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邗沟的开凿及地图编绘研究
2024-06-11孔莉莉胡迪高凌云
孔莉莉 胡迪 高凌云
[摘 要]邗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沟通长江与淮河、最早有明确开凿年代的人工运河。研究邗沟对于研究运河史、大运河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文章以邗沟始凿的春秋时期为时间断面,在对运道走线、沿途湖泊以及河段组成进行详细考证的基础上,借助历史GIS方法与技术,编绘春秋时期邗沟及周边湖泊水系地图,揭示其水利特征和驱动因素,为丰富运河变迁研究体系、阐释运河历史价值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邗沟;大运河;地图编绘;历史GIS;驱动要素
[中图分类号]K992.6;K92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4)02-0138-05
[收稿日期]2023-12-20
[基金项目]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2206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读史方舆纪要》地名数据库建设及地名研究”(20BZS110);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课题“江苏运河古今地名研究与数据库建设”(DYH19ZD01)
[作者简介]孔莉莉,江苏省河道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博士,研究方向:运河水环境、水利史;胡迪,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GIS、时空GIS;高凌云,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GIS。
一、引言
邗沟是里运河的前身,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沟通长江与淮河、最早有明确开凿年代的人工运河,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如今的里运河,北起淮安市淮阴水利枢纽,由扬州市邗江区六圩入长江,长168公里,至今仍为江苏境内重要航道,承担着江苏省江水北调、国家南水北调东线的输水任务,发挥着航运、排涝、输水等综合功能。里运河是大运河江苏段的中枢和精髓,沿线水利遗产富集,凝聚了古代高超的治水智慧和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因此,探寻里运河“前世今生”,积极开展邗沟演变研究,对进一步挖掘、阐释好运河历史价值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大运河演变研究众多,成果颇丰[1-11],梳理了各历史时期里运河的开凿、治理情况,论述了演变过程及功能作用,分析了射阳湖的成因及演变模式,以及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变迁、遗产构成与当代价值[1-11];楊霄等从量化角度复原了高宝诸湖近300年来的湖形变化,丰富了里运河沿线湖泊变迁研究[12](P129-137)。同时,施和金等给出了各历史时期长江岸线江苏段的历史变迁特征[13](P212-219),奚雪松尝试在大运河遗产判别中运用历史舆图与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结合方法,通过“舆图新绘”对区域时空演变过程进行复原,揭示遗产特征和演变规律[14](P123-131)。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成果多是针对里运河本体或关联的某一湖泊进行的独立研究,并未将里运河与沿线湖泊水系进行整体研究,且空间展示多为示意图,河道、湖泊信息要素表达不全,甚至存在严重偏差。鉴于此,本文拟选择春秋时期作为典型时间断面,结合历史资料,对邗沟及周边湖泊水系进行研究,尝试复原邗沟及流经湖泊的位置并编绘历史水系地图,以期更加科学、直观地展示里运河2500年前的原生形态,揭示其水利特征和驱动因素,为里运河变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二、邗沟运道及周边重要湖泊历史考释
从史料记载中挖掘邗沟运道及周边重要湖泊水系的关键信息,并进行互校,还原邗沟及关联河湖的历史面貌,是地图编绘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深入考证邗沟运道的空间走线、地理基础以及沿线湖泊的分布格局的基础上,用GIS方法对春秋时期的邗沟运河进行表达,成为分析邗沟开凿的地理因素的重要手段。
