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固原州志》俗字考释六则
2024-06-11丁玉彬柳玉宏
丁玉彬 柳玉宏
作者简介:1.丁玉彬,男,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2.柳玉宏,女,文学博士,宁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嘉靖固原州志》是研究明代固原地区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对此书中的“”
“”“”“”“”“”等六个俗字进行考释。其中,“”为“探”的俗字,“”为“壮”的俗字,“”
为“祀”的俗字,“”为“宛”的俗字,“”为“脩”的俗字,“”為“踏”的俗字。分析与考释这些俗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是可以补充已有的汉语俗字系统;二是有助于理清隶变以后汉字的发展脉络;三是有助于指正校勘本中的疏误;四是可以为《汉语大字典》等辞书义项的增补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同形字研究提供新的语料。
关键词:《嘉靖固原州志》;俗字;考释
《嘉靖固原州志》由杨经纂修、三边总制王琼裁正,于明代嘉靖十一年(1532)刊印。该志共分两卷十六子目,其中,卷一包括十个子目:《创建州治》《城池》《疆界》《山川》《古迹》《土产》《风俗》《文武衙门》《人物》《节妇》,卷二包括六个子目:《前代原州人物》《前代名宦》《诗》《记》《序》《奏议》。《创建州治》描述了固原建州的沿革,《城池》记叙了固原城池在明代的三次兴修经过,《疆界》记载了固原四边的界限,《山川》共记固原24处山川河流,《古迹》记录了立马城等19处遗址及其兴废沿革,《土产》《风俗》记录了当地的动植物产、风土人情,《文武衙门》相当于旧志中的“职官志”,《人物》相当于旧志中的“选举”,《前代原州人物》相当于旧志中的“乡贤”,《前代名宦》相当于旧志中的“宦迹”,《诗》《记》《序》《奏议》四个子目相当于旧志中的“艺文志”[1](P409-416)。
关于《嘉靖固原州志》的语言学研究,学界多从方言、词汇等角度切入,对该书中所存在的大量俗字则未给予足够重视。研究方志中的俗字,一方面,能够补充已有的汉语俗字系统,可以借此发现并指正校勘本中的疏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理清隶变以后汉字的发展脉络,加深对汉字演变规律的认识。基于此,本文从中选取“”“”“”“”“”“”等六个俗字进行考释,以就教于方家。
一、
卷二《前代名宦》:公又恐诸将贪功,一面急去追袭被西贼设伏兵更落奸手,又牒景泰等火急多差人搜山候。[2](P17)
按:“”为“探”的俗字。《汉语大字典》《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敦煌俗字典》《明清小说俗字典》等,均未收录此形。
在俗书中,“扌”与“才”形近易讹。如《嘉靖固原州志》卷二《前代名宦》:“捷至,帝御紫宸殿受贺。”[2](P19)此处的“捷”作“”。卷二《记》:“后三年乙酉岁正月,割隶泾原改第十五将,将官张普,统领人马东筑通怀堡,接泾原定戎,开护道壕。”[2](P37)
此处的“接”作“”。卷一《疆界》:“楚以守郢为小,我国家大一统,全陕之北,尽朔方灵、夏之境,皆归统御,而议者拘拘以固原一州为守,不尤小乎!”[3](P12)
此处的“拘”作“”。唐代《白知礼墓志》,“批”
作“”;唐代《王孝瑜及妻墓志》,“扼”作“”[4](P787)。明刻本《唐三藏出身全传》卷一:“被佛祖翻掌一扑,把大圣推出西天门外。”[5](P473)此处的“扑”作“”。
又有“才”作“扌”的情况,隋代《谢岳墓志》,“才”作“”[4](P786);唐代《明俊墓志》,“材”作“”[4](P528);唐代《戴令言墓志》,“闭”作“”[4](P1676)。
在敦煌俗书中,“八”形可写作“丷”形[6](P53),则“罙”字“冖”下部分与“米”字形近,又多讹写作“米”,字形作“冞”。《嘉靖固原州志》卷二《记》:“仲夏,就堂之北葺书室,曰镇静斋,盖新制,择将深沉镇静、果敢有勇者,为将副,就而名焉。”[2](P37)此处的“深”作“”。明刊本《隋史遗文》第十二回:
“童环站下,左手撩阴,右手使个高探马势,来伏史大奈。”[5](P604)此处的“探”作“”。明刻本《云合奇踪》第三十九则:“恰有宋濂在旁,又说:‘前日叶琛死王事于豫章,亦宜列位并祭于是。”[5](P79)此处
的“琛”作“”。同时,又受到书写工具和书写习惯等影响,“米”之竖画多以勾笔收笔。《嘉靖固原州
志》卷一《创建州治》:“每大举深入,必先犯固原,而后至平凉、凤翔、临巩。”[3](P10)此处的“深”作“”。卷一《文武衙门》:“赵琛”[3](P46),此处的“琛”作“”。隋代《丽元贵墓志》,“探”作“”[4](P810)。与之同类,
