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传播视域下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承

2024-06-10宋彩平

大观 2024年2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文化传承

宋彩平

摘 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蕴含各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文化瑰宝。民族声乐作为一种来源于人民群众的艺术形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和内涵,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民族音乐,其来源于人民群众,所以更应当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地方文化和人民情感,进而影响社会生活,使人民群众形成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认同感。界定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范围,基于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意义,从教育系统、文化系统、社会人际三个方面来探索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途径。

关键词:民族声乐;社会传播;文化传承

注:本文系南航金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美育教育创新模式研究”(Y-3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策略研究”(2023SJYB0670)研究成果。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范围界定

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一是民歌、戏曲等声乐作品的传唱阶段,如郭兰英、王昆的民族声乐演唱;二是高等音乐院校的民族声乐理论体系研究及实践阶段,如以金铁霖、邹文琴为代表声乐教育家的对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研究;三是近年来,在综合对比了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声乐演唱风格,以及进行系统深入整理后的中国声乐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应当更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抛弃传统、放弃特色,而是要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深度发掘民族声乐创作技法、演唱技巧、表演模式上的精髓和特征,使核心的文化在声乐作品的传播与发展中代代相传,更加广泛地面向社会大众。本文讨论的民族声乐艺术主要指中国艺术歌曲(古典、现代创作)、民歌、戏曲、民族歌剧声乐曲目、利用传统民族音乐特征创作的现代声乐作品等。社会文化在不断交融与发展,中国民族声乐作为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中国声音带着属于它的文化基因正在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近年来,丰富的作品创作技法、演唱方法、演唱风格,使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和演绎呈现出新的面貌,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获得蓬勃发展。

二、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意义

歌声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媒介,它包含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由于人们生活的时代、地域,以及文化、习俗、语言等方面的不同,音乐文化也呈现多姿多彩的一面。代表着中国文化审美与文化价值的民族声乐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与作用,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媒介。

首先,民族声乐艺术中传统音乐的部分需要传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存续着历史中的重要文化信息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文化根基。对于历史上民族声乐作品面貌的研究、整理与传唱学习,是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与窗口。

其次,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利于传播的改编与调整,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正是这样的传承与革新,才使民族声乐作品流传至今。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文化传播的范围更广、层次更深、频率更高,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也不断地影响着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促使民族声乐艺术做出了许多的创新。这些创新也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人们的筛选和考验。那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可以兼顧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体现中国精神的作品,都是受到人们喜爱和广为传唱的作品。

最后,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民族声乐作品的传播,是人际交流的一个缩影,带给人们以艺术享受。人们或是参与演唱,将其作为抒发情感的渠道,歌声即心声;或是将其作为交流的手段和媒介,进行文化展示与沟通。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能加深个人的民族认同感,同时向他人介绍本民族的音乐文化。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了解中国文化,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承的重要意义。

三、民族声乐艺术传承的途径

(一)教育系统中的传承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也在教育系统占有一席之地。一个人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接触到的音乐文化的层次、内容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人们从家庭走进课堂,再由课堂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他所受到的教育决定了他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本节将从三个层面来探究民族声乐艺术在教育系统中的传承。

1.中小学音乐课堂里的民族声乐艺术传承

现在,我国各省市使用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都有民族声乐作品,涉及较多的是民歌、戏曲及改编创作的艺术歌曲。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了解我国声乐作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也是初步建立音乐文化认同和审美趣味的重要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传承路径对于教师的要求是比较全面的,除了通过播放一定的音像资料或是教师本人演唱示范进行歌唱教学以外,声乐作品本身包含的文化内涵也是传承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一般在出生的地区进行学习,有许多本土化的声乐作品走进了课堂,如地方民歌、戏曲。但是这个工作的开展还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本土化的教材、师资的培养、推进音乐进课堂的机制都有着很大的探索和改进空间,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中小学阶段本土化声乐作品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是民族声乐艺术传承的重要渠道。

2.专业艺术教育里的民族声乐艺术传承

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一个部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音乐学科所有专业类别都涉及的,如民族声乐艺术的收集、演绎、研究、创作、教学等各个方面。高等音乐类艺术院校或者普通高校的音乐专业也是推动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力量。许多专家学者积极地构建民族声乐交流的平台,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教育教学研究。高校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中也越来越重视民族声乐,在许多学科中,对于民族声乐作品有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另外,在高校的对外交流活动中,民族声乐艺术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甚至在一些国际知名的高校交流赛事活动中,中国民族声乐作品演唱和创作作为一个单独的赛道出现。这是非常可喜的一种现象,也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播过程中的一种成果体现。当然,高校的专业音乐学习中,学生对于民族声乐作品的研究也是其传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不仅要会演唱与创作,更要知道如何更好地对外展示民族声乐作品,通过民族声乐艺术体现中国文化之美。