(一)邗沟运道起讫与走线
众所周知,邗沟为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年始凿,历时两年完成。最早反映邗沟开凿一事的,是战国《左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但对邗沟的起讫节点和行经路线并未交待。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江都县下有注云:“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这是邗沟行经线路的最早记载,这一记载并没有阐明邗沟具体起点位置与走线。晋代杜预在《左传》注释中说:“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邗江是。”由此可知,当时的邗沟运道南端应为临长江的邗城,北端为滨淮河的末口,中途利用了射阳湖这一大湖。至于途径的其他湖泊,直到北魏,郦道元在《水经·准水注》才清晰地勾画来,其路线大致为:引长江水自邗城下深沟,向北经武广(今邵伯湖)、陆阳(今衤录洋湖)两湖之间(两湖相直五里),下注樊良湖(今高邮湖),转向东北入博芝(今广洋湖)、射阳两湖,又折向西北,经夹耶(今宝应大溪河附近)至末口,入淮河,全长380里。这也是目前学术界普遍较认可的一条春秋时期邗沟线路走向,史称“邗沟东道”。
其中,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春秋时期的邗城位于广陵城(今扬州城北)西南[15](P2554),即在今扬州市东北五里蜀岗一带,邗沟在蜀岗下,沟水由城东南今铁佛寺前绕流向东至今螺丝桥,再由湾头北上,由广陵至邵伯,后穿武广、陆阳二湖向北[16](P45-54)。又因当时的江岸在今仪征的胥浦、扬州市东北的湾头、江都的宜陵一线,大致在今天的长江以北30里左右[13](P212-219)。由此推断,邗沟的引江口可能在今扬州市东北蜀岗南缘的湾头镇以南[17](P1-11)。而邗沟北端入淮口末口位置,清人胡渭《禹贡锥指》云:“山阳县西有山阳渎,即古邗沟。其县北五里之北神堰,即古末口。”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又云:“在淮安府北五里,今废。”据此可知,古末口即北神堰,在山阳县(今淮安市)北五里。
(二)邗沟东道沿线湖泊分布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邗沟未开之初,江淮之间地势低洼,存在众多湖泊。《禹贡》载“淮海惟扬州”,本区地属扬州,又述“厥草惟夭……厥土惟涂泥”,说明先秦以前此地滩地宽广,湖沼连片,湿生植被繁多,泥土有机质含量高,是一片浅水大湖环境。结合考古资料来看,该地系古泻湖演变而成的湖荡沼泽地带[18](P285-288)。其中,射阳湖堪称整个泻湖区中的最大湖泊,亦是江苏五大古湖之一。从地质构造来看,射阳湖在构造上属苏北坳陷区,新石器时期仍属古浅水海湾的一部分,在距今7000年前西冈砂堤形成后,逐渐演变为古泻湖环境,后经数千年冲刷淡化,到春秋时期(2500年前)已成为微咸水湖。此时的射阳湖湖区宽广,水域辽阔。前引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的史料:“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虽没有详细记载射阳湖的规模,但邗沟附近若干湖泊中,只提到射阳湖,其面积之大可见一斑。宋代的《太平寰宇记》中首次记载了射阳湖的范围:“射阳湖长三百里,阔三十丈”。可见射阳的形态南北长,东西窄,呈长条状,外形与现代里下河湖泊湖荡区总体形态相似。该书还详细描述了其位置特征:宝应县下:“射阳湖在县东六十里,中流与盐城分界”。盐城县下:“射阳湖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阔三十丈,通海三百里。”[19](P2463-2465)清代地方志也记载了其空间位置与水域范围:“古射阳湖西起今宝应县射阳镇、西安丰镇,太仓一线,北至淮安市境内的泾口、左乡一线,东至阜宁喻口入海,南连大纵湖[20]。该记载与宋人的记载大致相似,因此后人推测射阳湖“春秋时已达邗江,周回三百里,跨宝(今宝应县)、淮(今淮安市)、盐(今建湖县)、阜(今阜宁县)四县,东南一具区也”[21](P17),这与射阳湖“一湖跨三邑”的说法相符。考古还发现,今兴化市境内亦曾是射阳湖水域范围,则今得胜湖也被包括在内。