《嘉靖固原州志》中,有些含竖笔的文字,亦多以勾笔收笔。卷一《人物》:“心不平,及为诸生,陈其事,遂驰(弛)其禁。”[3](P48)此处的“陈”作“”。卷二《前代名宦》:“后十余日,果断其首来。”[2](P11)此处的“果”作“”。卷二《奏议》:“及查庆阳府灵州盐课司所管大盐池,旧属延绥管粮佥事兼理。”[2](P63)此处的“课”作“”。卷一《土产》:“木类”[3](P18),此处的“木”作“”。
《汉语大词典》对“探候”的解释是:“侦察;打听。”三国蜀诸葛亮《将苑·轻战》:“探候不谨,与无目同。”《三国志·魏书·杜恕传》:“出为弘农太守,数岁转赵相。”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时出案行,皆豫敕督邮平水,不得令属官遣人探候,修设曲敬。”唐戴孚《广异记·张守珪》:“其军校皆勤勇善斗,每探候深入,颇以劫掠为事。”[7](第6卷,P720)
二、
卷二《记》:今总制公于整饬边备之际,复以余力增修学宫,至于如是之丽。[2](P42)
按:“”为“壮”的俗字。《汉语大字典》《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敦煌俗字典》《明清小说俗字典》等,均未收录此形。
俗书中,多有将“爿”左侧省写为两点作“丬”者。如《干禄字书·去声》:“壮、壯:上通下正。”[8](P27)《干禄字书·去声》:“状、狀:上通下正。”[8](P27)《宋元以来俗字谱·八画》引《岭南逸事》,“牀”作“”[9](P120)
等。在由“爿”变作“丬”时,有一中间过程,即“爿”左下角部分先变为一点而左上角部分不变。如《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1209-1-30-13),“牀”作
“”[10](P117);唐代《张漪墓志》,“壮”作“”[4](P220);
魏《阳平王太妃李氏墓志》,“状”作“”[11](P70)。皆为其证。又多有两点连作一笔者。《嘉靖固原州志》卷一《人物》:“曾让,除山东高密县县丞。”[3](P47)此处的“曾”作“”。卷二《诗》:“曾是疆御,亦孔
之将。”[2](P21)此处的“曾”作“”。卷一《山川》:“海子河,在州西南三十里,流入硝河,即西海之流波也。”[3](P14)此处的“海”作“”。《连城璧》寅集《乞儿行好事 皇帝做媒人》:“起先还只肯助我一半,要留一半养命,恐怕饿死了,辜负救他之人;后来见满城财主分文不肯帮助,他看不过,方才做了畅汉,一分不留。”[5](P17)此处的“半”作“”。《连城璧外编》卷二《仗佛力求男得女 格天心变女成男》:“达卿大骇,走到镜子面前仔细一看,竟有一尊菩萨盘膝坐在里边。”[5](P487)此处的“前”作“”。此“丬”左侧可作“丩”形之证。卷二《奏议》:“本职仍统前项官军亲诣乾盐池一带,将冲要青沙岘等处原铲山崖沟堑,日久崩颓共长四十里三分,挑浚铲削,深险壮固。”[2](P67)此处的“壮”作“”。卷一《目录》:“平夷退虏贺状”[3](P8),此处的“状”作“”。皆其例。
俗书中,两笔交叉时多有于交叉处断笔者。卷一《文武衙门》:“胡倬,广西桂林县人。由进士弘治十四年任兵备。”[3](P38)此处的“由”作“”。卷一《人物》:“王凤”[3](P50),此处的“王”作“”。卷二《奏议》:“堑山湮谷而得因地之利,深沟高垒而设重门之险,比之斩获首级、损军费粮者,切似为优。”[2](P68)此处的“切”作“”。北周《李雄墓志》,“申”作
“”;唐代《韩氏合葬志》,“申”作“”[4](P1043)。此“壮”之右半部分“士”可作“上”之证。
可见,由“壯”变为“”,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壯”的左半构件“爿”左下角笔画,简省为一点作“”;接着,“爿”进一步简化,左上角笔画同样简省为一点,字形作“壮”;然后,“壮”之左半构件“丬”中的两点连为一笔,成“丩”形作“”;最后,“”右边构件“士”上侧一横,于两笔交汇处中断作“”。据目前我们所掌握的俗字研究成果來看,由“爿”直接简省左下角部分作“丩”,并非演变通例。
三、
卷二《记》:成化改元四,固原守将辔御
失德。[2](P51)
按:“”为“祀”的俗字。《汉语大字典》《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敦煌俗字典》《明清小说俗字典》等,均未收录此形。
在古代典籍中,往往以“禩”为“祀”之俗写。《说文解字·示部》:“祀,祭无已也。从示巳声。禩,祀或从異。”[12](P8)《周礼·春官·小祝》:“祈于五祀。”郑玄注引郑司农:“禩读为祀,书亦或作祀。”[13](P1611)《周礼·春官·小祝》:“则保郊,祀于社。”郑玄注:“故书‘祀作‘禩……杜子春读‘禩为‘祀。书亦或为‘祀。”[13](P1611)在王力构拟的上古音系统中,“異”属于喻母之部,“巳”属于邪母之部,喻、邪邻纽,之部叠韵,二者古音相近,因此,“禩”乃“祀”之改换声符俗字。
