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藏学情的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
2024-06-12王培坤西藏日喀则市齐鲁高级中学
王培坤 西藏日喀则市齐鲁高级中学
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篇目多,分量重,学习难,而且,文言文考查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大的分值比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又凝练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附录部分把文言文背诵推荐篇目增加至72 篇。在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也强调对文化经典著作、古代小说、古代剧本等的阅读,这些都意味着对文言文教学的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西藏高中生文言基础相对薄弱,普遍存在着文言文学习兴趣不高、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因此,西藏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值得探究。
一、西藏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为了掌握西藏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分别选择了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和日喀则市齐鲁高级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是自治区第一所高中,其生源也是全区最好的;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是日喀则市的优质学校,生源质量在日喀则市领先;而日喀则市齐鲁高级中学是2022年正式开始招生的新建校,生源的基础相对较弱:这样不同层次的几所学校基本能反映西藏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样貌。
调查问卷围绕“对文言文的基本态度”“文言文的学习效果”“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三个方面设计了12道题目,其中11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2023年9 月中旬,笔者对三所学校的高二年级各随机选择了两个班级进行调查,一共发放问卷305 份,收回有效问卷298份。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结合课堂观察、经验总结和文献查证,笔者梳理出了西藏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有65%的同学认为文言文“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但是“非常喜欢”或者“比较喜欢”文言文的仅占52%,越是生源的基础较弱的学校,喜欢文言文的学生越少。关于文言文学习的时间投入,71%的同学自认为时间投入“一般”或“较少”。
(二)文言文教学方法单一,效率低下
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老师讲一讲、学生背一背”的简单灌输为主。而讲授式教学是基于“学生认真专注”的前提,不能否认的是,不少学生因为基础欠佳,上课的专注度并不好,这就决定了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其效果不可能很好。面对文言基础薄弱的藏族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串讲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但一味串讲,只会使学生感觉文言文的学习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1]
问卷调查也反馈了这一问题。对现在的文言文教学“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学生只有53%,认为“教师教学方式不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或“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的占到58%,这说明学生对当下的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满意度不高。
(三)教学内容选择失当,“重言轻文”明显
文言文是以文言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素材,但实际教学中存在“本末倒置”现象,那就是教学内容上侧重于文言知识的传授,而缺少对作品文化内涵的探究,这一教学倾向存在一定普遍性。重知识传授而轻文化探究还容易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真正鉴赏能力的裹足不前。不少同学面对诗词鉴赏时往往茫然无措,无从下手,即便勉力为之,也不过寥寥数语,不知所云。
二、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借鉴了有效教学的理论,提出了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经历了“寻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建构‘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和走向‘教学设计’的有效教学三个阶段[2]”后而日渐成熟。基于西藏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和有效教学理论的学习,笔者认为,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既要有相对统一的课型模式,又要因时制宜,因课制宜,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
(一)文言文“四结合”有效教学模式
1.趣味预习和情境导入相结合
学生已有储备知识的不足和文言文学习客观上的困难决定了多数学生很难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学生课前预习就要降低难度,淡化知识,增进趣味。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课堂上由各小组发言人择其精要,介绍背景知识,相互交流,教师点拨补充,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3]同样的,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也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进行情境式导入,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2.学生有效参与和教师有限讲授相结合
学生真正有效地参与课堂应该包括四个维度—参与面广、参与方式多样、主动性参与、有深度的参与。其中最重要的是因课制宜的多样的参与方式,只有提供多样的参与方式—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等,才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参与的主动性和参与的深度才能保证。如此一来,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文言文的主人,教师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支架和桥梁。[4]
强调教师有限讲授是打破过去文言文教学“满堂灌”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必要选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还没自学教师不能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需要讲,学生互助合作能学明白的也不需要教师讲,不具普遍性的问题不必统一讲。教师只有清楚哪些不需要讲,才能把需要讲的讲清楚,讲透彻,这就是教师有限讲授的内涵。
3.多种诵读方式相结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必要手段,这已经是广泛的共识。范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背诵等多种形式的诵读有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诵读是一种心、眼、口、耳乃至表情、手势并用的训练方法,很适合藏族学生好动爱喊、喜欢表露情感的天性。[3]名家示范诵读,或者教师本人声情并茂的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良好的情境体验;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学生的体验性;而背诵,无疑还是实现语言文字积累的必要手段。
4.课堂即时训练和课下有限作业相结合
当下,学生作业负担普遍较重,各科教师都习惯性地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下作业,而又忽视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实践证明,课堂上即时训练、复习,课下仅布置少量的作业,这样,既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而教学效益并不差。
(二)因课制宜的文言文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增进情感体验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过程是在已有背景的基础上学习者把已有经验与当前环境互动的一个加工过程,它倡导学习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中。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设置生动的场景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当学生的有限的生活体验不太容易和文学作品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时候,就是多媒体技术大显身手的时候。比如,苏轼在他有关赤壁的作品中,呈现出了瑰丽神奇、气势奔放的赤壁美景,这种场景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真切的体验,此时,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带来良好的感染效果。比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学习之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唱滚滚长江东逝水》以烘托教学气氛,就有助于学生感受悲壮苍凉的氛围。
还可以借助想象和语言描摹创设情境。教师先用语言创设合适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作品中的场景再次描摹出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质疑探究,锻炼思维品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明确把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锻炼思维品质,发展思辨能力,既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所以,文言文教学中的质疑探究,既能进行语言训练,又可以进行思维训练。
学生质疑需要教师引导。《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时塑造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个重要人物形象,仔细研读就会发现,廉颇反复自称为“我”,而蔺相如自称则愿意使用“吾”字,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出了非常朴素的解释:“我”更加口语化,符合廉颇的武将身份,而“吾”偏书面语,更雅,更符合蔺相如作为文臣的身份。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对语言学的探究找到了新的解释。按照宋代赵悳在《四书笺义》中的解释,古代“我”“吾”二字用法有别:“吾我二字,学者多以为一义,殊不知就己而言曰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意思是说对自己讲时用“吾”,对别人讲就用“我”。从这一点上来讲,廉颇的“我”,表达的是内心的骄傲情绪,而蔺相如的“吾”则是一种谦虚有礼的表现。这样,两者的人物形象有了新的对比,也更加立体丰富了。
有价值的质疑不仅让学生有了新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欲望,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输入与接受,更是不断享受新知、实现自我满足的愉悦过程,这对于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有同学问: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为什么一再提及“田园将芜胡不归”?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为什么多用典故?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本身也是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的证明。
3.善用对比,强化学生认知
围绕着课堂教学这一中心,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大单元教学的加强,通过对单元内或跨单元的多篇课文进行整合教学,以提升思维整合能力和文本梳理能力。实践证明,以对比教学为基本手段的大单元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新版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8 单元有四篇论述类的文言文《谏太宗十思书》《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对这四篇课文的对比鉴赏是学习不同论证方法的大好时机。
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上册学到的《劝学》《师说》中不同的论证方法,找到相应的句子,明晰不同论证方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别找出这四篇文章中的典型例句,分析他们的论证方法和论证目的有何不同,进而体会不同的论证方法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论证效果。当然,这种对比学习其实是有相当难度的,可以考虑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参与,这样也吻合了前面论述的“四结合”有效教学模式的要求。
“四结合”有效教学模式和因课制宜的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为西藏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这些模式、策略不是限制,而是启发,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创造、突破。尊重学生,激发学生,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为抓手不断进行改革创新,高中文言文教学必将取得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