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中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4-06-11孟宪锐陆建华
孟宪锐 陆建华
[摘 要]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他的生态伦理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他认为,人类应当将自然视为自己的一部分,用天道的原则来处理与自然的关系,采取自然的态度。庄子强调人们需超越自我利益,不受功利驱使,放下物质欲望,追求与环境和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庄子认为,人类应该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与万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实现“物我交融,以天合天”的哲学理念。他强调人类应该顺应自然法则与天命,不随心所欲破坏自然平衡与秩序,不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污染破坏环境。庄子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对于当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道家;庄子;生态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4)02-0022-05
[收稿日期]2023-12-20
[作者简介]孟宪锐,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哲学;陆建华,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先秦哲学。
庄子,名周,字子休,是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曾任蒙地漆园的官员。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相互争斗不断,戰争持续不断,社会秩序混乱,百姓生活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尽管庄子生活贫困,但他拒绝追求荣华富贵和权势名利;尽管他身处政治黑暗的乱世,但他仍努力保持独立的人格。庄子追求精神自由,对“有为”方式给予了猛烈的抨击,认为生态环境之所以出现如此之多的问题,不在于人类“有为”的少,正是因为“有为”的多。其所创作的《庄子》一书中蕴含了朴素、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道”是生态伦理的基础
金岳霖先生曾讲:“道字有中国味”,“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1](P16)“道”在中国哲学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原本是指人们行走的道路,后来逐渐演变成代表真理、道理等含义。老子首次将“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并赋予道以本体论意义,认为“道”是万物的创生本源。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表面看万物是由三所生,但是向前追溯,三是二所生,二是一所生,一是道所生。追根溯源,三虽然生了万物,生万物的根却在“道”。当我们回到根源时,万物的三个根源都在话语中。大千宇宙中的万物混沌交织,宇宙元始于此,悠然自得,永恒稳定,辗转循环,永无穷尽,乃能孕育世间万物。我不知道它叫什么,这一次又一次展示了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根基。老子认为“道”虽然具有强大的创造力,但却无法用任何名字来界定,因此在老子看来,“道”是无法被命名的。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章》)道的名字就是永恒的名字,反过来说,任何被命名的事物都不可能是永恒的名字。因此,在老子的理念中,所谓无法用名字、称呼的“常道”即是天地的起源,是万物的根本。老子认为“道”的状态是无为的,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消极的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轻率行事,它是一种追求自然的行为方式。无为之道并非有意志,不像拥有人格神的“天”那样,而是以生养而非控制为目的,顺应自然,让万物在其中自然生存,但并不感受到其对自身的掌控。因此,这种“有为”对天地万物来说是徒劳的。老子的“道”是另一种无形的存在。老子用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来形容“道”,并在对道进行描述时,运用了“夷”“希”“微”,这表明“道”具有一种无形的属性。在比起具体的事物时,无论大小,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而“道”作为一种原始存在,是一种无形的存在。
庄子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和发展,对“道”的理解延续了老子的传统,同时又有所超越和完善。庄子认为,万物皆有其本源和根基,这就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石。“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大宗师》)在庄子的哲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道”被视为一种永恒存在,它创造了天地万物,并不受到天地万物的影响。庄子并没有停留在道生万物的理论上,而是进一步指出“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东郭子问庄子“道”究竟在哪里呢?庄子说到处都是。庄子开始说在蝼蚁,接下来庄子又说在稊稗,又说在瓦甓。又继续向下说在屎溺。在庄子的哲学中,道不止是万物的创造者,还与万物共存。庄子认同“道”是一种无形存在,他表述道“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无为无形,能传达而不可领悟,可获得而不可观察。庄子指出“道”是一种无形的存在,这可以通过“不可受”和“不可见”两个描述看出,庄子认为,万物各有其独特的规律,“道”并没有特定的名称,因此被称为“无名”。“道”的运行是天经地义的,无需刻意追求任何目的,因此是无所名。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无为”状态的观念,他曾说:“吾师乎,吾师乎!……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庄子·天道》)“吾师”即是道,我的老师啊,我的老师啊!仁、义、巧都是人意志的体现,道之为则是“无为”,只有自然而为,真正遵循“道”意味着以“无为”的态度,不过分介入个人情感,顺其自然,注重自然。“道”是一种哲学思想,它追求无为,无为并不等于完全不作为,而是指不刻意干预或改变自然界的运行,包容万物自然发展。在老子的思想中,“无为”是一种方法,通过无为实现无所不为,庄子深深理解并贯彻无为的真正含义,实现真正的无为。