俗书中,“異”的上半构件“田”中间竖笔,有延长至“共”之第二横笔处作“”者,如《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10](P1076)。《嘉靖固原州志》卷一《创建州治》:“原之名始见于此,乃雍州泾河北之大原,非冀州汾水所出之太原也。”[3](P11)此处的“冀”作“”。
卷二《记》:“群丑火四、火能为腹心,马冀、南斗为股肱,咬哥、保哥为爪牙,满能、满玉为羽翼。”[2](P52)此处的“冀”作“”。卷二《前代原州人物》:“然将士无以大异于前。”[2](P3)此处的“异”作“”。卷二
《记》:“明日,文彬共庸拜誓于王,至祠未矢,忽二雀翔下高空,集文彬首,二爪爬发,两翼击面,鸣声啾啾。”[2](P28)此处的“翼”作“”。皆“禩”可作
“”之证。
四、
卷二《记》:窃观汉贰师勒数万之众,历数年之余,仅得马数匹,议者病其穷兵。[2](P60)
按:“”为“宛”的俗字。唐代《李鉥夫人墓志》,“宛”作“”[4](P416)。《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均未收录此形。
俗书中,“夗”的右半构件“?”往往会变异作“匕”。《嘉靖固原州志》卷一《文武衙门》:“为守备都指挥张钦所怨,几被害。”[3](P38)此处的“怨”作“”。
卷一《目录》:“开城苑”[3](P7),此处的“苑”作“”。
后唐《毛璋妻墓志》,“琬”作“”[4](P509)。《珍珠船》卷一第二回:“冯氏急忙泡了一碗,拿上楼来,双手递去。”[5](P635)此处的“碗”作“”。皆其证。
引例中的“仅得马数匹”[2](P60),牛达生、牛春生校勘本作“仅得苑马数匹”[14](P120)。《汉语大词典》:“宛马,古代西域大宛所产的名马。后亦泛指北地所产好马。”《汉书·张骞传》:“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云。”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八:“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清孔尚任《桃花扇·赚将》:“宛马嘶风缓辔来,黄河冰上北门开。”[7](第3卷,P1401)《汉语大词典》:“苑马,苑囿中的马。”《汉书·景帝纪》:“六月,匈奴入雁门,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马。”《汉书·元帝纪》:“六月,以民疾疫,令大官损膳,减乐府员,省苑马,以振困乏。”[7](第9卷,P353)
在古代典籍中,“宛”“苑”往往可以通用。《诗经·唐风·山有枢》:“宛其死矣。”李富孙《诗经异文释》:“古宛与苑、菀字并通。”《管子·五行》:“然则天为粤宛。”《管子集校》引张佩纶云:“宛本作苑。”[13](P568)《庄子·天地》:“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陆德明《经典释文》:
“苑,本亦作宛。”[13](P1922)关于“汉贰师发兵西域”一事,古籍文献亦多有记载。《汉书·武帝纪》:“(太初元年)秋八月,行幸安定。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发天下谪民西征大宛。……四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15]《册府元龟》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昔
汉贰师将军李广利捐五万之师,縻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惟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之首,而贪不爱卒,罪恶甚多。”[16]《唐诗鼓吹》卷六:“银鞍騕褭嘶宛马。郝天挺注:‘宛马,汉贰师将军取大宛之马。”[17]《圭
斋文集》卷一《颂》:“臣惟汉武帝发兵二十万,仅得大宛马数匹,今不烦一兵,而天马至,皆皇上文治之
化所及。”[18]据此,《嘉靖固原州志》引例中的“马”,当依国家图书馆藏本作“宛马”,牛达生、牛春生作“苑马”,则有待商榷。其作“苑马”者,盖受古书“宛”与“苑”通用之影响,亦或录入失真。
五、
卷二《奏议》:内已成未坚完者,务要理坚完;未成者,照已成沟堑挑挖。[2](P65)
按:“”为“脩”的俗字。《汉语大字典》《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敦煌俗字典》《明清小说俗字典》等,均未收录此形。
