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历史教师导学模式的异化与反思
2024-06-12东莞市大岭山中学谢宪生
文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谢宪生
一、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历史教师导学模式的缺失
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旨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繁荣“假象,从放羊式教学到盲目探究;从以“学生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中心”,无不在夸大学生的个体认知问题, 而老师在课堂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则逐渐被淡化甚至消失。 教育教学改革走上了只追求形式建设,而不注重内容实效的危险道路。
同时, 在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教师自身对于新课程教学理念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 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难于正确处理 “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尴尬局面,一则体现在教学目的、方向上的不够明确,不能有效掌控课堂的进程, 二则体现在课堂内容的处理上不敢深入讲解,而只能停留于“蜻蜓点水” 。种种迹象表明, 当前中学历史教师的导学作用在异化、在变质。从更深的角度看, 新课程改革下的此种变相 “导学”,既达不到“应试教育”的要求,更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期待在新课程改革下, 教师有效“导学”作用的回归。
二、中学历史教师“导学”模式重构的几点建议
(一)认清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内涵
新课标改革指出要促使每位中小学生健康发展,培育优秀品质,强调基础教育要适应每位中小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培育中小学生终身学习的意志与能力。 可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是以有助于中小学生建立端正的世界观、 价值思想和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的。 而学生个体由于在生活阅历、 知识积累等各方面的不足, 容易出现一些不正确的、 不健康的想法。 我们对于学生的发展应有一个相对的认识,不应把以 “学生为主体 “理解为以“学生为中心”,听之、任之,盲目夸大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控力, 课堂陷入放任自流状况, 学生非但无法有效地接收信息、了解认知,活动能力也无法得以改善与发展, 学生在事实上成为主体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前提
“填鸭式”教学,过份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人文常识而忽略学生科技与人文素养的养成, 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我在作业的布置修改上也作了改进, 要求学生不仅能选出相应的答案, 而且要将“破题”和“立意”的解题思路写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最后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由此, 我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导学作用, 应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具有鼓动性、趣味性的活动, 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 学会相应的复习方式和学习技能,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倡导发现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
新课程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突出的地位,鼓励学习者从各个视角来理解问题,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看法。 这就要求教师提高活动的指导水平,通过创造情景、发现问题、提供线索, 使学习者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感受,最后找到知识的含义和形成过程。 教师的导学必须兼顾个体的身体发展规律与特点, 如果不断给个体带来新的知识而不进行正确引导,不仅不利于知识的内化,也不利于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事实证明, 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或是过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只有在充分认可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达到推进终身学习和发展、 鼓励创新精神的目的。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历史教师只有深刻领悟课改精神,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不能让教师的导学作用流于形式。 只有有效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 才有可能使学生的主体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育改革才不会朝着 “轻视知识”的极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