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精神培养路径的研究
2024-06-10胡黎香何红娟
胡黎香 何红娟
摘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体育精神是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本文以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的现状为切入点,提出通过管理层重视、师资提升、课堂融入、实践引导、精神建构与校际间联动、学校分类层级联动、体育类专业学生和非体育类学生互动等途径,拓展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培育路径,为体育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精神;现状;路径
运动是人类延续生命的重要方式。依靠体育精神观照体育实践,进而凝练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精神价值。
一、问题缘起:精神呼唤与现实反思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体育精神的研究成果颇丰。国外学者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与评价研究层面,提出了培育路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国内研究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拓展阶段和21世纪开始至今的深化阶段。
(一)体育精神的概述
黄莉女士将体育精神概括为:“体育精神……以健康快乐、挑战征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1]在梳理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体育精神的主要内核有:坚强乐观、公平正义、集体主义、遵规守纪、超越自我。体育精神具有社会渗透性、历史发展性、民族差异性与世界开放性的特征以及社会价值、道德价值与发展价值。
(二)我国高校体育精神涵养状况
很多高校将德育智育教育放在中心位置,体育成为高校中个别院系的常规内部工作。高校教育实践中,体育课的任务是教会学生个别项目的技术要领即可,体育精神的培养被单一、僵化的教学方法遮盖,体育精神的培育形同虚设。
二、精神式微:理论维度下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精神现状
分析陕西省的高校特色可知,理工与人文并驾、综合与专门齐驱,还有本科与高职共同发展。多样化、覆盖广、散射型的大学生群体同时汇聚到了陕西,带来了各自对体育精神认知的理解与交流。
(一)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功利化,对体育精神认同度下降
首先,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弊习借经济全球化之机输出到我国。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使大学生产生唯利是图、物质崇拜倾向。如果任由这样的思想蔓延,将使大学生对体育精神认同度持续下降。
其次,少数大学生受到 “快餐文化”“丧文化”[2]等庸俗文化的影响,导致价值观扭曲。“快餐文化”的特点是快、短、浅。这些亚文化蔓延至青年中,对大学生積极向上的体育精神的培养是巨大的阻碍。
最后,部分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过度强调自我,导致集体意识被弱化,个体意识被扩大化,从而降低社会责任感。
(二)互联网负面宣传倾颓大学生体育精神
虚拟身份的应用,增加了大学生群体舆论表达的风险。借由网络来泄愤,发表对某位体育明星或某场体育赛事不当的言语等行为,是对体育精神的随意抹黑。
互联网中的短视频平台、公共社交媒体,其共性表现为大数据推送、内容良莠不齐、平台监管漏洞百出等。学生观看了某位体育明星的负面新闻后,同类型消息便会接踵而至,强势攻击大学生心理防线,导致大学生开始怀疑主流认知。此外,大学生身处科技前沿,容易产生泛国家化概念,对个别体育明星的狂热崇拜导致大学生误读体育精神。
三、变奏速缓:实践维度下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现状及成因分析
实践是理论的先导。探究陕西高校在实践层面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的现状是对理论维度分析的重要补充,也是形成切实可靠的培育路径的重要基础。
(一)高校管理层对体育精神认识不够全面,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体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体育精神涵养不足,容易在体质上得 “软骨病”,不利于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部分高校虽注意到了体育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但仅停留在个别课堂或会议中,且内容呈现较零碎。将体育精神的内容拆分开来,单就其中所彰显的和情境相符的方面进行广泛宣传,容易造成学生对体育精神内容理解的偏差。
(二)教师队伍的体育素养有待提升
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对体育精神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广度,在讲授体育精神时,浅入浅出,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精神的兴趣;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对体育精神挖掘欠缺具化和活化。高校中的各科教师在讲解体育精神时应充分挖掘除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体育偶像之外的学生身边的案例来讲活体育精神。[3]陕西高校的教师可以讲解陕西大学生运动员的英雄事迹来感召身边的大学生产生共情。
(三)涵养体育精神的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大学生的体育课主打 “智育”“体育”,体育精神培育内容稀疏。部分体育老师认为没有必要特别强调体育精神,大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也漠不关心,认知还停留在获取学分即可。
高校内部解读体育精神的选修课门类稀缺、课时量不足。陕西高校中鲜见有专门开设讲授体育精神的选修课,且考查方式主要集中在体育技能上。
陕西省高校资源丰富,理工、人文、艺术等类别的学科共建或课程互选较为常见,但实现高校间体育精神宣讲类课程互选互修尚未形成气候,且地区间交流欠缺均衡。
(四)锻炼体育精神的实践活动主题不明晰
第一,发扬体育精神的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在实际举办过程中,更加注重了 “竞技”,忽略了 “精神”传承。
第二,多数高校除运动会外,较少开展更加专业的体育赛事或实践活动,难以形成富有实效的教育效果。在高校内开展专业的体育赛事或活动,不仅受学校硬件设施的限制,也缺少专业的体育学科人才。
(五)宣传体育精神的媒介缺乏广度与深度
传统宣传深度有待加强。媒体关注体育赛事或体育活动,往往将焦点对准参赛人,而忽视了同样体现公平、奋斗、永不言弃等精神品质的教练员、裁判员、志愿者等幕后人员。