俗书中,存在着将构件“月”写为“目”的现象。《嘉靖固原州志》卷二《记》:“苟率能效慕而更新之,则夷虏胆破魂消,畏威詟服,烽火不警,黎民得安堵,边境可谓清矣。”[2](P34)此处的“清”作“”。卷二《前代原州人物》:“中孚以为泾原地瘠无良田,且保甲之法行之已习,今遽纷更,人必逃徙,只见其害,未见其利也,竟执不行。”[2](P4)此处的“瘠”作“”。S.2144(7-4)《韩擒虎话本》:“臣愿请军三万五千,不肖(消)展阵开旗,闻蛮奴之名,即便降来。”[19](P878)此处的“肖”作“”。《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0375-5-06-17),“有”作“”[10](P1116)。此“脩”作“”之证。
古代典籍中,“脩”与“修”往往可以通用。《字
汇补·肉部》:“脩,与修通。”[20](P213)《说文通训定
声》:“脩,假借又为修。”《诗经·小雅·六月》:“四牡脩广。”毛传:“脩,长。”南宋金履祥《通鉴纲目
前編》卷九引作:“四牡修广。”《荀子·解蔽》:“多能非以脩荡是则谓之知。”杨倞注:“脩,饰也。”清代马骕《绎史》卷一百四十三《战国》四十三引作:“多能非以修荡是则谓之知。”[13](P1858)引例中的“脩理”即“修理”,“修理坚完”谓“治理(使之)坚固完整”。《元典章·工部》卷二:“须趁农隙之时,修理坚完,预防水患,实为便益。”[21](P2979)《嘉靖事例》:“内已成未坚完者,务要修理坚完;未成者,照已成沟堑挑穵。”[22](P696)《四镇三关志·制疏考》:“务令军官加谨把守防护,少有损坏,即时修理坚完,足堪保障其沿边树木。”[23](第7卷,P20)
在古代字书中,“”字主要有两个义项。一谓“眼神不正”,《说文解字·目部》:“,眣也。从目攸声。
,或从丩。”[12](P73)《杨氏古音》:“唐小说:术士相裴夫人目而缓,主淫。”[20](P226)二谓“目不明”,《广韵·豪韵》:“,目通白也。”《集韵·豪韵》:“目不明曰,一曰目通白。”当据上文分析,增补第三义:“‘,‘脩的俗字。”表“眼神不正”与“目不明”之“”字,与作为“脩”字俗写之“”字,乃造字理据不同之同形字。
六、
卷二《奏议》:臣委参将苗銮、督同守备赵昶、操守黄振,亲诣各该地方勘。[2](P66)
按:“”为“踏”的俗字。《汉语大字典》《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敦煌俗字典》《明清小说俗字典》等,均未收录此形。
在俗书中,“止”的左侧竖笔与底部横笔连为一笔,右侧竖笔及短横笔则省变为两点,作“”形。《干禄字书·上声》:“止:上通下正。”[8](P16)《隶辨》卷六:“止,亦作、,变作、。”[24](P803)S.6659《太上洞玄灵宝妙经众篇序章》:“先世负重,为责止一身。”)此处的“止”作“”。S.10(3-2)《毛诗郑笺》:“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此处的“沚”作“”。S.4642《发愿文范本等》:“旋迎法宝,开妙袟以先浮;启召圣僧,宾头颅而降趾。”[19](P1080)此处的“趾”作“”。之后,“”之折笔“乚”变为直笔作“?”。《隶辨》卷六:“字在上者()亦作,或省作。”[24](P803)北周《步孤须蜜多墓志》,“足”作“”[4](P1468)。俗书中,含有构件“足”之者,多有将“足”写作此字形的情况。
《嘉靖固原州志》卷二《记》:“道仰跻欹,车骑不可城列。”[2](P51)此处的“跻”作“”。卷二《记》:
“故允蹈者少,浮夸者多,遂使生灵厄于原野,转输极于道涂。”[2](P56)此处的“蹈”作“”。卷一《文武衙门》:“又自著《西夷事迹》一卷,《北虏事迹》一卷,印板俱在总制府书厨收贮。”[3](P33)此处的“迹”
作“”。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四十二回:
“比不得我们的孩子,会走了,那个坟圈子里不跑
去。”[5](P460)此处的“跑”作“”。清刊本《说呼全传》第一回:“你哥哥被这班家人捉住,打得七死八活,有谁命还哩!”[5](P841)此处的“捉”作“”。清刊本《引凰箫》第五回:“眉仙道:‘小生昔年,因踏雪之兴,同友人去看梅。”[5](P598)此处的“踏”作“”。
“踏”字的右上角构件“水”作“氷”者,盖有两种演变可能。一是与“冰”之俗字“氷”形近相混。《干禄字书·平声》:“氷冰:上通下正。”[8](P15)“氷”与“水”仅一点笔之差,故存在形近混讹之可能。《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0776-0-08-04),“冰”作
“”[10](P47);唐代《屈突通墓志》,“冰”作“”[4](P158)。皆其明证。二是由“水”之俗写进一步演变而来。P.2299《太子成道经》:“九龙洒水早是贝写,千轮足下有瑞连(莲)开。”[19](P744)此处的“水”作“”。唐代《薛参墓志》,“水”作“”[4](P690);《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1148-1-20-17),“水”作“”[10](P833)。“水”字的笔画“亅”上端,或弯曲,或加一点,“氷”形盖其弯曲部分脱离笔画“亅”(或点笔)位移至字形左上角而成。
