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传承及发展研究

2024-06-10李喜洋刘公铄

大观 2024年2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

李喜洋 刘公铄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又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共同记录着中华民族的特色,以及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发展中的闪光点。河北正定常山战鼓便是这悠久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它历史内涵丰厚,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非遗之光在现代社会点亮了古城,展现了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更具生命力,同时也要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使其更具发展活力,让民间艺术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关键词:非遗资源;常山战鼓;传承与创新

注:本文系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传承及发展研究”(HB23-QN037)研究成果。

一、常山战鼓的文化积淀

常山战鼓是中国四大名鼓之一,是河北省正定县民间表演艺术的优秀代表,它源于战国时期,成熟于宋代,兴盛于明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建于隋朝的正定隆兴寺大佛石座上就刻有古人击鼓的浮雕。2008年,常山战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三国时期,常胜将军赵子龙每次大战,都会擂鼓助威,后来他的士兵将战鼓带回家乡,就有了今天的正定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其曲牌呈联套曲体结构,传统曲牌有《大传帐》《二传帐》《大西鼓》《小西鼓》等,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战鼓齐鸣》《十面埋伏》《两军对垒》《胜利凯旋》等新的阵势和曲牌。常山战鼓目前主要用于广场表演,多在各种民间节庆、典礼场合演奏,《正定府志》载:“城市村墟,锣鼓无墟日”“市井萧鼓喧闹,鼓声不绝,相塞于途”。鼓手在演出时边击奏边舞蹈,或击鼓边,或两槌互击,腾挪跳跃,鼓钹上下翻飞,动作优美,让人精神振奋,彩绸飞舞,让人目不暇接。战鼓队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配合默契,出神入化。后经过发展融入了现代舞蹈艺术,队形整齊,变化多样,让人顷刻间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定县有关部门对常山战鼓进行了全面整理,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常山战鼓”。1973年,上海芭蕾舞剧团曾到正定对鼓谱与敲击方法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将全部鼓点录音,赞誉常山战鼓是“所见到鼓类中最有特色,最激动人心,鼓点最丰实的鼓队”。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大量文献资料,针对常山战鼓发展现状及优劣势,提出常山战鼓的未来发展建议。

二、常山战鼓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极力宣传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常山战鼓为例,其曾参加过北京亚运会艺术节、北京圆明园迎香港庆回归表演、澳门回归庆典仪式表演、建党八十周年中华鼓舞大赛、上海首届旅游节开幕式、北京奥运会表演、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表演等,名震海内外。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正定县开展了“常山战鼓进校园”活动,在全县中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都开设了常山战鼓课程,并由传承人亲自传授技巧,例如正定县弘文中学已将常山战鼓列为必修课,并探索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实施路径;一些大中专院校将常山战鼓列为选修课,为常山战鼓的传承发展开拓了更广泛的领域。但是在当今社会转型、经济变革的背景下,战鼓文化传承活动也面临尴尬处境,虽然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及市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生活的多元化、人民群众审美情趣的变化,常山战鼓也面临着新市场、新挑战、新机遇等因素的冲击,比如传承人如何良性竞争,积极传承;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增加内生动力;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新科技广泛发展和创新;等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常山战鼓的传承及创新发展

笔者通过大量实地调研、采风以及与国家级常山战鼓传承人多次沟通研究、彩排演出,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分析,促进常山战鼓的传承与创新。

(一)在传承人之间建立良性竞争机制

常山战鼓是由口传心授而代代延续和发展的,传承人掌握着常山战鼓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但是传承不能只是原质的移位,其既要有衰减又要有增量,这就需要传承人不断创新以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传承人的创造力,激发其内在生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方法。建立扎实的传承人队伍,是有效传承的根基。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相关部门要制订系统的研修学习培训计划,组织非遗传承人的研修,提高其文化艺术专业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激发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增强其传承实践和再创造能力,同时保护好每位传承人经典的影音录像资料;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良性竞争机制,成立专家咨询小组,形成完善的评审机制,对每位传承人的贡献进行综合评比,让传承人有激情、有创造性地传承。

(二)吸引年轻人的注意

伴随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进程,文化消费呈多元化形式,人们的意识情趣、生活方式、审美要求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年轻人更趋向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他们更喜爱现代的娱乐方式,如短视频、网络游戏等,对常山战鼓这种传统艺术没有太大兴趣,因此常山战鼓这种传统文化也就缺少了受众,呈“曲高和寡”的趋势。要想真正吸引年轻人,就要有更多创新,从内容和形式上迎合时代发展、与年轻人贴合,烙上时代的色彩,这种融合不能只是简单的附加,而是需要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的年轻人普遍具有独到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的艺术审美情趣,能够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因此要挖掘战鼓的精髓,使常山战鼓能够真正连接历史和未来,融合经典与时尚,融入现代生活,拥抱科技,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