除射阳湖外,邗沟东道沿线自南至北还分布着武广、陆阳、樊良、津湖、博芝湖、白马湖等湖泊,具体位置史料亦有明确记载。武广湖位于今高邮市西南三十里武安村,与新开河相接[22](P1136)。陆阳湖在扬州府城东北六十里,西南接艾陵湖(在今江都城东北四十里,邵伯镇之东),东北半属高邮州界;而高邮州陆阳湖在今高邮市南三十里,通小泾沟,西南接艾陵湖,半属甘泉界[23]。樊良湖在高邮西北五十里,上流为樊良溪,自天长县石梁河流入高邮州界,潴而为湖,与新开、甓社为高邮三湖;又引《系年录》云:“承楚之间有樊良等三湖,绵亘三百余里”,而樊梁湖在高邮州西北五十里[22](P1135)。博芝湖在宝应县东南九十里,西北通广洋湖,北接马长汀[24](P271)。津湖在今宝应南六十里,樊良湖北,白马湖南。白马湖位于今宝应北十五里,与樊梁湖之间的距离为一百五十里[25](P138)。
沿途湖泊豐富了邗沟的水源,使得运河水源补给没有后顾之忧。此外,有些较大的湖泊不仅作为水源之用,还缩短了运河需要人工开凿的里程,减少了工程量, 甚至为了利用这些湖泊,运河甚至屈曲向北,路线稍有迂远。这也是早期修建运河最为经济的方法。
(三)邗沟东道河段组成
邗沟东道得以贯通,一方面利用自然湖泊作为运道,另一方面开挖人工河道连接自然湖泊,以形成完整的运道。清代徐庭曾对于邗沟变迁颇有研究,他在《邗沟故道历代变迁图说》(下文简称《图说》)中将故道全长分作六段,并指出每段合渎渠所在行政区划位置。据上文所述,艾陵湖站在在今江都城东北四十里,邵伯镇之东,《图说》对运河与艾陵湖的关系描绘不准确,其主流并不入艾陵湖,故第一二段合而为一;且入淮口描写不准确,邗沟在末口入淮后继续西行再次入淮也并没有文献支持,本着孤证不立的原则,本文并不采纳。如此,则邗沟运河共分为四段。最南一段为自广陵城下引江口向北穿武广、陆阳二湖,注入樊良湖,此段为人工运道,行至樊良湖。第二段由樊良湖西北出,至博芝湖。第三段自博支湖向东北达于射阳湖,此段在史籍记载中叫做马长汀[22](P1139)。从《宝应图经》中的示意图来看,马长汀是一条狭长的水道,是连接博芝与射阳湖小段运河的别称。第四段为出射阳湖至末口之间的河段,这段河道也是人工开挖的。
在主干道之外,邗沟还有一些支流与沿途湖泊相连。首先是与艾陵湖连接的部分。《太平寰宇记》:“广陵县邵伯埭有斗门,在县东北四十里,临合渎渠有小渠,阔六步五尺,东去七里,入艾陵湖。”[26](P2447)《读史方舆纪要》也说,今湖在邵伯镇东,西接官河。谢安立邵伯堰,堰此湖之水也。可见这条通艾陵湖的河道,是运河的支流。其次,白马湖与射阳湖之间的狭长水道,即夹耶,也是运河的一条支流,虽然在春秋时期邗沟修通的时候并不经过白马湖,但这条支流在东西运道上发挥着作用,也是运河沿线的一条重要支流。其具体位置,清代《宝应图经》云:“射阳、白马之间有支渠曰夹耶,今黄浦溪是其遗迹。黄浦溪在泾河闸南十里,为山阳、宝应交界。”[24](P290)
三、 邗沟地图编绘方法与技术
(一)编绘思路
基于《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邗沟相关文字史料和舆图,确定邗沟演变历史地图绘制标准年代与地图要素内容;根据历史地理与水利领域专家的考释成果,以点状、线状、面状矢量数据为分类依据,建立大运河历史地图编图信息表。以现代江苏省标准地图为底图,对《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政区数据、自然水系数据进行矢量化,根据编图信息表增绘邗沟及其周边相关地理要素,形成春秋时期邗沟演变地图。
(二)数据构建
按照数据来源的准确度将运河相关地理数据分为高准确度数据、较准确数据和模糊类数据三类数据:
(1)高准确度数据是指具有实测数据、遥感影像图和地图作支撑,或位置尚存、可考的运河数据。
(2)较准确数据是指来源于具有空间坐标系统的历史地图,但缺少明确的空间范围或地名标注,或是需要利用其它时间段古今地图来推断其信息的数据。
(3)模糊类数据多指没有准确的实测数据或地图作支撑,其主要来源是文字史料和舆图示意的数据。
由于春秋时期距今时间跨度大,史料记载不够详细,舆图、示意图等资料往往也只能获取大致的方位信息,无法获取精确的空间坐标。因此在数据构建时要将精确定位和模糊定位相结合,基于《中国历史地图集》和现代标准地图先构建具有精确坐标或可以确认准确空间位置的数据,再根据文字记载、舆图示意等整理出的编图信息表,将空间位置较模糊的数据定位在相对准确的空间范围内,最后结合专家意见对存疑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与修改完善。
(三)实现方法
在邗沟演变地图中,点状地物主要包括政区点和参考位置点。其中,政区点主要来源于《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矢量化数据,部分地图集缺失地名则需根据编图信息表与《古今地名大辞典》进行补充绘制;而由于线状与面状地物的构建原则为先点后线,参考位置点便成为绘制线状与面状地物的基础。
线状地物的绘制包括其起讫点确定、走向确定和重要拐点确定。以运河河道为例,河道路线的变化往往在河道中的某一段发生。在构建河道数据时,首先需要根据史料文献或实测数据确定整体河道的起讫点位置和重要拐点位置,随后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河道的变迁情况,分段确定河道的走向以及最终汇入的水系,将各点依次连接构成整体运河河道。最后需根据文字史料、历史地图或现代测绘地理数据进行空间校正。
