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单元引路,小任务驱动
——小学低年级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探微

2024-06-12杨爱丽

学苑教育 2024年11期
关键词:小蝌蚪创设作业

杨爱丽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瀛洲小学,广东 广州 510320)

大单元是打破教材已有编排体系,以大概念为统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的一种单元整体教学。大单元作业则是围绕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种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趣味性的作业,是大单元教学的一种延伸。然而,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设计的作业缺乏真实情境、任务单一、评价不细致等,导致作业无趣、低效。鉴于此,教师应围绕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情境生动、任务多元、评价细致的大单元作业。

一、立足大单元,创设真情境

真情境,是指真实的作业情境,是教师衔接作业内容的一条纽带。大概念是大单元的统领,也是教师创设作业情境的风向标,主要源自于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可围绕人文主题、根据语文要素、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作业真情境。

(一)围绕人文主题,创设真情境

人文主题是指与人类文化、历史、科学、思想等内容相关的主题,是大概念的一种类型。以人文主题为引领,学生能够不断拓展文化视野、丰富历史知识、发展科学素养、塑造思想品格等。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教师可围绕人文主题,创设真情境。

“大自然的秘密”是教师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提炼的一个大概念,属于人文主题,重在引领学生了解自然、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与能力等。在围绕该人文主题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大单元作业,其中教师创设的作业情境包括“帮小蝌蚪找妈妈”和“与植物妈妈对话”。“帮小蝌蚪找妈妈”是指让学生作为小蝌蚪的“帮手”,通过查资料、或询问老师、父母等,了解“妈妈”的特征;“与植物妈妈对话”则是让学生探究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过程等。

这两种作业情境紧扣本次大单元教学的人文主题,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和在与植物妈妈对话的过程中,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了大自然的一些秘密,感知、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产生了进一步探究大自然秘密的浓厚兴趣。

(二)根据语文要素,创设真情境

语文要素,是指语文学习要素,是关于“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知识、语文能力以及学习语文的方法和习惯等。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从语文要素中提炼一些大概念。而这,也是教师创设真情境的焦点。

《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三篇写景物的课文。这三篇课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写、赞美了黄山的各种奇石、日月潭的美景以及葡萄沟的美景等。基于此,教师从语文要素方面提炼了一个大概念——“词语百宝箱”“图文连连看”。“词语百宝箱”是让学生从文中搜集、整理、摘抄一些写景物的词语。“图文连连看”则是要求学生将词语和相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如:将“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词语和相关的图片匹配。

教师创设的“词语百宝箱”“图文连连看”情境,真实、直观且有趣,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领他们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让他们循序渐进地理解、掌握一些积累词语的有效方法,发展、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真情境

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大单元教学中,也有一些大概念源自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可围绕大概念,联系多姿多彩的实际生活,创设一些真实、逼真的作业情境,以此拉近作业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作业更加具有生活气息。

《找春天》《雷雨》《画杨桃》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三篇课文。在深入挖掘这两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炼了一个大概念——“美丽的大自然”。以该大概念为焦点,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了“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教学情境,包括让学生观察天气变化、植物的生长过程等,并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做好观察记录。这样的作业情境,既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也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完成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而且能够丰富生活。

教育即生活。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作业情境,能够引领学生将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同时,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会因这样的作业而变得多姿多彩、意义非凡。

二、依托真情境,设计小任务

作业情境是作业任务的载体。在创设真实作业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应依托真情境,设计一些小任务,包括调查小任务、创作小任务和表演小任务等。教师以这些作业小任务为抓手,就能够提升作业效益,更好地发挥作业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一)依托真情境,设计调查小任务

调查是了解真相、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发展沟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可依托真实的作业情境,设计一些与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相符的调查小任务,让他们以调查为契机,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塑造品格等。

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一大概念,教师创设了“帮小蝌蚪找妈妈”的真实情境。依托该情境,教师设计了一项调查小任务,即让学生或通过上网查资料,或通过采访父母长辈等,全面、深入地了解“蝌蚪妈妈”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在“与植物妈妈对话”的真实情境中,教师设计了一项调查小任务,即要求学生调查不同植物妈妈孕育植物宝宝的不同方式,并以表格的形式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因为受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所以他们无法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记录调查结果。图文并茂的记录方式、或清晰直观的表格记录方式,能够降低学生记录的难度,提升学生记录的效度,让学生更为清晰、直观、准确地记录调查结果。

(二)依托真情境,设计创作小任务

创作小任务,关键在于“创”。学生通过完成创作小任务,不仅能够巩固相关知识,而且能够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依托真实的情境,设计一些有趣的创作小任务,让学生在“创”中学,在“创”中知。

例如,教师依托“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这一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设计了一些创作小任务,包括让学生利用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拍摄一些关于自然美景的照片;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以水彩画、蜡笔画等儿童画的形式,描绘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美景;让学生在仔细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创作一首儿童诗或创编一首童谣等。在拍摄自然美景、描绘自然风光、描写自然景观或现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进一步地感知到大自然的魅力,而且能够逐渐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美能力等。