3.学校美育中的民族声乐艺术传承

在学校教育系统下,除了专业课堂教学以外,美育也是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美育作为一种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的艺术教育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也有内容上的联系。除了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民族声乐艺术教育外,更应该面向广大的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艺术普及与宣传,让他们也了解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格律美、民俗美、腔韵美,从而使他们产生文化自豪感,自觉进行文化传承与宣传。现阶段,针对高校普通专业、中小学开放的美育资源中,民族声乐艺术的内容也很丰富,各地均有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甚至有学校建设了非遗项目的美育实践基地。这为各个阶段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民族文化传播土壤,民族声乐艺术也在这个基础上得以传承与广泛宣传。

(二)文化系统中的传承

1.文化机构的传承责任

文化机构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社会传承有着重要的责任,如果说教育系统的传承是面向学校学生的,那么文化机构的传承渠道是面向大众的。例如,国家每年都会有各类相关的政策、文件来支持民族艺术的发展,在国家级的艺术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民族声乐艺术的相关课题、项目也是层出不穷,支持了民族声乐艺术的整理、保护、传播,促进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歌剧的创作及演出。各个地方的文旅厅、文旅局、文化馆等也有各种响应国家政策的举动,支持艺术院团、民间组织、艺术家、社会艺术机构开展活动,搭建各种文化交流的平台,开拓了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渠道,覆盖的社会面十分广泛,上至专业级高水平层面,下至基础性的群众层面。另外,各级文化部门的非遗项目管理与传承中,很多也涉及民族声乐艺术。在没有录音技术之前,歌声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只能口口相传,是非遗项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对于这些内容的恢复与传播可依赖于政策给予的各种支持,利用更多新的科技产品,实现更好的效果。各级文化部门还开展了一系列的资源整合,例如,将民族声乐艺术的比赛和演出录制成电视节目、纪录片等,进行全方位的文化传播。

文化机构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不再局限于政策的扶持和平台的搭建上,更重要的是对于文化传承方向的引导和把握。组织有高超艺术水平、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学者、专家、艺术家,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掌舵,让民族声乐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

2.社会性专业及非专业团体的传播

在民族声乐艺术社会文化系统的传播中,社会性的专业及非专业团体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热爱民族艺术的人们组成了各类艺术团体,他们也是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重要力量。专业团体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一些演出、调研、音乐会、活动等,为活跃在一线的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环境。社会性团体有些自发性和群众性的特点,这也非常符合民族声乐艺术从人们生活中来,服务人们生活的精神。民族声乐艺术不应该只是存在于一部分人的研究中,它不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它诞生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汲取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人们生活的歌声中,民族声乐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各级文联、音乐家协会每年都会举办专业性或者群众性的文艺比赛,如备受瞩目的中国音乐金钟奖等。这些比赛活动不仅是专业人员的一种交流平台,还是民族声乐作品走进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

(三)社会人际交往中的传承

歌唱是人类的本能,歌声中传递着人们的情感,所以声乐艺术的传承,个体之间的歌声传递应该是最基本、最朴实的形式,而且这种传承方式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民族声乐艺术是丰富多样的。在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科技为民族声乐艺术的人际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人们获取民族声乐作品的渠道变多了,有关的音频、视频资料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获取,进而方便人们进行音乐的创作或者演唱。原本在民间自娱自乐的演唱也可能成为网络媒体上备受关注的作品。现在各类音乐平台都有大量由个人完成演唱或者制作的民族声乐作品。虽然这样的人际传承不如教育系统和文化系统传承那么系统化,但是也有很多案例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达到了很好的传承效果。人际传承是所有传承中最基础的,可以大大弥补教育系统和文化系统的传承空白。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外来音乐文化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看到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创作和演唱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这些变化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中国的声乐艺术要往外传播,必然要受到传播环境的影响,而且在教育系统和文化系统的传播浸润下,更加广泛的群众具有了传承与创新的意识,在个体传播民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可以更大限度地保持中国精神和中国特征,从而宣传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四、结语

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它本身的多样性,以及传承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无论是专业的专家、学者、从业者还是艺术爱好者,都应当有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和创新观念,让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更加多元化,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为民歌正名:兼谈民歌的传承、传播与发展[J].中国音乐,2019(1):35-39.

[2]王嘉潞.“中國声乐”文献分析与学科发展研究(2011—2021)[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22.

[3]于鑫淼.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4]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的舞台化实践与“非遗”保护: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J].人民音乐,2011(8):47-49.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文化传承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基本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