面状地物的绘制包括其中心位置点确定、大小范围确定和形状确定。以射阳湖为例,由于《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所绘制的射阳湖只有大致参考范围,因此需根据地图集与考释成果确定射阳湖中心点位置,随后基于地图集参考范围和描述射阳湖大小的相关文字史料,以中心点为圆心向外构建符合描述的椭圆形状进行示意,最后根据需要对射阳湖相关舆图进行地理配准和矢量化得射阳湖参考形状,结合历史地理与水利领域专家意见对该形状进行优化。
河道及周边水环境数据主要包括人工运道、自然河流和湖泊等,由于春秋时期邗沟运道是通过串连周边河湖,其开凿的基础是借助周边水环境,因此运道与周边水系的构建并非相互独立的,可以互相参照同时构建。在对河道与周边水环境数据进行构建时,需要按照其数据准确度进行分类,并分别设计不同数据构建方法,数据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编绘得到的春秋时期邗沟演变地图如图2所示。
图1 邗沟运道与周边水环境构建流程
图2 春秋时期邗沟演变地图
四、 邗沟开凿的驱动力分析
(一)邗沟水系特征分析
从前文的考证以及呈现的地图可知,邗沟运道及周边水系环境有以下特点:
水域辽阔,河湖密集。从自然地理上看,当时的江淮地区,西起大别山麓,北至淮河,南讫长江,东滨黄海,跨今苏、皖二省,区间分布着众多湖泊,水域辽阔,其中以古射阳湖为最大,包括宝应、淮安、建湖、兴化交界地区,水域周长达300里。
湖泊连缀,运道迂远。从空间走线看,邗沟东道线路与今天的里运河线路大不相同,是在今大运河东,沿线堤岸无设,基本借湖而行,江与湖、湖与湖、湖与淮间有多条人工运道或天然河道相连,整个运道迂远曲折,全长比起讫点直线距离长四分之一,是现代里运河长度的两倍有余。
江水北流,江淮贯通。从水流走向看,水道的流向是由地势高低决定,当时江淮之间的地势,南北两侧接近江、淮一带,因砂堤作用地势较高,又由于长江水势浩大,挟带泥沙能力强,江北岸砂堤规模远大于淮河南岸砂堤,呈现南高北低之势,而中间湖泊群为低洼地带,邗沟得以引江水北上入淮,成为沟通江、淮的一条南北大动脉。
(二)邗沟开凿的驱动要素
(1)自然河流通航条件不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河流都是东西流向,这导致南北交通不便。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战争频繁,对交通的需求也空前增加,现有的河湖水系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只能开凿人工河道。
(2)现实需要。吴王夫差时,其国力达到顶峰,欲北上伐齐,争霸中原。当时,吴国水师较强悍,在与楚国、越国的战争中屡次发挥优势。然而,江淮之间虽然湖荡富集,却无一条直接水道通航,吴国水师北上以及水上运输只有两条路:一是从长江入海,向北绕道进入淮河,再进入泗水,也就是《尚书·禹贡》所说的“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但海上运输,危险系数较高;二是从长江逆流而上至濡须口入巢湖,再由巢湖入长江支流南淝水,经淮河支流东淝水入淮河,但是这条水道受地形影响,通航条件很差,又迂回遥远。考虑避开海上航运风险和绕道濡须口困难,吴王遂行开河之举。
(3)当地开凿运河的有利条件。如前文所述,中全新世时期(距今5000年)江淮地区由高海面初期的浅水海湾演变为古泻湖环境,四周高,中间低,整体呈“碟形”洼地,形成了河网稠密、湖泊众多的基本格局。这样充足的水源,众多的河流湖泊,使得开挖一条人工运河并不需要耗费太多人力物力,只需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河道和湖泊,进行局部开挖,运道即可串联贯通。当然,这也是导致邗沟道路迂远的原因,但邗沟的开通,毕竟比之前的海路或者更上游经巢湖的路线近便许多。
五、 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邗沟路线的分析可知,邗沟的修建思路,是以最少的代价沟通长江与淮河。由于修建者是吴国,从它本身的便利出发,在扬州与淮安之间开通水道,不仅工程最为经济,路线也最为近便。邗沟沿线有重要集水湖盆射阳湖,其地势低洼的特点,有利于江水北上通航。沿途的各重要湖泊,不仅提供了水源,也缩短了需要人工开挖的工程。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南北向河流非常少,人工开凿运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后的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都是基于这种考虑修建的,也都是在邗沟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因此邗溝奠定了此后两千余年我国运河修建的基础。邗沟自修成以后,沟通了江、淮、河、济四渎,使整个东部平原连接起来,为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奠定了基础。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东部平原维持一条自南而北的运河,是历代统治者共同的选择。
