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中的“崇高感”

2024-06-10温子东汪宝珠

大观 2024年2期
关键词:观者

温子东 汪宝珠

摘 要:“崇高感”作为文学类的学术概念,经常被用于诗歌、戏剧等文艺类作品分析。随着各种文艺形式的交互性不断变强,“崇高感”也开始被用于研究绘画领域。通过分析乔治娅·欧姬芙的《第21号作品》《山丘——薰衣草,戈阿特牧场》《夏日时光》,剖析其绘画作品中具有“崇高感”的语言构建,揭示“崇高感”在欧姬芙绘画作品中的呈现,为观者解读欧姬芙绘画作品提供一种新的解读视角。

关键词:“崇高感”;欧姬芙;绘画作品;观者

一、“崇高”与“崇高感”

“崇高”是美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涉及的概念,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内在价值。“崇高感”是“崇高”的对象所带来的审美感受。本文虽然涉及崇高的概念,但并不是对崇高做专门的学理式考究。因此,在崇高概念的考察中着重关注其在文化上共通的内涵属性方面,以下对于崇高的诸多阐释目的在于拓展对崇高含义的理解,加深对崇高感性特质的印象。

“崇高”一词起源于古罗马朗基努斯于1世纪撰写的《论崇高》手稿,被法国新古典主义批评家布瓦洛翻译,以此为契机开始在欧洲学界中传播。朗吉努斯认为,伟大的思想对自身的存在进行定义,在生命的局限中寻找超越,这才是崇高的含义。《论崇高》中指出壮美的自然会激发人类的崇高感,人们面对海洋和面对浅溪时会激发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他鼓励人类要亲近大自然,特别是大自然中雄伟壮观的风景,用大自然的崇高建立起人类的精神结构,从中领略自然的壮美崇高。18世纪,伯克的著作《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是崇高理论的重要里程碑,为崇高理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伯克的“崇高论”在朗基努斯的“激情崇高论”下增加了痛感、可怖性,亦可称为“恐惧崇高论”。伯克认为,以痛感为核心,以人类为审美主体,凡是某种表现令人恐惧的、使人感到危险或痛苦或恐怖的事物,都是崇高的源泉。总而言之,他强调崇高是源自人类心灵所能感受到的最强烈、最澎湃的情感。康德的崇高论在早期时深受伯克的影响,但是在后期有着巨大的转变。他认为崇高是人在面对自然的无限伟大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人由于想象力有限,难以认识事物的全貌,当事物的体积或数量超出了人的感知和想象力,人就会激起理性的超越感,进而战胜内心对自然的恐惧,展现出人的理性精神和道德力量,这时崇高感就产生了[1]。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崇高牢牢定位在人的属性上,主张真正的崇高必须在判断者内心中寻求,突出了崇高感源自人内在的心灵反应,是一种超越任何感官尺度的“心意能力”,并强调了崇高作为精神力量代表理性和道德的胜利。利奥塔强调崇高是一种“不可呈现的呈现”。他强调想象力无法表现这种愉悦的苦痛,由此产生了崇高感。利奥塔将崇高分为怀旧式崇高和革新式崇高两类,分别代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崇高。怀旧式崇高关注感受和理性兴趣,表达了不可表现之物缺乏表现能力,这与现代主义的崇高相符。而革新式崇高源于对新规则的发现,表达了在艺术或绘画中产生的愉悦,这代表了后现代主义的崇高,受到利奥塔的推崇。他认为人们对不可呈现之物的追求是一种痛苦,但在这种张力中,崇高感使人在体验中获得痛苦的愉悦。

二、“崇高感”在欧姬芙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乔治娅·欧姬芙是20世纪美国现代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其部分作品显示出画家本人对于“崇高感”的审美旨趣。“崇高感”是崇高的对象所带来的审美感受。这不仅来源于画面中的物象或绘画形式本身,还来源于她对自然的感知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欧姬芙的作品中的崇高感主要来自她对自然界中的景象和形态的感性理解和描绘。她经常画一些天然的景观和自然的元素,如大片的天空、沙漠、山脉、花朵、动物骨骼等。

