《氓》中“乘彼垝垣”之“乘”,课下注释“登上”,学生不明所以。而古文字“乘”与“登”的字形之间其实有相关性,可以辅助课堂教学。“乘”的甲骨文字形是(商.粹1109《甲》),从大(亦是“人”形)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由此可见,“乘”的本义即是“登上”。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乘”的字形与甲骨相似度不高这一点,还可以用金文字形(周晚.公臣鼎《金》)解释现代字形“乘”被“禾”隔开的“北”。从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原本的“大”形下方多了两个“U”形,实质上就是指人的脚,更加凸显出“用足登上”之意。后世逐渐演变,到现代字形就是分开的“北”。在这样完整的解释下,学生对文言文“乘”有了清晰且全面的理解。
在甲骨字形和金文字形的辅助教学下,“字”与“乘”的语义以更为生动形象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减轻了文言文字词记忆的压力,另一方面字形也散发着独特有趣的魅力,满足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需要。
二、知字形而晓艺术特色
在高中新课标教材中,《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和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重章叠句的艺术特色的理解难度相对较高。如何将学生从浅显粗略的翻译表面带入《诗经》学习深层重点,或许从文字学字形角度切入会有由浅入深的导入效果。如《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在教学中,领会本诗重章叠句的结构是教学重点。“采”“有”“掇”“捋”“袺”“襭”是全诗每句仅改动的字,新课标《教师教学用书》对“采”和“有”的解释几乎相同:“‘采即可采得,也就是‘有,这是概略地叙述采集劳动。”[4]若由此解释,《诗经》这类重章叠句的诗歌则容易被理解为是简单重复,不利于学生细读精读。那么这真的只是简单的重复,还是别有韵味的表达?需要我们带领学生细细品析。
因此,我们试从文字学角度看,采,甲骨字形(商.前5.36.1《甲》)或(商.铁242.1《甲》),从木从爪,会采摘之意。有,金文字形(周早.索諆爵《金》)或(周早.令鼎《金》),从手从肉,象手持肉之形,表示持有、拥有。如此一来,两句诗的意思也逐渐明了,“薄言采之”一句说的是伸手去采摘,“薄言有之”一句说的是已经采到芣苢。那么前两句就是采芣苢的细化过程——从伸手采摘到获得持有,也是采芣苢的一般流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中“掇”表示“拾取,摘取”,“捋”表示“从茎上成把地取下”,这是对采芣苢动作的细腻描写。“薄言袺之”“薄言襭之”“袺”表示手提起衣襟兜着,“襭”表示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这是盛取芣苢动作的细腻描写。一二句是伸手采摘,从采摘到持有。三四句是采摘的方式,有拾取,也有握着成把取下。五六句则是采摘之后的暂时放置,提起衣襟兜着采到的芣苢,当芣苢越采越多或者为了方便放置,把衣襟掖在腰带上。整首诗既有环环相扣的动作细节,也有重章叠句的韵律。
在字形的辅助下,“采”“有”“掇”“捋”“袺”“襭”六個动作体现了充分的次序性和整体性,解决了《芣苢》初步翻译理解的疑难。但全诗仅有这六个字不同,由这六个动词展现出重章叠句的艺术技巧则有待深入探究。
《芣苢》全篇三章十二句,只改动六个动词,而这六个动词并非简单重复,是详细地描写了采摘芣苢的每一个步骤,步骤之间前后相接,详细且细腻。内容上,这不仅表现了女子们采摘的全过程,还表现了采摘时的愉快欢乐之情。《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记录:“芣苢……其子治妇人难产。”[5]由此可知,“芣苢”可作为中草药治疗妇人难产。基于繁衍后代的观念,周南一带的女子采摘茂盛的芣苢时内心的欢愉可能来源于此,也可能是基于劳动收获的喜悦,侧面展现了质朴、干练、开朗的劳动人民精神面貌。结构上,通过重章叠句的安排,形成和谐的韵律和轻快的节奏,充分展现了以诗入乐的特点,也强化了抒情效果。
三、明字形而析全篇要旨
字形在新课标文言文教材中展现辅助教学的功能,不仅表现上述理解记忆和艺术技巧的基础上,还可再进一步,在全篇要旨上也起到重要作用,甚至能以一字为落脚点,深入全文中心思想。
《促织》一文中“虫集冠上”,课下注释:“蟋蟀停落在鸡冠上。集,止。”学生对“集”字解释为“止”较为陌生,明明可以用。引入文字学知识,则能化陌生为形象,化生疏为熟悉。集,甲骨作(商.前5.37.7《甲》),(周晚.毛公鼎《金》),从字形上,我们可看出和像鸟,也就是“隹”,而“隹”的下面或是“木”。从字形本义上看,象鸟停留在树上,因此有停留、停落的意思。
在解决字义问题以后,“集”字在整段文言文中都足以称得上绝佳高妙的用字。