庄子认为“道”是生态哲学的核心,它是自然界的起源和根本,也是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驱动力。庄子认为,万物皆源于道,万物受道控制,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逾越或违逆道。“道”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存在,它诞生于宇宙万物之初,又包容一切,无所不在,体现在一切事物中。自然界中,万物按照固有的性质和规律进行变化和发展的法则和动力就是“道”。庄子认为在描述“道”的作用时可以使用“德”,因为“德”就是“道”的具体表现或实现。“德”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万物因其性而各有所不同,即各得其性;万物在使用时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与其他物体相互联系。《庄子·天下篇》中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认为生活中的劳累、享乐、老去以及死亡都是必然的过程。所以善是活的,善也是死的。自然界中生死变化是一种必然现象,大自然以大块、大化、大德之道赋予我形体,赋予我生命,把我养大,是使我经历了生活的苦涩,使我变老是为了让我享受生命的成熟,使我回到了大自然。因此,只有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才能够生存下来。“德”使万物各有所依,各施其能,相互联系、影响、转化,形成一个和谐整体。
二、“无为而治”——天地运行的规则
道家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皆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其运行不受人的意志干预。老子认为,社会的混乱是因为统治者没有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没有遵循“道”的原则去处理事务,而是凭借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任意妄为。他认为“无为”是道家的一个关键概念,只有按照“道”的规则去行事,才能避免社会的大乱。
通过深入领悟“道”的本质,老子得出结论:唯有顺应自然万物的本源,方能以“无为”之态实现“不为”之功,即通过无为的方式达成无所不为的目标。老子说,无为而无所不治理,“无为”概念是社会管理中的一种理念,通过其指导实现社会治理的综合效果。因此,“无为”并非表示没有行动和追求,也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后来老子又说,圣人常常没有心,以民为心。无为的重要含义之一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不带主观色彩的态度处理人事。老子接着说,天地不调和,视万物为刍狗。在这里,老子认为天地并没有自己的情感,应客观公正地对待万物,顺应它们的本性和发展,不应有主观的偏见和干预,万物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以及趋势都是它们自身行为和本性的结果,与天地无关。这里的含义实际上是证明了无为的客观公正和坚守不偏私的原则。老子又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万物开始都有自己的模样,生命的出生也是如此,行动时不应该自满,成功之后也不要停止前进,只有不强求他人接受自己的教导,成功后不自大不自满,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随意干预万物,不执着于个人意愿,就能够体现无为而治的境界,因为不追求功利,就不会有失去的感觉。老子说,我什么都不做,但老百姓把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我很安静,但人民却是非常的有正直等的说法,我无为、我好静、我无事、我无欲,而人民却是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这也足以看到“无所作为”所能产生的效果,认为对待万物要“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
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各具特性,每一件事情都有独特属性,这是自然状态,源自于“道”,人不可改变。人只能顺应自然,若违背自然本性,则会破坏事物特性,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于是庄子接着说:
“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庄子·骈拇》)
庄子讲一切物体都有各自独特的状态,方的自成一方,圆的自成一圆,曲的自成一曲,直的自成一直,不受钩绳规矩的束缚,使万物呈现出各自的形态,如果违背事物的本性,必然会破坏它们的特性、价值和常态,唯有让万物归于本来状态,那就会不自由,因为自由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约束意味着必须符合某种条件,因此,无拘无束的状态就是无条件状态,或不依赖任何条件的状态。[2](P538-544)庄子认为,万物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只有人类顺应本性,才能实现大治。如果人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随意进行“有为”的行为实际上只会乱了自己。“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在宥》)“有为”只是促进社会稳定的手段,并非目的。若人们将手段当作目的,就会舍本逐末,必然导致混乱,若顺应天命,让事物自然发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子·应帝王》)顺从自然而不妄为、不乱作为,庄子在此强调要遵循事物的本性,不要做出莽撞和混乱的行为。人类不能随意违背自然规律,必须顺应事物本身的特性和规律行事。所谓的无为并非真正的无为,而是为了实现一种恰当且有效的行动方式,无为并非仅仅意味着不追求和不做出行动,而是应当遵循无为的理念,控制那些过度自作主张和无秩序行动的内心愿望,顺应物事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趋势,以此达到合理有效的行动成果。
道家的无为思想是告诫人类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违背生态平衡,以期望获得更理想的結果,而不是凭空想和私心。人类应当在对环境和资源需求过程中保持克制,顺应自然法则,推动事物的发展趋势。
道家认为“无为”是天地运行的规则,要顺应自然万物的天性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衍生出不偏私,客观公正的行为准则,可作为达成目标的方法论。利用方法认知事物,积累对天地万物发展的知识,做到客观公正、趋利避害。
三、“万物平等”的非人类中心主义
