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研究
2024-06-11尹晓泉
[摘 要]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关系理论为基础,批判借鉴了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学说的科学成分,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乡建设探索的必然逻辑与历史性成就,坚持面向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的前瞻性思考。他围绕要素、产业、功能、空间、制度等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纲领性论述,形成了深邃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些重要论述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开创性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途径,示范性贡献了全球城乡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4)02-0044-05
[收稿日期]2023-11-15
[作者简介]尹晓泉,丽水开放大学党政办公室(监察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在全面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深刻把握新时代城乡关系的时代特征,作出了一系列城乡融合发展的原创性和纲领性论述,形成了深邃科学、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重要论述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为未来中国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也为世界贡献了城乡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习近平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P8)习近平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学说,批判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某些合理成份,立足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城乡关系的历史实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城乡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呼应于新时代城乡关系发展的新境遇。
(一)理论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和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学说的科学成分
城乡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了人类社会城乡关系的发展脉络后,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城乡关系运动发展的历史规律做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城乡混沌一体到社会分工后的分离对立再到生产力高度发展后的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分离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产物,虽然具有一定历史阶段中合理性和进步意义,但也直接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对立以及阶级的对立,造成劳动者的异化和劳动方式的对立以及人的片面发展。而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这种对立必将走向融合。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从废除私有制、合理布局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城市的带动和科技的促进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城乡融合的路径选择,阐明了城乡关系运动的目标与价值指向,并把消除工农阶级差别和实现人口均衡分布等作为城乡融合的标志。[2](P41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融合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本原,为新时代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3](P515)在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中,许多学者以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对城乡关系进行了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城市偏向、农村偏向和工农城乡全面平衡发展等三类。基于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刘易斯提出并由拉尼斯和费景汉等发展深化的“二元经济结构”思想,主要强调城市工业的发展给农业剩余劳动力带来的就业机会增长,还有赫尔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弗里德曼的“核心一边缘”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计因果”理论等,也都强调通过城市为中心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发展。基于农村(农业)偏向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则在反思城市导向政策后提出了“乡村城市”的战略理念。如“乔根森模型”认为农业剩余产品能够促进工业部门的增长,舒尔茨认为农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工业同等重要。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麦基的“Desakota”城乡融合区概念以及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等,明确反对将工农城乡相互割裂开来,强调两者的平衡发展。综观西方的这些理论流派,不难发现其最终都以提升或实现城乡融合为指向。其中的合理成分,无疑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批判吸收和借鉴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实践之基:我国社会主义城乡建设探索的必然逻辑与历史性成就
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4](P4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之路,有学者将其分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固化(1949—1978 年)、城乡再度分离阶段(1978—2002年)、统筹城乡发展(2002—2012年)和城乡融合发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1949 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会议公报明确强调“毫无疑问,城乡必须兼顾,……但是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由此城市偏向发展成为城乡关系的主流,在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工业体系建立健全的同时也形成并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行的农村改革,激活了农村发展要素,释放了发展新动能,城乡收入比从1978年的2.56快速下降到1983年的1.82而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低点,城乡关系由分割开始走向低水平融合。而1980年代中期后开启的城市改革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规划,加剧和扩大了城乡要素的交流范围、规模及路径方式,尽管乡育城市的整体二元格局尚未根本变革,但农业农村对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巨大支撑为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提供了良好基础。而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历经多年的实践检验与认识发展,到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城乡融合发展”和二十大进一步深化认识,不难看出,进入新世纪后,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我们党城乡关系政策演进的必然逻辑。而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形成,既是我们党城乡关系思想和实践探索的一脉相承,又体现和符合新时代的阶段特征和具体要求。