(三)整理文字谱及资料

我国古代乐谱都没有标记时值长短的先例,比如汉代《礼记·投壶》中保留了古代演奏的鼓谱,都以“口”“O”“半”等进行记述,汉代的郑玄注:“此鲁鼓、薛鼓之节也,圆者击鼙,方者击鼓。古者举事,鼓各有节,闻其节而知其事也。”然而这种传承方法缺乏一定的精确度和真实性,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多种打击乐器组合的一种民间清锣鼓,其曲牌由能够单独演奏的锣鼓段子联结而成,呈联套曲体结构,共有9章72套,每个段子都有特定的意义和背景。要想促进常山战鼓的进一步发展,就要总结其中精华,将其整理成文字资料。笔者通过亲自拜访常山战鼓非遗传承人,写下《大传帐》段子当中的一段鼓谱,并将所有文字谱与打击乐专家教授及曲谱专家研究探讨,从专业的角度标注出轻重音、时值长度,形成专业性作品(图1、图2)。这些战鼓作品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传承人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将历史精华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使作品“传得开,留得下”。

(四)优中选优组建专业队伍

目前常山战鼓队每年都会有隆重的拜师仪式,吸收新队员。正定县有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每个村都有表演队伍,演职人员众多,其每年都会参加各种赛事、庆典、婚丧嫁娶等演出活动。目前的演职人员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表演优势明显不足,因此需要组建一支较为固定的、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年轻队伍,这是保证常山战鼓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国家发展靠经济,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同样,艺术发展也需要依靠人才,只有把有艺术造诣的人才聚集在一起,才能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准的艺术作品,所以组建一批高水准的专业队伍,是当务之急。解决后继乏人问题是常山战鼓高水准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常山战鼓代表性传承人张书社认为,组建较专业固定的团队迫在眉睫,只靠几个传承人的短训组队是有碍常山战鼓长远高质量发展的。娱乐活动可以群众化,创新发展一定要专业化,只有专业化发展,才能有精湛的技术水平,才会有更高的观赏价值,才能真正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五)开发应用战鼓IP

数字化时代,实现常山战鼓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新媒体的开发运用,以吸引各年龄群体的关注和喜爱,提升人们的文化认同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常山战鼓的赛事、演出宣传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网络平台,视频量、作者量以及相关文化内容消费量也呈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探索战鼓IP的发展新路径,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是一个文化IP,都有其个性、属性、价值,都有其粉丝受众和潜在消费者。因此,要想突破圈层,就要用数字化技术和商业化力量助力常山战鼓多维度起势。比如可以为每个传承人量身定制培训内容,通过线上授课讲述常山战鼓背后的故事与深意,讲述表演技巧,讲述传统艺术的源远流长,为更多战鼓爱好者搭建对话交流平台,有创意地诠释经典,把传统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构建具有中国风尚的生活美学;战鼓管理部门可以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以IP授权为基础,对战鼓IP进行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开发,实现战鼓艺术价值最大化,在传承中找到一条战鼓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相通的路;加大战鼓创新人才储备,催生一大批年轻力量。根据酷狗音乐提供的数据,非遗相关音乐在平台中的播放累计达到574亿次,时长约32亿小时,相当于36.5万年。随着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战鼓文化迎来了市场爆发的良机,因此,要大力开发利用常山战鼓IP资源。

四、结语

古老的常山战鼓,在长乐门前一次次敲响,金戈铁马的年代里,这是燕赵战场上的冲锋号,激励着将士们奋勇杀敌,创下不朽伟业。如今刀光剑影早已远去,常山战鼓却留存了下来,成为老街上盛大的民俗仪式之一,也成为正定古城的灵魂节拍。常山战鼓的鼓声在正定老街上从来没有中断过,它诉说着无数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也催生了许多新时代的传奇,它交织着现代气息和古代文明,历经沧桑而又焕发青春。只有把它传承好、发展好,对其进行更多创新,才能为打造京津冀非遗保护传承的文化高地貢献更多力量,使常山战鼓那长长的彩绸如升腾的火焰永远亮丽。

参考文献:

[1]余明阳.品牌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学研究(第一辑)[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5]段淳林,戴世富.品牌传播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翁建伟.浅谈人物泥塑的艺术传承[J].天工,2023(6):58-60.

[7]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以山西洪洞走亲习俗为例[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8]崔亚楠.国内图片社交媒体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以in为例[D].保定:河北大学,2017.

[9]周宁.《城市画报》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10]王天岚.从品牌形象推广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6(5):1-2.

[11]程琳.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J].大众文艺,2016(9):1-2.

作者单位:

李喜洋,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刘公铄,中国航天科工第四研究院。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
舞剧音乐的精神价值和民族基因
中药成像鉴别法的探索与研究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湘西土家织锦元素在现代服饰中运用与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再设计”
女书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索
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共生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