真情境中的创作小任务,具有难度小、形式多、有趣味、有创意等特征。以这样的小任务为驱动,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感知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会因这些有趣、有创意的小任务而变得丰富多彩。

(三)依托真情境,设计表演小任务

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喜模仿、爱表演的特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征,教师可依托真情境,设计一些表演小任务,让学生在惟妙惟肖地表演中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了解人物心理,体会思想情感。

例如,依托“帮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情境,教师设计了一些表演小任务,包括“小蝌蚪的内心困惑”“小蝌蚪的寻妈之旅”和“蝌蚪妈妈爱的独白”。当学生在完成表演小任务“小蝌蚪的内心困惑”时,通过形象直观的肢体语言、富有童趣的口头语言等,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小蝌蚪找不到妈妈时“焦急”“困惑”的神情。在表演“小蝌蚪的寻妈之旅”时,学生用贴切的语言、细微的动作表现出来小蝌蚪“迫切”的心情,以及“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对小蝌蚪的关爱之情等。通过表演“蝌蚪妈妈爱的独白”,则让学生感知、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因为教师依托真情境设计的表演小任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且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所以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完成这些小任务,并更进一步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针对小任务,实施细评价

评价是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清晰的评价标准、多元的评价主体、奏效的评价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更好地发挥作业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大单元作业由环环相扣的诸多小任务组成,因此,教师应针对小任务,实施细致、奏效的评价。

(一)细化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既是评价主体有效实施评价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高效完成作业的基本方向。评价标准不细致,是导致评价低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应针对大单元真实情景中的各种小任务,设计细致入微的评价标准。

例如,针对教师在“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这一作业情境中设计的各项小任务,教师设计了细致化的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利用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拍摄的自然美景,主题是否突出、图像是否清晰、构图是否有层次感、是否表达了某种情感等;学生以儿童画的形式描绘的自然美景,是否彰显了童趣,色彩过渡是否自然、和谐,构图是否丰富、饱满,造型是否准确、逼真等;学生以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儿童诗、童谣,是否具有鲜明的主题,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是否有意境,是否表达了真实的情感等。

以细致化的评价标准为引领,学生能够方向明确地完成小任务;以细致化的评价标准为参考,评价主体能够对学生完成小任务的实际情况进行奏效的评价。而这,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更好地发挥作业在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素养方面的作用。

(二)细化评价主体

大单元背景下的作业评价,应是多主体的评价。教师并不是评价学生作业的唯一主体,学生、家长等,都应成为评价学生作业的主体。通过细化评价主体,能够更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在作业小任务中的实际表现。

以“帮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情境中的“小蝌蚪的内心困惑”“小蝌蚪的寻妈之旅”和“蝌蚪妈妈爱的独白”三项表演小任务为例,为了提升评价效益,教师对评价主体进行了细化。如: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小蝌蚪的内心困惑”“小蝌蚪的寻妈之旅”和“蝌蚪妈妈爱的独白”三项表演小任务拍摄成一段微视频。之后,将该微视频分享到班级网络空间中,邀请家长对学生在三项表演小任务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另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在线观看微视频,并针对自己的实际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

相比于单一的评价主体而言,多元的评价主体,其评价视角更为广阔、评价过程更为细致、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同时,以评价为推手,学生也会更加积极、高效地完成大单元作业中的小任务,从而在小任务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开阔视野、塑造品格等。

(三)细化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是决定评价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大单元作业中不同的小任务,评价主体可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在小任务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全面、细致、奏效的评价。

例如,针对大单元作业中的调查小任务、创作小任务和表演小任务,评价主体可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当学生以家长为调查对象,完成调查小任务时,家长可成为评价主体,并采取现场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提问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准确,调查目的是否明确,调查内容是否详实,调查结果是否完整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当学生提交摄影作品、绘画作品、儿童诗作品之后,教师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即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通过自评,学生能够对自己完成小任务的实际情况有更进一步地认识与了解。通过互评,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聚焦表演小任务,教师可采取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为细致、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在表演任务中的实际表现,更好地发挥表演小任务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

通过采取细致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能够对学生在大单元作业中实际表现进行奏效的评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完成小任务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完成小任务的实效性。以积极、高效地完成小任务为契机,学生也能更好地达成作业目标。

四、结语

大单元引领,小任务驱动。在设计大单元语文作业时,教师应以大单元教学中的大概念为引领,创设真实的作业情境,并以作业情境为纽带,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环环相扣的小任务。之后,以小任务为驱动,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完成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发展能力、塑造品格,让作业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让作业成为孕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沃土。

猜你喜欢

小蝌蚪创设作业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快来写作业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蝌蚪
小蝌蚪
作业
小蝌蚪
小蝌蚪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