《促织》一文中,因为皇帝的喜好,成名之子在不小心杀死促织后,为了挽救全家人的性命,变成一只善斗的促织。在与一只名为“蟹壳青”的促织进行搏斗胜利后,一只鸡突然跑来啄成名的蟋蟀: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这是蟋蟀与鸡力量悬殊的一场精彩搏斗。原本鸡健步上千,步步紧逼,蟋蟀已在鸡爪之下,这对于体形弱小的蟋蟀而言,已经是必输必死的情况了。但这只蟋蟀不同,转瞬之间,已经“虫集冠上”,“集”——非常高妙的动作描写,蟋蟀不但跳到鸡冠上,并且稳若鸟停在树上一般,更彰显此蟋蟀的不同凡响,“集”描写出促织动作灵巧,战斗力强,也正是因为蟋蟀能“集”于鸡冠上,才能牢牢咬住不放开。通过天敌鸡展现出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气势,更有暗示它不只是能胜过蟋蟀强者“蟹壳青”的蟋蟀,实力更是胜过天敌,为其特殊身份埋下伏笔,也为下文逐级打败各地的蟋蟀作铺垫。
“集”字不但是人物形象的点睛之笔,而且凸显《促织》主旨的细节解读。《促织》的背景是皇帝和朝廷崇尚斗蟋蟀的游戏,民间因此被摊派盘剥进贡上等蟋蟀。成名之子不小心弄死了父亲好不容易抓到的蟋蟀,因恐惧愧疚自杀,魂化促织。此部分作为整篇文章的高潮——成名之子变成的蟋蟀进行两次展现实力的搏斗,但从前文我们知道,成名之子变成的蟋蟀外形不如“青麻头”和“蟹壳青”,因此“成以其小,劣之”,但其实力不容小觑,“集”“力叮”“直龁敌领”等制敌手段,可谓战无不胜。那么强的战斗能力,难道这只是由人魂化成蟋蟀的原因吗?在这一点上,课文中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地方,可以更好地呼应主旨。成名之子目睹了全家走投无路的过程——父亲为了征收蟋蟀忧愁烦闷想要寻死,抓不到满意的蟋蟀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大腿脓血淋漓,在床上辗转反侧只想寻死,把求神问卜抓来的“青麻头”视作价值连城的宝物,精心喂养爱护到了极致。所以,成名之子在不小心弄死全家生存的希望“青麻头”以后只能选择一命还一命。成名之子为何会成为厉害的蟋蟀?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已经认识到蟋蟀背负着父母能否活命的关键,是全家人的希望。在这种认知下,他保留了一口微弱的气息,化为蟋蟀,是赎罪,也是拯救,赎自己的无心之罪,拯救濒死的父亲和濒危的家庭。成名之子不得不用尽全力相斗,哪怕遇到天敌也要“集于冠上”。其他的蟋蟀好斗是天性,但成名之子还有非胜不可的使命,只有胜利才能使家人存活,才能给父母带来荣耀,才能过上好日子。于是,我们就能理解,这只蟋蟀才有“集”“力叮”“直龁敌领”等制敌技巧,以及战无不胜的根本原因。这些逐步深挖的思考,都可以通过“集”字抽丝剥茧、步步深入所得。
蒲松龄安排让这么幼小的孩子担任魂化成虫、比拼得胜的角色,通过一子的悲剧而撬动一家的悲剧,乃至封建社会千家万户的悲剧。试想,小虫被踩在鸡爪之下,濒死之际,是挽救家庭的决心才能使它瞬间爆发“集”于冠上,在主旨上更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展现了更深一层的悲剧。如此细腻的描写,精准的动词,传神的细节,精练的语言,也体现蒲松龄刻画人物入木三分。
在部编版教材文言文的文字学字形辅助教学中,对理解记忆、艺术特色、全篇要旨三方面皆有助益。理解记忆方面,以理解字形图像的方式达到记忆的目的,积累文言文字词基础知识,提升文白对照、注释翻译的能力;艺术特色方面,在字义通达的基础上,赏析篇章的结构技法和抒情效果;全篇要旨方面,以字形为基点,通过字形的多层次理解体会摩挲全篇,对要旨进行深刻解读。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完成一般文学作品分析文意、品读语言的任务,还可以打破时间和语感的隔膜,掌握领会文言文中所蕴含人文内涵的基础工具。
文言文的教学从单纯记忆到思维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等得到充分调动。把“古”文字作文教学辅助,为新课标的文言篇章学习提供了新的记忆方法、新的品析思路、新的主旨感悟,以“古”辅“新”,以“古”促“新”。同时进一步落实新课标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以课本为起点,感知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感受语言之美,提升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立并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5.
[2]李学勤主编.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1279.
[4]温儒敏,王本华主编.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必修.上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55.
[5]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M].毛氏汲古阁刊津逮秘书刊本,16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