与我们党城乡关系发展思想演进相同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城乡关系日益紧密,共存共生更加凸显,城乡之间要素互融互动日益加速和深入,农村三大产业的融合度不断提高,休闲农业、订单农业、乡村文旅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效益凸显。同时,从1978年-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了65.22%,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2071亿,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格局初步形成,城市辐射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发展格局走向新的重构。这些历史性成就表明,我国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对此,习近平高屋建瓴地指出,“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契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着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4](P7)“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4](P44)可以说,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的实践成果,既是习近平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成果体现,也为其进一步成熟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三)问题之思: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
习近平指出:“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号,就是时代的声音。”[5](P235)我们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巨大成就,也并不否定发展中依然存在的挑战。尤其是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发展最大的不平衡。究其原因,客观地说,在过去一个时期内,囿于历史条件,城乡关系政策的着力点或者说首先要急需解决的是“差距过大”或者“城市有而农村无”的问题,因此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城市为中心、外部助力“三农”的发展模式,农村基本上处于被动的从属性的地位而缺乏自主性和内生性,并由此带来系列问题。一是具有先发优势的城镇,不仅对乡村的扩散效应和涓流效应发挥不充分,反而以其强大的虹吸效应与极化效应,持续导致城乡生产要素流向不对称,严重抑制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城进村衰”,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妇孺化等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城乡产业融合度不高。普遍而言,当前农村的非农产业与农业之间的关联性依然较弱,农产品加工又与城市工业存在高度同位竞争,难以共享城市的集群效应。这既限制了城乡产业的互补互促,又容易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三是城乡功能互补性不强。现阶段的人口城镇化整体上仍然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大量进城的农业人口尚未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并在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之一。二、习近平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是习近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思维,围绕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深入细致论述而形成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
(一)以要素融合为前提,促进城乡资源合理配置
城乡资源禀赋的差异性要求和决定了城乡高质量均衡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其各自的资源优势以取长补短。从实践来看,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在公平开放中双向自由流动、聚集和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习近平指出:“如果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一直单向流向城市,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振兴就是一句空话。”[4](P39)为此,他强调,必须把市场之“有效”和政府之“有为”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建立城乡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关系,以促进城乡各种要素自由流动为重点,以激活农村内生动力为抓手,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强化农村吸纳生产要素的载体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各类要素资源的双向且稳定的流动与再配置。既要通过深化改革户籍制度和平等就业制度等,让农业转移人口在生活、就业、创业等方方面面真正融入城镇,也要通过创新有效的人才政策,激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到农村大显身手。要借力工商资本,通过引导工商资本注入农业及其配套和衍生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形成互补互促、融合发展新格局。要从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出发,积极深入统筹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制定进城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补偿办法,高效配置农村土地要素资源。通过城乡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在优势互补中增加各自发展新动能,并促进发展过程的共建及成果的共享,在融合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二)以产业融合为关键,推动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关键。在主政浙江时期,习近平就强调农村发展要坚持产业融合的系统思维,全面“促进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水平”[6](P182),在融合中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他指出,一方面,要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积极引入现代工业理念,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创新农业功能拓展融合、全产业链发展融合、产业集聚型发展融合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乡村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另一方面,要统筹推进城乡产业链融合。习近平指出,要按照优化产业布局的要求,城乡各自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调整完善产业政策和融合发展机制,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现代产业发展互融互促[6](P157),推动产业链双向延伸与空间再分布。加快城乡产业融合,还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推动与支撑作用,以科技进步与创新缩减城乡要素对接的交易成本,促进城乡产业跨界深度融合和要素配置更加开放一体。
(三)以功能融合为核心,实现城乡发展双向深度赋能
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城乡功能的差异。城市往往凭借其规模效应和开放性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与辐射中心,农业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其劳动生产率也决定着社会分工与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城乡融合的核心与实质就是要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变城乡分治和功能分割离散的状况,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强化区域间和城乡间功能统筹,构建分布均衡、平等共享、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生产生活网络。也要持续增强和拓展农业功能,尤其要紧扣承接城市功能疏解、培育发展新动能、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等,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度发掘农村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加快发展面向城市的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体系,延伸和贯通与城市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谐对接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以特色化、个性化资源与服务对接新时代城市多元化、高质量生产生活需求,形成城镇与乡村功能的合理配置与融合共生,实现城乡相互“借景”“共情”“赋能”,实现单向城市化或城乡功能分制到城乡融合的转变。
(四)以空间融合为载体,构建城乡协同发展新格局