本文在考证的基础上,研究了邗沟运河地图编绘的方法。前人绘制的邗沟示意图千差万别,本文充分依据史料,在进行资料考释的基础上,构建绘制地图所需的数据库,参考前人绘制的示意图,绘制出了较为可信的邗沟地图,摸索出了一套运河水系地图绘制的方法,为邗沟的演变地图绘制提供了经验。
[参 考 文 献]
[1]郭黎安.里运河变迁的历史过程[J].历史地理, 1987(1).
[2]岳国芳.中国大运河[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3]姚汉源.京杭运河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4]陈慕.邗沟与京杭大运河[J].江苏地方志,2004(3).
[5]刘涛.春秋至隋代邗沟早期运道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0-09 (5).
[6]戴甫青.“邗沟十三变”综述[J].档案与建设,2019(1).
[7]贺云翱,干有成.中国大运河江苏段的历史演变及其深远影响[J].江苏地方志,2020(3).
[8]王莉莉.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变迁、遗产构成与当代价值[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21).
[9]王福林.浅谈清口与末口的历史地位[J].水文化, 2023(1).
[10]潘凤英.历史时期射阳湖的变迁及其成因探讨[J].湖泊科学,1989(1).
[11]凌申.历史时期射阳湖演变模式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0(3).
[12]杨霄,韩昭庆.1717-2011年高宝诸湖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分析[J].地理学报,2018,73(1).
[13]施和金.江苏长江岸线的历史变迁与沿江开发应注意的问题[J].历史地理,2007(1).
[14]奚雪松,秦建明,俞孔坚.历史舆图与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大运河遗产判别中的运用—— 以大运河明清清口枢纽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29(5).
[15]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下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6]陈达祚,朱江.邗城遗址与邗沟流经区域文化遗存的发现[J].文物,1973(12).
[17]陈桥驿.中国运河开发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8]赵希涛,鲁刚毅,王绍鸿,等.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地层及环境变迁与海面变化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90,35(4).
[19]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24淮南道二[M].北京:中华书局,2020.
[20]阜宁县志·四川渎下·射阳湖[M].阜邑陆氏刻字修谱局,1886.
[21]焦忠祖,等.阜宁新志·陈云墀射阳湖复古议[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南直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3]董醇纂.甘棠小志·记运道二.
[24]宝应县图经[M].台北:成文出版社, 1970.
[25]刘文淇著,刘涛校注.扬州水道记[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26]乐史.太平寰宇记·淮南道一[M].北京:中华书局,2020.
[责任编辑 张 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