(一)《第21号作品》

伯克认为一个事物要成为崇高的对象,就需要具备一个条件,即可怖性。这些事物包括宇宙、海洋、荒野、群山、高楼等物质形态,以及死亡、时间、永恒这些非物质形态。欧姬芙早年作品已经显示出她对大自然的关注。她在1916年所创作的《第21号作品》(图1)中描绘美国帕洛杜罗峡谷景观,该峡谷由红色沙石质地的峭壁和半圆式的山峰构成。欧姬芙反对一味地模仿自然,对画面中颜色、形式、线条、体积和空间进行仔细的安排,以红黄色调为主,通过向上拱弯的曲线勾勒出云朵、峭壁和山峰的外形,层层叠压在画面上,峡谷核心底部以黄色调为主渐变成深蓝色,与下方红色半圆形印压的狭缝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物象清晰的轮廓线凸显了大自然的恢宏。画家利用山脉线条的卷曲程度、左边主体的山的颜色明暗变化等因素来营造出不同空间的“陌生感”。天空中飘着云朵,紧紧压在峡谷上方,崎岖的地形加之强烈的颜色对比,一股浓烈的“火山喷发”气氛被迅速创造出来。曲线轮廓的运用形成一种流动感,赋予了画面更丰富的层次感。欧姬芙的《第21號作品》通过色彩的运用、纵深辽阔的山脉、火山爆发般的氛围、强烈的轮廓使观者感受大自然强烈的压迫与崇高。

(二)《山丘——薰衣草,戈阿特牧场》

欧姬芙所有的创作素材来源于身边各式各样的事物,特别是有“崇高感”的大自然。《山丘——薰衣草,戈阿特牧场》创作于1935年,取景于美国西部的新墨西哥州。画面中的山呈现出红色和白色,层层叠加,而画面背景蓝色的天空映衬出群山的荒芜,使画面更具有张力,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这种空旷的场景往往能产生崇高意象。大部分时候,欧姬芙都是一个人,从日出起外出作画,直到太阳下山才回家,风吹日晒都影响不了她。这地方视野广阔,天空蓝得出奇,登上高台峰顶,周遭的沙漠景致尽收眼底[2]。她通过对山峰的形状和轮廓进行抽象和简化,去掉许多不必要的细节,使画面更加简洁。这种简化更能突出画面中的主题和情感,使观众似乎置身于画面当中,深入感受到画面中荒芜的崇高感。山脉的弯曲绵延、颜色的明暗变化等因素营造出不同空间的碰撞感。物象的轮廓就像暴风雨般,分割着画面,而“中心火山口喷发”的一抹红光隐喻着希望永存。这种超越性的空间感让观众感到画面中的元素已经不再局限于物质世界,而是进入了一种更为高级、更为崇高的境界。欧姬芙在绘画的叙事方式上,通过以小见大的角度,如比喻、抽象、隐喻等手法引发观者情感共鸣。

(三)《夏日时光》

1930年新墨西哥面临一场持续多年的干旱,大量的动物逃离不了此次灾难,长眠在四处,牧场里也随处可见公羊、羚羊、马、牛的骨头。欧姬芙以此为创作素材画了一组有关动物头骨的组画。