庄子的道德观念主要体现在他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上。庄子的环境哲学核心观点之一是“万物平等”,这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庄子主张,一切事物皆源于道,每一种事物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满足的乐趣,不存在贵贱高下的差别。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而平等的相互作用。他坚决反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人类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也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事物,应该尊重万物的天然属性和价值,不加干扰和伤害。庄子倡导齐物论,主张超越一切差异和对立,以实现物我合一。
道是自然法则,只有通过道才能理解宇宙变化的规律,正确理解观察事物的方法,并遵循自然规律,可以实现生态平衡。看万物,看天地的创造。如此观之。庄子继续讲“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庄子·齐物论》)因此,主体在观察世界时常常受到自身成见的影响,导致无法将宇宙、阴阳以及万物融合为一体,从而获得的观点往往是狭隘和片面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后与自然的联系逐渐减弱,甚至失去了直接欣赏自然美感的能力,转而通过人工物品来体验网络虚拟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愈发倾向于征服和破坏自然,将自然视作仅仅供应物质生活所需的资源,同时精神世界被虚拟网络所占领,导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变得前所未有的遥远。我们发现了存在的矛盾,并决定借鉴古代传统文化来寻求解决方案。尽管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但强调人这一概念具有比自然更高的道德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界,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地间的万物都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存在。因此,儒家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旨在解决人类存在与价值问题,孟子则指出人应该将关爱延伸至万物,但价值的根本仍在于珍视人类。庄子讲用“道”的常理来看,万物本没有贵贱的区别,从万物自身来看,各自为贵而又以他物为贱,拿世俗的观点来看,贵贱不在于事物自身,按照物与物之间的差别来看,顺着各种物体大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物体是大的,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不是大的;顺着各种物体小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物体是小的,那么万物没有什么不是小的;知晓天地虽大比起更大的东西来也如小小的米粒,知晓毫毛之末虽小比起更小的东西来也如高大的山丘,而万物的差别和数量也就看得很清楚了。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已经意识到不再存在着物和我之间的对立关系,而是意识到了自我与自然的统一。以观察自然事物的方式有效地弥合个体认知差异,体现认知的兼容性和对自然生态的控制,彰显对万物生命的珍视,最终达到“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的目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表示,鲲鹏展翅九万里,这里的鲲鹏代表了庄子对环境伦理的理解。庄子认为,人类应该像鲲鹏一样,顺应天道,不应该逆天而行。在庄子的思想中,人类和自然界是彼此相互依存的。他认为,人类应该意识到自己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非独占的主宰者。庄子在《齐物论》中强调:我与天地同生,我与万物同一。这句话代表了庄子的哲学“物与我合一”。他认为,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顺应万物的规律,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才得以实现。人类需要摒弃主观偏见,以包容的心态去倾听并理解万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自然,真正融入自然。庄子反对人们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他指出,这种举动不仅扰乱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也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种种不利影响。庄子在《逍遥游》中描述了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他们肌肤如同冰雪,外表纯洁如处子般,不以五谷为食,只吸风饮露,能够乘云气,驾驭飞龙,漫游于四海之外。这里的神人是庄子对环境伦理的象征。他认为,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与其逆行,不如与神性相通。庄子对人类行为的道德评价体现了他的环境伦理观。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顺应自然法则和天命。庄子在《养生主》中提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句话代表了庄子对人类行为的道德评价。他认为,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庄子强调人类精神生活的追求来展示其环境伦理观。他坚信,人类的心灵状态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庄子在《逍遥游》中告诉我们,可以在天地之间自由自在地游走,心境也会随之变得愉悦。
庄子所倡导的万物平等观并非简单地认为万物相同或同等,而是认为一切万物皆源自于道,拥有独特的存在方式和价值标准,不受人类主观评判和干预。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说:“夫道无所不在者也,无所不通者也,无所不入者也。故曰:‘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强调了道是普遍存在、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的根源,因此万物都能在其虚无而坚韧、运动而更显其本性的自然状态中运行。庄子主张,人应该坚守中庸之道,保持平和态度,不被言语和数字所束缚。