科学构建全域化城乡空间融合新格局是城乡融合的有形标志和地理载体。习近平指出,必须打破行政藩篱,进一步增强空间治理能力,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按照功能定位导向、要素协调一致、综合集成实施的原则,统筹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乃至乡村特色风貌等布局,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4](P35),以城鄉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促进城乡空间融合,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共生共荣、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扩权强镇,因地制宜推进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规范引导和积极推动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提高空间配置效率,改善空间功能品质,打造活力城市、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格局。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要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和现状分布,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按照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思路,注重“和而不同”,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通过科学的城乡规划和全覆盖的村庄规划管理,塑造城乡之间经济流向、历史文脉、生态廊道和产业分布交互融合的空间结构,形成城乡功能明确、区块有机联动、要素资源优化、发展效能凸显的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格局。
(五)以制度融合为保障,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习近平强调,要促进城乡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着力点是要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这“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系统谋划”[4](P35-36)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向体制机制改革要动力。习近平指出,要通过加快土地、户籍等制度的全方位改革,为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平等流动、双向良性循环提供基础性支撑和保障。要深化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新增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要向农村倾斜,社会建设公共资源要向农村投放,基本公共服务要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力量要下乡支援农村,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合力。”[4](P37)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宽领域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针对“现阶段,城乡差距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较大”[4](P40)的问题,习近平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建设、运营机制,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多元投入格局。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4](P34)等改革目标,推动城乡相互交融、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习近平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历史价值
(一)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7](P18)习近平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系统深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城乡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全面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城乡发展的最新实际与发展规律,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城乡关系理论。这些引领性论述明确了城乡平等的战略地位,指出了通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突出乡村比较优势并构建全新的互补融合的城乡关系,改变了乡村被动接受的单向模式,使平等、自主和内生发展的乡村成为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而由此谋划和布局的一系列一以贯之而又特色鲜明的推进城乡融合的路径、方针、政策,构成了一个目标明确、内涵丰富、逻辑严谨、价值取向鲜明的城乡关系理论和实践体系。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回归和深化,更体现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发展,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推进到了一个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新的历史时期。
(二)开创性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途径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还是在农村。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串联式”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近现代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四化”叠加的过程。其中的任何一块短板,必然影响现代化的全局进程。“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4](P3)的现状,决定了我国无论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头重头和基础都在农村,“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4](P32)。因此,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融合,加强城乡产业融合,提升城乡功能融合,拓展城乡空间融合,建立健全融合制度机制,全面推进城市与乡村命运共同体建设,必将拓展城市进一步繁荣的活力空间,激活乡村持续振兴的内在动力,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乡村充分发展,走出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三)示范性贡献了全球城乡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纵观世界发展历史,为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病”“城市病”,许多发达国家如韩国、日本、德国等,通过深化城乡关系体制机制改革基本解决了两者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而一些拉美国家在这方面的失败,则成为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之一。相较于西方国家在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后城乡矛盾才得以化解及其大多采取的“先吞并后治理”模式,我国在城镇化水平过半的时期即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显然突破了西方的道路模式。而这些年来我国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融合发展的丰硕成就,表明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发展中国家乡村现代化的最佳选择,表明了新时代的中国创新了一条有效避免城镇化进程中大规模乡村衰败的特色城乡发展道路,更是为发展中国家展示出一份符合世情国情而不同于西方模式的中国式城乡现代化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8](P10),必将示范和引领广大发展中国家打破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衰落”的魔咒,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筑起乡村现代化的世界体系,构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格局。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著.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5]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6][10]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常延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