《夏日时光》(图2)是欧姬芙创作于1936年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美国纽约的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这幅作品展现了欧姬芙对美国西部自然风光的独特感受,她巧妙地将大自然和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一幅充满静谧和神秘的作品。画面背景是一片白色的天空,从底部向顶处延伸,直至云朵的边缘。中央赫然出现一个对称式的羊骨头,羊角长短不齐,飘在空中。骨头下方右侧有几朵摇曳生姿的花朵,在风中摇曳,形成一种流动感。画面底部是一座座高耸的山峰,山峰侧面细腻的纹理和微微凹凸的形态,赋予了画面更丰富的层次感。整幅画采用的是柔和的色调,以白色、红色、蓝色、黄色为主,给人以安宁、平和、神秘的感觉。欧姬芙曾说:“一幅画的主题绝不应该掩盖它的形式和色彩,这是它真正的主题内容。”[3]她对色彩的运用非常简洁而有效,通过不同的色彩组合来强调画面的氛围和主题。从构图上来看,画家将自然景色巧妙地安排在画面的底部,而画面中央则留下广阔的空间给坚硬的羊骨头和柔软的花朵,使画面更具张力和生动感。花朵、羊骨、山峰、蓝天这种不相关的事物对比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接近于幻想的感觉。不管是构图还是画中的超现实空间都可以追溯到她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比利时超现实主义者勒内·马格利特作品中异界的幻想,也往往以贫瘠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他的作品《太空之声》,以大自然的草地平原为背景,在强烈的、明亮的光线中漂浮图形。欧姬芙兴许也在琢磨着他的画作,在几件头骨作品里融入了个人的绘画风格。于是,欧姬芙将骨骸转变成为连接天空与大地的超自然入口,意在探索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在欧姬芙眼中,这些被太阳晒过的骨头具有强烈的生命力,表现出一种超越人类和自然的力量与崇高,同时给予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观者与“崇高感”的互动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崇高牢牢定位在人的属性上,提出“真正的崇高必须只在判断者的心灵中,而不是在对其评判引起判断者的这种情调的自然客体中去寻找”。除了创作主体,观众亦是主动参与感受艺术作品,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从接受者角度出发,对于倾向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观者而言,欧姬芙的作品可能会被视为具有“崇高感”的艺术表达。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形式的颠覆和对当代世界的探索,而欧姬芙通过简约的几何形状、强烈的色彩对比和极简主义的手法传达出宏大、超现实和庄严的感觉。这种表达方式与现代主义对于独创性、前卫性,以及对新颖观念的探索相契合,因此,这些观者可能会从欧姬芙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崇高感。另外,对于那些更注重传统艺术形式和技巧的观者来说,欧姬芙的作品中的“崇高感”可能会显得有些陌生或不适合。欧姬芙的作品大多是以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对于那些注重艺术技巧和传统的观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欧姬芙的作品缺乏传统绘画作品中的技巧和表现形式,从而难以被接受。此外,对于那些关注作品主题和情感表达的观者来说,欧姬芙的作品中的“崇高感”可能会被认为有些空洞或抽象。欧姬芙的作品通常是以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其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可能不如其他绘画作品那样直观和清晰,所以有些观者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

总之,欧姬芙绘画作品中的“崇高”体验,取决于观者的背景、经历和审美倾向。对于那些倾向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观者来说,欧姬芙的作品中的“崇高感”是非常适用的。而对于那些更注重传统艺术形式和技巧,或者关注作品主题和情感表达的观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欧姬芙的作品中的“崇高感”有些陌生。因此,在欣赏欧姬芙绘画作品中的崇高感时,观者的主观视角和審美偏好将在感知和理解上发挥关键作用。

四、结语

乔治娅·欧姬芙利用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热爱与大自然的推崇,加之长年累月的艺术探索,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绘画语言和风格,创造出令人感到“崇高”的艺术作品。在享受艺术创作为她带来荣誉的同时,评论家刻意引导的各种标签也随之而来,欧姬芙无视外界有色眼镜,坚持日复一日地创作艺术作品,留下两千余件作品,为架上绘画带来一笔珍贵的遗产。

参考文献:

[1]刘荫.解读利奥塔后现代崇高美学[J].美术教育研究,2021(17):72-73.

[2]霍格瑞夫.欧姬芙:美国女画家传奇的一生[M].成寒,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6-7.

[3]格里芬.乔治娅·欧姬芙[M].王晓丹,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60.

作者单位:

温子东,华南师范大学。

汪宝珠,鲁迅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观者
心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留观者的不良情绪影响
端午节观龙舟赛
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的启示
认知视角下的实体观者与渐变观者
现实与艺术的折中融合
论虚拟摄影技术对观者时间感知的影响
基于时间维度的虚拟现实展览观者在场问题研究
冷色风景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