道家肯定了多样性的万物存在着统一性、互相关联性,万物的地位也是平等的。[3](P64-68)庄子主张万物平等的观点体现在他对人类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和观念上。庄子认为人类应该顺从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应该对自然采取盲目掠夺和破坏的态度。庄子在《庄子·天运》中提到:天地与我一并产生,而万物与我合为一体。人类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该保持和谐共生,而不是妄图控制或对抗自然。庄子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协作,而不是相互排斥、竞争。庄子在《庄子·养生主》中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知识的看法,他认为生命有限,但知识却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人类的寿命有限,而知识的广度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应当永远保持对无限知识的追求,而不应妄自菲薄地认为自己已经通晓一切或高人一等。
庄子的哲学体系以万物平等观为核心,深刻探讨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庄子思想中所弘扬的万物平等观,对于促进我们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在现代社会,我们面对着许多生态和社会问题,庄子的想法仍然非常有价值。我们应当怀着一颗谦逊的心态来尊重和珍惜自然,消除一切狭隘的偏见和歧视,致力于与自然、与他人共同发展的目标。庄子认为平等是一种超越人类主观评判和个人偏见的客观存在,而非人为规定或强加的准则,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和展现的原则。
四、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庄子提出的“万物平等”观念对于当前世界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意义。在当今社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已经导致了许多严重的后果,如气候变化、水源枯竭、生物灭绝等。而庄子的“万物平等”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醒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不应该将自己看作是自然的主宰者,而应该意识到自己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因此,我们不能只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自然的伤害和破坏,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物种,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对人类有用,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本身有着与人类一样的权利和尊严。
(一)尊重生态平衡,尊重生物多样性
庄子强调了自然平衡与和谐,突出了对生态平衡的重视。当前,由于全球生态系统破坏和资源枯竭,庄子的思想告诉我们要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主张在推动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鼓励团结和尊重自然。他相信每样事物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分,尽管它们各有不同。这种看法促使我们珍视生态多样性,以免过度捕捞或破坏某些物种。因此,我们应当尊重自然界和所有生物的固有本质和价值,不能过于倾向人类中心主义或崇尚人类至上,不能将利益和欲望作为行动动机或追求目标,也不能滥用暴力或依赖技术作为手段或工具。我们需要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和万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我们的生活和进步需要依赖于与自然和万物的和谐共存。
(二)倡导谦逊和节制,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当跨越所有的分歧和对抗,实现万物共生和大和谐。我们要摒弃偏见和歧视,建立平等和互助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以谦逊与无为的态度生活,反对过度干预和贪欲,坚持可持续消费、节约能源,学会节制,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寻求环保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建立生态友好型经济体系,与自然和谐共生,因为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就是延续我们人类的生命,只有资源不枯竭我们人类才可以更好的在地求上生活,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泉水,美味的事物这些东西都只有在好的环境下才会产生,所以爱护我们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庄子主张人们应当尊重自然,不过分干预,追求自然与道的和谐,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而激发环保意识。庄子的生态理论思想给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鼓励人们减少资源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压力,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相契合。传承庄子思想推动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平衡、协调,营造更为和谐的社会环境,增进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更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综上所述,研究庄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有助于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行动指导。在当前全球环境危机中,我们应当怀着谦逊、尊重和和谐的态度,构建健康、平衡的人与自然关系,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种理念不仅仅适用于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价值。
[参 考 文 献]
[1]金岳霖.论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强以华.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庄子哲学[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5).
[3]谢阳举.论道家亲自然传统的环境哲学价值[J].晋阳学刊,2015(1).
[责任编辑 薄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