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及其实践启示
2024-06-12汪先平蒋泽华
汪先平,蒋泽华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提出一系列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不断发展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品格。习近平文化思想既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又突出文化的主体性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系统观的要求,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蕴涵。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产生于人的生产生活实践,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文化,只能在扬弃旧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因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之所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因为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做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历史观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文化是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创造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文化本质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脉相承,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根本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成果理应由人民群众所享有。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具有延续性而不能割断,历史发展有其自身客观规律,因而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要将问题置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在历史发展中探寻文化发展规律,在传承与变革中推动文化繁荣。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要求中华民族探索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对此,习近平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坚持这“两个结合”,社会主义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同时也拓展了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视野,从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历史逻辑。就此而言,习近平主张在“两个结合”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去除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保留其超越时代的优良精神因子,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走向未来。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两创”方针,为我们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形成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文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实践观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一种体现现实的人及其主体性的实践创造物,文化的本质是在实践中生成的。这一思想,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人的实践出发去把握文化的本质,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主动的理论建构。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应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难题和挑战,因而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新时代在新的征程上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1],这就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了实现这一新的文化使命,需要加强思想引导,凝聚更广泛的共识。为此,习近平对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就是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上要着力加强党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着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七个着力”,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对实现新的文化使命进行的科学谋划,它将理论建构的主动转化为实践的主动,从而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方法论指导。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辩证观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体用贯通”,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坚持了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1]文化思想要引领时代发展,一方面要增强自我认同以展现自身的独特性和独立性,掌握话语权和主导权,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要尊重文化多样性,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多样性表现为文化身份、文化表达的不同,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构成了世界的本来面貌,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2]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有着明显区别,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够回答人类的所有问题,因而每一种文化都值得尊重。基于这一辩证思维,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只有包容共存、积极进行交流对话,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主张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运用辩证思维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统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因而,习近平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4]他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时代变迁和观念演变,要处理好本来与未来、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突出优势与最大软实力,只有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文化发展具有坚实的根基、丰厚的土壤。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5]。另一方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现代文化思想融入其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展现出新的时代魅力。
(四)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系统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考察自然、人类社会和社会个体的活动中发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不同的系统之中不断演进的,这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样态。因此,在思考文化建设问题时,要充分认识影响文化建设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用系统、全局的观点来思考文化建设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张充分认识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他组成部分的紧密联系,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有机整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一体谋划、整体推进,着力构建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统一的文化建设发展格局。针对当前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向同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6],使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能得到不断改善。
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原则,因为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活力之源。习近平指出:“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借鉴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养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形成了蕴含深邃道理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科学的方法论,它为新的时代征程上完成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从内生性视角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体现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文化软实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今后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的内生性决定了文化发展必须依靠内生动力,加快文化软实力建设不能依赖外源性的力量。因此,我们只有立足自身夯实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以此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此,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7]155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不断挖掘整合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转化成为强大的文化生产力,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创造更加雄厚的基础。二是要在各种社会实践中鼓励人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夯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不断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的软约束作用,引导社会公众讲道德、学道德、守道德,让中华美德深入人心,“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7]164,使文化软实力变得更加厚重。
(二)从主体性视角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对人与动物的区分中论述了人的主体性。他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8]这就是说,人的主体性使其在实践中能够确定自己的活动目的,能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与此同时人的主体性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因此,习近平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1]意思是说,虽然文化的主体性源于实践,但其形成之后就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并会以一种群体的思想形态对社会个体发挥强大的形塑功能。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发展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基于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而且是文化价值的主体与文化成果的享有者。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为价值旨归,不断实现由物质需求到美好生活的文化主体性需求的转换。具体而言就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就要认识到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性与产业属性具有一致性,文化产品的先进性与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具有一致性。要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给予文化产业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吸引力,用先进的丰富的文化产品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凝聚价值共识和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从系统性视角创新文化发展方式
建设文化强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我国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为新时代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了思路和对策。习近平坚持系统思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通盘考虑文化建设的思路,将新发展理念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具体而言即:一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对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需求存在着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为此,必须深化文化理念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既要解放思想以转换发展思路,又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创造活力,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营造更有利于文化创新的发展环境。二是推动文化事业均衡发展。目前我国文化发展还存在区域性发展不均衡与资源匹配不合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成效。因此,必须积极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实现文化建设领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其他各领域发展的均衡与协调。三是通过绿色发展激发文化建设效能。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融合,通过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理念深植民众内心深处,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高文化建设效能。四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各个国家和地区事实上已经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因而,在尊重文明独特性、多样性基础上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能使人类文明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7]258我们要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以中国叙事体系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让各种文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三、结语
在新征程上,习近平根据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不断发展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的丰富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和实践思维,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科学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