通过上文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在《嘉靖固原州志》中,“”为“探”的俗字,“”为“壮”的俗字,“”为“祀”的俗字,“”为“宛”的俗字,“”为“脩”的俗字,“”为“踏”的俗字。对《嘉靖固原州志》中的俗字进行考释与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可以补充已有俗字系统,为《汉语大字典》《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敦煌俗字典》《明清小说俗字典》等文字学与俗字学研究成果提供参考。如“”“”“”“”“”五个字形均为新见字形,分别为“探”“壮”“祀”“脩” “踏”的俗字字形谱补充了新的俗字形体。其次,可以加深对俗字演变规律的认识,理清隶变以后汉字的发展脉络,对汉字构形学、汉语史研究、汉字信息化处理等,均具有积极意義。通过对“”字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到俗书中存在“扌”“才”混用的情况,同时也认识到“罙”于俗书中多写作“冞”。通过对
“”字的研究,一方面,掌握了俗书中存在着两点或多点连写作一笔的情况;另一方面,则认识到在两笔交汇时,其中一笔多于交汇处中断的情况。通过对
“”字的研究,认识到俗字中存在笔画延长的情况。通过对“”字的研究,了解了俗书中存在“夗”写作“”之情形。通过对“”字的研究,则进一步把握了俗书中“月”“目”混用的情况。通过对“”字的研究,进一步理清了由“止”到“?”的演变,它经历了“止———?”四个阶段。再次,可以对校勘本中的疏误进行指正。通过对“”字的考释与分析,我们认为,它当从国家图书馆藏本作“宛”,牛达生、牛春生校勘本作“苑”,则值得商榷。最后,可以为《汉语大字典》等辞书义项的增补提供参考与借鉴,并为同形字研究提供新的语料。李军、王靖指出:“同形字是形体相同的几个字,有着不同的构形来源与理据,记录意义无关的几个词(词素),分属不同的字位。”[25]“”字在古代字书中有两个义项:一为“眼神不正”,一为“目不明”,并且有二读。根据上文的分析,该字可补充第三个义项与第三个读音:“‘,‘脩的俗字。读若‘脩。”就同形字来源角度而言,表示“眼神不正”和“目不明”之“”字,乃从目、攸声之形声字,而作为“脩”之俗字的“”字,“攸”为声符,而“目”则为“月”之俗写。
参考文献:
[1]胡玉冰.宁夏地方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明]杨经.嘉靖固原州志·卷二[M].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十一年(1532)刊本.
[3][明]杨经.嘉靖固原州志·卷一[M].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十一年(1532)刊本.
[4]臧克和.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5]曾良,陈敏.明清小说俗字典[Z].扬州:广陵书社,2018.
[6]陆忠发,李艳.敦煌写本汉字形体变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7]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8][唐]颜元孙.干禄字书[M].明万历夷门广牍本.
[9]刘复,李家瑞.宋元以来俗字谱[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
[10]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14.
[11]秦公.碑别字新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2][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3]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明]杨经纂辑.嘉靖固原州志,[明]刘敏宽纂次.万历固原州志[M].牛达生,牛春生校勘.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15][汉]班固.汉书[M].[唐]颜师古注.清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
[16][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清康熙十一年(1672)五绣堂补刊本.
[17][金]元好问.唐诗鼓吹[M].清顺治十六年(1659)陆贻典、钱朝鼒刻本.