网络宣传广度尚属薄弱。一方面,权威媒体人在解说相关的体育赛事时,总是将解说重点放在竞技本身;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为了所谓的流量和利益,往往迎合大众口味,推送的都是热点资讯,且大数据推送按照个人使用习惯,容易造成用户的 “信息茧房”效应。
四、策略观照:优化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的路径
厘清陕西大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的现状,不只是为了分析原因,更是为找寻更加适合的培育路径,提升陕西省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用体育精神观照体育事业。
(一)重视—增强管理层支持力度
1.加深管理层对体育精神的认识
一是要深化高校管理决策层对培育大学生体育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构建以陕西省教育厅、体育局为主导的体育精神专题学习系列培训,参与人涵盖高校领导、陕西省其他政府部门领导 (如文化局、旅游局等),形成政府部门和高校领导的联动机制,使信息传达更高效、更准确、更透彻。
二是要提升高校全体管理者理论素质,便于对文件精神进行精准解读、传达和实施。依托陕西省优质高校资源,结合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定期开展校内、校际间管理层文化沙龙。
2.加强学生管理层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
高校党委书记应当经常督促学生管理者深入学生群体,实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建立层级反馈和指导机制。辅导员和一站式社区管理者应当构建畅通的问题反映渠道,及时调查分析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有反映且有回应,才能形成良性的反馈循环。
(二)夯实—提升师资体育精神素养
1.完善教师对体育精神的理解能力
高校的教师管理和发展部门应当不断完善教师的培养机制。可以将 “体育精神”作为主题开展专题培训、引导学术研究、开展学术研讨等,形成横向形式多样、纵向内容丰富的培养模式。
2.推进教师对体育精神的挖掘能力
督促教师在自己的学科中找寻体育元素,创设体育话题。要加强其他课程与体育教师间的交流,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把握深度、广度和温度。[4]在校内建立体育精神育人资源库,推动资源库和文化圈在校园中的影响力。
3.强化教师体育思政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政能力提升,能够助力体育育人的功效。开辟高校内外的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的结对学习模式,互学互助,实现体育精神的课堂回音效应。
(三)压紧—落实体育精神融入高校课堂主体责任
1.体育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展示体育精神理想信念意义
思政课堂上教师通过各种案例和事迹向学生讲授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详见表1),水到渠成地衔接到体育精神的讲解中,变嵌入为融入,使课堂更生动、更富有启发性。
2.體育精神渗透体育课堂,发挥学生典型示范现实效果
面对自诩为 “脆皮大学生”的 “00后”大学生群体,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可融入体育精神内容,以此来激励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团结竞争的体育精神。
3.体育精神浸润专业课堂,重构学科教学评价机制
专业课教师用体育精神中蕴含的 “为国争光”“遵规守纪”来浸润自己的课堂,能够让专业课的课堂充满爱国主义的色彩和职业荣誉感。
(四)凸显—引导实践活动深化、具化、活化体育精神主题
1.讲体育故事彰显体育精神,深化体育精神内涵
高校可以借助讲座、公开课等活动援引体育故事,从中国体育名人故事、中国体育发展历程、中国体育强国建设[5]这三个层面依次展开,点化活动主题。
2.赛体育项目内化体育精神,具化体育精神内容
组织体育比赛能够将体育精神内化为一种动力,提升个人道德素养。[6]参与者和观赛者能够通过激烈的赛程感受到体育精神的内核,具化体育精神在个人的意识中完成了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3.演体育节目渲染体育精神,活化体育精神外延
高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大学生的文化盛宴。可以在不仅限于文化节的各类节目中穿插体育类节目,如在节目中渲染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中国跳水队的梦想精神、中国乒乓球队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实现体育精神的活化。
(五)熏陶—重塑体育精神多元宣传方式
1.拓展传统媒体宣传方式
通过增加校园文化街、小吃街、绿植等新方式,拓展校内宣传的范围,使校内宣传做到无死角、全覆盖。宣传用语采用 “00后”大学生喜欢的类型,如网络用语、谐音梗、脱口秀台词等,加深目视者记忆。
2.丰富新媒体宣传形式
一是在陕西高校内外发挥新媒体及时性、共享性、互动性特征,融合数字媒体技术、元宇宙技术 (VR、XR、MR)等方式让学生形成宣传新常态;二是借助陕西文旅新优势,打造沉浸式体验,用陕西高校名人带火陕西 “文旅+体旅”产业,形成 “文旅+体旅”新业态。
3.激励学生自我宣传
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的关键作用,引导这类组织在校党委、校团委的指导下,开展自我管理与服务。学生会要广泛组织校园演讲、节目安排、志愿服务等全校型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成员可以扮成体育偶像或明星的自画像,定期开展宣传活动。班委会可以在班级内开展表现体育精神的主题班会,引导班级同学进行讨论、发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大学生群体特色鲜明,且时代性、差异性明显,这对此类群体的体育精神培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陕西省的教育大省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独特地理位置,形成了教育思想的超前、同步与滞后并行的局面。因此,陕西省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培养还需持续发力。
参考文献:
[1]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8:25.
[2] 付飘.中华体育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2.
[3] 李庚全.弘扬体育精神 涵养体育道德[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15:108.
[4] 徐成立,罗秋兰,孙军,等.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1(09):98-104.
[5]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与体育强国梦[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21:106.
[6] 陈国华.文化强国背景下的中华体育精神弘扬研究[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8:225.