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

2024-06-12康许培

新乡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师范类政治思想

康许培

(保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2017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要求所有师范专业通过评估认证,达到既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这为师范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教育系统的高度认可,凸显了“师范为师”的制度保障,提高了“师范成师”的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了“师范脱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拉开了强化“师范培师”的新时代建设序幕,产生了积极的革命性的影响[1]。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师范类专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须参照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对照一流专业建设指标点,灵活运用教育政策,完善专业建设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一、强化专业内涵式发展

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也是通过专业认证的必要条件。内涵式发展理念注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应将具有前瞻性的学科理论、教育法规与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师教育技能训练方案、班级管理等实践环节进行有机结合,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同时在理论学习中借鉴同类院校的经验,突出学生应用型职业技能的提升。师范认证是一种质量保障,师范定位是一种职业目标,应用型是一种职业能力,师范定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应该互相融合,互为支持[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式发展体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素养、学科素养、师范生技能水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该提前做好对在校生、毕业生、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的调研工作,收集地方基础教育学校的实践信息,顺应其发展趋势,对基础教育学校的教材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方法变革等方面保持敏感性,实现高校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学校双向合作,共建专业教育基地,共享产教融合成果,让学生主动适应地方基础教育的新情况,满足新要求。

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专业领导、负责人、教师明晰专业建设思路,科学、合理地设计专业建设规划,并持续改进专业发展的方式与路径,逐步改革专业建设体制和机制,确保专业建设规划落到实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的认证目的。通过“评价—反馈—改进”的方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建立全过程多方位的发展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若干指标上,都能达到认证目标要求,满足学生“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以“反向设计、正向施工”为流程,建立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等方面相结合的专业建设体系,将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明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不断发现问题,持续解决问题,最终达成专业培养目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

二、注重专业特色建设

师范类专业认证只有结合专业自身的培养特色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切的评价工具进行科学的评价设计,方能达到对培养质量的科学诊断[3]。从实际情况来看,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相比于其他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德育性质十分突出,理应注重专业特色的建设。但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标准是统一的,采用同一指标去衡量不同的专业,严重制约了专业的特色化发展[4]。在认证实践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须在有限的特色发展空间中平衡特色与标准的关系,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应尽可能体现本专业的特征。专业品牌建设更突出反映了专业的特殊属性,并体现学校的整体办学定位。

首先,在课程设置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不断凝聚专业特色,使其与专业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与毕业生的未来职业要求相匹配。其次,依据毕业生就业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产出导向”,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改革方向,引导毕业生从“会学”向“会教”转变,突出育人成效,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口径适中。再次,依据学生实际的综合素质定位本专业的毕业要求。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就业环境,并且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也是不同的。那么,不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要求必然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动态调整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形成适合本校学生能力水平的专业发展规划方案。最后,应该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毕业要求设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设计专业建设方案,使课程目标体现实践性,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增强未来的职业适应力和竞争力,适应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需求。

三、构建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每一类课程都应坚持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理念。以立德树人统领各个培养环节,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5]。对于提高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来说,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充分挖掘所任教课程的育人功能,坚持“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把以伟大的建党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优秀的传统文化、青年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

“好老师”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在坚持课程育人功能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师德师风意识。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应在言传身教中为学生树立人生榜样,以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工作状态为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展示人格魅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知课程思政元素的力量。而最好的课程思政元素就是好老师的人格魅力。

按照专业认证中的“践行师德”标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可以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打造红色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可以聘请红色教育基地专家进入课堂讲党史、地方史,可以走出校园,将课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增强体验式教学效果,丰富专业品牌的内容与形式,使专业品牌的红色底蕴更鲜亮。专业还应围绕意识形态教育主线,整合课程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突出专业特色和课程的德育性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其明确“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特别是在学生面临困难时,给予心理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学做新人。

四、探索思创融合的专业发展路径

师范类专业认证必须深入思考并认真回答“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教师以及为谁培养教师”等根本性问题[6]。通过全面提升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人民满意的教师。当前,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科内容的前瞻性和实践性,实现“理论课程案例化、实践课程红色化”。整个课程体系应逐步实现“产教融合、思创融合①”的建设目标,注重课程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过程可以通过思创融合方式创新发展专业教学。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两者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共同唤起专业课程教学的内生动力,强化专业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师范类专业认证强调本专业的办学定位须符合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与双创教育课程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乐于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快速适应教育行业的发展环境,在基础教育行业中开发自身的潜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最后,师范类专业认证过程注重“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建设方案,关注学生超越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利益相关方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完善思创融合机制和课程体系,通过协同育人提高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让师范专业学生筑牢个人理想信念,把人生价值扎根于祖国大地,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引领行业发展,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创新型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地方教育事业。

五、解决专业认证中教师层面的难点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准备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过程就是促进专业建设的过程,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其成果也是体现国家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种表征。国家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持续不断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而教育教学改革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一线教师参与的意愿和能力的强弱。在现实认证和专业建设过程中,不但存在部分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短缺问题,而且还存在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出现了诸如“参评过程中学校管理部门的少数人员‘全操办’和学院专业负责人等少数教师‘全包办’”的现象[7]。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不仅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学校行政职能部门和学院的支持,专业建设的成效得益于专业内所有教师齐心协力、深入理解、正确践行认证理念和建设方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其中。同时,专业教师要正确理解本科教育教学的目的以及所任课程的教学目标,对认证标准和专业建设指标点的理解不能出现偏差,要破除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育人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主动关注基础教育行业发展动态,热心参与中小学教学实践。

师范类专业建设在构建和落实建设机制时,教师是关键环节。只有受到教师认可的认证体系和建设方案,才能转化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资源。首先,教师要关注过程性育人机制建设。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成长需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行政人员、任课教师、辅导员的共同努力,关注课堂教学的成效,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关注并跟进其健康成长的全过程。其次,课程与教学是专业认证和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形成自身的学习风格,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达到专业要求,逐步形成“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助教”的理念。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在院系应加强监督保障机制建设,督促教师主动改革,共同完成师范类专业认证和专业建设任务。

六、余论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认证资料的归档,注重各项工作的留痕。打造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证据文化”是改变目前师范类专业质量管理发展不健全状况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师范类专业认证所面临的证据内容模糊、对认证的支撑度不够、来源单一等问题,同时确保师范类专业认证有据可查[8]。高校和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评价,既要有量化评价,又要有定性分析,还要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对专业建设形成强度支撑,以此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认证有据可查。在整理支撑材料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查漏补缺,逐步完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切实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思创融合”中的“思”指的是思政教育,“创”指的是创新创业教育。“思创融合”是指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旨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师范类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