[18][元]欧阳玄.圭斋文集[M].明成化七年(1471)刘釪刻本.
[19]黄征.敦煌俗字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0]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21][元]佚名.元典章[M].诵芬室丛刊初编本.
[22][明]范钦.嘉靖事例[M].明钞本.
[23][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M].明万历四年(1576)刻本.
[24][清]顾蔼吉.隶辨[M].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项氏玉渊堂刊本.
[25]李军,王靖.同形字的定义与特征[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Six Examples Textu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lk Chinese Characters in
Jiajing Guyuan Zhouzhi(《嘉靖固原州志》)
Ding Yubin1,Liu Yuhong2
(1.School of Ethnology and Historiography,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
2.College of Liberal Arts,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
Abstract:Jiajing Guyuan Zhouzhi(《嘉靖固原州志》)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for studying the geography, humanities and economy of Guyuan in the Ming dynasty. Most of the linguistic studies on the book revolve around dialects and vocabulary, but not enoug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large number of folk Chinese characters in it. Through the textual research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x folk Chinese characters of “tan()” “zhuang()” “si()” “wan()” “xiu()” “ta()”and so on. It found that “tan()” is “tan(探)” folk Chinese characters,“zhuang()”is “zhuang(壮)” folk Chinese characters,“si()” is “si(祀)”folk Chinese characters, “wan()” is “wan(宛)” folk Chinese characters, “xiu()” is “xiu(脩)” folk Chinese characters, “ta()” is “ta(踏)” folk Chinese characters.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folk Chinese characters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supplement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folk characters collation and the lost meanings of Hanyu Dazidian(《漢语大词典》), provide new research materials for homographs, discover and correct the errors in the collation,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law of Chinese characters.
Key words:Jiajing Guyuan Zhouzhi(《嘉靖固原州志》);folk Chinese characters;textual interpre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